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番茄花了一百多天的時間完結了一部小說,《釋迦牟尼一生的故事》。之後寫了幾部,連連每部到兩萬字簽約稽核的時候,就下架了。平臺說有相似內容,真是有點無語了。也可以理解吧,畢竟中國的漢字就是那麼多,在這個平臺寫作的人也很多。是不是你的小說裡有我字,我的小說裡也有我字,他的小說裡也有我,這樣就可以判斷為相似內容了。
我有時候在寫,要不讓這個平臺的老闆和我一起生活一段時間吧,監督我平時是怎麼用手機在寫作助手軟體上面碼字吧。來監督我吧。文筆的淬鍊,靠的是長年累月的閱讀和寫作的習慣。而且閱讀和寫作的習慣,從小學三年級,就基本沒怎麼斷過。
如果可以,有一個節目是要監督作者每天如何碼字寫作的話。我很願意參加,這個節目組的人可以來我家,派人監督我怎麼在手機上敲擊鍵盤,看我怎麼寫作。我可以接受。當然,參加節目,節目必須給我工資呀。不能讓人白白辛苦吧。想到這裡,我有點為自已這種天真的想法,感到一些好笑。
人是成長的,所以思維以及生活習慣應該不是固定不化的。你幾年前看的書,也許當時覺得好看(沒有針對的意思,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思維會變,人會成長,文學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在你的不斷的閱讀和思考更多的文學作品之後,你的思維也會隨之成長。就好比我們祖國的法律,以及一些政策,會根據人民百姓的生活以及社會現象進行調整和改變一樣。它們之間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文學是思想的精靈,情感的一種依託。是一切你願意去描寫人與事物的載體。它可以將內心深處壓抑的情緒,在文字的世界裡得到很好的宣洩。有人說喜歡寫文字的人內心是孤獨的,他們用自已的文字映照著喜怒哀樂,波動的情緒,或者是利用文字來治療自已的孤獨與寂寥。
文學可以是一種很好的心靈之湯,心靈之藥方。我們可以在文字的世界裡感受美好,可以在文字的世界裡建構思維,增長閱歷和經驗。或是在文字建構的世界裡呼喚撫慰自已的靈魂。文學是作者與讀者溝通的精神盛宴。他們用文字告訴你文學的魅力。
自然好的文學作品不管是什麼樣的形式,是虛構的小說,還是詩文,亦或者是記錄文,都有著它的意義。不論形式是歌頌還是批評,是描述渲染,還是記錄修改,應該是正確的客觀的觀點,而不是歪曲的。在時代的洪流中,也難免有一些所謂的“文學家”會利用文字傳播邪惡的思想,錯誤的三觀,利用似是而非的言論引導他人誤入歧途。
文學永遠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是我們人類歷史上的情感結晶。我們可以在經典的文學中學習到很多的東西,禪悟人生的道理,吸收一些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調節自已的身心知識,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精神家園。
從古到今,我們的靈魂在文字的海洋裡愉悅地遨遊,我們的精神在文字的世界裡得以昇華。每一個不同的時代,都有屬於自已的文學,雖然文風,格式可能都不一樣,但是它的本質是沒有什麼變化的,就好比天上的月亮,雖然有時候我們看到的月亮是圓的,有的時候我們看見的月亮是彎彎的,但是月亮的本來的形狀是沒有改變的,它就是類似球體的形狀。文字就是讓我們瞭解、學習、體悟知識的一個美麗世界。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永遠都不會過時,因為文學跟著時代變化,在創新,因為創新,我們的精神感受也有了更多的變化。
古代有古代的文學,現代有現代的文學,文學的魅力和領域一直在變化,成長。它和現在的科學技術一樣,也在一步步地提高,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