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說道:“我只憑我這三寸不爛之舌,以及一顆忠義之心,捨生忘死,直接前往北京去說服盧俊義上山。這對我來說就像探囊取物一樣容易。只是缺少一個膽大心細的夥伴,和我一起去。”他的話還沒說完,只見臺階下一個人高聲叫道:“軍師哥哥,我願意和你一起去!”吳用聽後大笑。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好漢黑旋風李逵。
宋江趕緊喝止他:“兄弟,你先別衝動!如果是去放火殺人,打家劫舍,衝鋒陷陣,那確實非你莫屬。但這次是去暗中勸說,是個細緻的活,你的脾氣太爆,不適合去。”李逵聽後不滿地說道:“你們都是嫌我長得醜,不願意帶我去。”宋江解釋道:“不是嫌你醜,而是現在大名府的官差非常多,你如果被人認出來了,就會白白送了性命。”但李逵堅持要去,叫道:“沒事,我一定要去一趟。”
吳用見他如此堅持,便說:“如果你能答應我三件事,我就帶你去;否則,你還是留在山寨裡吧。”李逵馬上答應道:“別說是三件,就是三十件我也答應你!”吳用便說:“第一,你的酒癮大得像烈火一樣,從今天開始就不能再喝酒了,回來後才可以開戒;第二,你要打扮成道童的樣子跟著我,我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不要違抗;第三,也是最難的一點,從明天開始你不能說話,只能像啞巴一樣。如果你能做到這三點,我就帶你去。”
李逵聽後想了想說道:“不喝酒、做道童我都能做到,但讓我閉嘴不說話可真是要了我的命了!”吳用勸道:“你如果開口說話就會惹出事來。”李逵靈機一動說道:“那容易啊!我只要在嘴裡銜著一枚銅錢不就行了!”宋江見他如此堅持便說:“兄弟啊,你如果真的要去的話一定要小心行事啊!萬一有個什麼閃失可不要怨我啊!”而李逵卻是信心滿滿地說道:“放心放心!我手中的兩把板斧可不是吃素的!要是真的被他們捉住了大不了就砍他個千百個鳥頭再回來!”眾頭領聽後都笑了起來但也知道是勸不住他了。
當天,忠義堂上設宴為他們送行,直到晚上各自才去歇息。第二天一早,吳用收拾了一包行李,讓李逵打扮成道童的模樣,挑著擔子下了山。宋江和眾頭領都在金沙灘為他們送行,再三叮囑吳用要小心在意,不要讓李逵惹出事端。吳用和李逵告別了眾人,下了山,宋江等人也回了山寨。
且說吳用和李逵二人前往北京,走了四五天的路程,遇到天色已晚,便找店家安歇,天明後再繼續上路。一路上,吳用被李逵弄得苦不堪言。走了幾天後,他們終於趕到了北京城外的店肆裡歇腳。
當晚,李逵去廚房做飯,卻一拳打得店小二吐血。小二哥跑到房裡告訴吳用說:“你的那個啞道童,我不給他燒火,他就打得我吐血。”吳用慌忙向小二哥賠禮道歉,並給了他十幾貫錢作為賠償,自已也在心裡埋怨李逵。
過了一夜,第二天天明起來,他們安排了些飯食吃了。吳用把李逵叫到房裡,吩咐道:“你這廝苦苦要來,一路上卻惹是生非!今天進城可不是鬧著玩的,你不要害了我性命!”李逵連忙答應道:“不敢,不敢!”吳用又說:“我再和你打個暗號:如果我把頭來搖時,你便不可動彈。”李逵應承了。
於是兩個人就在店裡打扮起來準備入城。吳用戴著一頂烏縐紗抹眉頭巾,穿著一領皂沿邊白絹道服,繫著一條雜採呂公絛,穿著一雙方頭青布鞋,手裡拿著一副賽黃金熟銅鈴杵。而李逵則蓬頭垢面,綰著兩枚渾骨丫髻,黑虎般的身軀穿著一領粗布短褐袍,腰間繫著一條雜色短鬚絛,穿著一雙蹬山透土靴,擔著一條過頭木柺棒,還挑著個紙招兒上面寫著“講命談天卦金一兩”。
吳用和李逵打扮妥當後鎖上房門離了店肆朝北京城南門走去。走了不到一里路就已經望見了城門端的好個北京城!只見城高地險、塹闊濠深;一週回鹿角交加、四下裡排叉密佈;敵樓雄壯、繽紛雜採旗幡;堞道坦平、簇擺刀槍劍戟;錢糧浩大、人物繁華;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東西院內笙簫鼓樂喧天、南北店中行貨錢財滿地;公子們跨著金鞍駿馬、佳人們乘著翠蓋珠軿;千員猛將統領著層層城關、百萬百姓居住在這繁華的都城之中。
當時天下各處都有盜賊生髮各州府縣都有軍馬守把但惟獨這北京城是河北地區最為重要的去處更加上又有梁中書統領大軍鎮守所以這裡的防衛工作做得特別整齊嚴密。
吳用和李逵兩人就這樣一路搖搖擺擺地來到了城門下。守門的軍士大約有四五十人,他們圍著一個把門的官人坐在那裡。吳用走上前去施禮,軍士問道:“秀才從哪裡來?”吳用回答說:“小生姓張名用,這個道童姓李。我們在江湖上靠賣卦為生,今天來到這個大郡是為了給人們講命。”說著,他從身邊取出假文引,交給軍士們看。
眾人看了看文引,又看了看李逵,有人說道:“這個道童的眼睛,看起來像賊一樣盯著人。”李逵聽到這話,正要發作,吳用卻趕緊搖頭示意他不要衝動。李逵便低下了頭。
吳用又走上前去對守門的軍士們說道:“小生的情況一言難盡!這個道童又聾又啞,只有一身蠻力,他是我的家生子兒,沒辦法才帶他出來。這孩子不懂事,請各位恕罪!”說完,他辭別了軍士們,繼續往前走。李逵跟在他身後,腳步高低不平地往市中心走去。
吳用一邊走一邊搖著鈴杵,口裡念著四句口號:“甘羅發早子牙遲,彭祖顏回壽不齊。範丹貧窮石崇富,八字生來各有時。”接著他又說道:“一切都是時運和命運的安排。知道生死的原因和道理,就能預知前程。若要問我前程如何,請先付一兩銀子。”說完,他又搖起了鈴杵。
北京城內的小孩子們覺得很有趣,大約有五六十個跟著他們看熱鬧。他們一路走一路笑,來到了盧員外解庫的門口。吳用自歌自笑地走過去又走回來,小孩子們也跟著鬨動起來。
盧員外正在解庫廳前坐著監督主管們收解款項。他聽到街上的喧鬧聲,便叫來當值的問道:“街上怎麼這麼熱鬧?”當值的回答道:“員外,街上有一個從別處來的算命先生正在賣卦。他要價一兩銀子算一命,誰肯花這個錢呢?後面還跟著一個道童,長得奇形怪狀的,走路也沒個樣子。小人們跟著看了都覺得好笑。”
盧俊義聽了說道:“既然他敢出大言必有廣學之才。當值的你去把他請過來。”這也是天罡星合該聚會的時候自然生出的機會來。當值的慌忙跑去叫道:“先生員外有請!”吳用問道:“是何人請我?”當值的道:“是盧員外相請。”吳用便叫上李逵一起跟著回來。他們揭起簾子走入廳前吳用讓李逵坐在鵝項椅上等候自已則轉過身來去見盧員外。
只見盧員外雙目炯炯有神眉毛分八字形身軀九尺高大威風凜凜儀表堂堂。他義膽忠肝貫日吐虹蜺志氣凌雲。在北京城內聲名遠揚原本就是富豪之家。他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勇往直前能衝開萬馬掃退千軍。他赤心報國建立功勳慷慨名揚宇宙論英雄之名傳遍乾坤。他就是盧員外雙名俊義人稱河北玉麒麟。
吳用走上前去施禮,盧俊義也欠身回禮,問道:“先生來自何處?尊姓大名?”吳用答道:“小生姓張名用,自號談天口,祖籍山東。我能算皇極先天數,預知人生死貴賤。算一次卦需白銀一兩。”盧俊義聽後,便請吳用進入後堂小閣兒裡,分主賓坐定。待茶湯送上後,他叫當值的取過白銀一兩,放於桌上,作為算命的費用:“請先生看看我的命相如何。”
吳用道:“請問您的出生年月日時。”盧俊義道:“先生,常言道‘君子問災不問福’。您不必顧忌我的身份財富,只需推算我目前的行藏即可。我今年三十二歲,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時出生。”吳用取出一把鐵運算元,排在桌上算了一回,然後突然拿起運算元在桌上一拍,大叫一聲:“奇怪!”
盧俊義被驚了一下,忙問道:“我的命相主何兇吉?”吳用道:“員外若不見怪,我就直言不諱了。”盧俊義道:“正要先生為我指路,請儘管說來。”吳用道:“員外的命相顯示,不出百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家財不能保守,恐將死於刀劍之下。”
盧俊義聽後笑道:“先生算錯了吧!我盧俊義生於北京長在富貴之家,祖宗從未有犯法之人親族中也無再婚之女。我本人行事一向謹慎非理不為非財不取,家中也無不良子女如何會有血光之災呢?”吳用聽後臉色一變急忙將原銀奉還起身便走口中嘆息道:“原來天下人都喜歡聽阿諛奉承之言罷了罷了!我明明是指出一條明路給你卻把忠言當作惡言。我告辭了。”
盧俊義見狀忙道:“先生請息怒剛才的話只是開個玩笑而已。請先生指教。”吳用道:“那我就直言了請員外不要見怪。”盧俊義道:“我洗耳恭聽請先生不要隱瞞。”吳用道:“員外的命相一向都很好但今年時運不濟正交惡限。目前來看百日之內恐有性命之憂。這是命中註定的無法逃避。”
盧俊義聽後心中一驚問道:“有沒有辦法可以迴避這場災難?”吳用再次用鐵運算元推算了一番然後對盧俊義說:“除非你能去東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的地方才能避開這場大難。雖然會有些驚險但不會有大礙。”盧俊義聽後忙道:“如果能避開這場災難我必定重重報答先生。”
吳用道:“你的命中有四句卦歌,我現在說給你聽,並寫在壁上。日後應驗了,你就知道我的靈驗之處了。”盧俊義道:“快取筆硯來。”於是便在白粉壁上寫下了吳用口中的四句卦歌:“蘆花叢裡一扁舟,俊傑俄從此地遊。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難可無憂。”
當時盧俊義寫完卦歌,吳用收起運算元,作揖告別。盧俊義挽留道:“先生再坐一會兒,過了午再走吧。”吳用答道:“多謝員外盛情,但我還有賣卦的生計,不能久留。改日再來拜訪。”說完,他抽身便走。盧俊義送到門口,李逵拿著柺棒兒也跟了出來。吳用辭別了盧俊義,帶著李逵徑直出了城,回到店中結算房錢飯錢,收拾行李包裹。李逵則挑起了卦牌。兩人離店後,吳用對李逵說:“大事已成!我們現在就連夜趕回山寨,安排圈套,準備機關,迎接盧俊義。他早晚就會來的。”
暫且不說吳用和李逵回山寨的事,卻說盧俊義自從算卦之後,心裡就像被刀割一樣,坐立不安。當天晚上無話,捱到第二天早上,他洗漱完畢,吃過早飯,就來到堂前叫來當值的去喚眾多主管商議事務。不一會兒,主管們都到齊了。其中有一個為頭管傢俬的主管姓李名固。這李固原是東京人,因來北京投奔相識不遇,凍倒在盧員外門前被盧俊義救了性命並收留在家中。因他勤謹能幹又識字會算就讓他管理家中事務。五年之內盧俊義提拔他做了都管一應裡外傢俬都交給他掌管手下還管著四五十個行財管幹一家人都稱他為李都管。當日大小管事之人都隨李固來到堂前向盧俊義行禮問候。
盧俊義看了一遍問道:“怎麼不見我那一個人?”話還沒說完就見階前走過一個人來。那人身材高大二十四五歲年紀三牙掩口細髯腰細膀闊。他戴著一頂木瓜心攢頂頭巾穿著一領銀絲紗團領白衫繫著一條蜘蛛斑紅線壓腰穿著一雙土黃皮油膀胛靴。腦後戴著一對挨獸金環護項上圍著一枚香羅手帕腰間斜插著名人扇鬢畔常簪著四季花。這人是北京土著從小父母雙亡在盧員外家中長大。盧俊義因見他一身雪白的肌肉就叫一個高手匠人在他身上刺了遍體花繡就像玉亭柱上鋪著軟翠一樣美麗。如果要比賽錦體紋身不管是誰都會輸給他。他不僅有一身好花繡而且吹拉彈唱、舞蹈、拆白道字、頂真續麻等技藝樣樣精通還會說各種方言和各行各業的市語。他更有一身好本事無人能比。他拿著一張川弩只用三枝短箭在郊外打獵百發百中箭無虛發。如果晚上進城殺蟲蟻少說也能殺百十個。如果要比賽奪標彩頭那一定是非他莫屬的。而且他聰明伶俐頭腦靈活什麼事情都能看得明白做得周到。他姓燕排行第一單名一個青字。因為他人緣好在北京城裡大家都叫他做浪子燕青。
曾有人寫過一篇《沁園春》詞來讚美燕青的好處:唇若塗朱睛如點漆面似堆瓊。有出人英武凌雲志氣資稟聰明。儀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馳名。伊州古調唱出繞樑聲。果然是藝苑專精風月叢中第一名。聽鼓板喧雲笙聲嘹亮暢敘幽情。棍棒參差揎拳飛腳四百軍州到處驚。人都羨英雄領袖浪子燕青。
原來這燕青是盧俊義家的心腹人。所有的主管都上廳來行禮,然後分成兩行站好。李固站在左邊,燕青站在右邊。盧俊義開口說道:“我昨晚算了一卦,說我將有百日血光之災,只有出去東南方向一千里之外才能躲避。我想到東南方有個泰安州,那裡有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的金殿,管理天下人民的生死災厄。我一是去那裡燒柱香消災滅罪,二是躲過這場災難,三是做些買賣,順便看看外面的風景。李固,你給我準備十輛太平車子,裝上十車山東的貨物,你也收拾好行李,跟我一起去一趟。燕青小乙,你看管家裡的庫房鑰匙,今天就與李固交接。我三天之內就要出發。”
李固勸道:“主人,你錯了。常言道:算命的話都是轉著彎兒說的,不能全信。你就在家裡待著,怕什麼呢?”盧俊義道:“我命中註定如此,你不要違逆我。如果真的有災難來臨,後悔就晚了。”
燕青也勸道:“主人在上,請聽我一言。去山東泰安州的這條路正好經過樑山泊。近年來泊內有宋江一夥強人在那裡打家劫舍,官兵都無法靠近他們。主人要去燒香的話等太平了再去也不遲啊。不要相信昨晚那個算命先生的話我懷疑他是梁山泊的歹人假裝成算命先生來迷惑你想要騙你去那裡落草為寇。可惜我昨晚不在家如果在家的話三言兩語就能揭穿他的把戲倒也有場好笑。”
盧俊義卻不聽他們的勸告說道:“你們不要胡說誰敢來騙我!梁山泊那夥賊人有什麼了不起的我看他們就像草芥一樣微不足道。我正要去特地捉拿他們把我日前學成的武藝顯揚於天下也算個男子大丈夫。”
話還沒說完屏風背後就走出了盧俊義的妻子賈氏來。賈氏年方二十五歲嫁給盧俊義才五年時間夫妻二人琴瑟和諧。她勸道:“丈夫我聽你說了這麼多了。自古道:出外一里不如屋裡。你不要聽那算命先生的胡說撇下這麼大的家業去冒險做買賣。你就在家裡清心寡慾高居靜坐自然不會有事的。”
然而盧俊義卻執意要去他說道:“你婦道人家懂什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自古禍從口出算命先生的話也不能全不信。我已經決定了你們都不要再多說了。”
燕青又說道:“小人託主人的福廕,學了一些棒法在身上。不是我自誇,如果陪著主人走一趟,路上就算有些草寇出現,我也敢對付他三五十個。讓李都管留在家裡看家,我服侍主人走一趟。”盧俊義道:“我在買賣上不太在行,需要帶李固去,他既懂行又能幫我很大的忙,因此留你在家看守。自然有別人管帳,只讓你做個主管。”
李固又說道:“小人近日有些腳氣的症狀,實在走不了多遠。”盧俊義聽了大怒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卻有許多推託。若是再有人阻攔我,就讓他嚐嚐我拳頭的厲害!”李固被嚇得面如土色,眾人誰敢再說,都各自散了。
李固只得忍氣吞聲,自已去安排行李,找了十輛太平車子,喚了十個腳伕,四五十個拽車頭口,把行李裝上車子,貨物也都拴縛完備。盧俊義自已也去整理行裝。第三天,燒了神福給散了,家中大男小女一個個都吩咐了。當晚先叫李固帶兩個當直的出城去安排住宿。李固去了之後,娘子賈氏看著車仗流淚而去。
次日五更時分盧俊義起來沐浴更衣取出器械到後堂裡辭別了祖先香火然後出門上路。看他打扮得十分威武:頭戴范陽遮塵氈笠撒發紅纓斜紋緞子布衫查開五指梅紅線絛青白行纏抓住襪口軟絹襪襯多耳麻鞋;腰懸一把雁翎響銅鋼刀海驢皮鞘子手拿一條搜山攪海棍棒。真是山東馳譽河北揚名的好漢!
當下盧俊義辭別了家堂吩咐娘子賈氏道:“好生看家多則三個月少則四五十天我便回來。”賈氏道:“丈夫路上小心頻寄書信回來好讓家中知道你的訊息。”說罷燕青也在面前拜別。盧俊義又吩咐道:“小乙在家凡事要向前不可出去閒逛惹事生非。”燕青道:“主人在上小乙不敢偷懶怠慢主人如此出行我怎敢不盡心盡力!”盧俊義提了棍棒出到城外。有詩一首單贊盧俊義這條好漢和他的棒法:掛壁懸崖欺瑞雪,撐天拄地撼狂風;雖然身上無牙爪,出水巴山禿尾龍。
盧俊義吩咐李固道:“你可引兩個伴當先去,找些乾淨的客店,先做好飯,等候車仗腳伕到來便吃,省的耽誤了路程。”李固也提了條杆棒,先和兩個伴當去了。盧俊義和數個當直的隨後押著車仗出發。但見一路上山明水秀,路闊坡平,盧俊義心中歡喜,想道:“我若是在家,那裡能見到這般景緻!”
行了四十多里路,李固前來迎接主人。眾人吃了些點心,李固又先去了。再行四五十里,來到客店裡,李固已安排了車仗人馬的住宿和伙食。盧俊義來到客房內,倚了棍棒,掛了氈笠,解下腰刀,換了鞋襪,安排妥當後便去休息。
次日清早起來,眾人吃過早飯,收拾好車輛,再次上路。自此在路上夜宿曉行,已經過了數日,來到一個新的客店裡安歇。天明要出發時,店小二對盧俊義說道:“好讓官人知道,離小店不遠處就是梁山泊的入口。山上的宋公明大王雖然不害來往客人,但官人還是悄悄過去為好,免得大驚小怪。”
盧俊義聽了後道:“原來如此!”隨即叫隨從取下行李箱,開啟鎖,從裡面拿出一個包袱,裡面裝著四面白絹旗。他又向店小二討了四根竹竿,每根縛上一面旗子。每面旗上都寫著幾個字:“慷慨北京盧俊義,遠馱貨物離鄉地。一心只要捉強人,那時方表男兒志!”
李固等眾人看了旗上的字後都嚇得叫苦連天。店小二問道:“官人莫非和山上的宋大王是親戚嗎?”盧俊義答道:“我是北京的財主和這些賊人有什麼親戚!我特地要來捉拿宋江這廝。”
店小二聞言急忙道:“官人小聲些別連累了小人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你就算有一萬人馬也近不了他們的身!”盧俊義怒道:“放屁!你這廝們怎敢和賊人同流合汙!”店小二被嚇得連連叫苦而眾車腳伕也都驚呆了。
李固跪在地上哀求道:“主人可憐可憐我們吧留下我們這條性命讓我們回鄉去吧這可比做什麼羅天大醮強啊!”然而盧俊義卻喝道:“你懂什麼!這些燕雀怎麼能和鴻鵠相提並論!我平生學的一身本事還沒有遇到過買家今天幸好遇到這個機會不在這裡展現更待何時!我的車子上已經準備了一袋熟麻索如果這些賊人該死撞在我手裡我就一刀一個砍翻你們眾人就幫我把他們綁在車子上。貨物丟了不要緊先收拾車子捉人!我要把這賊首解送到京師請功受賞才能滿足我平生的願望!如果你們中有一個不願意去的就在這裡先把他殺了!”
車隊前方有四輛車子,上面都插著絹旗;後面跟著六輛車子,都是隨從和行李。李固和眾人雖然哭哭啼啼,但也只能依從盧俊義。盧俊義取出朴刀,裝在杆棒上,用三個丫兒扣牢,然後趕著車子直奔梁山泊而來。李固等人看著崎嶇的山路,每走一步都心驚膽戰,但盧俊義卻毫不在意,只顧著趕路。
從清早出發,一直走到巳牌時分,遠遠地望見前方有一座大樹林,裡面有千百株合抱粗的大樹。當車隊行到林子邊時,突然聽到一聲唿哨響,嚇得李固和兩個當直的沒處躲藏。盧俊義命令把車仗押在一邊,車伕和眾人都躲在車子底下叫苦不迭。盧俊義大喝道:“我若被搠翻,你們就給我捆起來!”
話音未落,只見林子邊走出四五百個小嘍囉來。又聽到後面鑼聲響亮,又有四五百個小嘍囉截住了後路。這時林子裡一聲炮響,突然跳出一個好漢來。只見他頭戴茜紅頭巾,金花斜嫋;身穿鐵甲鳳盔,錦衣繡襖;滿臉血紅的鬍鬚,顯得虎威雄壯;手中握著一雙大斧,令人望而生畏。又有一首詩形容他:鐵額金睛老大蟲,翻身跳出樹林中;一聲咆吼如雷震,萬里傳名黑旋風。
這個好漢正是李逵,他手舞雙斧高聲叫道:“盧員外認得啞道童麼?”盧俊義猛然醒悟過來喝道:“我平常就有心要來拿你這夥強盜今天特地到此!快叫宋江那廝下山投降!如果他執迷不悟我片刻之間就讓你們人人皆死個個不留!”李逵呵呵大笑道:“員外你今天中了我們軍師的妙計快來坐把交椅吧。”
盧俊義大怒手持朴刀來鬥李逵。李逵揮起雙斧迎戰兩人鬥不到三個回合李逵就跳出圈子轉過身往林子裡跑去。盧俊義挺著朴刀緊隨其後追趕進來。李逵在林木叢中東閃西躲引得盧俊義性發不顧一切地衝進樹林深處。然而李逵卻飛奔進了亂松叢裡消失不見了。
盧俊義趕過林子這邊卻發現一個人影也沒有了。他正要回身卻聽到松林旁邊轉出一夥人來其中一個人高聲大叫:“員外不要走!認得俺麼?”盧俊義定睛一看卻是一個胖大和尚身穿黑色直裰倒提著鐵禪杖。盧俊義喝道:“你是哪裡來的和尚?”
魯智深大笑道:“我是花和尚魯智深,奉宋江哥哥之命,特地來迎接員外上山入夥。”盧俊義聽了非常生氣,大罵道:“禿驢,你怎麼敢如此無禮!”說著就拿起手中的朴刀朝魯智深砍去。魯智深揮起鐵禪杖迎戰,兩人鬥了幾個回合,魯智深突然撥開朴刀,轉身就跑。盧俊義哪裡肯放,緊緊追趕。
正在追趕間,嘍囉中又走出一個人來,是行者武松,他手持兩把戒刀,直奔盧俊義而來。盧俊義見狀,放棄追趕魯智深,轉身來鬥武松。兩人鬥不到三個回合,武松也轉身就走。盧俊義哈哈大笑,說:“我不趕你,你們這些小嘍囉不值一提!”
話還沒說完,只見山坡下又有一個人在叫喚:“盧員外,你哪裡知道,人怕落蕩,鐵怕落爐,你中了哥哥宋江的計策,還想往哪裡逃?”盧俊義喝問:“你是什麼人?”那人笑道:“我是赤發鬼劉唐。”盧俊義大怒,罵道:“草賊休走!”揮起朴刀就向劉唐砍去。
兩人剛鬥了幾個回合,斜刺裡又衝出一人大叫:“好漢沒遮攔穆弘在此!”於是劉唐和穆弘兩人雙鬥盧俊義。三人鬥得正酣時,盧俊義突然聽到背後有腳步聲響起,他大喝一聲:“著!”然後一轉身就向背後的好漢撲去,那好漢卻是撲天雕李應。三個頭領成丁字形圍攻盧俊義但盧俊義全無懼色越鬥越勇。
就在這時只聽得山頂上一聲鑼響三個頭領各自賣個破綻一齊拔步退走了。盧俊義雖然又鬥得一身臭汗但也不再追趕他們。他重新回到林子邊來尋找車仗和人伴時卻發現十輛車子、人伴、頭口都不見了不由得口中叫苦不迭。
盧俊義向高阜處四下張望只見遠遠的山坡下一夥小嘍囉把車仗頭口趕在前面將李固等人一串串綁在後面鳴鑼擂鼓地押解到松樹那邊去了。盧俊義望見這一幕心如火熾氣似煙生提著朴刀就直追過去。
約莫離山坡不遠時只見前面又有兩個好漢擋住去路一個是美髯公朱仝一個是插翅虎雷橫。盧俊義見了高聲罵道:“你們這夥草賊快把車仗人馬還給我!”朱仝手拈長髯大笑道:“盧員外你還不知道吧你已經中了我們軍師的妙計就算你肋生兩翅也飛不出去了。還是快來大寨坐把交椅吧。”
盧俊義聽了更加憤怒挺起朴刀就向兩人衝去。朱仝和雷橫各持兵器相迎三人鬥了幾個回合後朱仝和雷橫又轉身逃走了。盧俊義心想:“我必須得抓住一個才能奪回車仗。”於是他捨命追趕一直追到山坡上但那兩個好漢都不見了蹤影只聽到山頂上鼓板吹簫的聲音。
盧俊義仰頭望去只見風颳起一面杏黃旗來上面繡著“替天行道”四個大字。他轉過身來向四周一望望見紅羅銷金傘下蓋著宋江左有吳用右有公孫勝一行部從二百餘人一齊向他施禮道:“員外別來無恙!”盧俊義見了更加憤怒指著他們大聲叫罵起來。
山上吳用見狀,勸宋江道:“兄長,請息怒。宋公明一直仰慕員外的清德和威名,特地派我來請員外上山,一同替天行道。請不要責怪他。”盧俊義大罵道:“你們這些無端的草賊,怎麼敢這樣騙我!”
宋江背後突然轉出小李廣花榮,他拈弓搭箭,看著盧俊義喝道:“盧員外,你不要逞能,先讓你看看我的神箭!”話音未落,嗖地一箭射去,正中盧俊義頭上氈笠兒的紅纓。盧俊義吃了一驚,急忙回身就走。
這時,山上鼓聲震天,只見霹靂火秦明、豹子頭林沖引著一彪軍馬,搖旗吶喊,從東山邊殺出來;雙鞭呼延灼、金槍手徐寧也領著一彪軍馬,搖旗吶喊,從西山邊殺出來。盧俊義被嚇得走投無路。
眼看天色將晚,他的腳又疼,肚子又餓,慌不擇路地往山僻小徑裡走。大約到了黃昏時分,煙霧瀰漫在遠水和深山中,星月微明,難以分辨叢林和草莽。他走著走著,似乎走到了天的盡頭、地的邊緣。當他來到鴨嘴灘頭時,放眼望去,只見滿目蘆花、茫茫煙水。
盧俊義仰天長嘆道:“都是我不聽好人的勸告,今天果然遭遇了這樣的困境!”正在他煩惱之際,突然看見蘆葦叢裡一個漁人搖著一隻小船出來。那漁人依著小船叫道:“客官你好大膽子!這裡是梁山泊的出沒之地,半夜三更你怎麼敢來到這裡?”
盧俊義回答道:“我迷了路找不到住宿的地方。你若能救我我就感激不盡!”漁人說:“這裡路途複雜最難辨認。如果你走水路就只有三五里遠近。你若肯給我十貫錢我便用船載你過去。”盧俊義急忙道:“你若能渡我過去並找到市鎮客店我多給你些銀兩。”
於是那漁人搖船靠岸扶著盧俊義上了船用鐵篙撐開。船行了約莫三五里水面突然聽到前面蘆葦叢中傳來櫓聲響一隻小船飛快地划過來。船上有兩個人前面一個赤條條地拿著一條水篙後面那個搖著櫓。前面的人橫定篙口裡唱著山歌: “生來不會讀詩書且就梁山泊內居。 準備窩弓射猛虎安排香餌釣鰲魚。”
盧俊義聽到這些歌聲,心中一驚,嚇得不敢出聲。接著,他又聽到右邊蘆葦叢中也有兩個人搖著一隻小船出來,後面的那個人搖著櫓發出咿啞的聲音,前面的人則橫拿著篙,口中唱著山歌:“乾坤生我潑皮身,賦性從來要殺人。萬兩黃金渾不愛,一心要捉玉麒麟。”盧俊義聽後,心中更是叫苦不迭。
這時,只見中間又有一隻小船飛快地搖過來,船頭上站著一個人,倒提著鐵鎖木篙,口中也唱著山歌:“蘆花叢裡一扁舟,俊傑俄從此地遊。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難可無憂。”歌聲剛落,三隻船上的人一齊高聲呼喊。中間的是阮小二,左邊的是阮小五,右邊的是阮小七。那三隻小船一齊向盧俊義撞來。
盧俊義見狀,心中驚恐萬分,他自知不識水性,連忙叫漁人:“快幫我把船靠到岸邊!”那漁人卻呵呵大笑起來,對盧俊義說道:“上是青天,下是綠水。我生在潯陽江,加入梁山泊,三更不改名,四更不改姓,綽號混江龍李俊的便是!員外你若還不肯投降,那就休怪我等不客氣了!”
盧俊義大驚失色,他大喝一聲:“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說著便舉起朴刀向李俊心窩刺去。李俊見朴刀刺來,穩穩地拿定棹牌,一個背拋筋斗翻下水去。那隻船在水面上滴溜溜地轉個不停,而朴刀也落入水中。
就在這時,只見船尾一個人從水底下鑽出來,大喊一聲:“來得好!”此人正是浪裡白跳張順。他伸手夾住船梢,腳踏水浪,輕輕一側船隻,船底朝天,盧俊義這位英雄便落入了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