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我是活著還是死了?為何我感覺我活著卻猶如行屍走肉,我感覺我死了肉體又在活著,我找不到繼續支撐繼續前行的道路,心裡面都是一層又一層的積灰,和掃不盡的疲憊,我左顧右盼,左思右想的生活,終究沒有給我帶來一個新的希望,我只能在寒冰刺骨的雪地之上赤裸赤膊繼續行走,我要求極簡,卻總是所剩不多,我內心富足,卻逃不過一日三餐,境界雖低,也想步步向前,我自私又懦弱,卻也對人秋毫不犯,我一身傷痛,還要在乎他人的感受,我如一片葉子,緩緩的緩緩的隨著秋天到來而凋落在半空中,直到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就是塵埃落地,被風再吹翻在角落,隨著時間被所有的一切給遺忘,這就是我的一生啊,我曾經嚮往的是繁華刺激,現在是孤獨和落寞的,我總是拒絕這個世界靠近我的手,我的心是封閉的,我彷彿對這個世界不再充滿信任,而是感到深深地危機感,只有孤獨讓我感到最為安全,不再喜歡逢場作戲的禮貌熱鬧,而是一個人待著,靜靜的發呆,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寫的好也行,寫的差也罷,我何必在乎別人對於我的評價呢?我上輩子一定是一條魚,或者一隻鳥,因為和我一樣,嚮往大海藍天,喜歡廣闊自由,深深地熱愛自由自在,而不喜歡被束縛住,而當路到盡頭走不通的時候,才發現真正的自由是自己的自律,你有多自律你才能多自由,掌控自己的情緒,喜悅和痛苦包括成就感都會有,你是想孤獨終老,還是想老有所依呢?無論你怎樣選擇也都會有大小不一的遺憾存在,當選擇種下,人生之路便已經開始,為什麼有的人會成功到達彼岸,有的人會半途而廢,是因為到達的人知道不可後退,只能一直往前走,而半途而廢的人都有很多的退路,寫作也一樣,無論怎麼競爭激烈,總還是有人能夠成功脫穎而出,那就是視寫作如生命的人,是真正的動力沒有其他比得上,也總有大部分人的退出,因為基於利益的投入,總會患得患失,支撐不了你走過的路程太遠,歷史寶貴的經驗總是重複,勝利屬於那種無我的人,不給你錢你幹不幹,你還幹啊,那就是別人眼裡的傻瓜,因為是站在利益的角度,但是往往這樣的人眼光更長遠,最後能有所成就,我總是以為人生太難,人生多是磨難的堆砌,但是寫作的時候也發現,經歷的困難都沒有白費,化作了人生的思想,化作了文字輸出,沒有足夠的經歷,也寫不出感慨頗深的文學吧,只有在焦慮痛苦時候,我才能靜下心看書治療頭痛,而不焦慮不痛苦時候,我是靜不下心來刻苦學習的,雖然都知道讀書學習好,但是真的靜不下心來,因為世界還是短期主義盛行,長期主義要耐心,我們真的很難做到吧,除非是人有一天大徹大悟了,修為的定力夠了,才可能靜下心真正不為外物所擾吧,定不下心來,說明我一定還在心靈深處迷戀世界的繁華鏡影,是啊,當下是有慾望的,並且慾望極深,男女之事樂此不疲,對金錢也無比渴望,只有讀書和寫作算得上貧窮時候的奢侈了吧,我得努力面對自己的內心,變的真實不再虛偽,我得鄙視自己的一切貪婪和愚蠢急功近利的心態,得讓內心澄清清澈不再混濁不堪,吾日三省吾身,眾生皆為我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書讀了再多以後,就不要執著書本的定義了,在實踐裡面調整完善就很好,人有所選擇,還是人生短暫,及時行樂,一生都不要那麼累,只是大多數都沒機會享受人生,都是苦難的人生,所以只有堅韌不拔,才能從逆境站起來,衝破難關吧,人一生為個什麼?所求也就心安,為個快樂而活,只是太多人放大了無限的慾望,控制不住的內心了那就可怕,有一天,如果我有錢了,也要回歸向往的詩書田園生活,哪怕沒有錢,也一定會迴歸詩書田園的生活,農村出生總帶著鄉土氣息,融入不了城市的精緻生活,總是嚮往著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從農村而來,向城市而去,只為生活所迫,若是生活如意到來,還得從農村來,迴歸農村去,那裡的山山水水永遠是我心中最美的故鄉,雖然路沒有城市的寬廣,購物沒有城市方便,房子沒有城市高大,夜市沒有城市繁華等等,但是那裡從始至今才是我停留過最開心的記憶,那是一個真正有血有肉停留的地方,我的呼吸乃至血液都只有在故鄉而甦醒興奮,充滿生機活力,這是城市生活代替不了的吧,今生的遊子何其之多,遍佈世界各地,數至億萬,只有葉落歸根的時候才會無比懷念我的故鄉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酸苦難故事,為了生活而打拼奔波不止,散落在世界各地,都不容易吧,如果時間允許,再拼搏十年吧,十年之後,真的回到故鄉,就想養養雞鴨魚鵝,種些蔬菜瓜果花草樹木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小時候特別喜歡種樹,每天給它澆水,希望它快點長大,十年半月過了看不到變化,也就和夥伴玩去了忘記了,可是樹自己還在默默生長,你看著它就很慢,一晃時間過去了十年八年,當年的小樹就已經長的粗壯,開始了開花結果,喜悅之情真的有,還有悟到人生的道理,就是人注意力太大,往往代表急功近利和種樹一樣,近期看不到變化,越希望長的快,都不起作用,反而心裡會急躁,反而不過多注意它,只是把種子種在對的地方,只需要耐心等待,像讀書一樣,每天讀一點,十年以後,自然像種樹一樣,樹自然而然十年長大了,是每日都在厚積薄發,人每天學習一點,十年以後也像樹長大那麼大變化,所以是人生哪裡都是學習,在學校學,還是家裡學,是書本學,還是生活自然學,都只是一個地方而已,真正可貴的是自己那顆向學的心,因為處處皆學問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