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老百姓。
被分成南北兩邊單獨關押。
那麼就說明本地的叛軍並沒有打算對他們多加管制。
即便這些普通老百姓順著城門逃跑,他們也不會管,閒的沒事幹的叛軍,才有可能拉弓搭箭射殺逃走的老百姓。
這些叛軍真正在意的是那些家中有錢有勢的人。
將衙門作為他們的叛軍聚集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這裡地理位置特殊,處於縣城的重要位置,想要從這裡左右進出,拉開戰役只能夠打巷戰,別無他法。
對於叛軍來說更為安全,他們可以在附近提前埋兵守衛,有任何萬一都能夠做先手棋,而最為緊要的那些人被扣押在隔壁,就是為了隨時管制他們在乎的只有這極少數的一些人。
楚天玄讓其他人幫助城南城北的老百姓,建立多條逃跑路線。
老百姓都是本地人,他們對於這裡的路線最為熟悉,真的要好起來,就算是士兵跑斷腿,也未必追得上他們。
這就是地理優勢,所以楚天玄第一個傳出去的口信就是讓特種兵為這些老百姓創造條件。
讓他們從南北兩個方向分批逃跑,逐漸減少的人數並不會引起士兵的高度警惕。
他們只會認為是老百姓為了求生主動逃跑。
而這些人並不重要,就算是把訊息告訴了正在衙門的豫親王,他也並不會在意。
只要關岳父韋岳母,宋士傑,張懷仁等還在。
豫親王就不會擔憂。
楚天玄真正要做的是和其他特種兵一同在巷戰當中想辦法發揮自己的優勢,拯救出極少部分的人,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將計就計。
豫親王認為衙門位置特殊。
出現意外的時候就可以打巷戰。
所以把附近的守軍都分別派遣外出,並且沒有任何一個士兵身著重甲,就連穿著軟甲計程車兵都屈指可數。
大部分人都穿著短袍,武打服飾,行動更為便利。
但是在面對冷兵器的時候,防禦力全靠個人素質。
巷戰空間不夠,沒有使用長兵器,也不會在這種地方放冷箭,普通縣城的衙門4周沒有足夠高的建築,更不可能佔領高處作為優勢地位。
每一個士兵手裡拿著的都是短兵器。
這也是他們唯一能夠方便在狹窄空間中作戰的兵器,大量的空間環境因素限制了這些士兵,楚天玄則認為可以把這些反過來利用。
“你們會合以後分成4個梯隊,第一梯隊拿著火,把和大量的稻草假裝已經著火的樣子在四處放煙,煙霧越濃越好。
但是不要真的把老百姓的家給燒著了。
將來這個縣城還是要送還給老百姓的,你得讓他們將來有回家的地方。”
楚天玄已經想到了辦法,要做的第1步就是讓整個縣城都亂起來,想要搗亂又不想自己人被抓住。
只有特種兵親自去做這些事才能萬無一失。
就算有什麼萬一遇到了叛軍,以特種兵的單兵作戰能力,根本就沒有任何一個叛軍有本事留住他們。
“接令!”
1號小隊長接受了命令。
帶著他的命令和他的代號騎馬趕往另外一個地方,他們各自會合的地方和各自會合的暗號都是小隊內的密語。
不能告訴任何人。
這是為了保證情報的嚴密性不讓外人知曉。
楚天玄也幾乎用的都是上輩子學到的各種知識來對特種兵進行訓練和任務安排。
大部分都是現代話術。
對於古代人來說就算聽到了,也有很大的機率完全聽不懂。
“第二梯隊則是盯著各個地方的叛軍,並非讓你們和叛軍正面對決,而是將那些落單或是三五成群的叛軍全部殺死。
讓那些叛軍將訊息傳回去也無妨。
讓他們引起高度的警惕,不再單獨逗留。
在外每一次外出必然是成群結隊,就是你們的任務。”
楚天玄給第2個隊伍安排的任務。
則是要求他們將落單的叛軍全部殺光。
這些落單的叛軍並不會對總體的叛軍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但是卻會讓他們瞬間高度緊張。
所有人的精神都會緊繃起來。
在這一步時就突然有了一種打游擊戰的滋味,所有的梯隊在這個時候都不會主動去找叛軍。
包括楚天玄自己,在這種時刻反而會安靜的休息下來,不會再去找叛軍的麻煩。
他在等待一個時機。
等待敵疲我擾的時機。
叛軍集結了一部分的力量,全心全意地想要抓住突然之間出現在縣城當中搗亂的人。
可是他們長時間保持這樣的狀態,會導致自己有所疲倦。
在他們疲倦鬆懈的那一瞬間,就是楚天玄安排第三梯隊動手的時刻。
“第三梯隊在行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路線,你們所要釋放的東西是帶毒的毒煙,但是在沒有進行大量攝入之時,他只會讓人感到頭暈嘔吐。
我們所要做到的是讓那些叛軍神經麻痺,沒有一戰之力。”
“趁著這個時候第四梯隊就要配合第三梯隊行動,迅速進入我們所要營救的人群當中,安排他們立刻撤離。
第二梯隊作為游擊隊伍,在第三梯隊和第四梯隊行動的同時,就變為主要隊伍,面對任何有可能前來的叛軍都一舉擊殺。”
“第三梯隊釋放毒煙的數量有限。
故此你們再將手裡的毒煙放鬆以後立刻撤離,但是並非要撤離出衙門的位置,而是要尋找第二梯隊,和他們從不同的方向形成掎角之勢,壓制叛軍。
為第四梯隊製造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第一梯隊在這時候轉變為游擊隊,四處遊走,不要停下你們的步伐。
你們的主要目的是支援,而不是壓制叛軍。
你們應該將所有的精力用在掩護自己隊友上。”
楚天玄給出了一個全面利用特種兵的方式,既要利用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也要利用他們能夠團結合作的團隊作戰能力。
巷戰未必只有叛軍才能夠得到優勢。
楚天神訓練出來的這群特種兵,可從來都不怕和別人短兵相接。
狹路相逢,勇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