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不討論這個問題了。我問你,‘錨點’的狀態如何。”

楊瀟趕緊轉移話題,免得被自已想象的畫面給激得尷尬癌都犯了。

聞言,‘世界’平靜的回答道:“主人的分身目前情況穩定,世界執行一切正常。在主人脫離夢境世界後,夢境世界將繼續維持啟用狀態,可以照常接收容納新的夢境光球。並且經過實驗,主人的分身仍可以無上限的吸收儲存光球能量,並沒有出現主人之前所遇到過的蛻變問題。另外,過多的光球能量也不會對主人的分魂造成任何不利的影響,經現有資料計算,分魂被填充修復,以至於成為另一個主人的機率為0%。”

聽到這些,楊瀟滿意的點了點頭,一切與自已當初所預測的一樣。

當初在計劃將夢境世界改造成遊戲樂園的時候,楊瀟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夢境世界依託自已而存在。在自已離開夢境世界後,夢境世界一切都將陷入沉寂,處於時空靜止狀態,所有被強制拉進來的夢境光球將被強制驅逐出去,這種情況下的夢境世界可無法作為遊戲世界來供玩家登入。

自已既不可能一天睡24小時,完全不管現實生活。

也不可能限制遊戲執行時間,讓所有人登入遊戲的時間與自已睡覺時間一致。

因為全球時差的存在,這種做法只會導致自已流失大量的韭菜。

別的就不提了,自已一天只睡8小時,這8小時裡,可有大片地區正處於白天,那些地區的人們沒有睡覺,便無法進入夢境世界,自已也無法進行收割。

按時區來算,全球70億人口,自已至少得損失將近40億的韭菜。

這是楊瀟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度令楊瀟有些頭疼,總不可能把自已劈成兩半,一半扔現實世界,一半扔夢境世界吧!

然而就是這麼一想,讓楊瀟感到茅塞頓開。

也不是不行。

自已記得醫學上有種疾病叫人格分裂,患有多重人格的人,經常會不由自主的在不同的人格之間進行來回切換。在主人格,或者某一副人格主導身體控制權的時候,其餘人格均會處於沉睡狀態,有的甚至無法記憶共享,對外界一無所知。

雖然這只是一種特殊的精神類器質性疾病,但也成功點醒了楊瀟,自已可以類似的做法,讓自已一部分意識處於沉睡狀態,進入夢境世界,以維持夢境世界的存在。

自已擁有神識,這並不是無法做到的。自已完全能夠自斬,然後分離出自已的一部分永久的放置於夢境世界。

這樣就算自已離開了,想必夢境世界也不會關閉,這樣就解決了,如何全天候登入夢境世界的問題。

說幹就幹,楊瀟當即便開始勾勒實驗計劃。

得益於最初自已進行的大量實驗,楊瀟深刻的明白了夢境光球的構造,這令他靈感不斷迸發。

經過那麼多的實驗,楊瀟早已明白夢境光球就是他人的靈魂。

其中的真實區域就是夢境之主的靈魂外衣,裡面的真實小人,就是夢境之主記憶與情感所構成的靈性意識,或者說真靈。

真靈入駐靈魂,靈魂連線肉體,這三重聯絡結構,便形成了智慧生命。

所以,要想構築分魂,真實區域是關鍵。

真實區域,雖然關鍵,但也難不解決,直接用自已的護體微光手搓就好了。

自已的護體微光與真實區域有著碰撞體積,與之前自已實驗兩個真實區域能否互相覆蓋時一樣,所以就意味著自已的護體微光,有著跟靈魂相似的本質,完全可以作為自已分魂的靈魂構造。

但最初的實驗中也表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夢境之主一旦脫離夢境,那麼真實區域,虛擬區域,還有整個夢境光球都會隨著一同離去。

這一點也同樣可以在自已身上得到驗證。自已曾經捏造過光芒小人,然後鑽進別人真實區域到處小(惹)心(事)實(生)驗(非)。最開始還記得收起來,後面真的是做一個甩一個,根本不知道扔哪裡去了,結果導致自已光芒黯淡。

但自已發現,自已離開夢境世界又再進來後,自已又會恢復原狀。

結合護體微光與靈魂外衣相似的特性,楊瀟明白,當自已離開夢境世界時,分離出的護體微光也會一同離去,迴歸已身。

所以光有護體微光做的真實區域還不行,自已還得為它搓一個夢境之主小人出來,關在夢境世界才行。這樣才能讓自已手搓的光球分魂留在夢境世界,而不是隨著自已的離開一起溜號。

那怎麼搓小人呢?

這也簡單。

小人是夢境之主的記憶與情感的集合,因為小人混沌的特性,恐怕還是記憶居多。

自已當初曾誤打誤撞的複製貼上了一個人一生的記憶。雖然那部分記憶在自已晉升時被轟擊的支離破碎,但卻並沒有消失,記憶碎片一直存在於自已的意識深處,自已好好打掃一番,收集起來,然後捏一捏,沒準還能使。

想通其中關鍵的楊瀟便調動自已的神識,從自已身上切割下一團護體微光。

護體微光一脫離楊瀟本體,便瞬間化作一顆光球,靜靜的懸浮著,等待著楊瀟的下一步動作。

然後楊瀟雙目一閉,神識瞬間迴歸意識空間,開始四處搜尋自已當初擊碎的記憶碎片。

經過一段時間的搜尋,終於讓楊瀟集齊了所有的碎片。

只是碎片依舊是碎片,無論楊瀟如何用神識試圖將其拼接完成,終究是破鏡難圓。

但也不影響使用。

破碎的記憶在楊瀟神識的包裹下離開了意識空間,順著楊瀟的護體微光,注入到面前的光球之內。

如此,便大功告成。

接著便是實驗計劃有沒有成功了!

隨即楊瀟心念一動,便瞬間迴歸現實。

但就在睜眼的下一刻,楊瀟便意識到計劃失敗了,因為那些記憶碎片又迴歸了自已的意識空間。

但楊瀟並不氣餒,實驗嘛,總不是一帆風順的,自已是已經找到了清晰的研究方向的,只是實驗計劃還是太粗糙了,自已也沒有對各項變數進行深入剖析,再接再厲就好。

於是,一次,兩次,三次……

一次次的實驗,一次次的失敗,一度讓楊瀟懷疑自已的研究方向。

但靈魂學的知識,人類並沒有涉及,沒有前人的知識能夠借鑑,所以只能靠自已。

楊瀟也只能無奈的使用窮舉法,試圖摸清每一個變數之間的關係。

甚至於,他還用神識,撈來了一個社會渣仔的夢境光球,再次進行起了光球實驗。

最終,在失敗了無數次,引入無數的變數,排除無數的選項後,他成功了。

他的推斷沒有錯,自已的分魂的確可以用護體微光和記憶碎片來進行構造。

但主要材料是它們,卻不全是。

靈性意識,或者說真靈其結構簡單,卻也無比複雜。

結合大量靈魂實驗,以及現實世界人類的社會學,哲學,生物學,生理學等知識。

楊瀟最終成功集齊了所有的靈魂要素。

想要構造一個完整的靈魂,靈魂外衣必不可少。

但除此以外,其他條件也缺一不可,它們分別是慾望,記憶,以及意識。

慾望提供靈魂的活力,生命之初,慾望誕生,所有的一切,不過是為了生存與繁衍。

而記憶累計靈魂的尺度,在一切之初,靈魂最為蓬勃,但記憶是零,在生命之末,靈魂即將腐朽,但記憶達到最大。

最後意識體現靈魂的反饋,慾望是最初,記憶是過程,意識便是結局。

靈魂從來不是一成不變,它因慾望而長存,因記憶而成長,兩相結合促進了意識的誕生,每一種慾望,每一份記憶,每次變動都將引得意識改變,不因外物而存在,卻因外物而動搖。

三者合一,再加上那麼一點點偶然的瞬間,靈魂與世界共鳴,便迸發出了靈性的光輝。

楊瀟手捧成果,下一刻整個世界都在歡呼。

無盡的光芒從四周匯聚,包裹住楊瀟手裡的光球,光芒逐漸凝聚,最終形成了楊瀟的樣子。

看著面前的自已,哪怕沒有離開夢境世界,楊瀟都明白自已成功了。

因為整個世界都在歡迎著他的到來。

正如當初歡迎自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