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雷橫和眾土兵將那條大漢從靈官殿綁走,此時天色已經微微亮,是五更時分。雷橫說:“我們先押著這傢伙去晁保正的莊上,討些點心吃,然後再解送到縣裡去審問。”於是,一行人便直奔晁保正的莊子而來。

這東溪村的保正,姓晁名蓋,祖上是本縣本鄉的富戶。晁蓋平生仗義疏財,喜歡結識天下的好漢。只要有人來投奔他,不論對方是好是壞,他都會留在莊上款待;如果對方要離開,他還會贈送銀兩助其起身。晁蓋熱愛武藝,擅長刺槍使棒,自己也是身強力壯。他並未娶妻,終日只是鍛鍊筋骨。

在鄆城縣的東門外有兩個村子,一個是東溪村,一個是西溪村,兩村之間只隔著一條大溪。以前,這西溪村常常有鬼魅作祟,白天都會迷人下水。村民們對此束手無策。有一天,一個僧人經過此地,村民們詳細地向他訴說了這件事。僧人便指了一個地方,教他們用青石鑿一個寶塔放在那裡,以鎮住溪邊的鬼魅。結果,西溪村的鬼魅都被趕到了東溪村來。晁蓋得知此事後大怒,他親自從溪裡走過去,把青石寶塔獨自奪了過來並放在東溪邊。因此,人們都稱他為“托塔天王”。晁蓋在東溪村一帶獨霸一方,江湖上無人不知他的名字。

雷橫和土兵們押著那名漢子來到了晁蓋的莊前敲門。莊裡的僕人聽到聲音後,立刻向保正晁蓋報告。晁蓋此時還未起床,但一聽到是雷都頭到來,便急忙叫人開門。

僕人開啟莊門後,眾土兵先將那名漢子吊在門房裡。雷橫則帶著十多個領頭的人來到草堂上坐下。晁蓋起床接待他們,並問道:“都頭,您到這裡來是有什麼公務嗎?”

雷橫回答道:“我們奉了知縣大人的命令,由我和朱仝兩人帶領土兵,分頭到各鄉村去巡捕盜賊。因為走得累了,所以想在這裡稍微休息一下,打擾了保正的安寢。”

晁蓋說:“這沒什麼,一面讓僕人準備酒菜招待你們,一面我們先喝點湯。”然後他問道:“我們村裡是不是抓到了一個盜賊?”

雷橫說:“剛才在前面的靈官殿上,我們發現了一個大漢在那裡睡覺。我看那傢伙不像個好人,肯定是喝醉了。於是我們就用繩子把他綁了起來,本來打算直接解送到縣裡去見官。但是一來時間還早,二來也想讓保正您知道這件事,以後如果縣官問起來,您也好回答。現在他被吊在您莊子的門房裡。”

晁蓋聽了之後,記在了心裡,並感謝道:“多謝都頭告知。”過了一會兒,僕人端上了酒菜。晁蓋說:“這裡說話不方便,我們去後廳軒下坐吧。”於是他們便讓僕人在裡面點起燈燭,並邀請雷橫到裡面去喝酒。

晁蓋坐在主位上,雷橫則坐在客席上。兩人坐定之後,僕人開始上菜斟酒。同時晁蓋也叫僕人給土兵們準備酒菜讓他們在廊下用餐,並吩咐僕人只管讓土兵們吃飽喝足。

晁蓋一邊陪著雷橫喝酒,一邊在心裡琢磨:“村裡到底有哪個小賊被他抓住了,我得親自去看看是誰。”於是,他陪雷橫喝了五六杯酒之後,就叫家裡的一個主管出來陪雷橫坐一會兒,說自己要去淨手(上廁所)馬上就回來。

那主管就陪著雷橫繼續喝酒,而晁蓋則拿著一個燈籠徑直來到門樓下檢視。這時,土兵們都去吃酒了,沒一個人在外面看守。晁蓋便問看門的僕人:“都頭抓的賊吊在哪裡?”僕人說:“吊在門房裡。”

晁蓋去推開門一看,只見一個漢子被高高吊起在裡面,露出一身黑肉和兩條毛茸茸的黑腿,赤著一雙腳。晁蓋用燈照了一下那人的臉,發現是一張紫黑色的闊臉,鬢邊有一塊硃砂記,上面還長著一處黑黃色的毛。

晁蓋便問道:“漢子,你是哪裡人?我在村裡從沒見過你。”那漢子回答說:“小人是遠道而來的客人,來這裡是為了投奔一個人,沒想到卻被當做賊抓了起來。我必須有分辨的機會。”

晁蓋又問:“你來我這村裡要投奔誰?”那漢子說:“我來投奔一個好漢。”晁蓋繼續追問:“這好漢叫什麼名字?”那漢子回答說:“他叫晁保正。”

晁蓋心裡一動,說:“你找他有什麼事?”那漢子說:“他是天下聞名的義士好漢,我現在有一套富貴之計要與他商量,因此特地來投奔他。”

晁蓋聽了之後說:“你先別聲張,我就是晁保正。如果你要我救你,就認我做你的孃舅。等會兒我送雷都頭出來時,你就叫我阿舅,我就認你做外甥。只說你四五歲就離開了這裡,現在回來找我這個阿舅,因此不認識我。”

那漢子聽了大喜過望說:“如果能夠得到您的庇護真是感激不盡!請您這位義士多多提攜!”

晁蓋提著燈籠從房裡出來,輕輕地把門關上,然後急忙回到後廳去見雷橫。他抱歉地說:“真是慢待了客人。”雷橫回答說:“您已經招待得很周到了,實在不敢當。”兩人又喝了幾杯酒,只見窗外透進了天光。雷橫說:“天快亮了,我得告辭去縣裡點卯。”晁蓋說:“都頭您有公務在身,我也不敢久留。如果您再來我們村辦事,千萬要再來我這裡坐坐。”雷橫答應道:“我一定會再來拜訪的,不用保正您吩咐。請保正留步,不用送了。”但晁蓋還是堅持說:“就送到莊門口吧。”

於是兩人一同走出來。那些土兵們都已經吃飽了酒食,各自拿著槍棒,去門房裡解開了那個漢子,背剪著綁著他帶出門外。晁蓋看了一眼,讚歎道:“好一條大漢!”雷橫說:“這傢伙就是在靈官廟裡抓到的賊。”話還沒說完,只見那漢子大叫一聲:“阿舅,救救我!”晁蓋假裝仔細看了看他,然後大聲問道:“咦?這傢伙不是王小三嗎?”那漢子連忙說:“我就是王小三,阿舅救救我。”眾人聽了都大吃一驚。

雷橫疑惑地問晁蓋:“這人是誰?你怎麼會認識他?”晁蓋解釋說:“他是我外甥王小三。這孩子小時候在我們這裡生活過,四五歲的時候跟著他父母去了南京居住,一去就是十幾年。他十四五歲的時候曾經回來過一次,跟著一個京城來的客人來這裡販賣棗子。從那以後我就再也沒見過他了。我聽人說這孩子不成器,沒想到他會在這裡出現。我本來也認不出他了,但是看到他鬢邊的那塊硃砂記才隱隱約約認了出來。”

晁蓋大聲喝道:“小三!你為什麼不直接來找我,卻跑到村裡去做賊?”那漢子叫道:“阿舅,我沒有做賊!”晁蓋怒道:“你既然沒有做賊,為什麼會被抓到這裡來?”說著,他奪過土兵手裡的棍棒,對著那漢子的頭臉就打。雷橫和眾人連忙勸道:“先別打,聽他說說情況。”

那漢子解釋說:“阿舅息怒,且聽我說。自從我十四五歲那次來過之後,到現在不是已經十年了嗎?昨天晚上我在路上多喝了一杯酒,就不敢來見阿舅了。我臨時決定去廟裡睡一覺,等酒醒了再來找阿舅。沒想到他們不問青紅皂白就把我抓了。我真的沒有做賊。”

晁蓋聽了又要打他,口裡罵道:“你這個畜生!你為什麼不直接來找我?還在路上貪喝這黃湯!我家裡難道沒有東西給你吃嗎?你真是辱沒了我!”雷橫再次勸道:“保正請息怒。您的外甥確實沒有做賊。我們看他這麼大一條漢子在廟裡睡覺,而且面生不認識他,所以才起了疑心把他抓到這裡來。如果我們早知道是保正您的外甥,肯定不會抓他的。”說完他叫土兵們:“快解開綁著他的繩子放了他。”土兵們立刻解開了那漢子。

雷橫對晁蓋說:“保正請見諒!早知道是您的外甥我們就不會這樣了。實在抱歉得很!我們這就回去。”但晁蓋卻說:“都頭請稍等一下請進莊裡來我還有話要說。”

雷橫放了劉漢,與他一同再次進入草堂。晁蓋取出十兩花銀送給雷橫,說道:“都頭,請不要嫌棄這點小意思,希望您能收下。”雷橫推辭道:“這怎麼使得。”晁蓋堅持道:“如果您不肯收,就是看不起我了。”雷橫這才說道:“既然是保正您的一片好意,那我就暫且收下,改日再報答您。”晁蓋又叫劉漢拜謝了雷橫,再取出一些銀兩賞給眾土兵,然後送他們出莊門外。雷橫與晁蓋道別後,帶著土兵們離去。

晁蓋帶著劉漢回到後軒,給他換了幾件衣裳,又取了一頂頭巾給他戴上。然後問起他的姓名和籍貫。劉漢回答道:“小人姓劉名唐,祖籍東潞州人氏。因為鬢邊有一塊硃砂記,人們都叫我赤發鬼。這次特地來送一套富貴給保正哥哥。昨晚因為醉酒倒在廟裡,沒想到被那些傢伙捉住綁了來。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今天幸得遇到哥哥,請受劉唐四拜。”說完,他行了四拜之禮。

晁蓋扶起他問道:“你說要送我一套富貴,現在富貴在哪裡?”劉唐道:“小人從小就在江湖上飄蕩,走過許多路途,專門喜歡結識好漢。早就聽聞哥哥的大名,沒想到今天有幸遇到。我曾見過山東、河北一帶的私商都來投奔哥哥,因此我才敢說出這番話。這裡沒有外人,我才敢對哥哥傾心吐膽地說出實情。”

晁蓋對劉唐說:“這裡的人都是我的心腹,有什麼話但說無妨。”劉唐便道:“小弟打聽到,北京大名府的梁中書收買了十萬貫金珠寶貝玩器等物,準備送上東京給他的岳父蔡太師慶祝生辰。去年他也曾送過十萬貫金珠寶貝,但在半路上被人打劫了,至今還沒有捉到賊人。今年他又收買了十萬貫金珠寶貝,早晚就要啟程,要趕在六月十五日前送到。小弟認為這是不義之財,取了也不會有什麼妨礙。我們可以商量個辦法,在半路上擷取這批財物。天理昭昭,這也不算犯罪。我早就聽聞哥哥的大名,知道你是個真正的男子漢,武藝高強。小弟雖然不才,但也學過一些本事,別說是三五個人,就是一二千人的軍馬隊中,我拿條槍也不懼怕。如果哥哥不嫌棄的話,我願意獻上這套富貴之計,不知哥哥意下如何?”

晁蓋聽了劉唐的話後讚歎道:“好壯志!不過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你既然來到這裡,想必也吃了不少苦頭,先去客房裡休息一下吧。等我考慮周全了,明天再與你商議。”說完,晁蓋便叫來莊客,引劉唐到廊下的客房裡去歇息。莊客將劉唐領到房中後,也自去忙自己的事了。

劉唐在房間裡獨自思考:“我這次平白無故受了這麼多苦,好在有晁蓋出手相救,才得以解脫。只可惜那雷橫平白無故地騙了晁保正十兩銀子,還吊了我一整夜。我想那傢伙應該還沒走遠,我不如拿條棒子追上去,把他們全都打翻,奪回那銀子還給晁蓋。他一定會更加敬重我。這個計劃真是太妙了!”

想到這裡,劉唐立刻走出房間,到槍架上拿了一條朴刀,然後大步流星地走出莊門,向南邊追去。此時天色已經漸漸明亮,只見北斗七星剛剛橫掛天際,東方漸漸泛白。天邊的曙光初現,海角的殘星即將落下。雄雞已經鳴叫了三次,彷彿在催促美人們起床梳妝打扮;寶馬頻頻嘶鳴,似乎在催促旅客們趕快上路爭名奪利。牧童和樵夫們紛紛離開村莊,牛羊等牲畜也被趕出了圈欄。幾縷曉霞橫掛在碧藍的天空上,一輪紅日正從東方的扶桑樹上升起。

這赤發鬼劉唐手持朴刀,趕了五六里路,遠遠地望見雷橫領著土兵慢慢地行走。劉唐趕上前去,大喝一聲:“那都頭,別走!”雷橫被嚇了一跳,回過頭來,見是劉唐握著朴刀趕來。雷橫慌忙從土兵手裡奪過一條朴刀,喝問道:“你這廝趕來做什麼?”

劉唐回答道:“你若是明白人,就把那十兩銀子還給我,我便饒了你。”雷橫怒道:“那銀子是你阿舅送給我的,與你何干!我若不是看你阿舅的面子,早就取了你的性命,你還敢來向我要銀子!”劉唐不甘示弱:“我又不是賊,你卻吊了我一夜,又騙我阿舅十兩銀子。你若識相,就把銀子還我,咱們井水不犯河水。你若不還,我就讓你見血!”

雷橫大怒,指著劉唐破口大罵:“你這敗壞家門的騙子,怎敢如此無禮!”劉唐也回罵道:“你這殘害百姓的骯髒潑才,怎敢罵我!”雷橫繼續罵道:“你這賊頭賊臉的傢伙,必然要連累晁蓋。你這等賊心賊肝,我絕不會放過你!”

劉唐怒不可遏:“來就來,誰怕誰!”他握緊朴刀,直奔雷橫而去。雷橫見劉唐衝上來,冷笑一聲,也挺起手中朴刀迎戰。兩人在大路上就廝殺起來。只見他們身影交錯,刀光閃爍,一來一往如同鳳凰翻身般敏捷;一撞一衝則像雄鷹展翅般威猛。一個依照精妙的刀法進攻,一個則憑藉高超的技藝防守。這個使個丁字腳步搶攻進去;那個換個四方位置反擊回來。

當時雷橫和劉唐在路上鬥了五十多個回合,依然難分勝負。眾土兵見雷橫無法戰勝劉唐,正打算一擁而上圍攻他。突然,旁邊籬笆門一開,一個人手持兩條銅鏈走了出來,大聲叫道:“你們兩個好漢暫且停手!我已經看了很久了,暫且歇息一下,我有話要說。”說著,他用銅鏈在中間一隔,將兩人隔開。雷橫和劉唐都收住了朴刀,跳出圈子外站定。

眾人看向那人,只見他穿著秀才的打扮:頭戴一頂桶子樣抹眉梁頭巾,身穿一領皂沿邊麻布寬衫,腰繫一條茶褐色鑾帶,腳下穿著絲鞋淨襪;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鬚長。這個秀才便是智多星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是本鄉的人氏。

曾有一首《臨江仙》詞讚美吳用的好處:他讀過萬卷經書,心靈手巧,精通六韜三略。他胸中藏著戰將的策略,腹內隱藏著雄兵之計。他的謀略之高超甚至可以比肩諸葛亮,陳平又豈能與他相比。他只要略施小計,就能讓鬼神都為之驚歎。人們都稱他為吳學究,又號智多星。

當時吳用手持銅鏈,指著劉唐大聲問道:“那位好漢,請暫且停手!你為何與都頭起爭執?”劉唐瞪大眼睛看著吳用說:“這不關你秀才的事。”雷橫解釋道:“教授有所不知,這傢伙昨晚赤條條地睡在靈官殿裡,被我們抓住了。我們把他帶到晁保正莊上,才知道他原來是保正的外甥。看在他舅舅的面子上,我們就放了他。晁天王還請我們吃了飯,送了些禮物給我。但這傢伙瞞著他舅舅,一直追到這裡來向我要回禮物。你說他膽子大不大?”

吳用心中琢磨:“我與晁蓋自幼結交,他的親戚朋友我都認識,卻從未見過這個外甥。而且從年齡上看也不對勁,這其中必有蹊蹺。我先勸開這場爭鬥,再慢慢問他。”於是吳用對劉唐說:“大漢,你別太固執了。你的舅舅與我是至交好友,和這位都頭關係也不錯。他送些人情給都頭,你卻來討要,這不是讓你舅舅難堪嗎?看在我的面子上,這件事我會跟你舅舅說的。”

劉唐卻不肯罷休:“秀才,你不明白。不是我舅舅心甘情願給他的,他是騙了我舅舅的銀子。如果不還給我,我誓不罷休。”雷橫也說:“除非是保正親自來取,我才會還給他。但絕不會還給你。”劉唐憤怒地反駁道:“你冤枉人做賊,騙取了銀子,怎麼能不還呢?”

雷橫堅決地說:“這不是你的銀子,不還,就是不還!”劉唐也毫不退讓:“你不還,那就得問問我手裡的朴刀同不同意了。”吳用再次勸解道:“你們兩個鬥了半天,也沒有分出勝負,這樣鬥下去何時是個頭呢?”劉唐卻回答說:“他不還我銀子,我就和他拼個你死我活。”雷橫大怒道:“我若怕你,添個土兵來幫你,那也不算好漢。我自會搠翻你。”劉唐也大怒,拍著胸前叫道:“不怕,不怕!”說著便又衝了上來。雷橫也指手劃腳地迎了上去。兩個人又要開始廝打,吳用夾在中間勸解,但哪裡勸得住。

劉唐握著朴刀,就要衝過來。雷橫口裡罵著“千賊萬賊”,也挺起朴刀準備迎戰。就在這時,眾土兵指著遠處喊道:“保正來了。”劉唐回頭一看,只見晁蓋披著衣裳,前襟敞開,從大路上趕來,大聲喝道:“畜生,不得無禮!”吳用見狀大笑道:“看來還得是保正親自來,才能勸得住這場爭鬥。”

晁蓋氣喘吁吁地趕到跟前問道:“怎麼會在這裡鬥起朴刀來了?”雷橫解釋道:“你的外甥拿著朴刀趕來向我要銀子。我說不還給他,我自會送還給你保正,與他無關。於是他就和我鬥了五十回合,多虧了教授在這裡勸解。”晁蓋聽後說道:“這畜生!我並不知情。都頭請看在我的面子上請回吧,改日我定當登門賠罪。”雷橫也說道:“我也知道這傢伙是在胡鬧,不會與他一般見識的。又勞煩保正大老遠地趕來。”說完兩人作別各自離去。

吳用對晁蓋說:“如果不是保正你親自趕來,恐怕會惹出一場大事。你這個外甥真不是一般人,武藝非常高強。我在籬笆裡觀看了他們的爭鬥,就連那個以慣使朴刀聞名的雷都頭,也不是他的對手,只能勉強招架。如果再鬥幾個回合,雷橫恐怕會丟掉性命。因此我趕緊出來制止了他們。你這個外甥是從哪裡來的?往常時候,莊上並沒有見過他。”

晁蓋回答道:“我正準備請先生到我莊上商議事情,剛要去請你,就發現他不見了,槍架上的朴刀也找不到。後來聽牧童說:‘一個大漢拿著朴刀,一直往南趕去了。’我趕緊隨後追來,幸好得到先生的勸解才停住了。請先生跟我一起回莊上,有件事情需要和你商量。”

於是吳用回到書齋,把銅鏈掛在書房裡,對主人說:“學生來的時候,先生說今天有事情要辦,就放一天假吧。”然後關上書齋門,上了鎖,和晁蓋、劉唐一起回到晁家莊上。晁蓋把他們請到後堂深處坐下,吳用問道:“保正,這個人是誰?”

晁蓋介紹道:“他是江湖上的好漢,姓劉名唐,是東潞州人氏。因為他有一筆富貴財路,所以特地來投奔我。昨天晚上他喝醉了酒,睡在靈官廟裡被雷橫捉住了。我認他做外甥才得以脫身。他告訴我北京大名府的梁中書收買了十萬貫金珠寶貝送給東京的蔡太師慶祝生日,這些不義之財我們可以取之無礙。他來的意思正好應驗了我的一個夢。我昨晚夢見北斗七星直墜在我屋脊上,斗柄上還有一顆小星化作白光飛走了。我想這是吉星高照的好兆頭啊!

吳用笑道:“我今天早上看劉兄急匆匆地趕來,就已經猜到了七八分。這件事確實是個好機會,但是人多了不行,人少了也不行。宅上雖然有很多莊客,但卻一個也用不上。現在我們只有保正、劉兄和我三個人,這件事該如何籌劃呢?即使是保正和劉兄都非常了得,也難以獨自完成這項任務。我們至少需要七八個好漢才能成功,再多的人也沒用。”

晁蓋問道:“莫非我們需要的人數,正好對應我夢中的星數嗎?”吳用回答道:“兄長這一夢確實非同尋常。莫非在北方還有能夠幫助我們的人?”吳用沉思了片刻,突然眉頭一挑,計上心頭,說道:“有了!有了!”晁蓋急忙問道:“先生既然已經有了心腹好漢的人選,那就請快些將他們請來,我們一起完成這件大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