如果蘇誠是一個修行資質普通的修士,他會毫不猶豫的修煉天血御鬼經。天血御鬼經有不少的缺點,修行後會遭遇到不小的危險。

但有一點是不得不承認的,天血御鬼經非常容易讓底層修士翻身,突破成為築基層次的修士。在東荒百國,築基修士已經處於統治階層。哪怕為此造成大量的殺戮,依舊會讓無數修士趨之若鶩。

可惜蘇誠的修行天賦不錯,有著天道酬勤天賦的存在,他沒有必要冒著巨大的風險修煉天血御鬼經。

天血御鬼經終究是魔道功法,前期或許進步驚人,到了後期就會承擔相對應的後果。鬼物不是那麼好飼養的,有太多飼養鬼物的修士最終死在了自己飼養的鬼物口中。

蘇誠雖然不修煉天血御鬼經,但不妨礙這本功法價值驚人。血鬼老人的儲物袋中,涉及到築基層次的物品除了突破築基時的感悟,也就只剩下這本功法了。至於其他的築基物品,一樣都沒有。

好在有著養鬼幡的存在,不至於連柄靈器級別的武器都沒有。

靈器是築基修士的專屬武器,煉氣修士無法使用。也就是說養鬼幡放在蘇誠手中,就是一個擺設。這個擺設可不便宜,價值上千靈石。一些剛突破到築基,沒什麼底蘊的散修,需要積攢不短的時間,才能買到一把趁手的靈氣。蘇誠在煉氣三層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靈器,可以說他的底蘊比起一般築基家族的精英弟子還要深厚。

加上儲物袋裡的四萬多靈石以及大量的法器丹藥,蘇誠一個人比起一個築基家族都要富裕了。這些財富不需要像修仙家族一樣與其他人分享,是獨屬於蘇誠個人的。

煉化了血鬼老人的儲物袋,蘇誠把所有的物品都放進了大的儲物空間裡。整理好了這些,蘇誠在心中升起了一個想法,離開修仙界,到世俗隨便找個地方苟住修煉。等到修行資源消耗殆盡,實力大進再出來也不遲。

這個想法在蘇誠的心中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就被他壓下去了。躲在世俗中修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是在世俗中修煉的速度比起在修仙界要慢上許多。如果他願意不記靈石消耗,把靈石充當靈脈中的靈氣使用,倒不會減緩修煉速度。只是這樣一來,靈石的消耗會達到一個十分驚人的地步。

即使他有著四萬多的靈石,也不敢這麼浪費。煉氣十層突破到築基不容易,他還需要花費靈石購買築基層次的功法。蘇誠是有築基野望的,所有他需要合理的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而不是像個暴發戶一樣,得到了一些靈石後開始亂花靈石。

“先到百藝城定居一段時間,把修為提上去的同時開始嘗試煉丹,爭取把煉丹水平提高到可以煉製完美丹藥的水平。有了完美品級的丹藥,自己就可以開啟無限制嗑藥模式了。不需要像之前那樣,嗑藥後一段時間內不能繼續嗑藥,要在日常修煉中把體內的丹毒排出去,浪費修煉時間。”

原本蘇誠的目標並不是百藝城,而是天雷城。天雷城的城主是一位紫府修士,沒有修士不長眼敢在天雷城放肆。這樣的城市居住價格要超出青雲坊市許多,蘇誠可以製作中級符籙,倒也不擔心自己無法在天雷城居住。

百藝城的主人是萬寶閣,在百藝城內同樣有著紫府修士的存在。蘇誠會改變主意的主要原因,是百藝城中有著大量走修仙百藝路子的修士。其中符師、煉丹師,煉器師,陣法師數量眾多。在這樣的城市裡居住,對於他來說無論是學習煉丹還是提高自身的制符水平,都有很大的幫助。

之前他沒有選擇在百藝城居住,是因為百藝城的房租費比起天雷城要高出許多。他這種只能煉製中級符籙的符師,在百藝城不說一抓一大把,但也不在少數。在百藝城內,他沒有多大的優勢,對於他的修煉是不利的。

有了四萬多枚靈石,百藝城的居住費用便不值一提了。所有更改居住地址,是很有必要的。如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修煉地方,是每個修士都要面臨的問題。在這方面,蘇誠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青雲坊市與百藝城中間隔了數個國家,按照直線距離來算,大約有十萬公里遠。這個距離是前世地球直徑的近十倍,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東荒百國有多大了。

在青雲坊市東邊的妖獸山脈中,有著一條長不知多遠的河流,這河流在妖獸山脈外圍區域形成了一個湖泊,湖泊的面積,是地球的近百倍。這樣大的湖泊,在修行界很常見,屬於小型湖泊。

東荒百國,偏居一隅。論面積,恐怕有地球的幾十近百萬倍大小。東荒百國,並不是只有一百個國家,百國,只是一個統稱。

東荒所有的國家加在一起,有三百多個。除了這些國家外,一些大勢力同樣佔據了大量的土地,蘇誠要去的百藝城就是其中之一。

百藝城的佔地面積不算很大,關鍵在於有不少的家族勢力圍繞著百藝城形成了一個包圍圈。百藝城處於這個包圍圈的中心,以百藝城為中心,算上週圍輻射的區域。百藝城的實際領土,比起那些大國來不差分毫。

蘇誠想要前往百藝城,單靠自己跑過去不現實。即使他有足夠多的急行符,在奔跑的過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選擇了搭順風車。

來到附近的城市找了一個商隊,支付了一些世俗的銀兩後,他成為了這個商隊幾位坐在馬車裡的成員之一。

坐商隊的馬車前往百藝城,耗費的時間比起使用急行符前往百藝城要多出不少。這麼做有一個好處,在前往百藝城的這段時間,不會影響他修煉。

“張長老,讓一個陌生人加入商隊會不會有些不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