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計
說好假成親,太子非要我負責 卻朦朧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飛雀微微低頭,鳥嘴輕輕啄了啄窗欞上掛著的小巧的銅鈴,銅鈴隨風搖曳,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陳老夫人原本正坐在軟榻上閉目養神,忽聽得銅鈴聲響,緩緩睜開雙眼。
隨即目光透過半開的窗欞,恰好捕捉到那隻體態健碩的飛雀。
她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恢復平靜,伸手招過旁邊的丫鬟。
“去,將國公爺請過來,便說老婆子我有事相商。”
丫鬟依言而行,垂首出了門去。
陳老夫人這才不疾不徐地起了身,行至窗前,將飛雀身上的竹筒取下。
飛雀傳書,是曾經將軍府一門嫡傳的密傳信術,如今府中嫡系皆在府內,能以此法子傳信,並府門外的……
只有徐星隱。
思及於此,陳老夫人一顆懸了好幾日的心,總算是放下來了。
看來,她的皎皎如今還算安全。
“安全便好,安全便好啊。”
感慨罷這句,陳老夫人輕輕開啟小筒,取出裡面的紙條,看罷後將紙條放入燭火燒燬。
“鬼精靈。”輕笑一聲罵罷,又道,“放心吧,外祖母定會舉鎮國公府之力,為你保駕護航的。”
……
次日,安王府。
“王爺,鎮國公府那邊,有動靜了。”
“哦?”安王微微挑眉,那雙幽深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何時發生?”
侍衛恭敬地回稟:“昨個兒夜裡,鎮國公府的僕役低調出府,抓了些女子所用之藥回去。”
“什麼藥?”
“屬下打聽到,是女子調理月事的藥,緩解不適的。但依照先前的診冊,鎮國公府的主子們沒有這個時間來月事兒的。倒是東宮那位,日子對得上。”
安王放下手中的茶盞,身體前傾,饒有興趣道。
“一副藥罷了,能說明什麼?”
侍衛垂首有些赧然,“王爺教訓得是。”
安王見狀,卻是微微勾了勾唇,吩咐道。
“去,再仔細打探一番,看看鎮國公府那邊,是何態度。”
“是。”
夜深了,鎮國公府內燈火通明,但外面的街道上卻是一片寂靜。
府內的丫鬟們忙著端水送藥,臉色都帶著幾分緊張。
在鎮國公府的一角,一名穿著華服的女子正在房間內低聲地與侍女交談。
“娘……姑娘好些了嗎?”
“夫人放心,姑娘她服了藥好多了。”
“那就好,務必小心侍候便是。去庫房裡再取些補品隨時備著,讓姑娘養好身子,莫要誤了後頭的正事。對了。小心行事,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是,夫人。”
丫鬟應罷,便又小心翼翼進了屋子伺候。
廂房中傳來女子虛弱的聲音,眼下氣候尚熱,女子卻裹得如同粽子一般,全然看不出身形胖瘦來。
鎮國公府內的一切都沒有逃過安王探子的眼睛,探子在鎮國公府的角落裡潛伏了整整一夜,將府內的動靜都盡收眼底。
次日,便報到了安王跟前。
探子如實稟告了所見,引得安王手指輕敲桌面,眼眸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這般天氣,裹成那樣,顯然是不想被看出身形來。且府中之人對這位貴客緘口再三,均以‘姑娘’代稱,又以上佳之物供應,還瞞得這般嚴實。你說,咱們那位的太子妃算不算貴客呢?”
探子哪敢揣測安王的心思,只得含糊地應了句。
“王爺言之有理!”
“哈哈哈,鎮國公府這般小心謹慎,卻不知何為欲蓋彌彰,反倒露出了馬腳。”
安王擺擺手,眼中露出滿意的微笑,似是對這幕戲劇的發展早有預料。
“明日起,再加三倍兵力給本王看牢鎮國公府,切勿打草驚蛇。尤其是景止塵處斬之日,本王倒要看看她徐星隱還能玩出什麼花招來。”
安王在鎮國公府附近加強兵力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徐星隱耳朵裡。
她笑了笑,並不意外。
“越是聰明人,越不能直接給他答案,給他個似是而非的遐想餘地,言辭越破洞百出,他越會朝著我們期盼的答案去猜。這招,還是殿下教我的呢。”
陸煦眸色沉了沉,還是開口詢問道。
“接下來,還需要我們做什麼嗎?”
徐星隱淡然道,“下一步,便是借鎮國公府之勢,調虎離山了。”
“調虎離山?”
“對,調虎離山。”
徐星隱盈盈一笑,這般答了句後,卻並未仔細剖析此事,兩人也不大好追問。
直到劫法場那日,兩人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此計的絕妙之處。
……
自打安王懷疑徐星隱藏身鎮國公府後,針對於鎮國公府的監視便越發嚴密了起來,恨不得一天十二個時辰都盯著鎮國公府。
這一盯,倒真叫探子們查出些東西來。
鎮國公府看著雖是平靜無波,可夜裡卻避開重重守衛,七彎八拐地消失在了探子的視野之內。
能輕而易舉地甩開安王探子的追蹤,說明鎮國公府派出的人武功定然不低,什麼樣的事情值得鎮國公府大半夜的如此大動干戈?
安王著實是想不通,連夜派人擴大範圍,搜尋了那個國公府侍衛所去的方向,所有可能抵達之處。
第二日一早,探子們便回稟了安王,稱在城郊一處極為隱蔽的地方,發現了大批次人聚集的痕跡。
按理說,普通老百姓很少會如此大批次的聚集在一處,所以探子們便仔細查詢了聚集地所遺留的物什。
卻發現聚集之人特別謹慎,遺留在現場的東西並不多,且大部分都以火燒得瞧不出原本的模樣。
所幸探子細心,在燃燒後的篝火堆裡發現了些許殘渣未被燒盡,小半張未吃完的麵餅。
此物尋常人看不出來門道來,但對從軍之人而言卻十分熟悉。
此物可不是什麼尋常的麵餅,而是大衍軍隊專供的食物,名為盔餅。
大衍重武,延寧帝給武將的待遇一貫不錯,盔餅作為軍糧,選用的都是上等的食材,裡頭還加了特殊的調料,因此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是絕對瞧不見的。
且此物為了更加易於儲存和運輸,造價不低,對於百姓而言沒有仿造的價值,所以此物除了從軍之人外,絕無可能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