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中舉
有了心尖寵,退婚你哭什麼? 小奶球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今年國公府排第一的事情就是池永鑫參加科舉的事情。
春天的時候天氣其實還是有些寒涼的,特別是要在貢院待上好幾天的時間。
國公府上上下下,都在幫池永鑫準備東西。
池婉玉還特意給池永新縫了新被子,讓他帶進去。
被子很薄所以摸就知道沒有什麼東西。
但是被子做的比較大,這樣在宮院的時候他可以鋪一半蓋一半。
基本上和池永鑫一樣,大包小包去的還有很多。
他穿的也比較厚,夾棉的小薄襖穿在身上雖然現在有些熱,但是在夜裡的時候就派上用場了。
池瑩月和池婉玉跟著池永舒一起,親自把池永鑫送到貢院門口。
“你們回去吧,不用擔心我,我會好好考試的。”
池永鑫倒是也比較瀟灑,對幾人揮揮手,揹著自已的東西進了貢院。
所有的考生進去之後,貢院的門緩緩關上,等再次開啟的時候就是幾天之後了。
等待的是幾日日子說難熬倒是也不難熬,池瑩月正在準備出嫁的東西,每天忙得暈頭轉向。
池婉玉則是幫著是因為一起,因為有許多繡活需要新娘子自已做,所以她基本上在旁邊都是起指點的作用。
當然,對於池瑩月而言,她需要準備的就是給太后和皇后的東西,其他的人都是由丫鬟或者池晚玉幫忙代勞。
忙了幾日,池瑩月和池婉玉親自去貢院門口將池永鑫接了回來。
池永鑫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睡得天昏地暗。
一直睡到午膳沒有吃,晚膳甚至也錯過了,最後爬起來的時候已經是夜裡。
還好小廚房的爐子上一直溫著東西,就是害怕池永鑫要吃東西。
在貢院吃東西當然是隨隨便便吃點填飽肚子。
現在則是狼吞虎嚥,像是要把所有的飢餓感消除。
吃飽喝足之後又倒頭就睡,一覺睡到天亮,這才把所有的勁兒都緩過來。
考完之後的池永鑫並沒有看書,而是閒散下來。
有時候去看池瑩月準備嫁妝,他也幫忙跑前跑後。
“三弟,你現在緊張嗎?”
一家人估計就只有池瑩月是最淡定的,她是因為知道池永鑫考得肯定還不錯,所以還有閒心去調笑。
而其他人則是緊張死了。
全家第二淡定的估計是池永鑫了,反正考都考完了,考得好也罷,不好也罷,都是那樣。
“三哥緊不緊張我不知道,但是我現在太緊張了。”池婉玉打了個嗝,趕緊用手邊的茶水送了一下。
她這替人緊張的毛病,真是一點都沒改。
大不了明年又是一條好漢就是。
“中了中了,少爺高中,第九名。”
有小廝瘋狂的跑過來,頭上的帽子都歪了,但是臉上卻是喜悅之情。
國公爺猛地站起來,臉上也露出笑容,“賞!”
“通通有賞,國公府上上下下每個人都多發一個月的月錢。”國公夫人也跟著站起來喜笑顏開。
雖然池永鑫並不是她親生的,但是怎麼也應該叫她一聲母親,而且國公府能再有一個子弟有出息,對她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兒。
作為大家族的女兒,她的目光自然和一般的人不一樣,獨木難支的道理她很清楚。
這個成績,等到殿試的時候穩穩當當,也應該在一甲行列。
池永鑫這個時候臉上也露出一抹笑。
十年寒窗,現在也算是苦盡甘來。
他忽然站起來對池瑩月深深一拜,“鑫有今日,多虧姐姐點撥。”
若不是那日,池瑩月提點幾句,他還沒有勇氣去找國公爺,也沒有辦法去杭州。
他有預感,就算他能考中也考不了現在這麼好的成績,所以他今天的這一切都是池瑩月帶給他的。
他很懂得感恩。
可惜他懂得感恩,姨娘卻不懂得。
宋姨娘臉上喜滋滋的,“我就說我家兒子肯定能夠高中。”
“永鑫,你能有今天都是你應該得到的。”
“等你殿試之後,你就可以找國公爺去要屬於你自已的東西,可不能讓世子把所有的東西都霸佔去。”
“你現在有了功名,漢世子爺還怎麼想害你。”
“姨娘!慎言!”池永鑫又氣又急,恨不得伸出自已的手,將宋姨娘的嘴巴捂上。
“我能有今日少不了國公府的栽培。姨娘,你若是真想為我好,以後就不要說這樣的話!不然爹爹聽了這話,該懷疑我有不臣之心。”
“我從來沒有想過不屬於自已的東西。”
“大哥也從來沒有想過害我的事情。”
“姨娘,我不知道你這個想法到底是從何而來,但是對大哥而言,我是他弟弟,對我而言,他是我大哥。”
“我們之間情同手足,並沒有像姨娘說的那樣。”
“姨娘若是不想讓我好過,儘管到處嚷嚷就是。”
“如果再讓我聽到姨娘說這樣的話,我以後就不再來了。”
池永鑫高中之後的好心情被宋姨娘破壞的徹徹底底。
他想不明白為什麼宋姨娘會有這樣的思想,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宋姨娘總覺得有人要害他?
明明大哥根本不在乎這些東西,也從來沒有存了害他的心思,但是姨娘有個風吹草動總覺得他會遇害一樣。
這幾日他索性不再去,而是專心應付殿試的事情。
殿試是在一個月之後舉行。
春天漸漸放暖,所有加厚的衣服都替換成了薄衫。
殿試成績出來,池永鑫果然在一甲之列。
和上輩子不同的是,這輩子他留在了翰林院。
畢竟一家的進士基本上都在翰林院。
池瑩月還擔心了一下,如果按照這樣子,不知道池永鑫還能不能遇到上輩子的那個三弟妹。
畢竟那個三弟妹可是池永鑫上峰的女兒。
池永鑫不出去做官,就沒有辦法遇到。
不過,她已經沒有時間去想這些東西。
因為她和易王的大婚之日就在眼前。
添妝這日,一向和她交好的好友,早早的就來到國公府。
秦書荷和施春皎一人給她添置了一套頭面。
兩人應該是約好的,這兩套頭面單獨戴起來自然是好看的,但是卻也能巧妙地聯合成一個更華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