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444444444444444444
星穹鐵道:我景元被二創瘋狂迫害 炸天幫幫主朵拉克斯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諫阻納質
官渡之戰後,北方地區的政局發生重大變化。兵多地廣的袁紹被曹操打敗後病死,兩個兒子相互攻殺,力量削弱。曹操兵威大盛,實力日增,開始雄踞中原。曹操為試探江東的虛實,於建安七年(202年)派人下書要孫權送人質入朝。孫權召集臣下商討解決辦法。面對曹操的訛詐,許多人猶豫不決。而周瑜堅決反對向曹操屈服。他認為,江東自然環境優越,交通便利,兵精糧多,具備割據條件,完全不應該向曹操低頭。送去人質反而會陷入被動,受到曹操的鉗制。周瑜的意見得到了孫權母子的一致贊同。孫權的母親還囑咐孫權要像對待兄長一樣的尊重周瑜。 [110]
赤壁立功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佔領荊州以後,水陸軍幾十萬順勢南下進逼東吳 [131]。周瑜“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 [108],堅決主張抗曹。為打消江東內部“投降派”的政治疑慮,周瑜指出“曹操雖然託名漢朝丞相,實為漢賊”。此言論使江東戰略防禦師出有名。周瑜又向孫權及江東群臣指出曹操南下的兵行四患,並自請領兵抗曹, [20]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於是孫權任命周瑜和程普為左右督,以周瑜為主帥 [94] [101-102],與劉備共擊曹軍。
周瑜率軍進駐夏口,主動出擊逆流而上,暴師長江,對曹軍實行水上遭遇戰,扼住曹軍咽喉,不令曹操陸軍得以登陸江南 [132]。周瑜佔領有利地形後,用詐降之計,利用凱風大作的天時,巧用火攻,於赤壁以弱勝強,大破曹軍 [133]。周瑜既是孫權抗曹戰略的主要支持者,參與決策,也是執行者,負責具體戰役的指揮 [159],赤壁之戰的勝利,加強了孫氏政權在江東地區的割據地位,為爾後的魏、蜀、吳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礎。 [95]
開拓荊州
赤壁之戰後,周瑜率軍溯江進攻由曹仁、徐晃駐守的江陵(江陵為南郡治所) [75-76],先是大破曹軍於夷陵(今湖北宜都北),後對曹軍“所殺傷甚眾”,曹仁棄城逃走,周瑜成功奪取荊州重鎮南郡,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 [81]周瑜銳意進取,主張在漢末紛爭之際,“橫行天下”,積極開拓,發展自己,他在赤壁之戰後籌劃進圖中原 [93],提出“取蜀,並張魯,聯馬超,再以襄陽為根據地蠶食曹操,北方可圖”的戰略。 [26]孫權在稱帝后盛讚周瑜開拓之功:周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 [83]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 [134]。
人物評價
播
程普: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31]
諸葛瑾、步騭: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於烏林,走曹仁於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 [25]
兩晉
陳壽:①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蕩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②瑜少精意於音樂 [25]。
陸機:①飭法修師,則威德翕赫。賓禮名賢,而張公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達而聰哲,故同方者以類附,等契者以氣集,江東蓋多士矣 [32]。②周瑜、陸公、魯肅、呂蒙之疇入為腹心,出作股肱。
袁宏:①公瑾卓爾,逸志不群。總角料主,則素契於伯符;晚節曜奇,則叄分於赤壁。惜其齡促,志未可量。②公瑾英達,朗心獨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託霸跡。志掩衡霍,恃戰忘敵。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參分,宇宙暫隔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