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秦明和黃信兩人走到柵門外檢視情況,發現兩路軍隊剛好都到達了。一路是由宋江和花榮帶領,另一路是燕順和王矮虎帶領,各自帶著一百五十多人。黃信便命令寨兵放下吊橋,開啟柵門,迎接兩路軍隊進入鎮上。
宋江早已傳下命令:不準傷害任何一個百姓,也不準傷害任何一個寨兵。他命令軍隊先攻打南寨,把劉高一家老小全部殺掉。王矮虎則自己先搶走了那個婦人。小嘍囉們把劉高家裡所有的財物、金銀珠寶都裝上車子,還有馬匹、牛羊等牲畜也全部牽走。
花榮則回到自己的家中,將家裡的財物等物品也裝上車子,並帶上自己的妻子、妹妹等家人。清風鎮上被抓來的人也都被釋放了。眾多好漢收拾完畢之後,一行人馬離開了清風鎮,全部回到了山寨裡。
當車輛人馬都到達山寨後,大家在聚義廳上相聚。黃信與眾好漢互相施禮後,坐在花榮的下首。宋江命令把花榮的家人安排在一處歇息,並把從劉高那裡得來的財物分賞給眾小嘍囉。
王矮虎抓到了劉高的妻子,將她藏在自己的房裡。燕順便問王矮虎:“劉高的妻子現在在哪裡?”王矮虎回答說:“這次我要讓她做我的押寨夫人。”燕順說:“給你就給你,但先叫她出來,我有話要說。”宋江也表示:“我正要問她話。”
王矮虎把劉高的妻子叫到廳前,那婦人哭著求饒。宋江大聲斥責道:“你這潑婦!我好心救你下山,念你是個官員的妻子,你怎麼反而恩將仇報?今天被抓來,你還有什麼話說?”燕順跳起來說道:“這樣的淫婦,還問她做什麼!”說完拔出腰刀,一刀將她砍為兩段。
王矮虎見燕順殺了這婦人,心中大怒,奪過一把朴刀,就要和燕順拼命。宋江等人連忙起身勸住。宋江對王矮虎說:“燕順殺了這婦人也是對的。兄弟,你看我這麼費力救她下山,想讓他們夫妻團圓,她卻反過來讓丈夫害我。你留她在身邊,時間久了只會有害無益。宋江日後再給你娶一個好的,讓你滿意。”
燕順也說道:“兄弟我就是這麼想的,不殺了她留著有什麼用?時間久了必然會被她害了。”王矮虎被眾人勸解後,不再說話。燕順便命令小嘍囉打掃屍首和血跡,然後擺設筵席來慶賀。
第二天,宋江和黃信主持婚禮,燕順、王矮虎、鄭天壽作為媒人說合,讓花榮把妹妹嫁給秦明。所有的婚禮物品都是宋江和燕順準備的。婚禮宴席持續了三五天。成親之後,又過了五六天,小嘍囉打探到訊息,上山來報告說:“我們打聽到青州的慕容知府已經向中書省遞交了文書,奏報說花榮、秦明、黃信造反了,他們要調集大軍來征討清風山。”
眾好漢聽完這個訊息後,商量道:“這裡的小山寨,不是我們可以長久停留的地方。如果大軍到來,四面圍住,我們就沒有退路了,怎麼迎敵呢?如果再沒有糧草,我們肯定難以逃脫。我們得想個長久的辦法。”
宋江說:“我有一個計策,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眾好漢都說:“我們願意聽聽你的好計策,請兄長指教。”宋江說:“在南方有個地方,名叫梁山泊,方圓有八百多里,中間有宛子城、蓼兒窪。晁天王聚集著三五千軍馬,佔據著水泊,官兵們都不敢正眼看他。我們為什麼不收拾起人馬,去那裡入夥呢?”
秦明說:“既然有這麼個好地方,那確實很好。只是沒有人引薦,他們怎麼會輕易接納我們呢?”
宋江大笑起來,接著詳細講述了打劫生辰綱的金銀一事,說到劉唐寄來的書信,以及因為金子而殺了閻婆惜,自己逃亡在江湖上的經歷。秦明聽完之後非常高興地說:“原來如此,兄長正是他們的大恩人啊!事不宜遲,我們可以趕緊收拾起程。”
當天他們就商量定了,然後準備了十幾輛車子,把家屬和金銀財物、衣服行李等都裝載到車子上。他們共有二三百匹好馬。對於那些不願意去的小嘍囉,就給他們一些銀兩,任他們下山去投靠別人;願意去的就編入隊伍裡,加上秦明帶來的軍漢,一共有三五百人。
宋江命令分成三批下山,假裝是去收捕梁山泊的官軍。山上都收拾妥當後,把財物裝上車子,然後放起火來,把山寨燒成一片平地。他們分成三隊下山,宋江和花榮先引著四五十人,三五十匹馬,簇擁著五六輛車子和家屬隊伍先行;秦明、黃信引領八九十匹馬和這些裝載財物的車子作為第二批;後面是燕順、王矮虎、鄭天壽三個人引著四五十匹馬,一二百人。
他們離開了清風山,取道前往梁山泊。在路上看到了許多官軍的旗號上寫著“收捕草寇官軍”,因此沒有人敢來阻攔他們。他們行走了五六天,離青州越來越遠。
且說宋江和花榮兩人騎馬走在前面,背後的車輛載著家屬,與後面的人馬只相隔二十來裡遠。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對影山,兩邊有兩座高山,形勢相仿,中間卻是一條寬闊的大驛路。
兩人在馬上正行間,突然聽到前山裡鑼鼓喧天。花榮便說:“前面一定有強人。”他隨即把槍收好,取出弓箭來整理端正,再插回飛魚袋內。同時,他命令騎馬的軍士催促後面的兩批軍馬上來,並將車輛人馬暫時駐紮住。
宋江和花榮兩人帶了二十多名騎兵,向前去探路。走了大約半里多路,早就看到一群人馬,約有一百多人,前面簇擁著一個騎馬的年少壯士。他打扮得十分醒目:頭上戴著三叉冠,金圈玉鈿閃閃發光;身上穿著百花袍,錦織的團花絢爛奪目。他身披甲冑,彷彿千道火龍鱗,腰間束著一條紅瑪瑙帶。騎的是一匹胭脂色的馬,猶如龍馬一般神駿;手中使的是一條硃紅畫杆方天戟。背後的小校們,也都是一身紅衣紅甲,氣勢非凡。
那位穿一身紅、騎一匹赤馬的壯士立在山坡前,大聲挑戰道:“今日我和你比試,定要分個勝負,見個高低。”只見對面山岡背後,也有一隊人馬擁出,大約百十餘人,前面同樣簇擁著一個騎馬的年少壯士。
這位壯士的裝束與前者截然不同:他頭戴三叉冠,冠頂飾有一團瑞雪般的白絨;身披鑌鐵甲,閃爍著千點寒霜般的光芒。素羅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銀花帶色澤明亮,可與明月爭輝。他騎的是一匹白玉般的駿馬,手中握著一杆寒光閃閃的銀戟。背後的小校們也都是一身白衣白甲,顯得格外整齊劃一。
這位穿白衣、騎白馬的壯士與紅衣壯士相對而立,兩邊分別是素白旗號和絳紅旗號。只見兩邊紅白旗搖曳生姿,震天的花腔鼓聲擂動人心。兩位壯士二話不說,各自挺起手中的方天畫戟,催動坐下的戰馬,在寬闊的大路上開始交鋒比試。
花榮和宋江見狀勒住馬觀看,只見兩人你來我往,打得難解難分。真是一場好廝殺!正如詩中所云:“棋逢敵手,將遇良才。”絳霞般的紅影與捲起的凍地冰霜交織在一起;白雪般的光華中閃耀著沖天的火焰。這場景彷彿冬日暮色的山茶與梅蕊爭豔,又似春日濃烈的李花與桃花鬥彩。一個按南方丙丁之火,如烈焰摩天、丹爐沸騰;一個按西方庚辛之金,似泰華峰巔、玉井翻騰。宋無忌憤怒地騎著火騾子飛馳到人間;馮夷神生怒地跨著玉狻猊縱橫世間。
當時,兩位壯士各持方天畫戟,激戰了三十多個回合,依然難分勝負。花榮和宋江騎在馬上觀看,不時發出讚歎之聲。花榮逐漸靠近戰場,仔細觀察兩人的戰鬥。只見他們鬥得難解難分,兩枝戟上,一枝飾有金錢豹子尾,一枝掛著金錢五色幡,攪在一起,上面的絨絛緊緊結住,無法分開。
花榮見狀,立刻停住馬,左手伸入飛魚袋內取出弓箭,右手從走獸壺中拔出一支箭來。他搭箭上弦,拉滿弓,瞄準了豹尾絨絛相結的地方。只聽得“嗖”的一聲,箭矢疾飛而出,準確地射斷了絨絛。兩枝畫戟隨即分開,各自回到了主人手中。那二百餘人見狀齊聲喝彩。
兩位壯士見狀也不再繼續戰鬥,都縱馬來到宋江和花榮的馬前。他們在馬上欠身施禮並問道:“敢問神箭將軍大名?”花榮在馬上回答:“我這位義兄是鄆城縣押司、山東及時雨宋江。我便是清風鎮知寨小李廣花榮。”兩位壯士聽後立刻收起戟,下馬便拜:“聞名已久,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
宋江和花榮慌忙下馬,扶起那兩位壯士說:“我們身穿盔甲,不能全禮。請問二位壯士尊姓大名?”穿紅衣服的壯士回答說:“小人姓呂名方,祖籍潭州人。平時喜歡模仿呂布的為人,因此學習使用這枝方天畫戟,人們都叫我小溫侯呂方。我因販賣藥材到山東,虧了本,無法回鄉,就暫時佔據這對影山,打家劫舍為生。最近這個壯士來了,想要奪取我的山寨,我們各佔一山,但他又不肯,所以每天下山廝殺。沒想到今天有幸遇到及時雨宋公明和花將軍,真是名不虛傳。願聽二位的指教。”
宋江又問穿白衣服的壯士姓名。那人回答說:“小人姓郭名盛,祖籍西川嘉陵人。我因販賣水銀遭遇風浪翻船,無法回鄉。在嘉陵學得兵馬張提轄的方天戟法,後來練得精熟,人們都叫我賽仁貴郭盛。我在江湖上聽說對影山有個使戟的佔據了山頭,打家劫舍,於是就來比較戟法爭奪山寨。已經連續戰鬥了十幾天,不分勝負。今天有幸遇到二位,真是天大的幸運。”
宋江把之前的事情都告訴了兩位壯士,並提議為他們勸和。兩位壯士非常高興,都答應了。後面的人馬也已經到齊了,宋江和花榮一一為他們引見。
呂方請大家上山,準備了豐盛的筵席,宰牛殺馬。第二天,郭盛也設了酒席宴請大家。宋江就提議他們兩個一起加入梁山泊,去投奔晁蓋聚義。兩人聽了非常高興,都答應了。於是他們將兩山的人馬集結起來,收拾好財物,準備出發。
宋江卻說:“且慢,我們不能這樣直接去。如果我們這裡有三五百人馬直接去投梁山泊,他們那裡也有探子會在四十里外探聽訊息。如果他們誤以為我們是來收捕他們的,那就不好了。等我和燕順先去報信,你們隨後再來,還是分三批出發。”花榮和秦明都說:“兄長高見,這樣安排很妥當,我們陸續出發。兄長先行半天,我們隨後催促人馬趕來。”
暫且不說對影山的人馬如何陸續啟程,只說宋江和燕順各自騎了馬,帶領隨行的十幾個人,先前往梁山泊。他們走了兩天,到了中午時分,正在路上行走,看見官道旁邊有一個大酒店。宋江看了看說:“大家走得累了,都去買些酒來喝,休息一會兒再走。”於是宋江和燕順下了馬,走進酒店,讓隨行的人鬆開馬肚帶,都進酒店裡坐下。
宋江和燕順先進店裡檢視,只見有三張大桌子,小桌子沒幾張。其中一張大桌子上已經有一個人在那裡坐著了。宋江仔細打量那個人,只見他裹著一頂豬嘴頭巾,腦後繫著兩個太原府出產的金不換紐絲銅環。上身穿著一件黑色綢衫,腰間繫著一條白色搭膊,下面穿著綁腿護膝和麻鞋。桌子旁邊靠著一根短棒,橫頭上放著一個衣包。
那人身高八尺,面色淡黃,瘦骨嶙峋,長著一雙銳利的眼睛,卻沒有鬍鬚。宋江便叫來酒保,說道:“我們的隨從人多,我們兩個想借你們裡面的座位坐一坐。你請那位客人換到那副大座頭去,讓我的隨從們坐在那裡喝些酒。”酒保答應道:“小人明白。”
宋江和燕順便在裡面坐下,先叫酒保打酒來:“大碗的,先給我的隨從們每人三碗,有肉就買些來給他們吃,然後再到我這裡來斟酒。”酒保又看到隨從們都站在櫃檯邊,便去看著那個像公差模樣的客人說道:“勞駕您,能否借這副大座頭給裡面的兩位官人的隨從坐一坐?”
那人聽酒保稱他為“勞駕您”,便不耐煩地說道:“也有個先來後到!什麼官人的隨從就要換座位,老爺我不換!”燕順聽了,對宋江說道:“你看他多麼無禮!”宋江卻說道:“隨他去吧,你也別和他一般見識。”說著便把燕順按住了。
只見那人轉過頭來,對宋江和燕順冷笑。酒保又小心翼翼地勸道:“勞駕您,就成全小人的生意吧,換一換又有何妨?”那人卻大怒,拍著桌子說道:“你這鳥男女好不識趣!欺負老爺我一個人,就想換座位。就算是趙官家來了,老爺我也絕不換!你高聲嚷嚷什麼?小心我的大脖子拳不認人!”
酒保無奈地說道:“我又沒說什麼。”那漢子吼道:“諒你也不敢說什麼!”燕順聽了這話,再也忍耐不住,便開口道:“喂,那漢子,你也別太囂張了!不換就不換,沒必要嚇唬人。”那漢子聞言跳起身來,抄起手中的短棒,應道:“我在罵他,關你什麼事!這天下間,老爺我只服兩個人,其他的都只能踩在我腳底下當泥!”
燕順大怒,提起板凳就要衝上去打。宋江見那人出言不凡,便挺身而出勸解道:“大家都別衝動。我想問問你,你所說的那兩個讓你佩服的人是誰?”那漢子傲然道:“告訴你吧,嚇你一跳!”宋江道:“願聞其詳。”
那漢子道:“其中一個就是滄州橫海郡柴世宗的孫子,人稱小旋風柴進的柴大官人。”宋江聽了暗暗點頭。那漢子繼續說道:“這另一個更是了不起,他就是鄆城縣押司、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宋公明!”宋江聞言看了燕順一眼,心中暗笑。燕順也早已放下了手中的板凳。
那漢子又得意洋洋地說道:“除了這兩個人,就算是大宋皇帝來了,老爺我也不怕他!”宋江笑道:“你且慢說。既然你提起了這兩個人,我都認識他們。柴大官人和宋江,你是在哪裡見過他們的?”那漢子道:“你既然認識他們,那我就不說謊了。三年前我在柴大官人的莊子上住了四個多月,只是沒機會見到宋公明。”
宋江問道:“你認得黑三郎嗎?”那漢子回答:“你既然提起,我現在正要去找他。”宋江好奇地問:“誰讓你去找他的?”那漢子回答:“是他的親兄弟鐵扇子宋清,他讓我帶封家書去找黑三郎。”
宋江聽了非常高興,走上前去拉住那漢子的手說:“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我就是黑三郎宋江。”那漢子仔細打量了宋江一番,然後拜倒在地,說道:“幸虧老天讓我在這裡遇到了哥哥,差點就錯過了,白跑一趟孔太公那裡。”
宋江把那漢子拉進裡面坐下,問道:“你家裡最近沒什麼事吧?”那漢子回答:“哥哥請聽我說。小人姓石名勇,原來是大名府的人。平時靠放賭為生,因為在家鄉打死了人,就逃到柴大官人的莊子上。經常聽江湖上的人說哥哥你的大名,所以特意去鄆城縣投奔你,卻又聽說你因為事情在逃。後來遇到宋清四郎,聽他說起你在白虎山孔太公莊上,因此他又讓我一定要找到你。四郎特意寫了這封家書讓我帶給你,說如果找到你,就讓你趕緊回家。”
宋江聽了石勇的話,心中有些疑惑,便問道:“你在我莊上住了幾日,可見過我父親?”石勇回答道:“小人在那裡只住了一夜便趕來了,沒有機會見到太公。”宋江便把自己上梁山泊的事情告訴了石勇。
石勇聽後說道:“小人自從離開柴大官人的莊子,在江湖中只聽得哥哥你的大名,知道你仗義疏財,扶危濟困。如今哥哥既然要去那裡入夥,小人自然也願意跟隨。”宋江笑道:“這個自然不必你說,我豈會丟下你一人。且來見過燕順。”說著便叫來酒保,讓他們在這裡斟酒,不要離開。
三杯酒過後,石勇從包裹中取出家書,慌忙遞給宋江。宋江接過來一看,見封皮逆封著,又沒有平安二字,心中越發疑惑。他連忙扯開封皮,從頭讀到一半,只見後面寫道:“父親於今年正月初頭,因病身故,現停喪在家,專等哥哥回來遷葬。千萬,千萬!切不可耽誤!宋清泣血奉書。”
宋江讀完信,悲痛欲絕,大聲呼喊自己的不孝,用頭去撞牆,哭得昏死過去。燕順和石勇抱住他,勸他節哀。過了好一會兒,宋江才甦醒過來。他對燕順說:“不是我無情無義,只是我心中只有這個老父掛念。現在他已去世,我只能連夜趕回家奔喪,你們兄弟們自己上山去吧。”
燕順勸道:“哥哥,太公既然已經去世,你即使現在趕回家,也見不到他了。世上的人都有父母離世的一天,請哥哥寬心。你先帶我們去投奔梁山泊,到時候我再陪哥哥回去奔喪也不遲。俗話說:蛇無頭而不行。如果沒有哥哥你帶頭,他們怎麼會收留我們呢?”
宋江道:“如果我等送你們上山,會耽誤我很多時間,那是不行的。我只寫一封詳細的信,把情況都說明白,然後帶上石勇一起去入夥,等你們一起上山。我現在既然知道了這個訊息,就像度日如年一樣難熬。我連馬也不要了,隨從也不帶了,一個人連夜趕回家去。”燕順和石勇再三挽留也留不住他。
宋江向酒保借了筆硯和紙,一邊哭泣一邊寫信,信中再三叮囑了備細事宜。寫完後,他沒有粘上封皮,直接將信交給了燕順。然後,他向石勇借了雙八搭麻鞋穿上,拿了一些銀兩藏在身邊,跨上腰刀,手握石勇的短棒,連酒食都不肯碰,便急匆匆地要出門。
燕順勸道:“哥哥,等秦總管、花知寨他們來了,見一面再走也不遲。”宋江卻搖頭道:“我等不及了,我的信已經寫好,沒有任何阻礙。石家賢弟,請你詳細告訴他們事情的緣由,代我向眾兄弟們致意,可憐我宋江因奔喪之急,不能久留,請他們見諒。”說完,他恨不得一步就能跨到家中,像飛一樣獨自離去了。
燕順和石勇在店裡吃了些酒食點心後,結了賬,便讓石勇騎上宋江的馬,帶著隨從在離酒店三五里路的地方找了個大客店歇息等候。第二天早晨,全體人員都到齊了。燕順和石勇把宋江因奔喪而離開的事情詳細告訴了大家,眾人都埋怨燕順沒有留住宋江。
石勇解釋道:“他聽到父親去世的訊息後,恨不得自己也去死,怎麼可能肯停下來呢?他巴不得立刻飛回家裡。他寫了一封詳細的信在這裡,讓我們只管去梁山泊,他看了信後就會明白,不會有什麼阻礙的。”
花榮和秦明看了信後,與大家商議道:“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我們進退兩難,既不能回去,也不能散開,只好先顧著去梁山泊了。我們把信封好,等到了山上再看情況,如果他們不容納我們,再另想辦法。”
於是,九個好漢帶著三五百人馬,一起前往梁山泊。他們沿著大路行進,穿過一片蘆葦蕩時,忽然聽到水面上鑼鼓齊鳴。眾人抬頭望去,只見漫山遍野都是雜彩旗幡,水泊中劃出兩隻快船來。
當先一隻船上,擺著三五十個小嘍囉,船頭上中間坐著一個頭領,乃是豹子頭林沖。背後那隻哨船上,也是三五十個小嘍囉,船頭上也坐著一個頭領,乃是赤發鬼劉唐。
前面的林沖在船上大聲喝問道:“你們是什麼人?哪裡的官軍?竟敢來收捕我們!我要讓你們人人皆死,個個不留,你也必須知道我們梁山泊的威名!”花榮、秦明等人都下馬立在岸邊,回答道:“我們不是官軍,有山東及時雨宋公明哥哥的書信在此,特地前來投奔大寨入夥。”
林沖聽了說道:“既然有宋公明兄長的書信,那就請到前面朱貴的酒店裡,先看了書信,再來相會。”船上把青旗一招,蘆葦裡劃出一隻小船,上面有三個漁人,一個看船,兩個上岸來說道:“各位將軍都跟我來。”水面上又出現兩隻哨船,一隻船上白旗招展,隨著銅鑼聲響,兩隻哨船一齊划走了。
一行眾人看了這情景,都驚呆了,說道:“這裡果然是官軍不敢侵犯的地方!我們的山寨怎麼能比得上這裡!”
眾人跟著兩個漁人,經過一條大路,終於來到了旱地忽律朱貴的酒店。朱貴得知他們的來意後,熱情地迎接了他們,並讓人宰殺了兩頭黃牛,準備了豐盛的酒食來款待他們。看過宋江的書信後,他向水亭上放了一枝響箭,對岸的蘆葦中立刻搖過來一隻快船。朱貴吩咐小嘍囉把書信先送上山去報知,同時在店裡繼續殺豬宰羊,款待這九位好漢以及他們的隨從。馬匹和行李也都被妥善安置了。
第二天早晨,軍師吳用親自來到朱貴的酒店,迎接這九位好漢。大家相見之後,互相行禮問候。吳用詳細詢問了他們的來意和經歷,然後便有二三十隻大白棹船來接他們上山。吳用和朱貴邀請九位好漢下船,他們的家屬、車輛、馬匹和行李也都被搬上了各自的船,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前往金沙灘。
上岸後,他們穿過鬆樹小徑,眾多梁山好漢已經在那裡列隊等候,晁蓋領頭,全副鼓樂齊鳴。九位好漢與晁蓋等人相見之後,便被迎上山來,各自騎馬坐轎,一直來到聚義廳上。大家按照座次一一行禮之後,便在左右兩邊的交椅上坐下。左邊一帶是晁蓋、吳用、公孫勝、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朱貴、白勝等人;右邊一帶則是新來的花榮、秦明、黃信、燕順、王英、鄭天壽、呂方、郭盛、石勇等人。一共是二十一位好漢,大家圍坐在一起,中間焚起一爐香,共同發誓要同生共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當天,梁山泊大擺筵席,吹吹打打,殺牛宰馬,熱烈慶祝新夥伴的加入。新到的夥伴們在大廳下參拜後,便由小頭目們招待去享用筵席。同時,他們的家屬也被妥善安置在後山房舍中。
席間,秦明和花榮大力稱讚宋江的為人和事蹟,還講述了他們在清風山報仇雪恨的經歷。眾頭領聽後都大為高興,對宋江的敬仰之情溢於言表。接著,呂方和郭盛講述了他們比試戟法時,花榮一箭射斷絨絛的神奇技藝。晁蓋聽後雖然口中含糊應承,但心中卻有些不信。
酒過半酣,菜餚也上了幾道,眾頭領提議到山前去遊玩一番再回來繼續赴宴。於是,二十一位頭領相互謙讓著走下臺階散步賞景。當他們行至寨前第三關時,突然聽到空中傳來數行賓鴻的嘹亮叫聲。
花榮心想:“晁蓋剛才似乎並不相信我能射斷絨絛,何不趁此機會展示一下我的箭術,讓他們見識一下我的厲害?日後也好讓他們對我心服口服。”於是他環顧四周,發現隨行的夥伴中有人帶著弓箭。他便向那人借來一張弓,在手中仔細端詳了一番。這張弓製作精美、畫工細膩,正合花榮的心意。他迅速取過一枝好箭搭在弓上,然後對晁蓋說道:“剛才兄長聽說我射斷了絨絛似乎有些不信,我現在就來演示一下我的箭術如何?”
花榮見遠遠的有一行大雁飛來,並未立刻行動,而是先向眾頭領說明了自己的目標:“小弟這枝箭,要射雁行內第三隻雁的頭上。若射不中,眾頭領休要笑話。”他搭上箭,拉滿弓,目光銳利地瞄準了那隻大雁。
只聽得“嗖”的一聲,箭矢如流星般射向空中。眾人抬頭望去,只見箭矢精準地射中了雁行內第三隻大雁的頭部。那隻大雁搖搖晃晃地墜落山坡下,孤影在雲中倒墜,數聲哀鳴在草叢內迴盪。
軍士急忙取來大雁檢視,果然發現那枝箭正穿在大雁的頭上。晁蓋和眾頭領看了都驚駭不已,紛紛稱讚花榮為“神臂將軍”。吳用也讚歎道:“休說將軍比小李廣,便是養由基也不及你的神手。這真是我們山寨的幸運啊!”
自此以後,梁山泊的眾人對花榮無不敬佩有加。眾頭領再次回到廳上繼續筵席,歡聚至晚,然後才各自回房歇息。
次日,山寨中再次準備筵席,商議各頭領的座次。本應是秦明與花榮相近,但因花榮是秦明的大舅,眾人便推讓花榮在林沖之下坐了第五位,秦明則坐第六位。接著,劉唐坐了第七位,黃信第八位,三阮之下便是燕順、王矮虎、呂方、郭盛、鄭天壽、石勇、杜遷、宋萬、朱貴、白勝。如此,一共二十一位頭領都坐定了位置。筵席慶祝之後,大家義聚梁山泊,共同謀劃未來的大事。
山寨裡開始添造大船、屋宇和車輛等物品,同時打造各種軍器、鎧甲和頭盔。整頓旌旗、袍襖以及弓弩箭矢等戰備物資,為抵禦官軍的進攻做好充分準備。這些瑣碎事務,自有人去忙碌,不在話下。
卻說宋江自從離開了村店,便連夜趕路回家。當日申牌時分,終於奔到了本鄉村口的張社長酒店裡,打算暫且歇息一下。張社長與宋江家素來交好,見到宋江面容憔悴、不悅,眼中還隱約泛著淚光,不禁關切地問道:“押司,你有年半時間沒回家了,今天好不容易回來,怎麼看起來這麼煩惱?是不是心裡有什麼不痛快?不過好在你的官司已經得到赦免,應該是減罪了吧?”
宋江回答道:“老叔說得沒錯,家中的官司暫且可以放下,但我親生父親去世了,怎能不讓人煩惱呢?”張社長聽後大笑起來:“押司,你真的在開玩笑嗎?你父親太公剛剛還在我這裡喝酒,然後才回去,前後不過半個時辰,你怎麼可能說他去世了呢?”
宋江急忙道:“老叔,請別取笑我。”他取出家書,遞給張社長看。家書中,他的兄弟宋清明明寫道:“父親在今年正月初已經去世了,一直在等你回來辦理喪事。”
張社長看完家書,搖頭道:“呸,這怎麼可能!你父親午時前後還和王太公一起在我這裡喝酒,我怎麼可能說謊呢?”宋江聽了,心中滿是疑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思考了片刻,決定等天黑後回家檢視究竟。
宋江別了張社長,急匆匆地奔回家中。進入莊門,四周一片寂靜。莊客們見到宋江回來,都紛紛上前參拜。宋江急忙問道:“我父親和四郎在哪裡?”莊客回答道:“太公每天都盼望你能回來,現在他正在房內休息,剛才他還和王社長一起在張社長店裡喝酒呢。”
宋江聽後大驚失色,扔下手中的短棒,直奔草堂而來。只見他的兄弟宋清迎上前來便拜。宋江看到宋清並沒有戴孝,心中頓時大怒,指著宋清罵道:“你這忤逆不孝的畜生,到底是怎麼回事?父親明明還在堂上,你為什麼寫信來戲弄我?讓我兩三次險些自殺,每次一想起就哭得昏迷過去。你竟然做出這種不孝的事情來!”
正當宋清想要解釋的時候,宋太公從屏風背後走了出來,叫道:“我兒,你不要著急。這件事不關你兄弟的事,是我每天想見你一面,所以才讓宋清寫信說你父親去世了,這樣你就會快點回來。我又聽人說,白虎山一帶有很多強盜,怕你被別人鼓動落草為寇,成為不忠不孝的人。因此我急忙寄信叫你回家。還有柴大官人那裡的石勇也寄了信給你。這件事全是我的主意,與四郎無關,你不要責怪他。我剛從張社長店裡回來,睡在房裡,聽到你回來了。”
宋江聽完後,便向父親宋太公磕頭行禮,悲喜交加。宋江又問父親道:“不知道最近的官司怎麼樣了?既然已經赦免了,那肯定會減刑的。剛才張社長也這麼說了。”宋太公回答道:“在你兄弟宋清沒回來之前,多虧了朱仝和雷橫的幫助,後來只發了一份海捕文書,就再也沒有來騷擾我們了。我現在為什麼叫你回來呢?最近聽說朝廷冊立了皇太子,已經頒佈了一道赦書。所有民間的重罪都可以減輕一等處罰,並且已經在各處施行了。即使被揭發出來,也只會被判個流放之罪,不會丟了性命。所以就由它去吧,我們再想別的辦法。”
宋江又問道:“朱仝和雷橫兩位都頭來過莊上嗎?”宋清回答道:“我前幾天聽說他們兩個都被調走了。朱仝被調往東京去了,雷橫不知道被調到哪裡去了。現在縣裡新添了兩個姓趙的負責勾攝公事。”宋太公說道:“我兒一路風塵僕僕地回來辛苦了,先去房裡休息一會兒吧。”全家人都非常高興能夠團聚在一起。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月亮從東方升起。大約一更時分,莊上的人們都已經入睡了,突然前後門都傳來了喊叫聲。宋江和家人聞聲望去,只見四周都是火把的光芒,將宋家莊團團圍住。一群人齊聲高喊:“不要放走了宋江!”宋太公聽到這聲音,連連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