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44444444444
星穹鐵道:我景元被二創瘋狂迫害 炸天幫幫主朵拉克斯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文化
貞觀初年,李世民詔令在全國範圍內收集圖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書20餘萬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館”以儲圖籍。並任命虞世南、褚無量、姚思廉、歐陽詢等充任學士,以魏徵、虞世南、顏師古等著名學者、碩學之士相繼為秘書監,主管國家的圖書館和藏書事業,選五品以上工書者為書手,又在弘文館設立檢校館藏的官員,將繕寫、整理、校勘圖書,藏於內庫,以宮人掌管。官府藏書機構除“弘文館”外,另有“史館”、“司經局”、“秘書省”和“崇文館”等,其藏書質量和數量遠遠超過前代,史稱“群書大備”。晚年因連年用兵,營造宮殿,雜稅日益苛重。
民族
唐王朝建立之初,東有稽胡的擾邊,西有吐谷渾的威脅,北有突厥的侵襲,尤以奴隸主貴族統治的突厥武裝曾直逼唐廷首都長安(今西安)的近郊,成為當時的主要威脅。李世民即位後,經過三、四年的認真努力,國家的經濟實力有了明顯的好轉,政權得到一定的鞏固,便對突厥的騷擾從防禦轉入反擊。 [67]但是同時對它周邊的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
武德九年(626年)九月,即位伊始的唐太宗說:“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
貞觀元年(627年),又說:“朕以天下為家。”
貞觀十八年(644年),又說:“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敵。”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又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68]
步輦圖
唐太宗的這種認識和思想,顯示了處理民族關係和中外關係的仁和寬厚的胸懷。在這種思想和胸襟指導下,貞觀時期推行了十分開明友善的民族關係和中外關係政策。 [68]
貞觀四年(630年),唐朝滅亡東突厥汗國後,沒有采取歷史上慣用的分離肢解措施,而是採取了“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會組織和風俗習慣,在東起幽州(今北京市)西至靈州(今屬寧夏)一帶,設定了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歸附突厥降戶,又在突厥原居地設定了定襄、雲中兩都督府對突厥留居民眾實施管理。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領擔任,可以世襲,創立了新的羈縻府州制度。開明友善的政策很快就取得了良好成效。 [68]
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贊普(即君長)松贊干布的多次請求下,答應將宗女文成公主嫁給他,並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公主入藏。松贊干布聞訊大喜,親自從首都邏些(今西藏拉薩)來到河源(今青海省鄂陵縣湖西),以子婿之禮接見李道宗。從此,吐蕃和唐朝結為甥舅關係,相互學習,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