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9\u0002我可以遵守外婆的三條規則,不救麻大牙一家八凶煞。

可是,眼前這個女娃,我卻下不了狠手。

她困在這裡,實在是太可憐了。

驅趕她身上的蠱蟲,還她自由身,對我來說,並不算什麼大事。

我想,外婆也不會怪我的。

只可惜,眼前的女孩子,並沒有聽懂我的話。

她身子猛地變大,煞氣甚為驚人,張口發出刺耳的叫聲,越發猙獰。

我嘆了一口氣,心想她身軀困在狹小的罈子裡,萬千毒蟲噬咬,承受世間殘酷的折磨,只怕不會輕易相信他人。

我這番話,倒有些一廂情願了。

“麻大牙一家已經死了。我真的不願意殺你。”我還是想做最後的努力。

她張牙舞爪地撲過來,暗紅煞氣落到了我身上,有兩道隱秘的煞氣,更是貼著地面衝過來。

我揮動殺鬼刀,又掄動了白燈籠。

女孩子直接彈飛出去。

“嗷!”

這時,青衣女子憑空出現,她面目猙獰,極為殘暴,就像護犢子的母老虎,用盡力量大聲發出刺耳的聲音。

“該死!你們都該死!”她雙目充滿了憤怒和絕望。

“你冷靜點。”

我大吼一聲,“我可不是惡人。”

她出現後,我感覺到身體一冷,四肢有些僵硬,像是無法動彈。整個地窖一瞬間,像是變成了冰窖。

我心想不好,青衣女子的實力,只怕已是女煞級別,比一般陰鬼要強。

怨念之強,遠勝羅東寶,快趕得上茶女了。

“該死!”她再次吼叫,身子撲過來,右手抬起,一團綠氣牢牢地纏住我的脖子。

“龍端公。”我喊了一聲。

龍游水沒有傳來回應聲。

不好,龍游水可能中了青衣女子的手段,暈厥過去了。

看來,沒有人能夠救我了。

我盯著眼前的女子,她雙目含怒,身上的煞氣呈現出濃郁的綠色。

比昨天要厲害了不少。

我忽然想到,方才焚燒的螳螂蠱,威力並不算太強,一瓶火油就燒光。

龍游水也能平安地帶著螳螂蠱走出寨子。

看來,青衣女子攫取了螳螂蠱的怨念,提升了自己的威勢。

一念至此。

我想,今天我可能要死在這裡。

呼!

青衣女子鬼身靠近,碧綠色的眼珠不斷地收縮。

我與她的距離拉得很近,能夠看到她的臉上佈滿坑坑窪窪,手上也有不少斑點。

顯然是毒蟲噬咬造成的。

“你是可憐人。我冬生何嘗不是可憐人!”

我用盡氣力大喊,手中的殺鬼骨刀用力劈向她的腦袋。

她抬手握住了殺鬼骨刀,愣是不在乎骨刀的威力。

我心涼了半截。

可我並不甘心,快速回憶《巫蠱秘錄》裡的內容。

其中有一段提及,養蠱之人,若想真正入門,要為自己豢養一個蠱靈。

要豢養蠱靈,可以用血鬼術。

我選擇鬆開了骨刀,收回右手,用力把手套甩掉,跟著將右手食指放在了嘴邊,用力咬開食指,立刻有鮮血沁出來。

我馬上將鮮血甩到了青衣女子身上。

噗呲。

一股濃霧散發出來,有一些鮮血沁入了青衣女子的鬼身之上。

青衣女子倏忽一聲,後撤數米,貼著另外一側的牆壁,神情極為痛苦。

“好毒!”她眼睛閃過一絲驚懼。

正是應了那句話,無巧不成書。

若不是她上前掐著我脖子,與我的距離拉近。

我只怕沒有那麼容易,將鮮血灑甩在她身上。

“請五毒,養蠱靈。弟子冬生,今日以鮮血,養靈控蠱。請蚩尤大神吃香。”我大聲念道。

苗人拜蚩尤,巫蠱秘錄之中,對蚩尤格外的推崇。

跟著,我從藥箱子裡,快速取出神香,直接火摺子點了起來,插在藥箱邊緣。

我又取出一塊桃木牌。

這塊桃木牌,是以前我與外婆上山採藥,見到一株天雷劈過的桃樹,從桃樹腹部找出了一塊雷擊木製成的。

我將鮮血滴在桃木牌上,而後雙手牢牢夾住桃木牌,怒目盯著青衣女子。

依照巫蠱秘錄所載,女煞汲取了鮮血,可為自己所用,三年時間,不得更改,不可反叛。

眼下,青衣女子已然沒有辦法傷害我了。

在民間,有些能人,就用此術,驅鬼為自己幹活。

還有厲害的蠱師,可以用蠱控鬼,為自己幹活發財,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你要是不聽話。我現在就讓你魂飛魄散!”

我緊緊握著桃木牌,大步上前。

她栽倒在地上,不甘心地後退,眼神之中,依舊是無比的怨毒。

桃木本就是鬼怖木,雷擊之後桃木,更是寶物。

“你身體汲取了我的鮮血!從現在開始,你就跟著我。你要幫我養蠱,守蠱!”我對她說。

說出這番話,我整個人緊張到極致,全身早就讓汗水溼透了。

老實說,靠著我現在的水準,根本就沒辦法將這女煞給除掉。

若沒有一絲運氣,只怕我現在已經橫屍當場了。

我從她暴戾兇殘之後,察覺到一絲溫情。她對方才可憐的女娃子,格外地憐惜。

我甚至從她身上,想到了我娘。一個拼力呵護孩子的人,總歸是有善良一面的。

所以,我並不想將她趕盡殺絕。

“以血為契,我們已經血脈相連,生死與共了。這血鬼術,三年後會解開。你覺得不耐煩,受不了三年,現在就可以反殺我。”

“但你自己,也會魂飛魄散。困在地窖裡的冤魂,也將永遠不見天日。你身上若有冤屈,有大仇,只怕永遠也報不了了。”我對她說。

說完這話,我不由地苦笑一聲,心中卻生出一股悲涼之意。

以我現在的狀況,未必還能活上三年。

“殺不殺我,你給我個決斷。”我厲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