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武松和那道士鬥了十幾個回合後,故意賣了個破綻,讓道士的兩口劍砍向自己。武松趁機轉過身來,一刀將那道士的頭顱砍落,屍首倒在石頭上。

武松大聲喊道:“庵裡的女人快出來!我不殺你,只問你一些事情。”只見從庵裡走出一個婦人,一見到武松就倒地便拜。武松說:“你不必拜我。你且說說,這裡是什麼地方?那道士是你的什麼人?”

婦人哭著回答道:“我是這嶺下張太公的女兒。這座庵是我們祖上的墳庵。那個道士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來我家投宿,說自己擅長陰陽之術,懂得風水。我父母一時糊塗,就留他在莊上,還請他來這裡看風水。沒想到他花言巧語,又住了好幾天。他一見到我,就不肯走了。住了兩三個月後,他竟然害了我父母哥嫂的性命,還強行把我騙到這裡來住。那個道童也是從別處搶來的。這條嶺叫做蜈蚣嶺,那道士覺得這裡風水好,就自稱是飛天蜈蚣王道人。”

武松又問:“你還有親戚嗎?”婦人回答:“親戚倒是有幾家,但都是莊戶人家,誰敢和他爭執呢?”

武松問那婦人:“這惡道有些錢財嗎?”婦人回答道:“他已經積攢了一二百兩的金銀。”武松說:“好,那你快去收拾,我這就要放火燒了這庵。”

那婦人又問:“師父,你要吃點酒肉嗎?”武松回答:“如果有,就拿些來給我吃。”那婦人說:“請師父進庵裡去吃吧。”武松卻警惕地問:“怕有別的人會暗算我嗎?”那婦人趕緊說:“我哪敢騙師父,我有幾個腦袋敢這麼做!”

於是,武松跟著那婦人進了庵裡,看見小窗邊的桌子上擺著酒肉。他找了個大碗,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頓。那婦人收拾好金銀財帛後,武松就在庵裡放起火來。

那婦人捧著一包金銀,獻給武松,乞求饒命。武松卻說:“我不要你的錢,你自己拿去養活自己吧。快走,快走!”那婦人感激地拜謝了武松,然後下了山嶺。

武松把道士和道童的屍首都扔進火裡燒了,然後插好戒刀,連夜過了山嶺。他一路匆匆趕路,免不了餓了吃、渴了喝,晚上休息、白天行走,直奔青州地面而去。

武松又行走了十幾天,每經過村莊、道路邊的旅店,或是市鎮、鄉村,果然都看到有榜文張貼在那裡,懸賞捉拿武松。雖然到處都張貼著榜文,但武松已經扮作了行者,所以一路上並沒有人盤問他。

時值十一月,天氣非常寒冷。武松一路上買酒買肉吃,但仍然抵擋不住嚴寒的侵襲。當他走上一條土岡時,遠遠望見前面有一座高山,山勢十分險峻。

武松走下土岡,走了大約三五里路,就看到了一家酒店。酒店門前有一條清澈的溪流,屋後則是亂石嶙峋的山坡。這家酒店雖然規模不大,但卻是個村落裡的小酒肆。只見酒店門前迎接著溪澗,山影倒映在茅屋的屋頂上。稀疏的籬笆旁邊開著白色的梅花,小窗前的松樹像蒼龍一樣偃臥著。烏黑的桌椅上擺放著瓦缽和瓷碗,黃泥牆壁上畫著酒仙和詩人的形象。一條青色的酒旗在寒風中飄揚,兩句詩詞吸引著過往的客人。這裡真的是:驃騎將軍聞到酒香也會停馬駐足,風帆舟子嚐到酒味也會停舟靠岸。

武松徑直走進酒店坐下,大聲叫道:“店主人家,先給我打兩角酒來,再買些肉來吃。”店主人應道:“實在對不住師父,酒還有些茅柴白酒,但肉都已經賣完了。”

武松說道:“那就先拿酒來暖暖身子吧。”店主人便去打了兩角酒,用大碗篩來給武松喝,又拿了一碟熟菜給他下酒。不一會兒,武松就喝完了兩角酒,又叫店主人再打兩角酒來。店主人又打了兩角酒,武松依舊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菜。等到他準備過岡子的時候,已經有了些微醺的感覺。他又一口氣喝完了這四角酒,被寒冷的北風一吹,酒意更濃了。

武松開始大聲叫嚷道:“店主人,你真的沒有東西可賣了嗎?你就算把自己吃的肉也拿些出來給我吃,我一樣會給你銀子的!”店主人笑道:“我還從沒見過你這樣的出家人,只顧著要吃酒和肉,卻讓我去哪裡找呢?師父,你還是罷休吧!”

武松說道:“我又不是白吃你的,你為什麼不賣給我呢?”店主人回答道:“我已經和你說過了,我們這裡只有這些白酒,沒有別的東西可賣了!”

兩人正在店裡爭執著,只見外面走進來一條大漢,領著三四個人進了店裡。武松打量那大漢時,只見他頭戴一頂魚尾赤頭巾,身穿一件鴨頭綠戰袍,腳穿一雙踢土靴,腰間繫著一條紅搭膊。他面圓耳大,唇闊口方,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大約有二十四五歲的年紀。相貌堂堂,強壯有力,顯然是個未曾近過女色的少年郎。

那條大漢領著眾人進入店裡,店主人滿臉堆笑地迎上來說:“大郎,請坐。”那大漢問道:“我吩咐你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嗎?”店主人回答道:“雞和肉都已經煮熟了,只等大郎你來享用。”那大漢又問:“我那青花甕酒在哪裡?”店主人說:“已經準備好了,在這裡。”

那大漢引著眾人,在武松對面的座位上坐了下來,他的三四個同伴則坐在旁邊。店主人捧出一尊青花甕酒,開啟泥封,倒在一個大白盆裡。武松偷偷地看了一眼,發現那甕酒是好酒,被風吹過,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酒香。

武松聞到那酒香味,只覺得喉嚨發癢,恨不得衝過去搶來喝。這時,店主人又從廚房裡端出一對熟雞和一大盤精肉,放在那大漢面前,然後擺上蔬菜,用勺子舀酒給他們斟上。

武松看了看自己面前,只有一碟兒熟菜,不由得心生怒氣。他正是眼饞肚餓的時候,再加上酒勁上湧,恨不得一拳打碎了那張桌子。他大聲叫嚷道:“店主人,你過來!你這廝好欺負客人!難道我會不還你錢嗎?”

店主人聽到武松的叫嚷聲,連忙走過來問道:“師父,請息怒,如果你要酒的話,好說好說。”

武松怒目圓睜,大聲喝道:“你這廝好不講道理!那青花甕酒和雞肉之類為何不賣給我?我也一樣會給你銀子!”店主人解釋道:“那青花甕酒和雞肉都是大郎自己帶來的,只是借我店裡地方吃酒而已。”武松心中飢渴,哪裡聽得進他的解釋,只是一迭聲地喝道:“放屁,放屁!”店主人也生氣了,說道:“我從沒見過像你這樣不講理的出家人!”武松怒喝道:“我怎麼不講理了?我白吃你的了嗎?”店主人道:“我倒沒見過有出家人自稱‘老爺’的!”

武松聽了這話,更是火冒三丈,跳起來一掌打在店主人的臉上,直把他打得踉蹌倒地,撞到了另一邊。那對席而坐的大漢看到這一幕,不禁大怒。他見店主人半邊臉都腫了,躺在地上半晌都起不來,便跳起來指著武松罵道:“你這個禿驢好不識抬舉,怎麼隨便就動手打人!難道出家人就可以隨便發脾氣嗎?”武松回道:“我打他關你什麼事!”那大漢更加憤怒了:“我好心勸你,你這禿驢竟敢出言不遜傷我!”

武松聽到那大漢的話,憤怒無比,一把推開桌子,走出來喝道:“你這廝在罵誰?”那大漢冷笑道:“你這禿驢想要和我打架,真是活得不耐煩了,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說著,他向武松勾了勾手指,挑釁道:“你這賊行者,有本事就出來,咱們較量較量!”

武松大喝一聲:“你以為我會怕你,不敢打你嗎?”說著,一個箭步衝到門邊。那大漢也閃身出門外,兩人在門外對峙。那大漢見武松身材高大魁梧,不敢輕敵,便擺好了架勢等待武松的攻擊。

武松一個猛撲,抓住了那大漢的手臂。那大漢想要用力掙脫並摔倒武松,但武松的神力驚人,輕輕一扯,就把那大漢扯入懷中,然後只一撥,就像放倒一個小孩兒一樣輕鬆地將他放倒在地,那大漢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旁邊三四個村漢看到這一幕,嚇得手腳發抖,哪裡還敢上前來幫忙。

武松用腳踏住那大漢的胸口,提起拳頭來狠狠地打了他二三十拳,每一拳都結結實實地打在他的身上。打完之後,武松像提小雞一樣把那大漢提起來,走到門外溪邊,一把將他丟進了溪水裡。那三四個村漢叫苦不迭,慌忙下溪去救那大漢,然後攙扶著他往南邊逃去了。

這店主人被武松打了一掌,半邊臉都麻了,動彈不得,只好躲進屋裡去避難了。

武松自言自語道:“好啊!你們都走了,老爺我卻要享用這酒肉!”他端起碗,從白盆裡舀酒,大口大口地喝著。桌子上的雞肉和一盤子肉都還未曾動過,武松也不用筷子,直接雙手抓起來就吃。不到半個小時,他就把酒、肉和雞都吃得差不多了。

武松吃飽喝足後,把直裰的袖子結在背上,便走出了店門,沿著溪邊走去。這時,北風呼嘯而來,武松腳步不穩,一路踉蹌前行。走了大約四五里路,突然從旁邊的土牆裡跳出一隻大黃狗,對著武松狂吠。

武松本就喝得大醉,正在找茬兒,見這隻狗如此無禮地追趕著他狂吠不止,便從左手鞘裡抽出一把戒刀來,大步向狗追去。那隻黃狗繞著溪岸邊跑邊叫,武松一刀砍去,卻砍了個空。由於用力過猛,他頭重腳輕地一個筋斗栽倒在了溪水裡,怎麼也爬不起來。

時值冬季枯水期,溪水雖然只有一二尺深淺,但冰冷刺骨。武松掙扎著爬起來時,全身已經溼透了。他低頭一看,發現那把戒刀還浸在溪水裡。當他伸手去撈刀時,腳下一滑又摔倒在了溪水裡打滾。

這時,從岸上側首的牆邊突然轉出一夥人來。領頭的是一個大漢,頭戴氈笠子,身穿鵝黃色細絲棉襖,手裡拿著一條木棒,背後跟著十幾個人,都拿著木杷和棍棒。其中一人指著溪水裡的武松說:“這溪裡的禿頭行者,就是打了小哥哥的那個人。現在小哥哥找不到大哥哥,就自己帶了二三十個莊客直奔酒店裡去捉他了,沒想到他卻跑到了這裡!”

話還沒說完,只見遠處那個被打的大漢已經換了一身衣服,手裡提著一把朴刀,背後也引著二三十個莊客,都是當地有名的漢子。這些人的名字都很有趣,比如長王三、矮李四、急三千、慢八百等等。他們當中有一二十個是領頭的莊客,其餘的都是村裡的搗蛋鬼,都拖著長槍拽著棍棒,跟著那個大漢一路吵吵嚷嚷地來找武松尋仇。

他們趕到牆邊看到了武松,那個大漢指著他對穿鵝黃襖子的大漢說:“這個禿頭行者就是打了我兄弟的那個人。”穿鵝黃襖子的大漢說:“先把這傢伙捉起來,帶回莊裡去細細拷打。”那大漢大喝一聲:“動手!”於是三四十個人一擁而上,向武松撲去。

武松此時已經醉得無法掙扎,他努力想要爬起來,但眾人一擁而上,將他橫拖倒拽地捉到了溪邊。轉過牆角,出現了一所大莊院,高大的院牆粉刷得雪白,周圍環繞著垂柳和高大的松樹。眾人把武松推進院內,剝去他的衣裳,奪走他的戒刀和包裹,然後把他綁在一棵大柳樹上。有人取來一束藤條,準備狠狠地抽打武松。

然而,才打了三五下,莊裡就走出來一個人。他問道:“你們兩個又在打什麼人?”兩個大漢連忙叉手行禮,回答道:“師父,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兄弟倆今天和鄰莊的幾個朋友去前面的小店喝了點酒。沒想到這個賊行者闖進來搗亂,把兄弟我痛打了一頓,還扔進水裡,差點凍死。幸好被朋友們救回來了。我們回家換了衣服,帶了人再去找他。結果發現那廝把我們的酒肉都吃光了,自己卻醉倒在門前的溪水裡。於是我們就把他捉到這裡來拷問。看這賊頭陀的樣子,也不像個出家人,臉上還刺著兩個金印呢。他一定是個在逃的囚徒。我們得問出他的來歷,然後交給官府處理。”

那個被打傷的大漢氣呼呼地說:“還問他做什麼!這禿賊打得我渾身是傷,沒有一兩個月都好不了。不如直接把這禿賊打死了算了,再一把火燒了屍體,這樣才能消我心頭之恨!”說完他拿起藤條就要繼續打武松。

這時走出來的那人制止了他:“賢弟別打了,讓我先看看他。這人也像是一個好漢呢。”

此時,武松雖然被綁著,但心中的酒意已經醒了大半。他明白自己的處境,於是閉上眼睛,任由他們打罵,自己則一聲不吭。那個人走過來,先看了看武松背上的杖瘡,說道:“奇怪!這模樣看起來像是新近留下的疤痕。”然後他轉到武松面前,用手揪起武松的頭髮,定睛一看,大叫道:“這不是我的兄弟武二郎嗎?”

武松聽到這聲音,才睜開眼睛,看著那人說道:“你不是我哥哥嗎?”那人急忙喝令眾人:“快把他解下來!這是我的兄弟。”那些穿鵝黃襖子的莊客和被打的大漢都感到十分吃驚,連忙問道:“這個行者怎麼會是師父的兄弟呢?”那人解釋道:“他就是我經常跟你們提起的,在景陽岡上打死老虎的武松。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現在做了行者。”

那兩個弟兄聽了,慌忙把武松解下來,找了幾件乾衣服給他穿上,然後扶他進入草堂。武松想要下拜行禮,但那人既驚又喜地扶住他說:“兄弟,你的酒還沒完全醒呢,先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再說話吧。”武松見到那人後心情激動不已,酒意也已經醒了大半。他討了些湯水來洗漱一番後吃了些醒酒的食物便向那人下拜行禮並相互敘說起舊話來。

武松眼前的這個人正是鄆城縣的宋江,字公明。武松驚訝地問道:“哥哥,我一直以為你在柴大官人的莊上,怎麼會在這裡呢?難道我們是在夢中相會嗎?”宋江解釋道:“自從和你在柴大官人莊上分別後,我在那裡住了半年。後來因為擔心家中情況,特別是怕父親擔心,就先讓兄弟宋清回去了。之後我收到家中的書信,得知官司的事情已經因為朱仝、雷橫二位都頭的幫助而解決,家中已經無事,只是還需要緝捕我。因此官府發了海捕文書,到處追捕我。這個事情已經慢慢平息了。

但是這裡的孔太公多次派人去我家詢問我的訊息,後來見到宋清回家,得知我在柴大官人莊上,所以就特地派人直接來柴大官人莊上接我來這裡。這裡就是白虎山,這個莊子就是孔太公的莊子。剛才和你打架的是孔太公的小兒子,因為他性子急,喜歡與人爭鬥,所以大家都叫他獨火星孔亮。那個穿鵝黃襖子的是孔太公的大兒子,人稱毛頭星孔明。他們兩個喜歡學習槍棒,我曾經指點過他們一些技巧,所以他們叫我師父。”

宋江聽了武松的敘述,驚訝地說道:“兄弟,你在這半年裡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啊。我聽說你在景陽岡上打死了老虎,又在陽穀縣做了都頭,還鬥殺了西門慶。後來你被髮配到孟州,又經歷了那麼多波折。如今你怎麼會做了行者呢?”

武松回答道:“自從和哥哥在柴大官人莊上分別後,我就去了景陽岡打死了老虎,被送到陽穀縣做了都頭。可是後來因為嫂嫂不仁與西門慶通姦害死了我先兄武大郎,我一怒之下就殺了他們兩個然後自首告到了本縣被轉發到了東平府。多虧了陳府尹的救濟我才被斷配到了孟州。……”接著武松詳細講述了自己如何在十字坡遇見張青、孫二孃夫婦在孟州結識施恩打了蔣門神殺了張都監一家十五口又逃到了張青家被孫二孃教做了行者的事情。他還提到了自己過蜈蚣嶺時試刀殺了王道人以及在村店吃酒時誤打了孔亮的事情。武松把自己的經歷從頭到尾詳細地告訴了宋江一遍。

孔明和孔亮兄弟倆聽了武松的敘述後大為震驚連忙翻身拜倒在地。武松慌忙還禮道:“剛才多有衝撞請兩位兄弟不要見怪。”孔明和孔亮說道:“我們兄弟倆有眼不識泰山萬望兄弟恕罪!”

武松說道:“既然兩位兄弟如此看重我武松,那就請幫我保管好度牒、書信、行李和衣服,還有那兩口戒刀和這串數珠,千萬別弄丟了。”孔明回答道:“兄弟放心,這些小事不用你操心,我已經派人去收拾了,一定會整理得妥妥帖帖的。”武松感激地拜謝了他們。

隨後,宋江請出孔太公與大家相見。孔太公設宴款待眾人,當晚宋江邀請武松同榻而眠,兩人聊起了一年多來的經歷,宋江內心十分喜悅。

第二天天剛亮,武松起床洗漱完畢後來到中堂與大家共進早餐。孔明陪在一旁,孔亮雖然身上疼痛但也勉強前來招待。孔太公吩咐人殺羊宰豬準備豐盛的筵席。當天村裡的一些街坊親戚和宋江的門下人也紛紛前來探望拜訪宋江心中更是歡喜不已。

筵席結束後宋江問武松:“二哥你打算接下來去哪裡安身立命呢?”武松回答道:“昨天已經跟哥哥說過了菜園子張青寫信給我讓我去二龍山寶珠寺找花和尚魯智深入夥他也隨後會上山來。”宋江聽後說道:“這樣也好。我不瞞你說我家最近也有信來說清風寨知寨小李廣花榮他知道我殺了閻婆惜後經常寫信邀請我去寨裡住幾天。這裡離清風寨也不遠我本來打算這兩天就動身去的但因為天氣陰晴不定所以還沒啟程。既然你也要走那我們不如結伴同行如何?”

武松對宋江說:“哥哥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武松犯下的罪孽深重,即使遇到大赦也難以赦免。因此我決心前往二龍山落草避難。再者,我現在已經是頭陀的身份,與哥哥同行恐怕會引起別人的猜疑。如果因為我跟隨著哥哥而給您帶來麻煩,甚至連累了哥哥和花榮的山寨,那就不好了。所以我還是獨自前往二龍山吧。如果天可憐見,有朝一日我能不死並得到招安,那時再來尋訪哥哥也不遲。”

宋江聽了武松的話,說道:“兄弟你有歸順朝廷之心,皇天必定會保佑你。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我就不再多勸了。你就在我這裡住上幾日再走吧。”於是,宋江和武松在孔太公的莊上住了下來,一住就是十多天。

後來宋江和武松準備離開,向孔太公父子辭行。孔明、孔亮兄弟倆哪裡肯放他們走,又留住了他們三五日。但宋江堅決要走,孔太公苦留不住,只好安排筵席為他們送行。

第二天孔太公拿出新做的一套行者衣服、皂布直裰以及帶來的度牒、書信、戒箍、數珠、戒刀和金銀等物品交還給武松,並送給他們每人五十兩銀子作為路費。宋江推辭不受但孔太公父子哪裡肯聽只顧著將這些物品拴縛在他們的包裹裡。

宋江整理好衣物和器械,武松也重新穿上了行者的裝束,戴上鐵戒箍,掛上人頂骨數珠,挎著兩口戒刀,收拾好包裹系在腰間。宋江則提著朴刀,掛著腰刀,戴上氈笠子,與孔太公辭別。孔明、孔亮讓莊客揹著行李,一直送了他們二十多里路才拜別。宋江自己揹著包裹說:“不需要莊客再送了,我和武兄弟自己走。”於是孔明、孔亮與宋江、武松分別後,便和莊客一起回家去了。

宋江和武松兩人在路上走著,閒聊了一些閒話。走到晚上,便找地方歇息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床後,兩人繼續趕路。吃過飯後,他們又走了四五十里路,來到一個市鎮上,名叫瑞龍鎮,這裡是個三岔路口。

宋江向鎮上的人詢問去二龍山和清風寨的路怎麼走。鎮上的人回答說:“這兩處地方不是同一條路去的。要去二龍山就往西走;要去清風寨就往東走,過了清風山就到了。”宋江聽了詳細的路況後說:“兄弟啊,我們今天就在這裡分手吧。我們來喝三杯酒告別一下。”

此時此景讓宋江心生感慨於是寫下了一首《浣溪沙》詞來表達離別的情感:

握手臨期話別難,山林景物正闌珊,壯懷寂寞客衣單。

旅次愁來魂欲斷,郵亭宿處鋏空彈,獨憐長夜苦漫漫。

武松說道:“哥哥,我還是送你一程再回來吧。”宋江卻道:“不用了,兄弟。俗話說得好:送君千里,終有一別。你只管自己前程似錦,早些到達那裡。入夥之後,記得少喝點酒,控制一下你的酒性。如果將來朝廷招安,你就可以勸說魯智深和楊志投降。日後在邊疆上,一刀一槍,立下功勞,博取個封妻廕子的功名,青史上留下一個好名聲,也不枉此生為人。我自認百無一能,雖有忠心,卻難有作為。兄弟你如此英勇,必定能做大官。記住我的話,希望我們日後還能相見。”

武松聽了宋江的話,在酒店裡又喝了幾杯酒,然後付了酒錢。兩人走出酒店,來到市鎮盡頭的三岔路口。武松向宋江拜了四拜,宋江含淚不忍分別,又囑咐武松道:“兄弟,別忘了我的話少喝點酒保重身體!”武松便向西邊去了。

各位看官請牢記這段故事武松自此前往二龍山與魯智深、楊志等人入夥不在話下。

宋江與武松分別後,轉身向東,朝著清風山的路上行進。一路上,他不斷回憶與武松的點滴,同時又走了幾天的路程。當他遠遠地望見清風山時,不禁被那山村的景色所吸引。

那清風山四面環山,山峰險峻,古樹參天,藤蘿纏繞。瀑布從山巔飛流直下,寒氣逼人,讓人毛髮冷豎。山間清光四射,如同夢魂驚醒。時而聽到澗水潺潺,樵夫伐木的聲音;時而看到峰巒倒掛,山鳥哀鳴。麋鹿成群,狐狸結隊,在荊棘叢中穿梭跳躍,尋找食物時前後呼喊。站在草坡上望去,周圍並無商旅店;走到山坳裡,到處都是死屍坑。這裡如果不是佛祖修行的地方,就一定是強盜打劫的場地。

宋江看著前面那座古怪的高山,樹木茂密,心中雖然歡喜,但因為貪看風景而多走了幾里路,錯過了投宿的地方。眼看天色漸晚,他心裡開始驚慌起來。畢竟是仲冬天氣,夜間寒冷難以忍受。萬一遇到毒蟲虎豹怎麼辦?豈不是要丟了性命!

於是宋江只顧著往東邊的小路里撞去。大約走了一更時分(約兩小時),心裡越來越慌張,因為天黑看不清地面,結果踩中了一條絆腳索。樹林裡銅鈴響起,一下子衝出十四五個埋伏的小嘍囉來。他們大聲喊叫,把宋江捉住後用麻索綁了起來,並奪走了他的朴刀和包裹。然後點起火把將宋江押解上山。

宋江被押到山寨裡,只見四下都是木柵欄,當中一座草廳,廳上放著三把虎皮交椅,後面有百十間草房。他被小嘍囉們綁在將軍柱上,動彈不得,心裡無比懊悔和恐慌。此時已是夜深人靜,只有幾個在廳上的小嘍囉在竊竊私語,說要等大王醒來後,用他的心肝做醒酒湯。

宋江聽得心驚肉跳,身體因為寒冷和恐懼已經麻木。他四下張望,只見小嘍囉們點起了燈燭,熒煌的火光在寒風中搖曳。他低下頭,心中嘆氣,感慨自己的命運如此坎坷。

就在這時,廳背後走出三五個小嘍囉來,叫道:“大王起來了!”他們便去把廳上的燈燭剔得明亮。宋江偷眼望去,只見一個身材魁梧的大王從後面走出來。他頭上綰著鵝梨角兒,一條紅絹帕裹著,身上披著一領棗紅紵絲衲襖,坐在當中的虎皮交椅上。

這個大王生得赤發黃須,雙眼圓睜,臂長腰闊,氣勢沖天。江湖上人稱他為“錦毛虎”,原來卻姓燕。

這個從廳側走出的好漢,便是王英,江湖人稱“矮腳虎”。他原是車家出身,半路見財起意,打劫了客人,事發後被捕入獄,卻趁機越獄逃走,流落到清風山,與燕順一同落草為寇。王英身材短小,但一雙眼睛卻銳利如鷹,透著幾分狡黠和兇狠。他性格粗魯豪放,貪財好色,放火殺人無所不為,是清風山上的一霸。

此時,王英聽到燕順的召喚,大步走到廳中。他看了一眼被綁在將軍柱上的宋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燕順指著宋江對王英道:“兄弟,你看這牛子如何?孩兒們在後山捉到的,正可拿來做醒酒湯。”

王英聞言,走上前去仔細打量了宋江一番。他見宋江雖然被綁得結結實實,但眉宇間卻透著一股英氣,不似尋常百姓。他心中一動,轉頭對燕順道:“大哥,這廝看起來不似尋常人物,我們且問清他的來歷再作打算如何?”

燕順聽了,點頭稱是。他命小嘍囉鬆開宋江的綁縛,帶他到廳前來。宋江被帶到廳前,雖然身體仍有些麻木,但神智已經恢復。他抬頭望去,只見三位大王坐在虎皮交椅上,氣勢逼人。他心中雖然驚懼,但仍強自鎮定。

宋江拱手說道:“小可宋江,不知何處得罪了三位大王?以致被擒至此。”話音剛落,王英便驚呼道:“你可是江湖上人稱‘及時雨’的宋江哥哥?”宋江聞言一愣,隨即點頭稱是。

王英與燕順相視而笑,他們都沒想到這個被捉來的“牛子”竟然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宋江。燕順連忙命人鬆開宋江的綁縛,請他上座。

宋江見狀,上前答禮,並問道:“三位壯士,你們為何不殺我,反而行此大禮?這是為何?”說完,他也跪拜在地。那三位好漢——燕順、王英、鄭天壽見狀,也齊齊跪下。

燕順懊悔地說道:“我真是瞎了眼,竟然沒認出你這位好漢!剛才差點因為一時疏忽而誤傷了你。幸好你自己說出了名字,否則我們怎麼可能知道你的真實身份!我在江湖上闖蕩了十幾年,一直聽聞你仗義疏財、濟困扶危的威名,只恨沒有機會親自拜見。今天能夠與你相會,真是三生有幸!”

宋江謙虛地回答道:“我宋江何德何能,竟讓各位如此看重。”燕順繼續說道:“你禮賢下士,廣結英雄豪傑,名聲傳遍四海,無人不敬仰!梁山泊近年來聲名鵲起,威震天下,都說是你的功勞。不知你此次獨自前來有何貴幹?”

宋江便將救晁蓋、殺閻婆惜、投奔柴進以及在孔太公處逗留等事情詳細敘述了一遍。最後又提到此次前往清風寨尋訪小李廣花榮的目的。三位頭領聽後大喜過望,對宋江的敬仰之情更甚。他們立刻取來一套新衣服給宋江換上,並張羅著殺牛宰馬準備連夜設宴款待這位貴客。

當夜,他們一直暢飲到五更時分,才吩咐小嘍囉服侍宋江歇息。次日辰時,宋江起來,又與他們細談了一路上的許多經歷,還特別提到了武松的英勇事蹟。三位頭領聽後,拍著大腿長嘆道:“我們真是無緣啊!若是武松能來這裡,那該有多好!只可惜他投到了別處。”話題就此打住。

宋江在清風山上住了五六天,每天都受到好酒好肉的款待,日子過得十分愜意。當時正值臘月初旬,按照山東人的習俗,臘月裡是要上墳祭祖的。這天,只見山下的小嘍囉跑上山來報告說:“大路上有一乘轎子經過,後面跟著七八個人,還挑著兩個盒子,看樣子是去墳頭燒紙的。”

王矮虎是個好色之徒,聽了報告後心想這轎子裡坐的必定是個婦人。於是他立刻點起了三五十個小嘍囉,執意要下山去搶。宋江和燕順想要阻攔,但哪裡攔得住他。王矮虎綽了槍刀,敲著銅鑼就下山去了。宋江、燕順和鄭天壽三人只好在寨中繼續飲酒等待。

過了大約兩三個小時,遠處打探訊息的小嘍囉回來報告說:“王頭領一直追到了半路上,把那七八個軍漢都趕走了。他搶到了轎子裡抬著的那個婦人,但只拿到了一個銀香盒,並沒有其他財物。”

燕順聽後問道:“那婦人現在被抬到哪裡去了?”小嘍囉回答道:“王頭領已經把她抬到山後的房中去了。”燕順聽後大笑。宋江則說道:“原來王英兄弟貪圖女色,這可不是好漢的所作所為。”燕順解釋道:“這個兄弟其他方面都很勇敢,就是有些這個毛病。”宋江於是說道:“那我們三人一起去勸勸他吧。”

燕順和鄭天壽便引領著宋江,直接來到了後山王矮虎的房中。他們推開房門,只見王矮虎正緊緊摟著那婦人,意圖求歡。看到三人進來,王矮虎慌忙推開了那婦人,讓出座位給三位頭領坐。

宋江仔細打量那婦人,只見她身穿縞素衣裳,腰間繫著孝裙,沒有施脂粉,卻自然流露出妖嬈的體態;她沒有刻意打扮,但天生麗質,容貌秀美。她的雲鬢半整,有著沉魚落雁之容;星眼含愁,又有閉月羞花之貌。她宛如嫦娥離開月宮,又似織女下凡一般美麗動人。

宋江看見那婦人,便開口問道:“娘子,你是誰家的家眷?這樣的時節出來閒走,有什麼緊要的事情嗎?”那婦人含羞走上前來,深深地行了三個禮,然後回答道:“妾身是清風寨知寨的妻子。因為母親去世,今日是小祥之日,所以特地前來墳前燒紙祭奠,哪裡敢無事出來閒走。求大王饒我一命!”

宋江聽完後吃了一驚,心裡暗想:“我正要來投奔花知寨,這婦人莫不是花榮的妻子?我如何能不救她!”於是宋江又問道:“你丈夫花知寨為什麼沒有和你一起出來上墳?”那婦人解釋道:“大王誤會了,妾身並不是花知寨的妻子。”宋江疑惑道:“你剛才不是說你是清風寨知寨的妻子嗎?”

那婦人解釋道:“大王有所不知,這清風寨如今有兩個知寨,一文一武。武官便是知寨花榮,而文官便是妾身的丈夫知寨劉高。”宋江聽後心中盤算:“她丈夫既然和花榮是同僚,如果我不救她,明日到了清風寨必然不好看。”

於是宋江便對王矮虎說道:“兄弟,我有句話想說,不知你肯不肯依?”王英回答道:“哥哥有話儘管說來。”

宋江對王英說道:“凡是自稱為好漢的,若是犯了貪圖美色的毛病,便會惹人恥笑。我看這娘子說來,她是朝廷命官的妻子。我們能否看在我的薄面以及江湖道義的份上,放她下山回去,讓他們夫妻團聚呢?”

王英回答道:“哥哥且聽我說。王英自來沒有個押寨夫人作伴,而且現在世上的風氣都被那些道貌岸然的人敗壞了,哥哥何必管這麼多呢!就讓我隨意處置她吧。”

宋江聽了,便跪下來說道:“賢弟,如果你想要一個壓寨夫人,日後宋江一定幫你找一個合適的,我出錢出力,娶一個來服侍你。只是這個娘子,她是我友人的同僚的妻子,我怎能做人情,放了她吧。”

燕順和鄭天壽見狀,一齊上前扶住宋江,說道:“哥哥請起,這件事容易辦到。”宋江又謝道:“如此便多謝你們不阻攔了。”

燕順見宋江堅決要救這婦人,於是不再顧及王矮虎是否同意,直接喝令轎伕將她抬走。那婦人聽了這話,如同插上了蠟燭一般,連連拜謝宋江,一口一個“謝大王!”地叫著。

宋江忙解釋道:“娘子,你別謝我。我不是這山寨裡的大王,我只是個鄆城縣的客人。”那婦人再次拜謝後下了山。兩個轎伕也因此撿回了性命,抬著那婦人飛快地下山去了。

這王矮虎被宋江勸得又羞又悶,卻不敢出聲,只得被宋江拖出前廳。宋江再三勸慰道:“兄弟,你不要焦躁。宋江日後定會給你找一個滿意的,讓你歡喜便了。我宋江絕不會失信於你。”燕順和鄭天壽聽了都忍不住笑起來。王矮虎一時被宋江以禮義束縛,雖心中不滿,卻也不敢發作,只能陪笑。自此,他便同宋江在山寨中吃筵席,暫且不提。

再說清風寨的軍人們,一時間被擄走了知寨夫人,只得回來報告給劉知寨。他們戰戰兢兢地說道:“夫人被清風山的強人擄去了。”劉高聽了勃然大怒,痛罵這些軍人不中用,“怎麼就把夫人給丟了!”他拿起大棍就要打這些回來的軍漢。

眾人紛紛辯解道:“我們只有五六七個人,他們那裡有三四十人,我們怎麼可能是他們的對手?”劉高怒喝道:“胡說!你們若不去把夫人奪回來,我都把你們關進牢裡問罪!”那幾個軍人被逼無奈,只得央求本寨內的七八十個軍健一同前去,各執槍棒,準備奪回夫人。

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在半路上正好撞見了兩個轎伕抬著夫人飛快地回來了。眾軍漢趕忙迎上前去詢問夫人:“你是怎麼能夠下山的?”那婦人回答道:“那些強人捉我到山寨裡,一聽說我是劉知寨的夫人,就嚇得他們慌忙向我行禮,然後便叫轎伕送我下山來了。”

眾軍漢迎上那婦人,問道:“夫人,你是怎麼能夠下山的?”那婦人回答道:“那些賊人捉我到山寨裡,一聽說我是劉知寨的夫人,就嚇得他們慌忙向我行禮,然後便叫轎伕送我下山來了。”

眾軍漢聽後,紛紛懇求道:“夫人,可憐可憐我們吧。只求你對知寨說我們成功奪回了你,好救我們這頓打。”那婦人應道:“我自然會替你們說情的。”眾軍漢連忙拜謝,隨後簇擁著轎子繼續前行。

途中,眾人見轎伕走得飛快,不禁奇怪道:“你們兩個平常在鎮上抬轎時,總是慢吞吞的像鵝行鴨步,今天怎麼走得這麼快?”那兩個轎伕答道:“本來我們是走不動的,可是背後被人用棍子狠狠地打,所以我們才走得這麼快。”眾人聽了都大笑起來:“你們兩個別不是見鬼了吧?背後哪有人啊?”轎伕這時才敢回頭一看,笑道:“哎呀,原來是我們自己走得太急了,腳後跟都差點打到自己的後腦勺了。”眾人都被逗得大笑不止。

就這樣,一行人簇擁著轎子回到了清風寨中。劉知寨見到夫人平安歸來,大喜過望,忙問夫人:“你是被誰救回來的?”那婦人回答道:“就是那些賊人捉了我去,他們想要對我不軌,但見我自稱是知寨的夫人,就不敢下手了。他們慌忙向我行禮道歉,並且還叫了這麼多人來護送我回來。”

劉高聽了夫人的話後信以為真,立刻命令手下取來十瓶酒和一口豬賞給參與奪回的軍人們以示嘉獎。

宋江在山寨中住了五六七天之後,想要繼續前往清風寨投奔花知寨,於是向三位頭領告別準備下山。雖然三位頭領極力挽留,但宋江去意已決,他們只好為宋江準備了一桌送行的酒席,並送給他一些金寶作為盤纏。

當天早上,宋江早早地起床洗漱完畢,吃了早飯之後便開始整理行李。他與三位頭領告別後,便踏上了下山的路程。而那三位好漢則帶著酒果和菜餚,一直送宋江到山下二十多里的官道旁才依依惜別。三人反覆叮囑宋江:“哥哥去了清風寨之後,一定要再來山寨相聚幾天。”宋江背上包裹,手握朴刀,回答道:“一定會有再見之日的。”說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後便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