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後。

飯菜酒已經上來。

方靜迫不及待的吃起來。

也不顧什麼形象。

要知道,在青峰寺,他哪裡敢這麼吃啊。

這回下山,倒是可以肆無忌憚的吃個飽。

一旁的年輕人見狀,都驚呆了。

他雙眼看著方靜。

剛剛這掃地僧還說修行,修心。

滿嘴的佛理、禪悟。

可……

轉眼之間,就大魚大肉,大口喝酒?

這還是和尚?

完全讓人大跌眼鏡。

餐館周圍的人,見到如此,也是大吃一驚。

這掃地僧,原來是酒肉和尚。

而且之前還醉闖女寢。

“說好的出家人戒酒戒色呢?”

“這小和尚,可一點都不興戒啊。”

“嘚,又一個酒肉和尚。”

“現在哪裡還有真和尚啊。”

“佛家八戒,我看著掃地僧都破了。”

……

也有人表示理解,感嘆世間竟有如此灑脫不羈的出家人。

正當眾人議論紛紛。

方靜卻是毫不在意,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全然一副灑脫自在的模樣。

他邊吃邊與年輕人交談,言語間透露出修行的智慧與世事洞明的態度。

“施主有所不知,這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老衲雖食葷飲酒吧,卻心存善念,不忘修行本心。”

方靜抹了抹嘴邊的油漬,眼神清澈。

“修行之道,不拘泥於形式,而在乎內心是否清淨無染。”

年輕人擦拭了一下額前的汗水。

他之前在網路上見到方靜。

原本以為對方是一本正經的和尚。

沒有想到。

眼前的掃地僧竟然灑脫不羈的出家人。

這倒是與他的性格相似。

“大師,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探尋修行和科學之間到底有沒有存在聯絡。”

“直到我聽了你說的,現在感覺有所感悟。”

“你所施展的一葦渡江,真的是一種人體潛能。”

“這人體潛能是一個尚待開發的巨大領域,而方大師所展示的技藝,也許正是我們尚未觸及的那個領域的冰山一角。”

方靜一愣。

沒有想到,這年輕人,竟然聯想到那麼多。

“施主,能夠有此研究和感悟,實屬難得。”

方靜感激地看了那位年輕人一眼,繼續大快朵頤,同時還不忘調侃道:

“當然,若非今日施主盛情款待,老衲哪有機會在眾目睽睽之下享受這頓美餐。”

“看來,世人對於修行的理解各有不同,就像這滿桌佳餚,有人視之為誘惑,有人卻能從中體悟禪意。”

聞言,旁邊的年輕人看了看滿桌的菜餚。

“大師果然佛法高深。”

“大師,我叫歐陽衝,我想研究科學和修行秘密,不知你還收不收俗家弟子。”

“我想拜你為師。”

此話一出。

方靜瞪大眼睛。

不得不說,眼前這叫歐陽衝的年輕人很有想法。

可惜,有時候,科學就是科學。

而修行,有時候是科學無法解釋的。

方靜放下手中的酒碗,微笑著看向歐陽衝。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深邃的智慧與包容。

“歐陽施主,修行一事,講究的是緣分和悟性。”

“科學與修行並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

“你有此等見解和決心,已然是難能可貴。“

“但成為弟子之事,還需你自己在紅塵中歷練,尋找那份屬於你的‘道’。”

周圍的路人聽到歐陽衝要拜方靜為師,紛紛投來驚奇的目光,議論聲再起。

“這年輕人竟然想拜掃地僧為師?莫非是看破紅塵了?”

“不過那和尚確實有點門道,一葦渡江的功夫我是親眼所見,可不是一般的奇人異士。”

“哎呀,要是我也能學到點皮毛,豈不是也能飛簷走壁、無所不能了?”

……

方靜彷彿並未受周圍嘈雜聲音的影響。

他輕拈一顆花生,慢條斯理地說:“歐陽施主,修行本無定法,一切隨緣。”

“一個人若想要修行,哪裡都可以修行。”

“至於拜師之禮,不必急於一時。”

“我若能助你解惑,自當竭盡所能;若無法指引,還望你能自行摸索,尋得真諦。”

歐陽衝聽後,滿臉敬佩地點點頭。

心中雖略有遺憾,卻也明白方靜所言不虛。

他起身拱手致謝:“大師教誨,歐陽銘記於心。日後定當勤加修煉,探索人體潛能與修行之道的交匯之處。”

正當眾人兩人說著的時候。

餐館內突然湧進一群記者和網紅主播,他們聞風而來,想要採訪這位一夜之間爆紅的“輕功掃地僧”。

“方師傅,請問您對網上關於您昨晚施展輕功的熱議有何看法?”

“你施展的輕功,可以用科學解釋嗎?”

一位記者率先發問,手中的麥克風幾乎要貼到方靜嘴邊。

方靜見狀,已經躲不掉。

何況自己的酒葫蘆還沒有裝滿呢,這個時候,不宜離開。

於是方靜抹了抹嘴角,微微一笑。

“施主們所說之事,確有其事,但老衲所展現的並非什麼超凡入聖的功夫,而是我佛門中修身養性的一部分。”

“至於科學與修行的關係,正如我之前所說,兩者相輔相成,各有所長。”

“方師傅,你這輕功,能否傳給世人?”

“我們能否跟著你修行?”

一些人問道。

畢竟,他們也想能夠悄無聲息的進入女寢。

也想要飛簷走壁。

“各位施主慧根深厚,日後必有大成。”

“修行無早晚,貴在堅持。無論你身在何處,心向何方,只要心中有佛,萬物皆可為道場。”

在記者和網紅主播的簇擁下。

方靜泰然自若地應對著各種問題。

他巧妙地將話題引向修行與科學的關係。

以平易近人的語言闡述兩者間的交融與互補。

讓在場的人們聽得如痴如醉。

人群中,有人質疑方靜此舉是在藉機炒作。

但也有人對方靜所展現的“輕功”充滿嚮往。

他們渴望能親眼目睹甚至親自體驗這神秘的技藝。

其中一位中年男子擠過人群,激動地問:

“小和尚,您說修行無早晚,那我們這些普通人能否透過修煉,也達到您那樣的境界呢?”

方靜微微一笑。

拿起酒碗,輕輕晃動,彷彿其中蘊含著深不可測的禪意。

然後將酒倒入酒葫蘆之中。

“修行之道,在於心不在於形。”

“每一位施主都有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修行之路,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堅持本心,破除貪嗔痴慢疑。”

聞言,人群中。

有人嗤笑不已,認為方靜不過是在故弄玄虛。

“切,故弄玄虛的傢伙。”

“自己還是一個酒肉和尚呢,還在這裡說這些佛理,真不害羞。”

方靜似乎聽到這些人竊竊私語。

也不想繼續說下去。

今日遇到有緣人,才多說了一些而已。

“阿彌陀佛。”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老衲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