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第一次知道,原來這個世界,真的有奇蹟。

當這座心心念唸的山洞徹底映入眼簾的時候,他整個人都傻了。

甚至呆立當場,好久都沒有反應過來。

只見,放眼望去,山洞的內部廣闊無邊,一眼望不到頭,要知道,他現在可是超凡之體,視力不光能夜視,而且還能遠視,起碼一公里內是清晰可見的,所以,山洞的盡頭,起碼也在1000米以上。

這是什麼概念,如果說,這個山洞的直徑是1000米的話,那就是3.14平方公里,也就是4000多畝的面積,當然,山洞裡不可能真的空曠,總會有石柱,和間隔。

但看情況,這種東西並不多,只佔據不到百分之20,也就是說,哪怕按照最低限度來算,這個山洞也有3000畝的面積。

我的老天啊,前世的新聞報道,是假的吧。

這哪裡是夠1000人居住啊,就算是5000人也是綽綽有餘的,別說居住了,就算是建立存在長久生活都夠了。

他琢磨了好久,突然想到了什麼。

難道,這座洞穴其實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已經因為地震,地脈擠壓,等等天然災害,而造成了坍塌和縮小。

所以,才會變成前世見到的那個樣子嗎?

如果是如此的話,那就說得通了。

但是,楊軍現在就很不舒服了。

要是之前,他倒是無所謂,災害就災害吧,大不了到時候再找一個地方隱居,但現在見到了這個,就怎麼也不願意放棄,捨不得啊。

這可是面積超過3000畝的洞穴,而且是一體的,沒有被分割,甚至可以在裡面開著大型機械裝置搞建設,搞種植。

優點就不用說了,最重要的就是隱蔽,雪山群山之中,隱蔽度直接拉滿。

就問,這樣的條件,整個世界滿打滿算,能有多少,就算有,他也不知道在哪啊。

楊君實在太喜歡了,這簡直百分之百契合自已的需求啊。

所以,一想到未來可能會被天災毀去,心中就一陣心疼。

他雙手擊掌,一陣懊悔,猶豫良久,這咋整,這麼好的地方,要是正兒八經的好好建設,就怕到時候打水漂了,如果不建設,又看著煩心。

太糾結了。

斟酌了好久,他覺得,自已只有上中下,三個選擇:

1,下策,就是當臨時地點,先混上一年半載,休息好以後,在出去尋找新的隱居地,世界這麼大,就算找不到這樣完美的,但找個差不多的,還是不難。

但是,之所以是下策,是因為,就算找到了,難道就沒有同樣的隱患嗎?這裡你起碼已經猜到了結果,防範起來也是可以提前做的,而別的地方,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情況,比起未知,還不如已知呢。

2,中策,開分基地,多點開花,誰規定隱居地只有一個,我可以建設很多個,甚至在全世界圈地,把那些深山老林,原始森林,海島地下,等等,都給翻出來,然後一個一個都建成自已的隱居地。

到時候,就算這裡塌了,也完全不用擔心,自然就是想去哪住,就去哪住,一年住一個都行,反正都長生了,就當找點事情做,先定一個小目標,徒手建造365個世界行宮。

一想到這裡,楊君的笑容都顯露出來。

3,上策,那就是重點建設這裡,然後用各種手段去加固,和防禦,花費各種技術,和裝置,來減弱可能到來的天災。

這樣做的話,說不定能抵擋得住。

但是,顯然,這樣代價一定會很大,付出也絕對不少,效果嘛,誰也不知道。

畢竟,楊君也不知道這座山未來會面臨什麼。

之所以把它列為上策,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內心實在太喜歡這裡了,多少不願意放棄。

三選一,或者三選二。

毫無疑問,作為成年人,而且還是超凡之人,當然是全要。

選什麼選,這不是掉價嗎?

最終,他的決定就是。

首先,在這個隱居地好好休息一段時間,這麼長時間的長途跋涉,實在是心太累了,在這個期間,他不想讓自已太忙碌,每天最多抽出五六個小時的時間來搞建設。

其次,休息的差不多了,就開始進入正式的大建設,投入全部精氣神,大幹一場,把這個龐大的山洞隱居地建設出一個完美的世外桃源。

最後,就是重點,外出尋找物資,裝置,技術,等等,用來解決山洞未來所面臨的天災問題。

順便,在外面尋找合適的行宮,開設分基地。

這個三步走計劃,簡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