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整個墓葬群已經整理完畢,還請您過目。”

張啟山等人知道張浩之所以讓他們清理墓葬,是因為他需要神物。

但是他們分辨神物很困難,需要長時間使用,慢慢發現神物特殊功能才能判斷一件古董是不是神物。

張浩就不一樣了,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所以張啟山才讓手下把墓葬裡所有東西都清理出來,讓張浩過目。

張浩點點頭,走向一旁,這裡整齊擺放了數十件古董。

他一眼掃過去,這些古董的屬性一一在旁邊浮現。

【物品名稱】:青釉羊首壺

【物品等級】:下品法器

【物品作用】:化水為酒

【物品說明】:將清水裝入其中,一夜之後就能轉化為美酒。

第一件古董居然就是一件神物,這處墓葬出土神物的機率也太高了。

雖然品階都不算高,但架不住數量多啊。

按照這樣的速度下去,離地焰光旗修復速度會比自己預計的要快得多。

眼下還有數十件古董沒有檢視,指不定裡面還有神物。

張浩繼續往下看,一連十幾件古董都不是神物。

直到他目光落到一個巴掌大丹爐上的時候頓時驚掉了下巴。

【物品名稱】:五行聚煉爐

【物品等級】:下品靈器

【物品作用】:煉製丹藥

【物品說明】:煉丹不僅用火,而是將五行全部利用,威力遠超普通煉丹爐,煉製丹藥只需將靈藥放入其中,以神火催動,丹爐將自動根據靈藥藥性配比生成丹藥。

張浩不敢相信眼前所見,他揉了揉眼睛,眼前文字卻沒有變化。

這個丹爐不僅是神物,還是神物中等級比較高的靈器。

更讓人吃驚的是,這個丹爐居然可以自行煉製丹藥,這簡直就是傳說中的仙人手段。

這個功能實在匪夷所思,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張浩決不相信這種事情是真的。

當然五行聚煉爐對其他人來說或許無用,因為催動它需要用到神火。

但這卻難不倒張浩,他的離地焰光旗是一件火屬性極品先天靈寶,催動它釋放的火焰就是神火。

張浩感覺這個丹爐簡直就是為自己量身定製的。

至於靈藥他身上還有二品靈藥太歲。

回去之後一定要嘗試一下五行聚煉爐的效果,如果真的能煉製出藥效驚人的丹藥,那對他來說就是天大的好事。

目前為止,張浩使用靈藥輔助修煉的做法都是直接放進嘴裡咀嚼。

靈藥的藥效必須配伍煉製成丹藥才能完全發揮。

他直接咀嚼,這樣方便是方便,但也浪費了大量的藥效。

藥效雖然浪費了,但張浩也沒有辦法,畢竟他不會煉丹,而且煉丹需要的材料眾多,還要耗費大量時間。

有五行聚煉爐就不一樣了,只需要把靈藥放進去,然後使用神火催動就能煉製出丹藥。

這就讓煉丹變得異常簡單起來。

當然這個簡單是對張浩來說的,畢竟其他人沒有辦法弄來神火。

張浩相信有了五行聚煉爐,往後他就可以用同樣的靈藥提升更多的修為了。

這處墓葬裡神物眾多不說,居然還有這種寶物。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一切。

張浩繼續往下看,不過接下的二十多件古董中間沒有再發現神物。

也就是說他總共從數十件古董中間找到了兩件神物。

數量雖然不多,但機率可是已經很高了。

周圍眾人看到張浩臉上笑容都要溢位來了,知道肯定是發現了神物。

他們很好奇,這些古董中間到底那件才是神物。

這時他們見到張浩拿起了一隻羊首酒壺。

“這隻酒壺是一件神物嗎?”

“我怎麼看這隻酒壺都很普通啊。”

“我敢肯定,它一定是神物,前輩分辨神物就沒有失手過。”

……

接下來的一幕卻讓他們目瞪口呆。

張浩拿起酒壺在胸口碰了一下就又放回去了。

張啟山等人實在不理解張浩為什麼要這樣做。

緊接著,張浩又拿起一個巴掌大小的丹爐,這次卻沒有放回去。

直到這時,眾人才明白真正的寶貝居然是這個不起眼的丹爐。

“前輩,這丹爐有什麼特別的作用嗎?”

張啟山抑制不住內心的好奇,開口詢問道。

“自動煉丹。”

“嘶……”

張浩身邊頓時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什麼?”

“世界上居然有這種神奇功能的神物?”

“要不是從前輩嘴裡說出來的,誰要說這話我一定以為他瘋了。”

“這個能力也太逆天了吧,難怪前輩笑得那麼開心。”

……

張啟山忽然面色變得嚴肅起來,他衝周圍眾人提醒道:

“前輩相信我們,把我們每一個當成心腹才把丹爐的作用告訴我們,所以我們也要對得起前輩,今天這裡發生的事情誰但凡洩露一個字,不要怪我不留情面。”

“佛爺,我們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的。”

“佛爺你就放心吧,我們都是張家人,前輩越強我們的日子就越舒坦,沒人跟自己過不去。”

……

張浩聞言笑了笑,他既然敢說出來就不怕訊息洩露。

這種事情傳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的。

相反你越是遮遮掩掩,更會弔起人的好奇心,反倒會招惹不少麻煩。

當然,真要有不長眼的敢覬覦自己的寶貝,他就不會介意殺人立威,正好可以藉此磨鍊自己實戰的能力。

……

“大家再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遺漏,沒有遺漏我們離開這裡。”

張啟山話音剛落,山洞裡忽然響起“轟”的一聲巨響。

只見中間位置塌陷進去一大塊,幾個站在那片區域的張家軍士兵跟著一起掉了下去。

眾人面色大變,紛紛停下腳下動作,生怕一不小心再次造成塌陷。

就在這時,塌陷口下方傳來一道聲音。

“前輩、佛爺,這下面是一條礦道。”

眾人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掉下去的人沒事就說明塌陷的深度不高,不會危及生命。

這才敢挪動腳步走到塌陷邊緣往下觀察。

只見塌陷深度不過四五米,塌陷的位置在一條礦洞上方。

應該是挖礦的時候礦道剛好經過墓葬群下方,下面沒有支撐,經年累月這才造成的塌陷。

見沒有危險,眾人一個接著一個跳了下去。

張啟山手指從礦洞上撫過:“這條礦道要比鬼子挖的年代更為久遠,看裸露礦石的氧化程度,礦道至少存在數千年。”

“這麼久嗎,你們說這條礦道是不是以前修青銅門的那些人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