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末世新紀元
末世我靠一個檔案壓縮包成功逆襲 河馬王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次宏大的全球性的地質災害,被後來的人類定為末世的新紀元的開端。
一般來講,像這麼極端的,波及整個地球範圍內的大型的地質災害,整個過程可能會長達億萬年。
但是這一次,所有人都低估了大自然的力量。
就算是擁有劃時代末世裝備的蘇凌,也著實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她之前在這片承包的荒山湖泊周圍,已經建立起不小規模的魚菜共生系統集裝箱群落。
而現在保留了下來的還不到十幾臺,絕大部分基本上都沒來得及轉移,就被大地震掩埋到了深深的地下。
還記得原來倉庫裡那些工業4.0的大機械臂嗎?
好在蘇凌是個過日子的人,這些巨大的多軸機械臂,在搬家的時候他也並沒有丟棄,而是讓桑迪和五小隻都給改造成了魚菜共生集裝箱的移動底盤,這才讓那十幾臺集裝箱倖免於難。
但是絕大部分沒有安裝活動底盤的集裝箱就沒這麼幸運了。
好在姐妹三人以及四臺鈦鉭金屬房車,還有五小隻女僕團,在四大金剛的保護下,也都還算安然無恙。
雖然安娜和蘇凌在這麼大的一場天災下活了下來,但是她們並不感到開心,因為人類社會的秩序這下已經全然的崩壞了。
姐妹幾人也不知道接下來她們面對的將是什麼樣的末世和未來。
夏國之前絕大部分城市現在都已經變成了一堆廢墟,可以說,好一點的還能算是廢墟吧。
那些受災更為嚴重的地區,整個城市要麼就是被埋在地下,要麼就是已經沉入海底。
就算有人能夠活下來,基本上很難再從這些廢墟當中獲取到有用的資源了。
而從此以後三姐妹,也都得靠自己了。
好在她們的之前造好的核心裝備都留了下來,這也多虧是蘇凌這一年多來,處心積慮才積攢下的這點家底。
豐收一號和那十幾臺魚菜共生集裝箱有足夠的產能,可以生產絕大部分基礎農作物和小型家畜,以及相當可觀種類的水產。
鈦鉭防護服和蟬翼速乾衣以及一些其它的物資,尼莫號裡也有不少備用存貨,短期內吃穿用度肯定是不用發愁的。
但是再想像之前那樣揮霍無度的生活,肯定是不可能了。
再說另一邊。
愛因資本和夏國官方也確實不是吃素的。
他們的專家智慧團早就給出有可能發生全球突發性毀滅災害的預警。
而且為了能夠應對這種全球規模的極端災害,他們也確實做了很多努力。
資本之所以能在零和博弈中始終勝利,就是因為他們永遠不可能把所有的雞蛋裝在一個籃子裡。
從個體上講,像蘇凌這樣用跨越時代的末世裝備,的確能夠硬抗天災。
但這並不適用所有人。
所以從宏觀上講,就得有各種各樣的應對策略和對沖措施才能確保更多的人能活下來。
大地震到來之前,愛因資本就已經生產儲備了大量的魚菜共生系統集裝箱。
這裡面相當大的一部分都被夏國官方安置到了遠離陸地的大海之上。
海嘯和地震對於陸地的破壞的確很大,但是在海面上,特別是深海地區,海嘯和地震能引發的也不過就是一個大點的浪湧而已。
所以如果發生比較大的地質災害的話,海面上反而相對會比較安全。
自從和蘇凌開始合作以後,夏國官方就將絕大部分的集裝箱安置到了海上。
這也是綜合考量後採取的一個最優的方案。
而如此龐大的工程,幾乎佔盡了整個夏國官方所有能動用的力量。
這也是為什麼後期官方根本就抽不出精力,去管理各地違法犯罪率上升的一個主要原因。
而這些有機基質魚菜共生集裝箱,採用的本來就是國際通用的介面標準,所以它可以很輕鬆的安置在各種規格的集裝箱貨船之上。
夏國官方甚至還動用了所有的工業力量,建造了相當巨大規模的集裝箱浮島基地。
這些浮島基地的面積非常巨大,它們實際上就是由一個個的防鏽鋼板打造並連線在一起的浮箱平臺。
把集裝箱固定在這些浮箱平臺之上,再由那些巨型核動力貨輪拖拽著,就可以實現在海面上進行自由而緩慢的移動。
畢竟在大海之上還會遭遇各種的雷暴天氣,但是有氣象雷達作預警,基本可以提前進行規避。
心細的老鐵可能已經發現了,為什麼在這裡只提到了氣象雷達,而不是那些天上的氣象衛星,這是因為整個地球近地軌道上的衛星通訊全部被太陽耀斑摧毀了。
而整個夏國倖存的10億人裡面,有將近一半的人其實都是在這些浮島基地和貨船上存活下來的倖存者。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這一次愛因資本和夏國官方賭對了。
現在全世界的格局都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全球的地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遷,不少國家都已經不復存在了。
夏國官方把海上的浮島基地和內陸地區殘存的軍事力量,重新規劃成20多個官方基地,重新建立了軍政一體的國家政權,並以這些基地為根基,收納願意加入的倖存者,共同建設末世紀元下的新家園。
之前所有的一切資源都收歸國有,就連愛因資本的所有力量和資源都被併入到下國官方的體制內。
張麗麗和張倩倩姐妹以及愛因資本的成員,也都在新的政體下就職入編。
從某種角度上講,這也算是跟官方合資入股了。
因為這次對抗天災的過程中,愛因資本確實是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對於姐妹倆的職位,官方也充分地給予了肯定。
張麗麗和張倩倩分別被任命為基地長和副基地長,並將一個最大規模的海上基地分給了她倆。
別看只是一個基地長的職務,要知道現在的夏國只有23個基地。
這要是放到末世前,那就相當於一線省市的省部級大員了,姐妹倆這回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其實按照蘇凌在愛因資本的地位,其實也能被冊封個副基地長的職位,只不過大地震之後一直聯絡不上蘇凌。
現在的官方已經將她納入死難者的名單裡了。
當然這都是蘇凌故意為之的,大地震之後她就索性斷了和愛因資本的聯絡。
畢竟她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本來一開始也就是為了伸把手幫幫忙的事兒,也不想繼續跟官方和愛因資本有什麼瓜葛。
所以乾脆就來個就坡下驢,這樣舒舒服服的苟著挺好。
時間過得飛快,這麼一折騰,又是好幾個月過去了。
蘇凌姐妹三人也開始了真正的末世生活。
她們之前承包的這片荒山,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塊世外桃源。
地震給這裡帶來了豐富的地熱資源,蘇凌姐三個守著這個溫泉鄉,過的那是相當的滋潤。
桑迪的工作就是每天到豐收1號和那些魚菜共生的集裝箱裡採收新鮮的食材,順便進行一些農作物的補種和田間管理。
再就是進行雞鴨兔魚蝦蟹的育苗和養殖,每天忙碌的那叫一個充實快樂。
別看他只是一個擁有量子大腦的機器人,但是桑迪卻展現出了對於自然和生命的巨大興趣和愛好。
怎麼說呢,就像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子,永遠會被那些可愛的動物和植物所吸引。
蘇凌和安娜當然也不會閒的沒事幹,相反她倆要比桑迪忙碌的多。
蘇凌是每天都在堅持各種體能和戰鬥技巧的訓練。
而安娜則一直都在開展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她得保障魚菜共生系統裡動植物種苗的安全供應。
其實很多人不太瞭解的是我們的農作物品種也是要不斷迭代的。
因為農作物和家畜家禽的病害也是在不斷迭代的。
拿水稻來講,極端的情況下,如果在農業學家的分子育苗室裡,沒有培育出當年的抗病毒株,那很有可能被某些變異的病毒滅絕。
大家可能都看過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吧。
電影裡導致人類去尋找新的家園其中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農作物,培育不出來抗病毒株了。
在農業領域,抗病毒株的培養和品種的不斷迭代,就是一場人與自然的魔道之爭。
鼎鼎大名的雜交水稻,其實就是我們千辛萬苦,優選出的一系列能夠高產的抗病毒株。
在這裡特意緬懷致敬一下袁老,在過去的那種技術不發達的時代,純是靠人力不懈努力去尋找,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現在我們有轉基因技術,也有分子育苗技術,在優選育種和抗病毒株的培育當中,效率非常的高。
但是很多情況下仍然是要靠老天爺開眼才行。
簡單講一下這個過程,比如說今年出現了一種新的變種的水稻病毒。
這時候農業學家們就會用分子育苗的方式,在實驗室裡將這種病毒嫁接到成千上萬的水稻幼苗當中。
然後靠這些不同品種的不同分化的幼苗,在這個病毒下自然的淘汰,直到選育出一株對這種病毒存在天生免疫的抗病毒株。
然後再透過分子疫苗的方式,把這一株抗病毒株培育分化並且進行繁殖,然後生產出這種抗病毒株的種子,最終形成當年的新品種投放市場,進行大面積耕種生產之用。
曾經有一位高分子育苗的科學家這麼跟我說過,如果哪一天我們找不到那一株新的抗病毒株了,那麼可能我們就該餓肚子了。
這件事其實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博弈。
所以你也會發現國外的那些大型的食品公司的那些資本寡頭,他們也是主要透過壟斷種子來控制整個農業經濟命脈的。
書歸正傳。
保證種子安全,當然是安娜日常工作的一項主要任務了。
不過最近她又有了一些新的發現。
在那些地震形成的溫泉中,安娜發現了不少新的微生物,透過基因測序比對,她意識到這些新的微生物是一些很遠的古微生物。
之所以判定這些微生物是來自於遙遠的過去。
是因為遠古微生物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它們的基因數量特別龐大。
要知道生命總是向著能源利用更高效的方向來進化的。
所以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很多生物基因裡的那些無用序列會被逐漸的捨去。
這就是生物的進化,甚至是物種分化的一個主要原因。
這就造成了我們現有的生物的基因序列通常是沒有那麼大的資料量。
比如人類的基因透過測序,我們知道大概的基因序列的數量,也不過就是2萬多個。
但是有些物種,特別是一些原始的物種,這個情況上就會比較特別。
比如說銀杏樹,它的基因系列的數量居然是人類的2~3倍,也就是能夠達到驚人的4.8萬個以上,而且它們在這個地球上已經存在了2億年之久了。
我們發現的銀杏樹的化石能夠追溯到二疊紀,而事實的情況有可能更遠古的化石我們還沒有發現。
也就是說,銀杏有可能在這個地球上已經生活了超過2億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可要比人類這個物種出現的時間要久遠的多的多。
而且最詭異的是,這2億年來,銀杏樹這一個分支裡從來沒有出現過其他的品種分化。
這在絕大部分的生物當中是幾乎不可能存在的現象。
要知道我們人類1萬年前和現在都有可能是不同的人種。
我們知道現在我們基本上都是智人的後裔,而與我們祖先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另外的人類的種群多達16種,最著名的就是已經消失的就有尼安德特人。
而這個分化也不過就是萬年左右。
可是如果你去查一下銀杏樹的物種分類,在裸子植物門的銀杏綱下,銀杏科,銀杏目,銀杏種,只有銀杏這一個物種。
別說是銀杏,就算我們現在的人類在“人亞科”的這一層裡,還有17個人種呢,當然另外16個種的進化分支都已經滅絕了。
要是到“目”的這一層,那整個靈掌目裡邊,那可是有非常龐大的物種分支的。
可是與絕大部分物種對比的話,最變態的就是這個銀杏了,因為長達2億年的漫長演化過程,銀杏綱裡可是隻有銀杏樹這一個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