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一塊巨大的顯示屏從地面上緩緩升起,上面標記著一段話。
“據野史記載,曹公不僅喜歡人妻,心中更甚關雲長、趙子龍人也。”
“因曹公心妒劉備,聯合吳國前來討伐,而你身為蜀國將軍,要抵抗魏吳進攻,守住關雲長、趙子龍是也。”
陳默看完後,嘴角略微抽搐,這野史真不真不知道,反正是野的只剩史了!
顯示屏上又緩緩冒出一些字來,“魏國三十萬精銳步兵,吳國十萬精銳水軍。你將帶領三萬精銳,兩萬步兵守城抵擋。”
緊接著,在沙盤浮現出密密麻麻的小人,紅色代表魏國軍隊,藍色代表吳國軍隊,而黃色則代表黃色軍隊。
陳默微微一笑,楠楠自語,“這場未免太過簡單,只是排兵佈陣而已,又沒有生命危險。”
話音剛落,顯示屏上又浮現出一行小字,“如若沒有守城成功,則軍法問斬。”
陳默面帶微笑,衝著顯示屏笑了笑。
預判我???
他走進房間,石門再次轟然落下。
來到沙盤之上,看著交錯複雜的地圖,捏著下巴開始深思起來。
以五萬兵力抗衡四十萬大軍,以一敵八,還是有些難度。
雙軍開戰,糧草先行。
其一,要埋兵阻斷糧草。
其二,設兵在必行之地進行埋伏。
其三,鼓舞士氣。
其四,知彼知已,方百戰不殆。
不等陳默再反應,顯示屏上出現五張卡牌,“關羽、趙雲、張飛、馬超、黃忠。”
“請挑選武將。”
陳默沒有猶豫,直接選擇了趙雲。
“聽聞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一生從無敗績,我要看看究竟多厲害。”陳默微微笑道。
緊接著,再次浮現出幾張卡牌,“諸葛亮,龐統,徐庶,馬謖,法正。”
“請挑選軍師。”
陳默大驚,挑選了諸葛亮。
有諸葛亮在,還要他做什麼?
他只要負責坐在軍營之中喝茶就行了。
選完之後,在城池之上出現了兩個小人,一個劍宇星眉,身穿素衣,手持羽扇。
另一位面容瀟灑,氣宇軒昂,威風凜凜,身騎玉蘭白龍駒,手持龍膽亮銀槍,一件銀遍裝龍鱗甲披戴上身。
陳默嘴角微微上揚,“第一次排兵佈陣就有這等將領跟隨,別說五萬,三萬我也能打他個措手不及啊。”
將領選完之後,那些密密麻麻的小人開始活動起來。
而陳默也靜下心思考起來,這小人也沒有辦法用啊?
他喊了一聲,“孔明先生,面對此等情況,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啊?”
一道投影出現在陳默旁邊,他看了一眼地圖,一步步分析道,“將軍不必擔心,可先調一千精銳在龍關谷埋伏,之後派八百快騎在這提轄關埋伏阻擊糧草。至於這吳國鼠輩,則設兩千精銳在水道下游埋伏,放火燒舟。”
陳默聽後,頷首微笑,“不愧是孔明先生,真乃當世神人。”
孔明微微一笑,手持羽扇,“非也非也。只是這城背山靠水,實乃兵家聖地。”
話音落後,陳默調遣一千精銳在龍關谷埋伏,又設八百騎兵去攔截糧草。設兩千精銳來到水道埋伏。
漸漸,沙盤上紅色和藍色小人消失不見。
也證實著事情開始變得複雜起來,這一關想必不會太過簡單。
隨著精銳出動,陳默又費力加固了城門,並在城中培養士兵陣法,待守城之時,弓弩手先消耗,然後攜刀士兵再去補刀。
思索一番後,陳默決定將城牆中間的部位掏出一個小口,用於弓弩手攻擊。
他將這件事告訴諸葛亮後,便開始了行動。
而陳默在龍關谷埋伏計程車兵也開始了行動,他們在山上埋伏了巨石,又埋伏了滾木,如果不是時間不夠他甚至還想研究一些火藥,當做炸彈使用。
顯示屏上開始展現龍關谷的場景,只見曹操來到谷前環顧四周,哈哈大笑,“仲達啊,這龍關谷兩側高山,通道狹窄,簡直是埋伏的良地啊。”
“主公所言極是,不如我派兩千人馬,先去上山打探一否如何。”司馬懿答道。
“也好,那就派兩千精銳去一探究竟。”曹操回答。
江上,“主公,我們馬上要到達蜀國地盤了,真的有必要和魏國聯軍嗎?”黃蓋問道。
孫權立於甲板之上,雙手背在身後。
看著遠處的青山,“自然,蜀國不會一次被擊垮,而是要一點一點的去磨損,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自然就會國力衰弱,士兵體弱,到時候再一鼓作氣拿下這塊肥肉。”
黃蓋聽後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對了,通知公瑾,讓他去看一下有沒有埋伏。”孫權說道。
“好,臣這就去。”
陳默看完後眉頭緊皺,現在的兩處埋伏都被識破,那麼接下來又該如何去做呢?
諸葛亮的投影出現,他面色從容,“將軍不必擔心,埋伏只是其中一環。”
陳默急忙問道,“先生,此話怎講?”
“將軍只負責守城即可,其餘之事交由我來可放心。”諸葛亮問道。
“當然,先生的忠心才能天地可鑑,我自然放心,只是不知道先生可有破敵之法?”
“自然。”諸葛亮手持羽扇,微笑道。
“細細講來。”
……
“報,在龍關谷山坡之上發現大量的巨石和滾木,但是沒有任何人埋伏的痕跡。”探子跪在曹操面前說道。
曹操面帶疑心,有大量的巨石和滾木卻沒有伏兵,這是怎麼回事?
“仲達,這谷上沒有兵守,卻有巨石滾木埋伏是怎一回事啊?”曹操疑惑問道。
司馬懿思索片刻,“這要麼就是諸葛孔明聲東擊西,要麼就是之前埋伏留下的。”
“那我們是進還是不進?”曹操問道。
司馬懿笑道,“主公心中不是已經有了答案嗎?”
“哈哈,全軍聽令,進谷!”
……
“主公,在上岸周圍,有著許多的投石機和箭矢卻沒有任何人把守。”周瑜說道。
“公瑾,以你之見這是為何?”孫權問道。
“自然是那諸葛孔明聲東擊西,他就是要我們多疑,不敢上岸罷了。”周公瑾答道。
“通知將士,上岸,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