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歲宴眾人賀壽,好郡主體恤民情
仙武大明:朱雄英,開局九鼎認主 封侯書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三年前的朱雄英剛出生。
所以三年後的朱雄英三歲了。
若是一般家庭,生日就生日唄,父母忙得要死,壓根就不記得。
可老朱家顯然不是一般家庭。
老朱家有一個格外看重血緣的朱元璋!
早在半年前,老朱就開始合計怎麼給好大孫過這個生日。
朱雄英也早早期待起來。
饒是如此,等朱元璋忙完公務趕到春和宮,也已是午飯時間。
沒辦法,這個大明格外的大。
比朱雄英看過的歷史書上記載的明初直接統治版圖大了約莫十倍。
國土面積四千萬平方公里!
國土大,公務自然多。
“好大孫,爺爺來晚了,沒生爺爺氣吧?”一過來朱元璋就把朱雄英抱了起來,先親了一口。
朱雄英搖搖頭,抱住了爺爺脖子。
“為帝皇者,當以天下為家,天下百姓都是皇爺爺的子女、孫子孫女,我怎會跟他們爭寵?”
朱元璋老懷安慰:“說得好,不愧是咱的太孫。”
朱雄英:o(* ̄︶ ̄*)o
“行了,別膩味了,飯菜都要冷了。”馬皇后也寵大孫,但跟朱元璋不一樣,她一向儘可能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
見那麼多朱雄英的皇叔皇姑在一旁看著,她擔心有人心裡吃醋,進而怨恨上大孫,假裝沒好氣把孫子搶了過去,抱著朱雄英先入了席。
朱標他們兄弟姐妹不敢這麼放肆,乖乖等朱元璋搖著袖子過去坐下,這才圍了上去。
截止目前,朱元璋已經給朱雄英生了一個爹又十四個皇叔。
其中最小的十五皇叔朱植這會兒還是個嬰兒,整天‘嗷嗷’哭的那種。
但朱雄英就是朱雄英,是獨一無二的,是好大孫兒,自然比那些便宜兒子來的尊貴。
朱雄英的三歲生日宴,就連朱植都不能缺席。
朱元璋早早就下令由太監抱著朱植圍坐,並代為祝賀太孫千秋。
另一邊的桌子上坐著朱元璋的女兒們,人數也有十幾個。
看著滿殿兒孫,皇帝老歡喜了,同時又有些自豪,還沒喝酒就已經暈暈乎乎。
自斟一杯酒,老朱將其高高舉起:“來,大家同舉杯,慶賀雄英三歲生辰。”
眾人連忙一起舉杯。
就連朱雄英也不例外。
朱雄英喝的當然不是酒,而是用蜂蜜、茶水、檸檬汁調的紅茶。
這蜂蜜還是太子妃專門養的。
只因朱標知道太子妃喜歡菊花,在新婚之夜送了太子妃一隻珍貴的菊花小妖精。
那之後,皇宮裡許多地方都種了菊花,一年到頭都有盛開的菊花品種,奼紫嫣紅,可好看了。
太子妃覺得菊花好看是好看,也能藥用,但實用性低了些。
於是養了蜜蜂,讓蜜蜂吸食花粉,產出蜂蜜供宮裡食用。
吃不完的蜂蜜和多餘的菊花嘛。
都被老朱派人拿出去高價賣了。
到底是菊花小妖精的作品和衍生品,無論菊花還是蜂蜜,都比一般的優質太多,不要太受歡迎哦!
比起小小妖精,小妖精可影響的範圍更大。
足有一百畝地。
為了照顧百姓,太子妃特意將菊花小妖精挪到了更靠近宮城城牆的花園裡。
於是哪怕隔著重重宮門,宮外的百姓也能受惠。
大家紛紛種植菊花,蹭菊花小妖精的光。
然後採收菊花上街販賣,或是養蜂產蜜。
賺取的銀兩足夠保證一家人的日常生活。
百姓因此都對太子妃老感激了,都說她和婆婆馬皇后一樣,是菩薩轉世。
朱元璋和馬皇后也因此對這個大兒媳婦兒更加滿意。
之所以菊花小妖精要用挪的,是因為妖精都有本體,並不能離開本體太遠。
其影響的區域也是以本體為中心往四面八方擴散。
拿松樹小小妖精為例,其本體便是朝鮮王國上貢的那棵松樹。
若是其本體被人砍伐,非死即傷。
反倒是松樹小小妖精如果被殺,本體雖然會受影響,但並不致死。
若干年後,或有復活可能。
……
歡樂生日宴會後,一眾皇子皇女被朱元璋像趕鴨子一樣趕走。
他隨即獨自一人抱著朱雄英離開。
來至在玄武門後面的廣場,朱元璋把朱雄英放下地。
朱雄英抬頭一瞧,廣場之上赫然立著艘高約百米、長二百多米、寬也有五六十米的龍船。
這船除了大,另有怪異之處。
它兩側竟各自安裝著三對巨大白色翅膀。
“好大孫,第一次看見飛舟?”朱元璋笑問。
朱雄英點點頭:“這就是飛舟啊,很難想象這麼大一艘木舟,居然可以在空中飛。”
“哈哈,它不僅能飛,飛的還快,而且只要元石充足,一百年不降落都沒問題。”
元石,類似修真小說裡的靈石。
其具體形成原因未知,內有元氣,透過恰當方法可引其元氣為用,在佈陣、能源方面必不可少。
其價格嘛,也就可想而知。
而以朱元璋這樣精打細算的人,一旦他動用耗費元石巨量的飛舟,必然是要去很遠的地方。
朱雄英不明所以的跟著上了飛舟。
飛舟之上十分平整,一眼望不到頭,有精美亭臺樓閣,有雅緻小橋流水,甚至有一汪幽深寬闊湖泊。
人處身其中,宛如身在江南園林。
湖泊中養著許多景觀魚。
見朱雄英湊過來,它們還以為是要餵食,全都圍了過來,激起的水花被陽光一照,形成數道小彩虹。
又見湖面之上屹立著許多蓮葉蓮蓬。
其中一株直徑足有一米的蓮葉之上,躺著個蘋果大小的娃娃,正在呼呼大睡。
這娃娃生的十分白淨,和一般小孩兒並無太大區別。
唯獨背後生著雙翼,頭髮前端長著一顆白色蓮子。
不用說,這是一隻妖精。
還是一隻小妖精。
“皇爺爺,這就是您那隻蓮子小妖精?”朱雄英興奮的問。
朱元璋走了過來,揉了揉孫兒的頭:“是啊,這飛舟上共有三隻妖精,除它之外,還有兩隻小小妖精,都是用來撐場面的。
有時候皇爺爺會在這上面召見勳貴、臣子或那些門派的掌門長老,太寒酸可不行。
不然咱一準把它們送去農場了,放在這兒太浪費。”
農場,朝廷七部之一的農部下轄、專門為朝廷種農作物的地方。
農場裡的田地都是公有。
種田的農民都有編制俸祿,父傳子,類似衛所裡的軍戶。
每年產出的農作物會直接運入各地官方糧倉。
大明偌大疆土之上,有大小農場成千上萬,分別位於各省、府、州、縣。
按照朱元璋開國時的預想,每個農場都是當地穩糧價和保生產的關鍵。
那最好每個農場都有一隻木屬妖精或水屬妖精、土屬妖精託底,確保每年最起碼有一些農作物產出。
緊急狀況時可保證百姓暫時不至於餓死。
然而,一來妖精誕生不易。
二來想找到它們也不易。
三來前元皇帝逃跑時帶走了相當多妖精。
此三項,使得大明妖精數量並不多,大多還都是小小妖精。
農場計劃也就暫時還沒達到朱元璋預期。
老朱不願在這方面與民爭利,所以大明所有有主的妖精都在百姓手裡或各地官衙中。
各官衙裡以農部保有妖精最多。
其中不乏極度珍貴的大妖精。
皇宮之中則僅有少數幾隻妖精。
這也是哪怕堂堂太子、大婚之日要送太子妃菊花妖精,也只送了只菊花小妖精的原因。
這要是放到前朝,起步就得是菊花大妖精。
甚至直接送菊花妖精王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