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王浩發出稿子的第三天。

同樣,今天是2月24日。

他剛吃過早飯準備去學校,就聽到有人喊自己。

“王老師,王老師,有你的電話!”

王浩一聽高興極了,他知道,這應該是報社那邊有訊息了。

他趕緊到了小賣部。

半年的時間,王浩跟附近的商販已經混熟了。

他拿起電話,說道:“您好,我就是王浩!”

電話那頭是一箇中年男人的聲音!

“王浩同志您好,您發過來的稿件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得不說,您的這本書,很好!”

王浩謙虛道:“謝謝您的誇獎,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哈哈,這您就謙虛了。對了,您現在是一名老師對嗎?”

“是的。”

……

王浩跟電話那頭的人聊了很久,很是投緣。

聊到了小說,科幻,歷史,聊到了工作,下鄉……

“那個,王老師,咱們這電話雖然收費,但是也不能可著您一個人來不是?”

王浩一愣,他還真是沒有注意到時間問題,一聊就入迷了。

很顯然電話那頭也聽到了這個聲音,笑道:

“王浩同志,不好意思,第一次看到這麼有意思的書,一時間入了迷。”

“您客氣了,我這邊不也一樣?”

“哈哈哈!那我們說說正事吧。”

“好的。”

說完之後,王浩歉意的看了看老闆:“老闆還有幾分鐘!”

老闆點點頭:“行,只要您不是一直打電話就是。”

電話是用來服務大眾的。

雖然給錢,但是不能讓一個人一直打。

而且現在的小賣部、供銷社什麼的都是國營的。

如果是老闆自己的,那倒是無所謂,掙錢嘛,誰的錢都一樣。

國營可不同,服務人民才是第一的。

也就王浩是老師,這個店老闆也有親戚在一年級,雖然不是王浩班上,但是也給了王浩一點便利。

建國初期,文人的稿費其實並不低。

當時的稿酬標準是:著作稿每千字為4元、6元、8元、10元、12元、15元。

翻譯稿為每千字3元、4元、5元、6元、8元、10元。

當時職工的平均月薪只有40元左右(新幣),而一部長篇小說卻能得稿費數千元。

就是萬字左右的論文亦能得200元。

“印書稿酬”專對書籍而言。

在基本稿酬之外,再根據圖書的實際印數,按基本稿酬總額的百分比支付給作者報酬。

對方給王浩的稿費是千字8元。

可以說相當高了。

《銀河系漫遊指南》一書,有十多萬字,按照這個價格來的話,王浩可以憑藉稿費收入八百多塊錢。

這個還是稿費,如果出版的話,可以掙到的錢更多。

一天寫個五千字,就是四十塊錢。

只需要不到一個月就寫完。

一個月八百多,這是什麼概念?

這個時候普通工人的平均月工資也才三十塊錢左右!

他一月就能收入八百!

還是合法收入,可以正大光明的拿出來使用!

想想都美滋滋!

店老闆在一旁羨慕的看著王浩,這就是文化人嗎?

掙錢真簡單啊!

不過他也知道,不是所有的文化人都會寫書,也不是所有會寫書的都能掙到錢!

這個系列,一共五本書,加起來也有五十來萬字。

全部搞定的話,至少會有四千塊錢的稿費收入!

而且下一本的話,肯定會提價,千字10塊,甚至12或者更高。

王浩有信心,這本書,肯定是會出版的。

不過銷售效果就不一定了。

但是收入嘛,一定會有。

商議好了,有時間去李主編那裡坐坐,王浩就掛了電話。

“王老師,您這是要發財了啊?”

看著有些羨慕的老闆,王浩笑道:“你這小賣部的生意紅火,天天發財!”

“嘿嘿,借您吉言!對了,王老師,我看您一直獨來獨往,還沒有物件吧?”

王浩點點頭:“老闆你打算給我介紹一個?”

老闆湊過來:“你別說,還真有!我侄女,剛滿十八歲……”

剛滿十八歲?

興許是前世短影片的荼毒,居然一瞬間就讓王浩想到那個夾子。

導致接下來老闆說的話他一個沒聽進去。

雖然前世很有趣,但是今生肯定更有意義!

老闆看王浩心不在焉的樣子,也打消了繼續的心思。

王浩也不在意,有了統子,害怕找不到媳婦?

更何況……

燕京日報。

主編李書學看著眼前的幾張文稿,臉上滿是笑容。

這樣的年輕人才是國家的未來啊!

大家都知道國家為什麼這麼困難。

就是因為科技不行。

所以被人欺負。

但是王浩的這本書,可以讓人看到科技更遠的未來。

而且王浩的文筆、故事情節、寓意,都很好。

否則,根本不可能直接給出千字8塊錢。

新人新書,4塊錢不錯了。

第一本書成績好,有了反響,後面才會提價。

給了錢,王浩才去到了學校。

可以確定,前兩天劉忙說的那兩個老師是真的回不來了。

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

這些年輕力壯的男老師還好,漂亮一點的女老師下鄉,那才叫危險。

今天已經有家長帶著孩子來交學費了。

王浩收到了6個同學的學費。

一年級的學費,一學期八毛。

到賬四塊八。

不過沒捂熱就上交了。

王浩剛剛回到了四合院大門,就被街道辦的辦事員給攔住了。

“王老師,你這回來這麼長時間了,下個月咱們街道學習班,就輪到您了。”

得,就知道遇到他們不是什麼好事兒。

也不對,可以獲得教學點,也還不錯。

學習班也有不同種類。

有的是為了掃盲,有的是為了給一些思想頑固分子上政治課。

兩個是不同的概念。

本來王浩這樣的年輕老師是不大可能給人上政治課的。

但是他救過人,思想端正,有覺悟。

學校報了上去。

所以這才輪到了他。

否則他最多也是給人掃盲。

王浩點點頭:“好的,我知道了,位置還是在那裡嗎?”

辦事員點點頭:“是的。”

接了任務,辦事員離開,王浩也回了院子。

其實王浩更喜歡給人掃盲,畢竟這些人學的東西更多,更容易賺取教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