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的是外派屯田的漢大臣商挺、趙良弼、遊顯等都十分爭氣,在他們的統籌指揮下的屯田事務均大獲成功,人人都是二三十萬石糧食地收穫,朝廷從中獲得了大量的糧食,加起來竟有上百萬石,充當軍用,極大地改善了軍糧不足的問題。

可喜的是由於漢大臣屯田的壓力,其它地區的地方官亦多上心農耕之事,這當中包括了韃子達魯花赤(地方軍政長官),據劉秉忠對各地情報歸納總結,所有州縣接近一半的達魯花赤或親自出席或者委派代表出席了春耕前祈求收成的“打春牛”活動,這是一個很好的轉變!

打春牛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習俗,起源於西周時期,盛行於唐宋,在立春前一日,農民們會製作一個用桑木做的“春牛”,並在立春日用彩鞭鞭打,象徵驅除邪靈、祈求家庭和諧與豐收。

這一活動通常在縣府官衙進行,男女老少會牽“牛”扶“犁”,唱栽秧歌,以增添節日氣氛。

北中原在蒙古治下,由於忽必烈的開明,允許老百姓打春牛,並鼓勵各地官府參與,但韃子官員們對此往往不屑一顧,忽必烈也不能強求他們過漢人習俗。

所以當地方收成不好時,漢人老百姓都在背後罵官府,如此形成了韃子官員與百姓的對立。

今年居然有接近一半的韃子官員主動參與了“打春牛”,說也奇怪,那些有份打春牛的韃子官員轄地很多都豐收了,統計結果雖然還沒有完成,但報上來的數額表明,收成翻倍不成問題。

這麼一來,民眾手裡有糧,不會造反,軍隊有糧能堅持打仗,可喜可賀啊!

有此對比,明年只要堅持打春牛,蒙古地方官員重視,想來收成更上一層樓。

忽必烈暗暗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把商挺、趙良弼、遊顯等人處死,由於益都行省李璮造反,牽連甚廣,這是漢人世侯的首次謀反,影響惡劣!

當時忽必烈心中十分憤怒,真的很想殺人!

因為他對於漢人世侯和漢大臣十分寬容,相當重視,遠勝前任大汗們,一些大汗口是心非,表面上對漢人世侯尊重,實際上在他們眼中,漢人狗都不如,這漢人也包括了漢人世侯。

沒想到朕對他們這麼好,他們恩將仇報,李璮公然造反,而且與其他漢人世侯亦有勾結,朕有什麼對他們不起的地方?!

王文統是中書平章政事,他被查實與李璮勾結一起造反,而當時王文統執掌朝綱,權柄甚大,商挺、趙良弼、遊顯等人或任地方宣撫使,或為中樞要員,多由他推薦任命的,足可稱為一夥。

一些人勸說他處死商挺等人,以儆效尤,當中包括了不少蒙古權貴,以漢人的話來施壓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話非常有力,忽必烈再三思忖後,頂著巨大的壓力,將眾人保了下來,如今讓他們重新出山,事實證明,他們不負聖望,向他和朝廷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結果!

除了糧食豐收的喜事,還有他兩個兒子那木罕、忽哥赤及漢大臣郝經、李德輝等人外交,遊說各處的蒙古勢力相當成功,大部分蒙古勢力都派出軍隊前來中原助戰,幫忽必烈對付南朝!

成吉思汗辦起的企業集團實力雄厚,勢力盤踞歐亞兩大洲,主要分為東道諸王和西道諸王,東道諸王封的他的弟弟們,西道諸王封的他的兒子們,這麼多年來,他們開枝散葉,積極攻略地方,佔領了大量的土地,擁有不菲的人口、牧畜,各部軍隊實力雄厚,正處於強盛時期!

那木罕、忽哥赤向他們求援,漢臣郝經獻策,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攻略,即“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即以土地為餌,送上金銀珠寶,以言辭勸說等等,結果大獲成功,幾乎各部都願意支援。

關鍵在於身為蒙古人的驕傲!

蒙古人是驕傲的,一個種族骨子裡的驕傲,他們打遍天下無敵手,馬蹄所到之處,皆被他們征服,建立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他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情就是自己是蒙古人,生而為蒙,終身為蒙,終身為傲。

蒙古人心知肚明,他們的統治基礎是薄弱的,畢竟他們人少,他們的統治是建立在武力上,以武力懾服百族。

所以,當他們聽說懦弱的南人想要翻身,不服管教,無不大怒,要是諸族也象南人這樣反了,那還得了。

為了他們的面子,為了他們的統治,絕對不允許南人得逞,

當忽必烈派人向他們求援,應者雲集,皆起兵相應,近著的東道諸王四大部族,窩闊臺和察合臺兩大汗國等,陸續派兵。

為了成功消滅南人,各部族派來的皆為精兵悍將,上乘馬匹,人多勢眾。

東道諸王之首塔察兒(其祖父鐵木哥是成吉思汗的幼弟)毫不含糊,旗幟鮮明地表態支援,他派出了其子阿術魯親率精兵往援忽必烈。

阿術魯帶著一千騎兵來滄州見忽必烈,這傢伙之前表現得野心勃勃,一心一意想要攥取更多的土地,向西突入漠北侵佔蒙古祖地,向東則想取朝鮮,與忽必烈鬧得很不愉快。

塔察兒沒什麼爭雄之念,都是阿術魯攪風攪雨,忽必烈對他頗有怨念。

這次他來,與忽必烈行抱見禮,即見面後大家雙手攤開,表示沒有武器,然後擁抱在一起,這是十分親熱的作法,過往仇怨似煙消雲散,正應了漢人那句話:“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阿術魯說他總共帶了八千人來,並表示,來年再派同樣數目的騎兵到來。

忽必烈檢閱了他一千人馬,見都是身體敦實,精神慓悍之士,大悅道:“有此強軍相助,南人不足為患。”(後來發現他這話說得早了)

之後蒙古各部或三千或五千,陸續來援,竟得四萬餘萬,大振蒙元之氣!

更遠處的金帳汗國(即玩弄老毛子的蒙古朮赤汗國)和中東的伊兒汗國(忽必烈DD旭烈兀建立的汗國)亦派人報告他們的部隊正在路途中,表示了對忽必烈的支援。

眾多援助到來,忽必烈心喜不已的同時,讓他發愁的是即使形勢一片大好,蒙元軍事上窘境依舊,而且變本加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