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兒娘,你怎麼有空上這來了?”里正和藹說道。

不禁在心裡嘀咕,張老三媳婦不好好在家幹活,來這做甚,要是被劉翠蘋瞧見了,又少不了一頓打。

陳月道出來意,“里正叔,你可知道哪裡有破廟什麼的?”

里正不明所以,好好的找什麼破廟,別說破廟,就算是香火旺的廟,也不太靈……

求神不如求已。

“破廟?玉兒娘,這拜神也不該找個破廟啊,得找個香火旺的。”

“里正叔,您誤會了,我不是去拜神,我現在沒去處,想找個破廟先將就一下......”

陳月又說:“這雨一陣一陣地下,也不是法子。還是得有個遮雨的地方。”

“俗話說一場春雨一場寒,雖已至暮春,但這雨下起來,還是凍人。”

里正捋著鬍子,看來村裡人沒亂說,自已去鎮上辦事兒這幾天,張家確實發生了不少事情。

陳月一來,更證實自已的所見所聞。

里正搖頭,“我老頭子活了大半輩子,很少出門,哪裡有破廟,還真不知道。”

陳月咂舌,果然不能看太多電視劇!

隨處可見的破廟顯然是騙人的……

實際上,這裡的村民從不靠神,神只是信仰。

他們能在這繁衍生息,靠的是一身骨氣和一雙勤勞的雙手。

好好好,沒有破廟是吧?

沒人住的破房子總有了吧?

陳月問:“那村裡可有無人居住的房子?”

里正繼續搖頭,“這年頭,苛捐雜稅繁重,沒餓死就不錯了,哪兒有閒錢蓋多餘的房子。”

“我是說絕戶的房子。”

陳月不信,這麼大一個村,絕戶的房子總有了吧!

“按本朝律法,這絕戶一死,留下的土地和房子,得上報給當地的官老爺。若是被發現沒上報,是要掉腦袋的。”

“上報之後,土地就不再屬於村裡管了,由衙門代管。這不,我前幾日去鎮上,就為辦這事兒去的。

“每家每戶的地都是分配好的,地不夠或者沒地,只能掏銀子買。”

麻繩專挑細處挑,這下好了,徹底沒地兒去了……

陳月微微皺眉,心想,自已是不是真的太草率了?

要是和張家不鬧成這樣,好賴有個容身之所。

同情大美女(sha bi)?那是倒黴的開始!

馬上否定了這個想法,那是他們應得的報應。

陳月說:“原來如此,謝謝里正叔,那我就先不打擾叔了。”

里正作為一村之長,村裡的事情不說都知道,好歹大部分是知道一些的。

他忍不住說教,“你這孩子也是軸,哪兒有爹孃不疼娃的,十多年過去,你也該回陳家村看看了。

“我就不信你老孃瞧著玉兒和玦兒這可人的模樣,能狠心將你們趕出來。”

說是這麼說,可陳家人也不是什麼好鳥啊……

回個屁......

陳月只道:“里正叔說的是。”

道別里正,陳月帶著孩子們繼續找落腳的地方。

她帶著孩子們穿梭在村子裡,像個無頭蒼蠅。

找啊找,找啊找,竟找不到一個落腳的地方。

她看著遠處山巒,突然想到一句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她不信,在這重巒疊嶂的地方,還能居無定所,餓死不成!

玉兒一天沒吃東西,抱著發芽的紅薯生啃,泥漬沾滿嘴角。

張玦跟蔫巴的白菜一樣,蹲在地上,憂心忡忡,真的要居無定所了嗎?

陳月肚子傳來咕咕的聲響,一天沒吃東西,還真是著不住。

眼下最要緊的還是要先解決溫飽問題。

“玉兒,玦兒,別垂頭喪氣的!有娘在,一定會讓你們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兒。”

“眼下的困難只是一時的,守得雲開見月明。”

玉兒繼續啃著生紅薯,陳月怕她吃壞肚子,接過紅薯,嗔怪道:“玉兒,這發芽的紅薯就先別吃了,要是吃壞了肚子,娘可沒錢給你治病哦。”

“一會兒娘帶你們吃好吃的!”

玉兒以為陳月在責怪她,眼淚啪嗒啪嗒地往下掉,“娘,玉兒餓。”

張玦最是見不得玉兒哭,見玉兒如此委屈,馬上變成小大人的樣子安慰她,“玉兒,聽孃的,先不要吃了,娘不是說要帶我們去吃好吃的嗎?”

“現在吃飽了,等會你就吃不下啦!”

聽張玦這麼一說,玉兒擦乾淚水,開心道:“那玉兒先不吃了。”

玉兒又問:“娘,我們要去吃什麼?”

陳月反問:“玉兒吃過鬆茸嗎?”

玉兒搖頭,她連這個東西是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吃過!

天色漸晚,霞光透過雲層,照射在松林裡。

許是下過雨的緣故,大部分松茸都破土而出,陳月不需要花費什麼力氣就挖了許多。

她看著滿揹簍的松茸,頓時又犯了難......

食材是有了,但這要啥沒啥的,怎麼烹煮又是個問題。

張玦突然跑到陳月跟前,拉著她的手說:“娘,我突然想起來,松林不遠處的一個山坳裡,有一個山洞,要是下雨了,我們可以躲到那裡去!”

陳月哭笑不得,這孩子是不是傻,誰他媽下雨不躲家裡躲山裡?

真是大米吃多了,吃飽了撐的。

“夕陽正好,這一時半會兒是不會下雨的,趕緊採,採夠了我們就下山。不然到時候野獸出來,我們就得把小命交代在這裡。”

啊咧?啊咧咧?

山洞?

陳月大喜,她才是大傻子。

人類最早就是群居在洞穴裡,從原始的採集捕撈生活,到刀耕火種,再到鐵犁牛耕,不斷發展到如今的文明時代。

既然無家可歸,不如就以此為家,遠離極品,從此過上與山水作伴的生活好像也是一件幸事。

野獸就野獸吧,她豁出去了!

如張玦所說,山洞就在松林不遠處的一個山坳上,離村子有些距離。

俯首望去,村子的風光盡在眼底,在地裡勞作的人們顯得格外渺小。

陳月很是滿意,這倒是個風水寶地,能看見村子的風光不說,採光也是極好的。

即便下過雨,也不顯得陰鬱,斜陽灑過,竟還有些愜意。

最重要地是!洞內竟有一汪約一米寬的清泉!

這下連生活用水也一塊解決了。

陳月滿意地點頭,“就玦兒玉兒,今晚我們就先住這裡。”

“娘,你……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