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元年,正月十五

大興城內,聖旨已下,百姓們都已知道明日是陛下東行準備封禪的日子,紛紛拍手叫好。

開年以來,數道政令已在百姓間傳來,以後的糧稅, 又減少了,田稅十稅一的比例,人頭稅也改為了每人一稅變成了每戶一稅。

百姓們的壓力大大降低,對這個新上來的皇上,心裡也是多了很多喜歡,每日都有百姓到應天門外跪拜,這都成了都城的一道風景線了。

民間除了百姓,南來北往的商戶們,也十分感激新上來的皇帝。

正月初四,政令下發,各州郡商戶需以商人的身份登記在冊,走貨的商人們只要經過州郡的批文,就可在大隋暢行無阻。

只是商稅有些高,十稅四,儘管如此,排隊登記的商戶也是絡繹不絕。

新上任的百官們,對這個新上任的皇帝也是有著充分的信任,儘管聽聞後續官制要改革,不過面對糧銀髮放都比之前充裕來看,也避免了活不下去去壓榨百姓。

“這楊廣,是把我們往死裡逼啊。”一間茶樓的雅間裡,幾位一看就不是凡夫俗子的貴人正在品著茗。

“自從開放了行商令,我崔家現如今已經被那些小商戶們擠兌的不行了,後續這楊廣可能要拿我們開刀啊。”

“我王家也是,除了鹽還在家族手裡,其他的產業生意那真是是一落千丈。”

“那些小鄉紳貴族們,都已經被砍了多少了,要我說,不如咱們聯合起來,選個人站出來反了他。”

“這事還得從長計議。”

“李長老,怎麼說?”

“他楊廣釋出政令需要時間才能到大隋的各個角落,有些地方是不知道訊息的,慢慢傳播也需要時間,咱們不如偽造政令,先讓民間對楊廣產生惡感,這樣方便後面的操作。”

說話的正是李家長老,從太原就一直跟著李淵,現在的李府大管家。

“這樣不可是會掉腦袋的啊。”

李長老聞言,頓時怒了:“你連造反都想到了,你就不怕掉腦袋?”

“此次楊廣東行封禪,你太原李家是不是有所準備?楊廣可是要到太原歇腳的。”一老者問道。

“我太原李家?你琅琊王家就不準備出手?還是說到時候來摘桃子?”

“笑話,我王生貴都和你們坐在這一張桌子上了,一旦出事,即使我王家沒出手,還能脫得了關係?你李家脫離隴西,想要駐足太原,還得看我們江左人的臉色,誰給你的臉?崔廣源,你帶來的人就這性子,難成大事啊。”

王家家主說罷,一扶袖袍作勢離去。

“王家主不要氣,雖然大家不是一個核心的,就利益而言,咱們現在是一根繩的螞蚱。”清河崔家家主崔廣源連忙起身攔著。

“哼~”王生貴冷哼一聲,坐下就不再言語。

“李長老,說說後續的計劃吧,好讓我等放心。”

“此次東行,我太原李家有所準備,到時候太原的訊息一旦傳出去了,希望你們各家煽動民意,發動民變,到時,再裡應外合,關隴那邊再帶兵直壓大興城,這天下,不就唾手可得?”

“不知太原會有何訊息傳出才能引起民變呢?”崔廣源問道。

“如果,是他楊廣重傷致死呢?”

幾人在雅間內哈哈大笑了起來。

深夜,甘露殿外。

“陛下,事情就是如此,您多加小心,恐生變故啊。”

“把訊息放出去,其他地方無所謂,東行之路上,沿途百姓要全部知道,不就是玩弄民心嗎,誰不會啊。”

隨即,看著匆匆趕來的高熲,楊廣說道:“高丞相,明日出發之後,頒佈一道政令,所有百姓,開墾荒地,自留五成,剩下的統計後需登記在冊。”

“王生貴,你回去吧,跟著他們行事就行,明日,借你王家之力,把政令傳遍。你和高丞相對接一下。”

兩人紛紛拱手;“是,陛下。”

說完,楊廣到了後宮,所有人都已準備好行囊。

“明日,一同出城,車馬已備好,到了驛站的時候,換乘馬車,你們直接離去,待一切完畢後,會給你們傳信,到時再回皇宮。”

眾人應聲,只有一道不和諧的聲音傳來。

“哥,我要跟你去。”楊秀出聲道。

“你別跟著我,跟你三哥玩去,若是跟著我,此行不能保證你的安全。”楊廣直接拒絕。

“哥,不瞞你說,我自小就有一個皇帝夢……”

話還沒說完,就被楊俊和楊諒捂著嘴拖走了。

“哥,你放心,我們絕對聽話。”

“哥,四哥就交給我們吧,不會給你添亂的……”

三兄弟回了寢宮,這時,楊廣才對著獨孤伽羅說道:

“母后,辛苦你一段時日,待歸來時,就可安心做這皇太后了,如果想要面首……”

楊廣猶豫了半天,不知道怎麼繼續說下去了。

“哈哈哈,阿摐你就放心去吧,一定要注意安全,孃親希望你平安歸來,真若是……真若是到了那一步,就跑吧,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獨孤伽羅慈愛的看著楊廣,只有不到五歲大的蘭陵公主楊阿五一臉的好奇。

“哥哥,娘,什麼面首,我也要……”

氣氛有些尷尬,楊廣連忙轉移話題,轉頭對著文兮(暗十六,怕你們忘了)說道:“此行,他們的安全就交給你了,文刖那邊也會派人。”

“好的,陛下哥哥,放心交給我吧。”文兮拍著自己的胸脯,砰砰作響。

“時辰不早了,我回去了,你們也早些休息。”

說完,楊廣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獨孤伽羅抱著小女兒也回寢宮了,只有文兮揉著胸脯呢喃著:“剛才拍重了,好疼啊……”

一夜無話,次日早,正月十六

大興城所有的百姓都起了個大早,從應天門到大興城東門圍了個水洩不通。

“皇上皇上,一路順利。”

“皇上早日回來啊,我們會想您的。”

“皇上皇上,上次你還沒回妾身呢,您不收妾,那收不收貼身丫鬟啊……”

一路上百姓的熱情讓楊廣壓力無比巨大,城衛軍和禁衛軍的壓力也是無比巨大。

百姓們一路相送,出城的時候,車上多了數不清的吃食和衣物。

最過分的是一個小將領,長的頗有姿色,如今臉色通紅,脖子上還圍著不知道哪個黃花大閨女的大紅花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