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荷回去後,把見到劉明浩的情景,他的身體狀況以及他說的話都給周寧說了。

完了還點評說:“奴婢覺得,安王他好像後悔了,後悔跟您和離了。”

周寧聞言,忍不住幸災樂禍道:“那太好了!”

他後悔不後悔的,周寧並不在乎。畢竟她又不是原主本人,她就沒喜歡過他。

周寧只是覺得他因為被杖責,導致身體消瘦,現在還無法正常行走這一點,大快人心。

畢竟原主因為他都死了,他承受一點痛苦,也是應該的。

不過,她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誡綠荷跟雪梅:“有些男人就是這樣,犯賤。別人喜歡他時,他不屑一顧,別人不在意他了,他就開始表演一往情深了。那種人,他不是真的喜歡你,而是喜歡被仰慕的感覺。 你們以後挑男人可得仔細了,看人不能只看相貌,還要看他性格。”

“奴婢不挑男人,奴婢不嫁人,奴婢要永遠跟著小姐,陪著小姐!”

雪梅連忙表態,綠荷也說:“奴婢也是!”

她們這麼說,只是怕被她胡亂許配給別人。

按照這裡的規矩,雪梅和綠荷是她的丫鬟,她們就是她的私有物,她可以主宰她們一生。她讓她們幹什麼她們就得幹什麼。讓她們嫁給誰她們都得嫁。

周寧可不願意掌控別人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已的人生要過。

她說:“行啊,我沒有意見。我本身已經是不想成親的。不過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要是你們遇到喜歡的人,改變主意了,可以隨時跟我說。我不會把你們綁在身邊的。”

雪梅又立馬錶態:“不會的,奴婢不會有喜歡的人,奴婢會永遠跟著小姐。”

不過,綠荷這次卻不說話了。話不能說得太絕對,誰知道,以後會怎麼樣呢?既然小姐給她們這個機會,她會把握住的,如果找不到喜歡的人,她就跟著小姐,找到了,再跟小姐說明。

周寧想,你們還能永遠跟著我?說不定有一天,我“回去”了呢?

周寧到現在還是會幻想,有一天,她會穿越回去。

其實這段時間,但凡有空餘時間,她都在研究怎麼回去,可怎麼都回不去。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不能憑空消失,但是能轉移。

她猜想,或許,她穿到古代的周寧身上,而古代的周寧也穿到她身上去了。

也就是說,她猜她和古代的周寧互穿了。

她還想,如果她能穿回去,那麼原主也穿回來,那麼她們的人生就都能回到正軌了。

可惜,她試了好多種她能想到的辦法,比如打坐,洗澡的時候閉氣沉到浴桶裡,做夢,可怎麼都不行。她都去寺廟求神拜佛了。

周寧本來還是開心著的,但是一想到她永遠回不去,她就笑不出來了。

不僅笑不出來,話也不想說了。

沒有人懂她的苦惱,她也不能說出來。

周寧跟綠荷說:“哎呀,好煩啊,好想出門,明天我們去寺廟吧!”

她想試一試,求神拜佛。不管行不行,她都要試一下,不然她不死心。

“好啊,去散散心也好,那奴婢這就去跟夫人說。”

綠荷心想,小姐一定是憋在家裡太久了。

“呃,不用了,我自已去說,現在也是到了午飯時間了,我去吃飯了,你們也先去吃飯吧。”

周寧看到了蘭草從她的院子大門走進來了。

最近,每一次蘭草過來,都是來喊她去吃飯的。

她看看天色,也是該吃午飯的時間了。

她跟蘭草直接去了膳廳。

她到的時候,周夫人也剛走到膳廳。

“娘,吃午餐啦。”她挽住周夫人的手。

“嗯,”周夫人笑問:“對了,你今日,讓綠荷去安王府了?”

因為綠荷用車時,讓包管家包安排人套馬車,包管家就把這事告訴她了。

她就是怕女兒突然後悔和離了,又去找安王了。

這好不容易和離了,她是不想讓女兒再跟他有什麼關係了。

主要是之前鬧得也太不愉快了。再和好的話,未免讓人覺得他們太不自愛了。

周寧一下就看出周夫人的擔憂,於是信誓旦旦的說:“放心吧娘,我跟他絕無可能了,之前我不是還有一枚安王妃的令牌嘛,忘記還給他了,所以我就讓綠荷拿去還他了。”

周寧順便說了明天要去寺廟的事。她說:“娘,我想明天去一趟寺廟祈福。”

這裡的人大多都是迷信的,平時有事沒事都會去寺廟求神拜佛。

家有兒女的,孩子還小的,他們就去求上天保佑他們孩子健康成長,孩子長大了,到了適合結婚的年齡,求天賜好姻緣,孩子讀書的,他們就去求讓孩子高中。

“好啊,娘陪你去!”

周夫人也贊同她去。她也想去求一求神佛,保佑她能給女兒在尋覓一良婿。

她也不是說馬上就要讓女兒再嫁,畢竟才人剛和離不到一個月,總得有個緩衝的時間。但是,始終還是要再找的,她可以先去求一求。

“您也去?您明日有空嗎?您最近好像要對賬本,要發月俸給下人了吧?”

周寧就是想報備一下而已,並沒打算讓周夫人陪著,她只想和兩個丫鬟去。

她要去的那個寺廟叫相國寺,在東邊,坐馬車就一個半時辰左右,當天去可以當天回。

如今外頭肯定還有人議論她的事,好話壞話都有人說,她自已無所謂,但她怕周夫人聽了不開心。

“晚一天對也可以的。”

她為周夫人著想,周夫人也是如此。

她想要陪著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有些人說的話不怎麼好聽,她擔心女兒臉皮薄聽了受不了。

雖然周寧一直都表現出沒把外界言論放在心上的樣子。但她並不認為周寧是真的不在意,她認為一個正常人遇到這種事,都沒法不在意。

反正她換位思考過了,換作她經歷女兒那樣的經歷,她都沒法這麼平靜的面對。她都三十多歲了,大風大浪都見過不少,何況女兒才十七歲不到的姑娘呢。

既然周夫人這麼堅持,周寧也不推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