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號

今天不想寫了了

自從2023年12月27號到昨天為止

新開的書一共寫了71章

每張2000字以上,

總計14萬字

我的天,仔細算算,每天至少1萬字

肝的我兩眼發黑

腦袋昏昏的。

這個時候,你才發現,時間是多麼的不夠。

我都不知道,我靠什麼撐過來的。

但是在我的內心,我覺得,我是再做一個無用工。

這篇小說,前面50章,總歸是好好寫了的。

但是資料一團糟糕

新的一本就有戲了?

能有戲,至少也得堅持寫上個百萬字把。

區區一二十萬字,能有什麼浪花。

但是,

鹹魚都得要有夢想。

新的小說,但願元能給我一點驚喜把。

如果能讓我月入過萬。

那可不爽歪歪了?

其實,月入過萬,已經不夠滿足我了。

我現在,一個月需要至少4萬元,至少持續10個月

才能讓我渡過眼前的難關。

我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後悔麼?

悔!

前路在何方?

不知道!

但是,

我還不想死!

其實,寫到這裡,基本上就沒什麼想寫的了。

但是這玩意,它要求每一張至少1000字。

那能怎麼辦呢?

繼續想想寫點什麼把。

先說說工作把。

明天,將需要進行年度的工作彙報。

但是這個工作彙報意義何在?

總結這一年的工作?

這一年,人員變動很多。

經歷兩撥裁員,工作內容不斷地增長。工資不漲。

但是目前, 外部的行情也不好。

提漲薪的這件事情,如果沒有後路的話,不提也罷。

畢竟漲薪這種事情,當前,公司還是佔著大便宜的。

然後,複雜的工作內容,完全背離了我原來的對職業的思考。

原來,我以為只需要安安靜靜的寫著程式碼,做做技術的工作就可以了。

但是,總是被喊出去做case,做封裝,做流程最佳化。

也許,有點技術的成分還在。

但是這種沒有什麼結果的工作,意義又何在呢?

上一家公司,就是在各種組之間切換。

上家公司5年,換了4個組,所以能有多少沉澱?

這家公司,行情賊差,導致了公司業務多變。

明天總結,我得要想想怎麼去講那個PPT了。

20分鐘,

我覺得主要還是把重點發在覆盤上。

擁抱變化,職業規劃的思考。

這兩個思考,最終殊途同歸,都是對自己未來的思考。

今年公司的波動,比起去年,更加大。

首先人員的變動,導致了我自己本身工作的變化。

其次,公司戰略的變化,就導致了我們需要出去支援其他組的工作。

這樣,就導致了一個人精力的分散。

而且對於不太熟悉的工作,不太瞭解的流程,可能需要更多精力才能完成這些組外支援的工作。

在組外支撐工作的同時,還得要兼顧著組內的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各種意外需要插入的工作。

就顯得整個人一年的工作相當的不聚焦。

那麼對於自己的提升在何處?

在幹這些活的過程中,可能都沒有深入思考這些事情。

但是當靜下來思考的時候,發現,還是有一點收穫的。

1、做產品不能是閉門造車。在編輯流程的時候,效能對於流程編輯者的影響。

子流程的查詢麻煩。

程式碼模式比卡片好用。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我們產品的可以最佳化的方向。

2、我們的產品的使用場景的開發。比如新零售。這事一種很好的使用場景。

3、所謂的小步快走的合理性。

這個一些的思考,就涉及到以後得職業規劃了。

業務能力和技術能力。

曾經,我覺得,只要有了技術能力,就會有口飯吃。

我會程式設計,在牛不一點,我能架構一整個系統,那麼我就能有飯吃,而且吃得很好。

但是現在,技術能力這個東西,無法直接變現的。

你的技術得要能夠做出市場喜歡的產品,還得會賣。

這些遠遠要比技術難多了。

怎麼看市場的上的需求,怎麼確定你做出的東西就一定會被市場接受。

怎麼去拍板你是否需要花精力去做一件事情。

甚至可能這件事情在開始的時候,毫無反應。

最後,可能這東西胎死腹中,也可能成為爆款。

所需要承擔的壓力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