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什麼?修煉功法不值錢?
異世之旅:從荒年綁架史萊姆開始 汙馬鹿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鏡頭再次回到破舊神廟。
“你是說這些東西還值錢?”張存祿好奇。
“關於這個,我確實不太瞭解,但商王朝的遺物應該頗為豐富。至於這些看似普通的農具,能否換取一個好價錢,還真是難以預料。”趙傾心回應道。
“算了,我現在也不是很缺錢,忘記跟你說,我這個能力還能撿到錢呢。”
“啊?竟然還有這種好事?這可比其他的東西有價值多了吧。你應該先說這個啊。”
“這不是一時間忘了嗎。”
正當他們沉浸在對這些物品價值的討論中時,趙大山的聲音突然從院子外傳來,打斷了他們的思緒。
“二妞、晴晴、存祿哥,飯做好了,快來吃飯吧。”
“好咧!”趙傾心回應,拉起兩人便想走。
“誒誒誒,不用叫我們了吧,現在我家也有糧食了,再去蹭飯不太好吧。”
“確實呢,二妞姐姐,你家人口多,這點糧食恐怕還不夠大家分的。”晴晴也加入了討論,她的話語中帶著一絲俏皮。
自從得知家中有了充足的糧食,晴晴的心情變得格外輕鬆。她覺得自己終於可以擺脫寄人籬下的不安,不再需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來維持生活。
趙傾心轉過頭,用一種異樣的目光審視著張存祿和晴晴,然後又環顧了一下破舊的廟宇。
“你們有做飯的傢伙嗎?”她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張存祿和晴晴彷彿被雷擊中一般,這才意識到家中的實際情況。他們只有一個懸掛的鐵鍋——不,更準確地說,是一個類似臉盆的容器。用來燒水還勉強湊合,但要用來做飯,確實有些力不從心。
“行啦,看你們矯情的樣子,都在咱家蹭飯這麼久了,還缺這幾頓飯嗎?”
張存祿和晴晴相視苦笑,只得尷尬地跟隨趙傾心,同時也招呼趙大山進來幫忙搬運糧食。
趙大山一進門就驚訝地問:“你們這是從哪兒弄來這麼多糧食的?!”他似乎想到了什麼,眼睛瞪得老大,手指顫抖地指向張存祿,結結巴巴地說著。
趙傾心見狀,知道哥哥也誤會了,連忙上前解釋。
當眾人回到趙家的院子時,類似的一幕再次上演。趙大山的媳婦看到這麼多糧食,反應更為誇張,她竟然直接坐倒在地,臉色蒼白。她甚至誤以為自己的丈夫也參與了劫掠商隊這種勾當,嚇得幾乎魂飛魄散。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呀。”
經過一番努力,趙傾心終於平息了眾人的驚慌和疑慮,大家這才安心地圍坐在一起,開始享用午餐。
為了慶祝捕捉到水太歲的喜事,今天的餐桌上意外地添了幾塊肉。雖然數量不多,但在物資匱乏的當下,這已經算是難得的豐盛了。
再加上張存祿帶來的幾百斤米麵,這頓飯無疑成為了他穿越到這個世界以來最為豐盛的一頓。
趙家共有六口人。家中的長輩程歡欣,正是那位出身侯爵之家的女子,她的丈夫七年前在戰場上英勇犧牲。
大兒子趙大山去年已經成婚,妻子名叫吳慧娘。
他們的婚禮雖然簡陋,但在這個時代,這樣的簡樸儀式並不罕見。
大安朝為了安置流離失所的民眾,會透過官府的安排,將一些女子送到下面的村莊,促成婚配。
吳慧娘雖然不是流民,但受當時風氣影響,婚禮也未舉行得十分隆重。
對此,趙大山一直心存愧疚,常向張存祿提及,希望將來有機會能為妻子補辦一個像樣的婚禮。
趙家的次女趙傾心是家中的獨生女,下面還有兩個年幼的兒子,分別是十歲的三兒子和最小的四兒子,7歲,他們的名字分別是三娃和四蛋。
按照水月村的習俗,孩子們要等到12歲才能取正式的名字。
趙歡欣,無疑是水月村中最見多識廣的人。她的知識和見識,甚至可能連井裡的九叔也難以比擬。然而,出於對這個時代混亂局勢的擔憂,她並沒有將自己豐富的知識和技能過多地傳授給孩子們。
她擔心孩子們眼界一旦開闊,便會生出離家闖蕩的念頭,而她更希望他們能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安穩地生活下去。
趙歡欣的過往在村民間有著各種傳說,但真相卻鮮為人知。眾所周知的是,她多年前在逃難時來到了這個村子,被當時收養了晴晴的祁老頭救助。
之後,她與趙遠山相遇並結為夫妻,決定在這個村子安定下來。
儘管後來她的家族得以平反,她本有機會回到京城,但因為家中已無親人,她選擇留在了這個給予她新生的地方。
她對晴晴的照顧,也是為了報答祁老頭當年的恩情。
在這個世界上,趙歡欣無疑是張存祿最為信賴的人之一。如果不是她的慷慨相助,張存祿在穿越初期的艱難日子裡,很可能已經因為飢餓而無法支撐下去。
飯後,張存祿和輕輕在趙家裡幫忙弄起了活兒,吳慧娘今天不知道從哪裡撿回了幾隻裝死的野雞野兔,更神奇的是這些野雞野兔撞死的大石頭後面竟然有發現有大量的松茸松子,這種極品山珍張存祿長這麼大還沒吃過呢。
完成手頭的工作後,張存祿在一張簡易的躺椅上放鬆下來。這張躺椅是他請趙大山幫忙製作的,不求華麗,只求實用。
晴晴則坐在一旁,好奇地觀察著趙程氏手中縫補衣物的動作。張存祿則在不經意間拿起了一本破舊的書冊,翻閱起來。
這本書冊他似乎在許多村民家中都曾見過,似乎是這個世界的普通讀物,有點像地球的老黃曆。
書頁翻動的聲音嘩嘩響起,可張存祿的內心卻是越來越不平靜。
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書頁上的內容。
“這……難道是一本修煉功法?!”
這本書雖然具備類似黃曆的功能,記錄著日常的吉凶宜忌,但在其頁邊,還附有一門看似完整的修煉功法。
趙大山抱著一隻脫毛的死雞走近,看到張存祿驚訝的表情,顯得有些困惑,不明白他為何如此震驚。
“存祿哥,你之前沒看過這本書嗎?”他問道,
“這是九叔分發的,裡面確實記載了一門基礎的修煉功法。
不過,村裡真正去練習的人並不多。像張木心那樣堅持練習的人,雖然力氣有所增長,但為了修煉,他們不得不花費大量金錢購買所需的資源。
如果不是因為他一直在修煉這門功法,他家現在可能已經是村裡的富裕家庭了。”
“嗯?可有了實力不是可以更容易的賺到馬內嗎?”
“馬內是什麼?這本書裡的功法,確實是很基礎的,而且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內容一直沒有變化。
雖然它曾是神明賜予的寶貴知識,但現在,那些有更好途徑的人已經不再練習這種基礎功法了。
如果你真的想學習技藝,我建議你去鎮上或者縣城,那裡有更專業的學宮或武館,那裡的學習環境會更好一些。”
對於趙大山的話,張存祿沒有直接回應。他並不缺乏實戰技巧,畢竟在現代,他繼承了師父的武館,並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聲譽。
他更關注的是,這個世界的功法竟然如此普遍,甚至到了被人輕視的地步。
這讓他意識到,不同世界的情況確實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景。
在這個世界,功法的普及程度就像現代的數理化知識一樣,雖然人人都知道學習它們能帶來巨大的好處,但真正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深入學習的人並不多。
任何事物一旦變得普遍,似乎就會失去其原有的價值。
這本經歷了時間考驗的基礎功法,在這個世界的許多人眼中,已經成了過時的東西。張存祿對此感到既驚訝又困惑,不知道該如何評述這一現象。
可張存祿最後還是不死心的多問了一句:“修煉不是可以延長壽命嗎?這個難道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