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的試鏡下來,說實話,很累。

因為他要看不同的人演同樣的片段,每個人對角色的理解又不相同。

這些拿出來面試的劇本,又很空洞。

尤其是那些臺詞的,就簡單隻有幾句臺詞。

餘下的,全靠演員來發揮。

不過,對於陳楠來說,還是很有收穫的。

原來每個過來試鏡的演員,馮小缸會根據演員的情況給出不同的劇本片段。

不是演技越好的給出的就越難。

正好相反,演技越好的,越給簡單的,簡單到是有的只有一句臺詞。

那些演技差的,會挑出難一些的出來。

馮小缸說,這是為了基礎的平衡。

至於為什麼,他沒解釋。

馮小缸雖然很用心的在教陳楠,卻不會每一件事都點破。

得要陳楠自己去悟。

如果悟不出來,說明沒有這方面天賦,他到時候也會如實跟鄭小龍交代。

這勉強也算的上是一種變相的考驗吧。

五天的面試結束了。

陳楠將寫好的兩部小說一股腦全丟給趙勝男,丟下一句,“趙姨您挑一部”飄然而去。

法國巴黎。

這是陳楠第一次來巴黎。

對比國內熱炎熱的夏季,八月的巴黎簡直就是春天。

“你就拿這點東西出遠門?”

航站大廳裡,王曉萍接到陳楠後,沒好氣的問了句。

“懶得拎箱子。”陳楠聳聳肩。

他出門旅行大多都是揹著個雙肩包,最多再拎個電腦。

“走,先回家。”

一路上陳楠好奇的打量著這座被稱之為世界‘浪漫之都’的城市。

這是他兩世為人第一次來巴黎。

印象中對這座城市大多都來源於網路。

很快就到了王曉萍在巴黎的住所。

條件還好,兩室一廳的房子。

“大娘,弟呢?”進門後,陳楠東張西望的逛了一圈,見屋子裡沒有其他人,好奇的問道。

“說是同學搞了一個夏日營,別管他,正好你這幾天住他房間好了,被子和床單我都給你換了新的。”

“好咧!”

陳楠接過大娘遞過來的水,開心的回了句。

一開始還打算,要是沒有空餘的房間,是不是要找家酒店呢。

記憶裡這位弟弟見過的次數不超過三次。

每次都很少有交流。

吃過飯,陳楠洗了個澡,也沒客氣直接睡覺了。

正好王曉萍下午也要去上班。

......

傍晚的巴黎,黃昏下的夕陽漸次鋪展在溼漉漉的石板街上,宛如金色的麥浪海。

舒緩的音樂,從街邊一名妙齡少女手中的小提琴裡蔓延出來。

周圍的行人也不似白天那般來去匆匆。

三三兩兩相約著漫步在街道兩旁。

正在粉刷自家牆面的老闆,一不小心打翻了油漆,引來過路人的側目。

沉睡中的陳楠聽到窗外的嘈雜聲,漸漸甦醒過來。

抬手習慣性摸了摸床頭櫃上的手機,而後循著聲音起身開啟了窗戶,就看到這一抹風景。

他倚靠在窗邊,半眯著雙眸,慵懶的感受著塞納河吹來的晚風。

這是一個神奇的城市。

白天和絕大多數國際大都市一樣,車馬如龍,隨處可見手拿提包,穿著筆挺的衣服匆忙來往的打工人。

可是一旦到了下班時間,這座城市彷彿按下了慢放鍵,整座城市也跟著慢了下來。

儘管陳楠才來了兩天,對這個城市還是很陌生,卻依然愛上了它。

這兩天,王曉萍有些忙,陳楠獨自一人穿梭在大街小巷。

這個時空的華夏國際地位遠超上一世,漢語成了通用語言之一。

這給陳楠在巴黎遊玩帶了很大的便捷。

大街小巷也隨處可見華人的面孔,大家並沒有說著一口法語,而是很自信的跟周圍同事朋友,用著漢語在交流。

兩天的時間不足以逛完這座城市,卻能讓陳楠對這裡有個大概的瞭解。

來巴黎第三天,陳楠見到了王曉萍口中的領導。

是一位很有特點的法國人,說話沒有想象中那麼古板,反而很幽默。

談話間,他不停的誇讚著陳楠,說他是一位具有法國浪漫主義的華夏人。

對於陳楠的作品,給予了高度讚賞。

陳楠忍不住在心裡發笑。

這本書本來就是法國人寫的,口味相投是必然的。

話題結束前,他邀請陳楠舉辦一場籤售會。

這本《小王子》藉著華夏宣傳的噱頭,在法國短短一個月時間銷售近20萬冊。

這位名為貝爾特朗的法國人出版社主管表示,這本書有望在年底之前突破一百萬。

“吹牛遇到高手了.....”

他就是心裡對小王子再有信心,也不會傻到覺得短短几個月時間能達到一百萬。

不過呢,籤售會和宣傳採訪影片之類的倒是沒問題。

週末。

吃過早飯後,王曉萍帶著陳楠去見一位國人。

路上的時候,陳楠才知道,自己《小王子》的法文翻譯就是今天見的這位。

隨帶還簡單的介紹了這位,讓陳楠要保持尊重。

“您好,安院長。”

咖啡館裡,陳楠熱情的伸出手對著這位年約五十上下的中年人打起了招呼。

“你好,陳先生,小說寫的不錯。”安院長握了下陳楠的手,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幾人落座。

“安院長客氣了,您喊我小陳就行。”陳楠微微欠身,不敢託大。

別說這位幫自己翻譯過小說,就是沒有,對方的成就也值得陳楠尊敬。

對於這類純粹的學者,尊敬是最起碼的態度。

交談中,王曉萍聊起了安院長翻譯的《巴黎聖母院》,這讓陳楠肅然起敬。

頃刻間,一個念頭在腦海中瘋狂的生長。

午飯時間,陳楠一改往日的秉性,開始對著安院長,不停的獻殷勤。

當話題談到陳楠是北電學生時,安院長笑著說他女兒也是在北電畢業。

陳楠想了下北電歷屆畢業學姐裡面姓安的是誰,卻半天也沒想起來。

但王曉萍和安院長只是相視一笑,並沒有給陳楠解開疑惑。

離開後,陳楠提出可不可以明天去拜訪對方時,安院長欣然同意了。

隨後雙方互換了聯絡方式。

回去的路上,陳楠依舊在抉擇,要不要實行心裡的想法。

機會就在眼前,稍縱即逝,下次再來不一定有這麼好的機會。

“楠楠,你真不認識安院長的女兒是誰嘛?”正在開車的王曉萍,眼神瞟了一眼後視鏡,望了一眼沉默中的陳楠,微笑著問道。

“我不認識。”陳楠還在回憶書中那本書的情節,隨口回了句大娘的話。

王曉萍輕笑一聲,沒好氣道:

“既然不認識,那你剛才怎麼一個勁的對安院長獻殷勤呢。”

聽到這話,陳楠一陣愕然,不自然的扭了扭身子,想要解釋一下,話到嘴邊卻又止住了。

“我剛剛表現的那麼明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