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朝,自不可能一天兩天就能結束,而是一連持續了好幾日,直到第六天才算接近尾聲。

在此期間,蕭遠著重嘉獎了一些清廉愛民、奉公剋己的好官,當然,也少不了對一些庸官的批評。

可不要以為這種嘉獎批評只是一句話的事,要知道,這可是國家會議,皇帝的點名,會在此官員政績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這一天的朝會,政務總結後,蕭遠言簡意賅道:“宣詔吧。”

“諾。”侍從恭敬接過,然後面向群臣,展開詔書,開始大聲念道:“皇帝詔令:朕,瀝血二十年,終加威海內,掃平天下,軍國大事,不敢自逸,然今已年邁,國祚攸關,嫡長蕭煜,皇后之子,品行溫良,德才兼備,立為皇太子,移居東宮,特以此詔,昭告天下。”

蕭遠的詔書一向簡單明瞭,等侍從唸完,殿內眾臣皆是心裡一驚,繼而齊齊跪地,異口同聲的高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的內心是高興的,太子立後,國家只會越發穩定。

蕭煜這個太子,亦是眾望所歸,是沒有人能夠爭得過的,真要說的話,也只有顧雪那邊能掰掰手腕,如果蕭清落是位公子的話,可能會得到劉玉之等秦州元老的支援蕭遠示意眾臣起身,接著喊道:“煜兒。”

“兒臣在。”蕭煜壓住心中的波瀾,此前可是一點訊息都沒有聽到,又怎能不讓他激動呢。

蕭遠道:“你前番遊歷,觀民生知衣食艱難,察民情知風俗美惡,問兵事知創業不易,此間種種,要識之於心。”

“兒臣謹記!”蕭煜正聲回到。

“恩。”蕭遠點點頭,又看向眾臣:“劉玉之。”

“臣在。”後者連忙出列。

“丞相職不變,兼任太子師。”蕭遠言簡意賅。

啊?或許是沒想到,劉玉之不免愣了一下,隨即領命:“臣遵旨。”

這時候,姚廷玉有些慌了,不過很快,蕭遠的話就讓他心中一喜,瞬間又是一個天地:“姚廷玉兼任太子傅。”

“老臣遵旨。”老頭或是因為心潮起伏,有些顫巍巍的。

劉玉之和姚廷玉在秦國朝堂代表了什麼已無需多說,太子一立,兩位重臣就被掛職東宮。

“另外。”蕭遠像是忽然想起什麼,看向了吏部尚書:“李卿,由吏部行文,調王元舉回都,入職太子府。”

“臣領旨!”

王元舉是開國元年、被譽為天下第一榜的金科狀元,至今已為官數載,不僅有豐富的基層經驗,亦有經略地方的各種履歷,可以說是從小官一步步升上來的,知民生,曉國情,有極強的治政才能。

把他調到太子府,也是蕭遠在有意為兒子培養下一代重臣。

朝議過後,眾臣出得皇宮,臉上也都掛著笑容,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著什麼。

“如今四海昇平,太子一立,我大秦國祚長存啊”

“是啊,儲君一事,關乎國本,之前諸公可都是憂心忡忡啊.”

“有何可慮,太子殿下乃皇后娘娘親子,又為嫡長,不僅是群臣所望,亦是軍民所望.”

臺階下的廣場上,姚廷玉亦攔住了蕭煜,滿臉關切道:“殿下雖已貴為太子,但切不可驕縱行事,當向陛下學習,勤政愛民。”

這老臣是以前的宣相,蕭煜又是宣女王之子,這種期盼可想而知。

蕭煜拱手施禮:“姚公之言,學生謹記。”“老臣豈敢。”姚廷玉受寵若驚,慌忙彎腰。

另一邊,皇后寢宮。

“娘娘,有訊息了。”

婢女風情滿臉欣喜的小跑了進來:“今日朝會,陛下詔令,立二公子為皇太子。”

“好!”陸雲煙長鬆口氣,提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了下來,於太子之位,她可不想有任何變故。

陸皇后臉上難掩喜悅,又問:“太子府屬官呢,陛下怎麼說。”

“劉相兼任太子師,姚公兼任太子傅。”風情道:“其他屬官陛下讓太子殿下自行挑選,可從開國文武中掛職。”

陸雲煙喜悅更甚,她很清楚這代表了什麼,不由輕哼道:“他可知道心疼孩子了”

風情也高興,笑道:“陛下一向嚴厲,對太子殿下,肯定與娘娘不同嘛。”

數日後,長安皇宮。

蕭遠召集劉玉之、上官文若、蘇毅、孫起、賈攸、王肅等重臣,於書房議事。

說是議事,實則更像議兵。

為奠定大秦之穩固基業,北狄草原一直是蕭遠心中的隱患,幾欲滅之。

他也開門見山的說道:“北狄眾部,或許在今朝不敢放肆,但終究是個隱患,若不滅之,朕心難安。”

蘇毅對此深表贊同:“胡人強則寇兇,弱則卑服,還是殺得不夠狠!”

聽聞此話,其餘人不由都看了他一眼,上官文若道:“陛下所慮,不無道理,今有陛下威赫,北狄斷不敢犯境,但時間一長,難免養虎為患。”

蕭遠亦是考慮到這一點,不收復北狄,北境遲早會再遭侵略。

他看向了劉玉之:“丞相有何看法?”

劉玉之沉吟了一下:“若陛下用兵,以我國現有國力,兵馬錢糧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北狄已表臣服,若是.”

蕭遠明白他的意思,稍稍抬手道:“這個朕明白。”

接著又掃了眼蘇毅和孫起:“用兵一事,你二人說說吧。”

蘇毅考慮了一會,道:“北狄擅長騎射,若從我國北境正面進攻的話,敵人或有一戰,但戰敗之後,必會潰逃遠遁,而其多為騎兵,一旦如此,將會很難施行真正的殲滅。”

草原很大,北狄打不過就跑,等你撤軍,他再回來,這種事在列國時期多有發生。

對於蘇毅的顧慮,孫起跟著緩緩點了點頭,說道:“或可從西疆和桓地出奇兵,迂迴北上,左右對進,直插北狄後方,預先截斷其退路。”

“若這般部署,則需要大量的騎兵,非二十萬不可為。”王肅說了一句。

“如此一來的話,將耗資甚大。”賈攸稍作提醒。

“恩”蕭遠站在地圖前,沉思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