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吞噬,宋天銘得到了蠟燭龍血以及蠟燭龍鎧的能力。

第二次吞噬,他則是意識海中留存了一副真龍拳圖,一旦啟用便能被動施展出蠟燭龍拳。

而第三次能得到什麼,他很期待。

龍肉入體,瞬間消化成無數精神粒子,充盈向宋天銘精神體的邊邊角角。

消化龍肉的同時,蠟燭龍一生的記憶也如一幕幕場景般飛速在他腦海中閃過。

宋天銘迅速掠過這位真龍種波瀾壯闊的一生。

蠟燭龍並非天生龍種,它起初只是蠻界中的一條小蛇,幼年時碰巧遇上一尊祖蛇隕落,吞噬祖蛇部分真血寶肉,從此走上了龍種進化路。

蠟燭龍的進化路走得很艱難,它斷過頭,流乾過血,甚至被縱橫幾個界域的妖孽崩碎過意識海。

但最終蠟燭龍熬過了所有的苦難,走到了龍種進化路的盡頭,成為了萬生頂禮膜拜的真龍種。

而此時,它不過百歲而已,可謂是未來可期,潛力無限,意氣風發。

萬界都認為它將成為下一個笑傲宇宙的千古生靈,但誰知蠟燭龍的境界卻從此停滯不前,這一停,便是一生。

龍生末年,蠟燭龍再無年輕時的意氣風發,心頭留存的只有再進一步的執念。

它開始嘗試各種邪法,例如不顧天倫,屠殺數個小世界,以無數生靈的血肉煉成眾生丹。

又或者從各大界域擒拿數萬名身負靈體或道體的天才,剝離體質,去培育一朵無暇級大藥的幼苗。

幾多邪法,徒增殺戮,而未有一法奏效。

最終,蠟燭龍將目光投向一則虛無縹緲的傳說,神鄉。

傳聞,神鄉中藏有改天換命之真法,能讓庸骨俗體踏足萬古不朽之境。

但人世間前往神鄉的方法很少,蠟燭龍先大肆殺掠,妄圖尋出天命者,但終究無果,反而落到萬界通緝,人人叫殺的地步。

而後它開始闖蕩隕神級禁區,九死一生下終在一片血色禁地的深處找到了通往神鄉的入口。

搏殺鎮守血色禁區的千臂真靈後,它透過轉瞬即逝的入口轉移到神鄉。

轉移的過程很慘淡,本就虛弱的蠟燭龍再次受到虛空裂紋的切割,肉身湮滅,精神體更是十不存一。

但它終究得償所願,踏足神鄉。

蠟燭龍很興奮,震翅而動,火焰隨形,精氣神如熔爐滿載轟鳴,它往昔觀想過的天象地變都隨之而浮現,其中有高聳入星空的山嶺被比肩星球的獨角獸撞斷,還有高懸天穹的紅日被大地深淵吞噬。

恐怖而璀璨的場景猶如一幕幕圖畫延展,將蒼茫茫的神鄉映照的璀璨奪目。

蠟燭龍以為自己將開始新徵程,新龍生,但殊不知殺劫已至。

神鄉深處,一根黑色尖刺急速穿梭而來,穿梭間,無數異象奔潰,

但就在此時,遠方射來了一根黑色尖刺,直指蠟燭龍。

蠟燭龍感知到尖刺後,驚恐萬分,立刻猛開龍顎,其喉嚨中噴吐出熾熱火焰。

龍吟間,蠟燭龍頭頂的白色蠟燭綻放無量光,每一縷光輝都在燃燒,將熱量傳遞至燭芯之上。

呼!

燭芯燃燒,一簇混沌焰飄逸散空,將龍焰渲染成混沌色。

磅礴無邊的混沌龍息沖刷天際,沿途間精神共振,大道共鳴,混沌氣息與火道規則環繞其旁。

然而一切抵抗都是無用的。

黑色尖刺勢如破竹,穿透混沌龍息,更將蠟燭龍的頭顱釘死在地面之上。

場景結束,宋天銘卻久久無法緩過來。

蠟燭龍一生無敵,但它將在神鄉施展宏圖時,卻死在了一根小小的尖刺之上,實在悲催。

宋天銘看向釘在蠟燭龍頭顱上的黑色尖刺,面露恐懼。

蠟燭龍絕對不是弱者,否則它也不能在血色禁區中逆斬千臂巨靈這尊無敵者。

此時,亞古道:“穹天刺蝟乃是上古奇獸,血脈不比真龍,天鳳弱。更何況穹天刺蝟的境界遠超蠟燭龍,瞬殺蠟燭龍這種亞龍不足為奇。”

宋天銘未曾聽過穹天刺蝟,但能與真龍,天鳳這種神獸並肩,足見其血脈逆天處。

宋天銘不禁遐想:“倘若我吞了那根黑刺,能得到穹天刺蝟的神通嗎?”

忽然,宋天銘覺得喉嚨發燙,他不禁猛吸一氣,而後向外傾吐。

轟!

一股火焰自宋天銘的喉嚨中噴射而出,火焰溫度之高,竟將數百米內的霧氣焚燒一空。

自己居然領悟了龍息!

但宋天銘還未興奮多久就痛苦的跪倒在地。

他低頭望去,發現自己精神體內有一團火焰如岩漿般流動。

這團火焰熾熱無比,其擴散的光與熱彷彿要把宋天銘的軀體撐爆。

亞古厲聲道:“快運轉神聖光明術。”

聞言,宋天銘立刻結印,心頭默誦法決。

頓時他的精神體內部迸發出一團團乳白光輝。

光輝聖潔,流動間鎮壓火焰,洗滌精神體。

片刻後,宋天銘體內流動的火焰便被光輝洗滌成灰燼,祛除而出。

灰燼飄散出身體後,宋天銘雖然渾身輕鬆,但卻覺得自己的精神體似乎弱了幾分。

亞古解釋道:“這些精神餘燼是你吞噬蠟燭龍後,無法消化的部分,祛除過後,你的精神體自然會弱小几分,不過你若能消磨掉其中殘存的蠟燭龍意志,你也可以重新吸納利用。”

宋天銘急切道:“如何去消磨?”

精神體極其重要,宋天銘自然不會放過強化它的機會。

此時,亞古吟誦了一句玄奧無而晦澀的言語。

真言一出,頓時灰燼復燃,火焰滾滾間,一頭環繞火舌,身軀玲瓏的火龍咆哮而出。

亞古道:“鎮壓它。”

言簡意賅!

話語未落,火龍便爪握成拳,其拳鋒裹挾火焰,如雨點般密集轟殺向宋天銘。

宋天銘咬牙,也施展殘缺龍拳,直面火龍的狂暴攻勢。

剎那間火焰爆裂,空氣轟鳴,宋天銘全然不是火龍對手,精神體直接被轟的黯淡無光。

火龍窮追不捨,身軀劃一個弧線後,火焰爆射,它再次殺向宋天銘。

宋天銘披上蠟燭鎧甲,握拳與火龍對轟。

他不信鎮壓不下這頭火龍。

然而火龍的攻伐術脫胎於蠟燭龍本尊,比宋天銘強太多,他此刻只能被單方面的爆錘,甚至連以傷換傷都做不到。

但宋天銘並非毫無進步。

他不斷模仿火龍的拳術,並融會貫通,去補全自己殘缺的蠟燭龍拳。

戰至百招時,宋天銘已能碰到靈活多變的火龍。

近千招後,宋天銘的步法與拳招全數追上了火龍,雖仍是不敵,卻也能與其廝殺的難解難分。

三千招時,宋天銘心頭有一股拳意在膨脹。

很快,這股不可言說的拳意膨脹至極點,順著他的拳鋒向前宣洩。

這一拳如山崩日裂,力量以極快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傾瀉而去。

轟!

火龍軀體當場爆散成無數火星。

宋天銘深呼一氣,他還在回味剛才驚天動地的拳招。

那一拳是在殘缺龍拳的基礎上,宋天銘灌入與蠟燭龍廝殺時的體悟而揮出的,有幾分真龍拳術的影子。

一拳轟出,力量猶如大日裂解般擴散,又快,又廣。

宋天銘興奮道:“這一記拳招以後就稱為崩日。”

隨後,散開的火星猶如渦流般聚向宋天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