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批評要注意場合
老實人不要輸在情商上 劉星河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生活中,總有一些低情商的人,不分場合地批評人,而且還一副大義凜然,得理不饒人的樣子。
社會中什麼人都有,要是批評人的時候,不注意場合,有時候得罪了人還不知道,要是遇見一些脾氣暴躁的人,那代價就很可怕了!
在批評人的時候,為什麼要注意場合呢?其實,這跟人的心理有關。
人在不同的場合,心情、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有時候別人正高興著,你突然給他來個批評,那他不就跟吃了蒼蠅似的,心裡能舒服嗎?
而且,人在公共場合都是比較注意面子的,你當著眾人的面批評他,那他不就等於被剝了層皮嗎?所以,批評人的時候,一定得注意場合,別讓人下不了臺。
那批評人的時候,怎麼把握分寸呢?
首先,我們得看人下菜碟。這人都是有個性的,有的人皮實,你怎麼說都沒事;有的人就比較敏感,你稍微一說他就受不了。
所以,在批評人之前,咱得先了解了解對方的性格,看看他是什麼樣的人,然後再決定批評的力度。
其次,我們得注意語氣和措辭。批評人的時候,語氣別太沖,措辭也別太尖銳。我們得用平和、客觀的語氣,來指出對方的不足,然後再用委婉的話,來提出改進的建議。這樣既能達到批評的效果,又不會讓人覺得難以接受。
還有,我們要注意批評的時機方式。批評人的時候,別在人最忙、最累或者心情最不好的時候說,那樣容易讓人產生反感。
我們得找個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式來進行批評。比如可以私下裡跟對方聊聊,或者發個資訊什麼的,這樣既能避免尷尬,又能讓對方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
最後,我們還得記住一點,那就是批評完了之後,得給人留條活路。我們批評人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改進,而不是為了把人一棍子打死。
所以,在批評完之後,你還得鼓勵鼓勵對方,讓他知道我們是真心希望他能夠變得更好。這樣對方才能從心底裡接受我們的批評,也才能真心實意地去改進。
有時候一句話說得不對,就會得罪人;一個動作做得不好,就會讓人家心裡不舒服。所以,我們在批評人的時候,一定得注意場合、把握分寸,這樣才能既達到批評的效果,又不會得罪人。
有一次,我公司新來了一個小兄弟,他幹活挺勤快的,就是有時候毛手毛腳的,容易出錯。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就想找個機會跟他說說。
後來有一天,我瞅著他心情挺好的時候,就把他叫到一邊兒,跟他聊了起來。
我先誇了誇他幹活兒勤快,然後又委婉地指出了他毛手毛腳的不足,最後還給他提了幾個改進的建議。
那小兄弟聽了之後,挺感激的,也表示以後一定會注意改進。你看,這就是注意場合、把握分寸的好處。要是當時當著眾人的面批評他,那他心裡肯定不舒服,說不定以後還會跟我對著幹!
再舉個例子,我有個老朋友,他是個直性子,向來有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懂得拐彎抹角。有一次,他在一個飯局上,當著眾人的面,就批評了一個新來的同事,說人家工作不認真、態度不端正。
結果,那個同事當場就紅了臉,飯也沒吃完就走了。
從那以後,那個同事就跟我這老朋友疏遠了好多,工作上也不怎麼配合了。你看,這就是不注意場合的後果。
要是當時我那老朋友,能私下裡跟那個同事聊聊,或者用更委婉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意見,或許就能收穫一段可貴的友誼!
最後,我們還得記住一點:批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我們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對方變得更好、讓事情變得更順利。所以我們在批評人的時候,一定要心懷善意。
彌子瑕的失言
在古老的衛國,有個名叫彌子瑕的臣子,他聰明伶俐,能言善辯,深得國君衛靈公的寵愛。正是這位寵臣,因為一次不分場合的批評,最終觸怒了國君,導致自已的前途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彌子瑕與衛靈公的關係素來親密,兩人時常在一起談笑風生,討論國事。
彌子瑕仗著國君的寵愛,常常直言不諱,有時甚至連衛靈公的過失,也是毫不留情地指出。在私下場合,衛靈公雖然有時會感到不悅,但是念及彌子瑕的忠誠,也就一笑而過。
有一天,彌子瑕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那是在一個盛大的宴會上,各國使臣雲集,衛國朝廷上下一片歡騰。
衛靈公高興之餘,多喝了幾杯,顯得有些醉意。
這時,一位使臣獻上了一隻珍貴的玉杯,玉杯晶瑩剔透,價值連城。衛靈公愛不釋手,把玩不已。
就在眾人紛紛讚歎玉杯之美時,彌子瑕卻突然站起身來,大聲說道:“大王,這隻玉杯雖然珍貴,但比起國家的安危來,又算得了什麼呢?大王您身為國君,應該時刻關注國家大事,而不是被這些玩物所迷惑。”
此言一出,全場頓時鴉雀無聲。衛靈公的臉色也變得鐵青。他知道彌子瑕說的是實話,但在這樣的場合下,如此不留情面地批評自已,實在是讓他下不了臺。
更何況,在場還有那麼多外國使臣,這無疑是在損害衛國的顏面。
衛靈公強忍怒火,沒有當場發作,但心中卻對彌子瑕產生了深深的怨恨。他覺得自已的寵愛,竟然換來了彌子瑕的當眾羞辱,這讓他無法接受。
宴會結束後,衛靈公對彌子瑕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樣親近彌子瑕,甚至開始疏遠他。
彌子瑕卻並沒有意識到自已的錯誤,他依然我行我素,時常在朝堂之上,公開批評衛靈公的過失。
終於有一天,衛靈公找到了一個機會,對彌子瑕進行了報復。他下令將彌子瑕貶為庶民,流放邊疆。
彌子瑕接到命令時,如遭雷擊,他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他試圖向衛靈公求情,但衛靈公卻避而不見。
彌子瑕在流放之地度過了餘生,他後悔不已,但為時已晚。他明白了自已當初的錯誤,但已經無法挽回。他常常獨自一人坐在簡陋的屋舍中,回想起當年在宮廷中的風光歲月,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悔恨。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學會察言觀色,懂得在合適的場合,說合適的話。如果我們像彌子瑕那樣不分場合地批評人,很容易就會得罪人、惹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