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書不為所動,就看著劉騌盛。

劉騌盛知道,他這是在發難了。就是在為他女兒被造謠一事向他發難了。他果然知道是賢妃乾的了。

等大家的聲音小了下來,劉騌盛這才道:“周愛卿你正當壯年,如何就老邁了?你可是朕的肱骨之臣,朕不準!”

“哎!”周尚書長嘆一口氣,才說:“微臣也不知是得罪了誰,害得愛女被人造謠,羞憤欲死,如今纏綿病榻,微臣就一個女兒,實在不忍,只能辭官回去看顧她了。”

周尚書說得委婉,他明知道這件事是賢妃做的,但他不能當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說出來。但他這麼說,皇帝肯定意會到了。

現在就等皇帝表態了。

皇帝心裡已經罵死賢妃了,卻裝做剛知道這件事的樣子,震驚道:“還有這種事?京兆府尹何在?”

京兆府尹出列:“微臣在!”

“朕命你去徹查此事,限你三日內,把造謠者找出,並讓謠言消失!”

京兆府尹:“臣遵旨!”

劉騌盛饒有深意的對周尚書說:“周愛卿,事情已經解決了。”

周尚書這才把帽子戴上,跪謝:“謝皇上!”

劉騌盛朝在一旁的賈公公使了個眼色,賈公公立馬高聲喊:“退朝!”

京兆府尹回到衙門後,就讓人去抓傳謠的人了。

一天之內,就抓了好幾十個人回來審問。大部分人都說是道聽途說的,但也有三個人說是有人給錢讓他們傳謠的。

至於是誰讓他們傳謠,他們就不知道了,給錢的人是蒙著臉的,還不說自已的名字。他們只是拿錢辦事。

造謠者找到了幾個了,但是讓他們找出造謠的人,京兆府尹就找不出來了。

京兆府尹其實也有人選,他覺得那個人肯定跟安王府有關。

辦案多年,他有很強烈的直覺。因為這個謠言就是安王夫妻要和離的流言傳出來之後才傳出來了。

而關於他們倆要和離的很多內幕他都知道,因為京兆府每天都會派捕快在街上巡邏維護治安。那些捕快們每天都會帶回很多小道訊息。

他梳理了一下從捕快口中得來的訊息,故事的開始,就是鄭側妃中毒流產,安王以為是安王妃害的,於是就打了安王妃, 安王妃從安王府出逃回家,之後去皇宮告狀,安王被皇帝杖責,之後,大家都說安王寵妾滅妻,再後來,周夫人帶人去安王府拉回安王妃的嫁妝。接著安王夫妻要和離,安王妃在外頭有人的謠言就傳開了。

所以,這就是針對安王妃的一場報復。

那如果跟安王府有關,那就只有安王本人,鄭側妃,賢妃,皇帝這幾個人了。

不過,安王和皇帝他第一時間就排除了,因為男人好面子,這種流言傳出對男人來說,只會讓男人覺得丟人現眼,安王不可能讓人傳這種謠言,皇帝更不可能了。

那就只有鄭側妃跟賢妃了,從他辦過不少案件來看,女人對女人的報復,一般就是以精神折磨為主,很多女人為了報復別的女人,會把她們賣到煙花之地,會毀壞她們的聲譽。

鄭欣欣和賢妃這兩個女人,都有作案動機,但是鄭欣欣做事更方便。因為鄭欣欣在宮外,想傳一句謠言簡單得很。

於是,京兆府尹重點盤查了鄭欣欣,可透過兩天的審問加取證,京兆府尹發現,並不是鄭欣欣。

那麼,就只有一個可能了,是賢妃。

知道是賢妃之後,京兆府尹就不淡定了。

他不可能去指證賢妃吧?

只是造謠而已,又不是犯殺頭的大罪。

夏國的律法,並沒有對造謠這種事立法,所以也沒有相關的處罰標準。只是普通人要是對皇族不敬,辱罵皇族的話,那也是可以酌情處罰的。

京兆府尹深思熟慮之後,就做了一個決定。

三天之期到了,皇帝在朝堂就問了京兆府尹,有沒有找到造謠的人,京兆府尹說找到了造謠者,已經把他抓到牢房裡了,當然,那肯定不是賢妃,而是隨便一個背黑鍋的人。不過他也不是無辜的人,他就是受人之託,拿了錢造謠的人。

皇帝還表揚了他。

散朝之後,劉騌盛又把周尚書叫去御書房。

他說:“賢妃不敬皇后,朕罰她禁足一個月。”

周尚書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皇帝知道是她造謠,並處罰她了。

皇帝又從案桌上拿出一卷聖旨,讓賈公公遞給他。

周尚書跪在殿中,雙手接過聖旨,自已開啟來看,是女兒一直想要的和離聖旨。

看完後,他當場磕頭謝恩了:“謝陛下恩典!”

劉騌盛說:“如今我們雖不是親家了,但朕希望,你還是一如既往的,做朕的左膀右臂。”

周尚書說:“微臣無論是什麼身份,都會忠於大夏,忠於陛下!”

劉騌盛要的就是他這句話。

和離聖旨他寫了兩份,一份給了周尚書,另一份要給他兒子劉明浩。

在周尚書離開御書房後,劉騌盛就讓賈公公帶另一份聖旨送去安王府了。

修養了好些天,劉明浩的屁股已經恢復一些了,最近這兩天已經能下床了。能下床之後,他就不願意趴在床上了,好多天不走路,他感覺自已的腿都變笨了,不夠靈活了。

為了更快恢復,他經常在楊二的攙扶下,在院子裡練習走路。

在聖旨送去他家的時候,他正練習著走路呢。

走著走著,突然,林管家就腳步匆匆走過來跟他說:“王爺,陛下讓人來下聖旨了!”

劉明浩內心一咯噔。

這個時候給他下聖旨?

會是什麼聖旨?難道是……和離聖旨?

不管是什麼聖旨,是聖旨他都得領。

不過他走路還是不方便,不可能走到外面去接旨的。他就對林管家說:“讓他到這裡來。”

“是。”林管應了一聲,就出去將人帶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