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1=5 番外(5)
八零穿書嫁不育軍官生龍鳳胎 酒澄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路遠開著摩托車,帶著蘇瑤在附近的山路繞彎。
南方其實沒有多少山地,特別縣城屬於平原地區,所謂的山也就是小山丘罷了。
別看是小山丘,這坑坑窪窪的山路並不好走。
特別是走下坡路,俯衝下來的那一刻,她覺得自己的心臟都要跳出來了。
“害怕嗎?”前頭的路遠戴著頭盔,聲音從頭盔裡傳出來。
蘇瑤也戴著頭盔,雖然隔了兩個頭盔,但她還是能清楚聽到他的聲音。
怕嗎?她應該是害怕的,可她抱著他,被他護在身後,她的心又莫名的心安。
她不相信這條坎坷的路,她卻相信他。
正如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可因為有他在身側,她覺得一定會走得很好。
“不怕,有你在,我怕什麼。”蘇瑤說著,臉貼在他的後背上,感受著他強有力的心跳聲。
路遠聽到她這句回答,唇微微勾了起來。
都是有兒有女的人了,他們今天這番冒險,實在是有些不應該。就算路遠技術再好,可誰也不能保證意外不會發生。
好在,他們順利安全到家了。
雖然今天有些太瘋狂了,不過不得不說,夫妻之間的感情要保鮮,必要的時候還是要保證一下兩人獨處的時間,這樣真的有助於感情的升溫。
特別是他們有三個孩子,雖然請了李蘭花幫襯,可家庭生活到底是柴米油鹽的人間煙火氣。
時間一長,多少會有些乏的。
不過,他們家的生活即將會比之前安靜許多,因為擺擺和鐺鐺要上幼兒園了。
這年頭,幼兒園的說法還不是很普遍,大多數叫託兒所。
託兒所一般都是單位或者集體辦的,私立幼兒園還沒有出現。而且,託兒所的主要功能是方便雙職工父母,讓他們上班的時候,孩子能有個去處。
大院裡面是有託兒所的,一般大院的孩子都在這裡上,因為只是服務大院,所以規模不是很大。
“擺擺和鐺鐺上託兒所的事,你是怎麼打算的?在大院上,還是送去縣城上?”路遠問。
大院的託兒所規模始終較小,配套的資源相對會沒那麼全面,而縣中心託兒所,是全縣城規模最大配套最好的公辦託兒所,如果蘇瑤想把雙胞胎送過去,他可以提前跟人打招呼。
“還是留在大院上吧。”蘇瑤想了想說:“把他們送去託兒所,我主要是想他們有些集體生活,能跟不同的人接觸。孩子還小,接送方便是首要考慮的,至於能否能學點什麼知識,我還是不指望了,有個快樂的童年比讀書更重要。”
這年頭的人還不太卷,她就順應潮流,讓孩子有個完整的童年吧。
大概是有人作伴的原因,擺擺和鐺鐺完全不抗拒上託兒所,甚至非常期待去上學的那一天。
開學前幾天,路遠放假,便開著摩托車,帶著媳婦孩子,一起去縣城買書包。
擺擺和鐺鐺還小,兩人一塊坐在前頭,蘇瑤則把洞洞背在胸前坐在後面,等路遠擰下油門,就出發了。
跟上次和媳婦出門要耍帥不同,這次有三個小孩在車上,路遠不敢開得太快,一路去縣城,都是開得四平八穩。
到了縣城,他們就直奔百貨大樓去。
擺擺和鐺鐺本來就期待上學,今天要買書包就更激動了。
百貨大樓他們已經來過很多次,也知道書包在哪個區,進去之後,兩個小傢伙就直奔過去。
蘇瑤跟路遠走在身後,路遠一向覺得孩子要勇於探索,可蘇瑤還是不太放心,朝著他們的風一樣的背影喊道:“你們小心點,別跑太快。”
說話間,路遠已經自動自覺把她身上的揹帶解開,然後把洞洞抱了過來,“你背了這麼久該累了,你不用管他們兩個,看看有什麼想買的就儘管買。”
背了一路的確有些累了,蘇瑤動了動肩頸,就看到洞洞眼珠子提溜轉,對這個新鮮的地方充滿了好奇。
路遠抱著洞洞,蘇瑤跟在身側,一路走走停停地往箱包那邊去。
等他們找到擺擺和鐺鐺的時候,兩個小傢伙已經各自挑選好自己要買的書包了。
“媽媽,我要這個書包。”
擺擺和鐺鐺異口同聲地朝蘇瑤指著自己想買的書包喊道。
蘇瑤抬頭看了一眼,擺擺挑選了一個紫色的書包,而鐺鐺挑選了一個藍色的書包。這年頭的書包款式跟後世肯定沒法比,只要孩子們喜歡,蘇瑤就同意。
“行,你們請售貨員阿姨給你們開單吧。”蘇瑤笑著應下,“等會順便把鉛筆、鉛筆盒這些文具一併買了。”
其實這年頭的託兒所是沒有語數教學的,只是蘇瑤覺得還是得備一點,如果哪天他們感興趣想寫想畫了,總得有個工具。
離開百貨大樓之後,他們在附近吃了點東西,看著時間還早,便繞去利群一趟。
擺擺和鐺鐺長這麼大,還沒去過媽媽的製衣廠,他們平時只知道媽媽去上班,但媽媽做什麼工作是不清楚的。
當然,他們今天過來,蘇瑤也沒有特意告訴他們,自己是利群的小老闆。她沒有刻意隱瞞,但也沒有特意告之,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他們在工廠溜達了一圈,最後才回到辦公室。
今天是週日,林娉婷一般都在家陪閨女,沒想到今天來了。
她聽說擺擺和鐺鐺出來買書包上學,不由說道:“我家囡囡明天也要上託兒所了。”
“那你打算讓她去哪兒上?”蘇瑤問。
誠然,如果林娉婷想把閨女送去大院託兒所是沒有問題的,可離得實在有些遠,沒必要。這樣一來,她就必須託關係去上縣城的公立託兒所。
“沒想好。”林娉婷看著蘇瑤,說:“其實,我有個想法。”
“什麼想法?”
“就是咱們工廠辦一個託兒所,這不僅僅可以解決我家囡囡上託兒所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大部分工廠工人孩子沒人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