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毫不誇張的說,在整個新二團內,蘇羽的話語權是說一不二的。

很快在蘇羽的命令下,王巍就安排了一些士兵經過喬裝打扮一番後,進入到了小鬼子的縣城內打探訊息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目光都放在了蘇羽的新二團上面,無論是晉綏軍,中央軍還是小鬼子。

都知道了在八路軍當中有一支番號為386旅新二團的部隊,戰鬥力非常強悍,僅憑一已之力在四天的時間內。

就拔掉了小鬼子三十多個炮樓和據點,同時在武器配置以及人員配置方面,和八路軍其他團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像八路軍的其他團,一般來說兵力就只有一千出頭的兵力,大概一千兩百人左右,就算是那些主力團,兵力也就只有兩千人。

可是蘇羽的新二團呢?兵力足足達到了四千人,在整個八路軍當中僅此一例了,一方面是因為八路軍武器裝備很匱乏。

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哪個旅長甚至是師長會將大多數裝備去配置到一個團上面,有哪些裝備,還不如去多武裝幾個團。

在旅長乃至師長看來,一個四千人的團和三個一千多人的團意義是不一樣的,在相同的情況下,他們更願意去選擇後者。

再一方面就是因為八路軍的糧食十分缺少,沒有那麼多的糧食去供應一個四千人的團,因此綜合來說在八路軍當中。

就沒有哪個團的兵力能夠達到四千人,就算是那些主力團,兵力也只有兩千人,像這種主力團,八路軍就只有十二個團。

所以更別提像蘇羽這樣擁有四千人的團了,之所以能夠擁有四千人,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蘇羽身上。

因為蘇羽可以憑藉自已的能力,解決這四千人的糧食以及武器彈藥問題,這些問題一解決之後,兵力就不值一提了。

換句話來說就是,要是其他人也能夠做到蘇羽這一步,憑藉著自已的能力去解決幾千人的吃穿以及武器彈藥問題的話。

那麼他們也能夠將自已麾下一個團的兵力發展到四千人,但是很明顯其他人是做不到的,無論是那些普通團還是主力團。

都需要有總部的支援才行,不像蘇羽,根本無需支援,直接就實現了武器裝備以及糧食的自給自足了。

而隨著新二團的事蹟慢慢的傳遍了整個晉西北時,也讓小鬼子他們視新二團為眼中釘。

不為別的,只因為在小鬼子看來,他們在新二團這邊丟了那麼大一個臉,必須要儘快找回面子,最好是一口氣全部吃掉新二團。

以此來告訴晉西北的其他抗日武裝力量,這就是惹他們小鬼子的下場,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當那一個聯隊的兵力到達小鬼子的縣城時,他們就已經是開始著手調查起來關於新二團的資訊了。

正所謂知已知彼百戰百勝,更何況八路軍的這支新二團不一般,要是擱八路軍其他部隊的話,區區一個團的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