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詹明出手,皆大歡喜!
大國重器:碾壓列強從造火車開始 大蔥炒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詹明對此事沒有過問,從測驗場地回來後,直接一頭扎進車間,對機車進行最後的檢測。
時間一晃過去三天。
列車正式檢測完畢。
詹明打算找陳育人,進行最後的實測。
三天時間,紀委對陳育人的經濟狀況進行了極為細緻的調查。
結果顯示,陳校長在職期間,沒有貪汙一分錢。
而且每月還會固定拿出一部分工資,用於捐助貧困山區的學生。
調查的最後階段,自然是舉報人舉報的這個新型機車建造專案。
紀委周新組長親自帶隊,與陳校長一行人來到車間。
正巧碰到準備出去的詹明。
這下省的麻煩了。
眾人看到車間內已經組裝好的火車的一瞬間,都微微有些失神。
整個車身呈流線型,藍白相間的車身,側面印著華夏的紅旗。
看著威武又不失華麗,非常抓人眼球。
“這是你自己造出來的?”一個紀委組員驚歎道。
詹明點點頭,看向陳育人,“陳校長,機車已經校驗完畢,隨時都可以進行首發測試!”
他很有信心,車本就是他建造出來的,在系統和立體視距的幫助下,一些小問題也都已經解決。
可以說現在就是最完美的狀態,隨時可以開動。
陳育人笑著點點頭,“我馬上聯絡鐵路局,讓他們來人。”
他這一生清清白白,查他根本用不上三天。
這是他與詹明溝通後,給他爭取來的時間,所以最後才到這裡。
“不行,”說話的年輕人是學校的紀委成員,“陳校長,你的問題還沒有查清楚。
你用學校名義的貸款去向還沒核實!”
“呵呵。”
話音落下,周圍的幾個人全都笑了。
“你笑什麼?別以為你不是學校的人我就治不了你!”年輕人氣急敗壞的說道。
其他人不是領導就是同事,他不敢得罪,於是只好把目光對準詹明。
詹明搖搖頭,問道:“你說,陳校長貸款是為了什麼?”
年輕人左右看了看,沒人說話。
他皺了皺眉,“為什麼他自己清楚。”
詹明面色不善的看向他,“陳校長貸款的目的是為了建造新型機車,現在已經擺在這,你還有什麼理由繼續調查他?”
年輕人啞口無言,但眼神依舊倔強。
周新走上前,輕輕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說道:“追求真相是好事,但不能有先入為主的念頭。
我們所做的事,一切都要秉承公平公正的態度。
切記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看法,要自己去看,去尋找證據。”
年輕人沉默,但眼神依舊不甘。
周新暗暗搖頭,這種性格的人,不適合在這個部門。
至此,對於陳育人的調查基本已經結束。
檢查組的幾人離開。
車間內,詹明看了一眼沒有離去的周新,有些疑惑,但沒有多問。
“詹小友,有信心嗎?”陳育人毫不掩飾自己眼中的讚賞。
詹明點點頭,他要是不成功,那這個世界上就沒人能成功。
“英雄出少年!”周新看著流線型的機車,不由感嘆,“老陳,你是從哪裡找到這個寶貝人才的。”
“我哪有這本事,”陳育人苦笑一聲,“是詹明把設計圖紙直接送到我手裡了。
飯都送到嘴裡了,我要是不嚥下去,豈不是愧對了老首長當年對我的教誨?”
第二天。
華鐵大進行了第二次機車測驗。
本來不用急,但第一次測試失敗的新聞已經形成一定影響。
不少外國的媒體順勢開啟了一波嘲諷技能。
多年來,華夏但凡有個風吹草動,都是一些外媒抹黑破髒水的素材。
9:30分,火車緩緩駛入測試起點。
此次測驗很低調,除了鐵路局東夏分局局長高強,陳育人只通知了本市的幾家官媒。
除了記者外,周新也跟著一起湊熱鬧。
意外的是,他還帶了一箇中年人。
大家都認識,竟是央媒的當家主持人。
另外,陳育人還請來一位在火車研發方面鑽研多年的老牌科研專家。
10點整,火車緩緩開動。
司機由學校的一位教授擔任,詹明是觀察員,隨時觀察儀表上的資料。
後面加掛的客車車廂內,眾人皆是眼含期待。
他們相信能成功。
因為他們相信陳育人!
但沒有親眼所見,始終是有些不放心。
在詹明的指令下,火車慢慢加速!
“直接到150公里!”
教授司機有些驚訝,但並沒有說話,默默的推動手中的加速杆!
機車動力強勁,不到一分鐘,便已達到速度!
“加速到200!”
詹明沉穩的聲音再度響起!
教授很配合的推動加速杆。
詹明有些緊張的盯著儀表上的資料。
雖然他對自己有絕對的信心,但這一刻還是有些緊張。
五分鐘過去。
十分鐘過去。
半小時過去,車輛依舊平穩執行,沒有絲毫異樣!
就在這時,後面車廂內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陳育人請來的老專家健步如飛的來到駕駛室,盯著儀表看了幾分鐘。
“好,好,好,”老專家狀若瘋狂的連說三個好字。
隨即一巴掌重重拍向詹明的肩膀,“少年,有了這輛機車,咱們華夏的鐵路技術至少提升三年!你是國家的功臣!”
此時,客車車廂上的人已經全部擠到駕駛室。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能親眼見到華夏新一代的機車誕生,他們與有榮焉!
一但此型別的車普及,對華夏的交通和經濟都會有極大的影響!
最激動的當屬高強。
本來他不想參加這次測驗。
但架不住陳育人親自出面邀請。
他現在無比慶幸自己來了。
作為東夏鐵路分局的局長,他比別人更清楚列車提速的意義。
被眾星捧月的詹明難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低聲說道:“理論上,這車的時速能達到250公里,要不要試試?跑到230應該沒問題的。”
“不行,”陳育人搖搖頭,“鐵軌承受不住那麼大的力。”
“校長說的對,”司機教授拉動減速手柄,“目前華夏的大部分都是老式鐵軌,能支援跑個150已經是極限,再快就就會有危險,除非是換新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