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長,我們從後偷襲,必定能給予木部落重創,我來之前就已點好兵馬,隨時可以出發,現在就等你下令!”

“木部落始終是個威脅,即使盟約在先,他們也可能隨時撕毀,不如先下手為強,還望酋長早下定斷!”

張山皺眉道:“木族人此時士氣正旺,山長水遠去偷襲他們,不是明智之舉啊,即使偷襲成功,他們依靠城寨堅守,我們是繼續追擊還是退回來呢?而陶部落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本身就有天險優勢,我們也難以拿下,反而一旦撕毀與木部落的盟約,今後木部落和陶部落就有可能再次聯合,而石部落也有喘息機會,我們又會陷入左右兩難的困境。”

眾人沉默。

張山繼續說:“我認為此時正是滅了石部落的大好時機,只要吞併石部落,今後就會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我們領土遼闊,人員眾多,糧草充足,佔盡優勢,即使今後他們聯合起來,也無需顧忌!”

一直沉默的水部落族長也贊同:“沒錯,比起偷襲木部落,現在去吞併石部落獲得的利益更大,我們應當按計劃行事,先吞併石部落。”

張山隨即下令,讓他們回去領兵出征石部落。

各族長離開之後,張山也著手準備出兵之事。

三百王族軍隊訓練了大半年,現在也具備出戰的實力。

兩日後。

風后表示糧草準備完畢,還徵召了五十人夫作後勤之用。

一切準備就緒,張山隨即領著三百兵馬趕赴岐城。

石部族以西,靠近望羊坡,分別有白石寨、灰石寨。

這是前些年石部族割讓給谷部落的兩個城寨。

在谷部落的管治之下,村寨人積極開墾田地,畜牧養殖,休養生息,總人口也達到一千五百,守將共工率兩百兵馬駐守二寨。

不久前,鹿、牛兩族的軍隊抵達白石寨等候調配。

共工於村寨廣場上徘徊,神色略顯不甘。

“共都尉不必失望,酋長這樣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

“是啊,後援也是作戰中最重要的一環。”

鹿牛兩族族長笑意盈盈的安慰著共工。

此戰張山計劃兵分兩路,從東面和南面進攻共部族,等拿下石部落二城十寨,再會師石族主城,一舉將石部落的勢力覆滅。

東路大軍的主力自然是就近的鹿牛兩族,而駐守白石寨的共工則被安排作後援,這使得共工頗為不滿,但他不敢違逆張山的命令,只能獨自生悶氣。

“若遇到強敵,你們記得派人回來請求增援,不然我在此練兵數年也無用武之地。”共工隱約聽到馬蹄聲,忽然停了下來。

馬蹄聲漸近,眾人連忙出寨迎接。

一名穿著淺綠色布衣的信使下馬後,來到眾人面前,正色道:“酋長有令,東路大軍即日啟程,拿下刑城周邊的三個村寨!”

“領命!”

鹿、牛族長接過信使遞來的令旗。

信使躍上馬背,共工連忙追問:“敢問信使,族長有否提及灰白二寨的本部兵馬作如何調動?”

信使搖了搖頭,策馬離開。

鹿牛二族的戰士立刻調動起來,族人臉上盡是喜悅之色,士氣很旺盛,對他們來說,石部落不過是強弩之末,根本不足為懼。

“聽聞刑城之前是一個強大部族的主城,城牆高大又有護城河,周邊土地肥沃,按約定,這個刑城歸我鹿族所有,這實在太好了。”鹿牙族長望著遠處的山林憧憬著。

牛憨族長不以為然的說:“我的常羊城才好呢,位於常羊山下,水草肥美,是放養牛羊的好地方,牛部落搬遷到那裡肯定可以好好發展,可惜我不能跟隨酋長先睹為快。”

片刻後,共工臉帶失望的來到二人面前,說:“兩位族長,出戰的兵馬準備好了。”

鹿牙族長拍了拍共工的手臂,安慰道:“共都尉不必灰心,等我凱旋迴來,我請你到鹿寨品嚐美酒如何?前陣子酋長賞賜我美酒一壺,我還不捨得喝呢。”

美酒產量有限,十分珍貴,當時張山釀了半罈美酒,就馬上送去其他族長分甘同味。

共工雖然已從管五十人的屯長,升任為管五百人的都尉,但他平日裡也就品嚐過苦酒而已,說到美酒,他還真有點動心。

“那一言為定,等打勝仗回來,你一定要請我喝美酒!”共工的心情舒暢了很多,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昔日陶部軍隊突襲葉寨,也是多得共工率領一隊戰士頑強抵擋,儲存了眾多鹿族子民,所以鹿牙對共工有比較深的情感。

鹿牙與共工辭別後,就率領鹿族戰士趕赴戰場,二人都沒有想到,這將是他們最後一次的見面。

鹿牙和牛憨率領六百兵馬於傍晚時分抵達刑城最西面的一個村寨,這個村寨裡只有一百餘老弱,抵抗力很弱,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來。

次日早晨又再度往東南方向開進,同樣也很輕易的拿下一個只有三百老弱的村寨。

緊接著他們又去攻打刑城附近最後的一個村寨,這個村寨比較大,但裡面同樣都是老弱在看守。

這三個村寨裡除了老弱族人外,只有少量糧食,本來該有的石器、獸皮、工具等物資早就被轉移空了,聯軍沒有得到任何戰利品,剩下的老弱也成了累贅。

鹿牙族長和牛憨族長只好讓軍隊暫時駐紮下來。

遠處那刑城有著四米多高的土牆,城外護城河已經乾涸,那土牆還有點破敗,雖然號稱是石部落第二大城,但在兩位族長看來也不外如是。

岐城。

同樣也是一座古城,本是破敗不堪,現被谷部落修繕成一個僅次於谷城的大城池。

張山的三百兵馬和水部落的三百兵馬,駐紮在此已有七日之久,今日終於等來了信使。

信使把東路大軍的戰況如實彙報,張山覺得有些不妥,但又說不出有何不妥,就讓信使回去告訴鹿牛族長,南路大軍開始進攻,讓他們暫時不要輕舉妄動。

隨後張山領兵跨越岐河,正式進入石族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