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何止是快啊。

簡直是快的不能再快。

眼見著街上多了幾家賣竹筍的,許佑平迅速與一品閣通了個氣。

一不做二不休,當天回村就放出了自家要收竹筍的風聲。

現如今家裡收著雞蛋,有什麼訊息傳遞的快得很。

沒人要的竹芽子,拿到許家,兩斤就能賣一文錢。

這訊息,很快就在大柳村傳開了。

村裡人驚喜之餘,也總算是明白許家小媳婦兒天天去竹林做什麼了!

可眼下也沒功夫抱怨人家捂著財路不告訴自己。

生怕筍被挖空,你追我趕,揹著鋤頭竹筐,人是一窩蜂的往竹林裡鑽。

許家門口送竹筍的甚至都排起了隊。

來的人太多是其一,其二便是許老孃做事認真,老的不要,嫩的不要。

只要剛剛好的。

這也不是頭一次了,畢竟,雞蛋許老孃也是如此操作的。

許老孃挑剔的名聲在外,也沒人敢隨意糊弄。

沒幾天,許家的筍子都快堆成了山。

不過再多也不怕。

這筍子送到一品閣,轉手便能賺上兩文半。

在街上零售,一斤能賺三文半。

許佑平每日往一品閣送筍子不是秘密,就是比旁處貴些,也有的人是買賬。

再說,這筍子看著就比其他人賣的賞心悅目。

當然了,光這樣賣,收的是無論如何也賣不完的。

可誰讓周素珍曬起筍乾沒個夠呢?

家中收筍,省了她和小煙挖筍的功夫。

許老孃抽空也會幫幫忙剝筍切筍,一家人忙活的熱火朝天,整個後院曬的滿滿登登。

李大羨慕自家日子紅火不是沒來由的。

想想李大這人也挺厚道,不少人明裡暗裡的打聽自己在鎮上的事情,李大愣是一言不發。

許佑平也承他的情,想了想給他指了條路:“你家有現成的牛車,何不固定時辰來往鎮上?”

附近幾個村子人口不少,坐牛車出行的需求量不小。

先前只憑人情,就是有需要,也有臉皮薄的不好上門。

何況,還不一定能湊上李大的時間。

若是固定下來時辰,明碼標價,每人收取一定的銅錢往返。

這生意雖不大,也有的做。

難得的是還不需要任何投資。

許佑平將現代的公交車概念大概說了說,說到興起,連服務精神,以人為本都冒出來了。

愣是把李大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不管理解沒理解,說完這話的第二天,李大家的牛車便多了幾個粗布坐墊。

雖然許佑平多了一項筍子生意多賺了不少錢。

但是相應的,在鎮上熬得時間也變長了,這幾日都沒能回去的太早。

李大家裡農活做完了也沒什麼事情,便都在這裡等著許佑平。

反正等著也是等著,今日他與許佑平說了一聲,便打算去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接到客人。

還別說,沒多久,便有人湊過來問這牛車是去哪裡的。

等到許佑平收了攤子,車上都已經坐了五個人了。

提出建議的許佑平都驚了一驚,小李村竟有這麼多人來鎮上?

憑一個村,當然沒有這麼多。

可李大腦袋也活絡,人將順路的幾個村子的人,都帶上了。

每人也不多要,只要兩文錢。

雖說錢不多,可架不住人多無本,這一趟跑下來,就能多掙上十文錢。

李大心熱的很,將這趟人送完,看著時間還早,拉了幾個人便又跑了一趟。

連上許佑平給的十五文,一天竟然掙了四十多文。

這下李大媳婦也不嫌李大在鎮上等許佑平耽擱時間了,對李大那叫一個殷勤備至。

李大跑車跑的也更起勁了。

不過許老孃倒是對此有點意見。

說好了十五文包車來回的,回來總是讓兒子與別人湊一車就算了,有時候還得等李大湊人。

家裡這麼多活計呢,沒得在鎮上耽擱時間。

好在李大也不是個不透氣的,沒兩天便反應過來主動給許佑平降了三文錢的車費。

去時十文包車,回來時與旁人一樣,只要兩文。

許老孃心氣兒才算順了。

許佑平倒是不在乎這三文兩文的,畢竟眼下掙錢不像之前艱難。

再者說了,自己筐子簍子一大堆,也佔地方不是?

可李大堅持,也沒有硬要多給的道理。

遇見臉熟的也會幫李大宣傳宣傳,李大的生意就做得更順當了。

李大這邊一切很順利,許家卻出了點小問題。

許家這幾天收竹筍的動靜越發大了。

不止是自己村,就是別村也有不少人挖了竹筍過來送。

山上什麼不多,就竹林多,筍根本不怕不夠挖。

這些人也知道許家不收太小的,都很默契的只撿長成的挖。

許老孃自覺這事兒辦的不錯,可見許家收竹筍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村裡有人就坐不住了。

這一天,便有幾人過來尋許老孃。

“老嫂子,這筍若是任你這樣挖,明年竹林恐怕就沒了。”

帶頭的人是大柳村的村長許長富,另外幾人也是許家一族的,這些人,許佑平都得喊上一句叔或伯。

開口的這人,是許佑平的死去老爹許長旺的族弟,名為許長勇。

除去村長外,另外沒開口的兩人,則是許長興與許長全。

“那麼大的竹林,就是神仙也挖不沒。”許老孃心裡有些來氣,面上還帶著笑:“再說,我也沒去挖呀。”

村長暗瞪了許長勇一眼,真是個沒用的,一開口就被這難纏的婆子抓住了把柄。

“弟妹,不是這話,你是沒挖,這收筍的不就是你家?”

許長興和許長全都不開口,村長只能親自出馬了。

“我寡婦失業的,收點筍子也不行?大家見天的砍竹子,也沒見村長說過不行。”

許老孃這說的是大實話,村子裡但凡有需要的,別說竹子了,山上有的東西,那都是一個勁兒的往家摟。

看見這堆人許老孃就來氣,自己日子過得艱難的時候,這幾家說是近親的人家從來沒人過來問上一句。

日子好過了,反倒是爭先恐後的過來尋事。

可這事兒自己佔著理,別說是村長了,就是里長來了,自己的理也用不完。

許老孃迅速切換到了戰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