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聶誠不知所措的時候,響起了敲門聲。由於要照顧聶楓,屋裡整晚點著油燈。
"阿誠,在不在"屋外一個聲音問道。
聶誠嗯了一聲,門就被推開了。門沒鎖,家徒四壁、一貧如洗,也不怕賊人光顧不是。
進來的一個是聶誠的父親聶遠,一個是聶誠大哥聶磊。由於他們也被雷聲驚醒了,考慮到聶楓家簡陋,外面傾盆大雨,不放心就披上蓑衣摸黑過來了。
一進屋子就見飄著雨水,他們也震驚了一下,然後盯著頂著,聶遠問道"阿誠,這是怎麼回事"
"爹,我說是被雷劈的,你們信嗎"聶誠答道。
聶遠跟聶磊對視了一眼,難以置信,一面驚訝的表情,然後又看了看聶誠,不像是說謊呀,走近兩步又抬頭看看屋頂的窟窿,須然是草木結構,確實不像是人為,屋內也有燒蕉的味道。
聶誠見他們這款懷疑的模樣,然後又無奈的說道"對,就是剛才的那個雷,劈在屋頂上了,我跟楓弟都嚇了一跳"。他以為剛才聶楓身體抖動是被嚇到的。
聶遠不再懷疑了,然後走近床邊摸了摸聶楓的額頭,問道"嗯,你們沒事吧"。
聶誠聽見父親語氣沒那麼重了,心情輕鬆了些。由於事情發生後,被聶遠狠狠的教訓了一頓,連晚飯都沒給他吃,然後安排他照顧好聶楓過來守夜了。
"沒事,就是楓弟還在發高燒"聶誠無奈低頭說道。
這時候聶磊終於開口了"爹,先別說這個了,還是解決了屋頂漏雨的問題先吧,我到外面找幾根竹子過來,爹你回家拿幾塊木板過來,暫時封住應該用問題的"
聶遠點頭表示認同
於是他們就向屋外走去了。
出到屋子外面,聶磊邊走邊問道"爹,你說他們是不是遇到什麼弄東西了,不好的事情居然接連發生"
"我怎麼知道,還是先補好屋頂天亮再說吧"聶遠憂愁的答道。
然後他們就分頭去拿東西了
這時候的聶楓雖然沒有醒過來,但他的意識是有的,他感覺到身處於一個虛幻的空間中,原身體主人的記憶跟他的記憶正在融合。使他震驚又恐懼,彷彿在做噩夢但記憶又那麼清晰真實。他哪知道此時的他已經穿越了,原主身體現在又虛弱又在發高燒,記憶又在融合當中,身體還不完全屬於他,當然是迷糊又混沌的了。
大概過了一刻鐘,聶遠父子拿著工具跟材料過來了,幾父子配合著修補好了屋頂,使雨無法飄過屋內就算完工了。
修好後幾人又閒聊了幾句,然後就各自回去休息了。
這晚就這樣過去了,外面的雨在臨近天亮時就停了。
不久後就響起了雞鳴聲,一縷明媚的陽光灑在了大地之上,天青氣爽。村子裡炊煙四起,村民們紛紛忙碌起來了,準備迎接新的一天生活。
聶磊的妻子陳氏,早早就起床做好了早飯,煲好了昨天胡大夫開的藥,就安排好聶磊送過來了。交待聶誠先喂幾口小米粥水給聶楓吃然後再喂藥,剩下的粥就是他自己吃,晚些他再過請胡大夫過來給聶楓看看病情如何。
這一天聶楓在天人交戰當中,聶誠一直在旁邊照顧著,也有一些村民過來慰問的。
直到傍晚時候,聶磊帶著胡大夫過來診病,其中聶遠夫婦也在。
胡大夫一頓望、聞、切、問操作後,表示病情有好轉,叫他們不用擔心,至於什麼時候能醒過,就要看聶楓自己了,又施了一輪針,開好藥方就走了。
一切相安無事,直到第四天的傍晚,聶楓的意識開踏實了,不再虛幻、混沌、迷糊。他在一片漆黑中,彷彿看到了一個光點在慢慢的靠近他,光點越來越大,越來越光,光到刺眼,他不得用手去護著雙眼……
又過了些時間,他感覺到適應了這股強光之後,慢慢的把手移開了,睜開了雙眼,映入眼簾的是茅草房頂,四周是夯土牆。他第一個想法是,我在哪裡?他對這個環境既熟悉又陌生,他沒有起床,只是用力的轉了下頭,再次看了看這個房子。房子破爛,空蕩蕩除了一套殘舊桌子及一個木箱外,什麼東西也沒有了,床的右手方向有一扇半掩著木板門,家徒四壁!他內心再次問了一個問題,我在哪裡?……(此時是傍晚時候了,一直照顧著他的聶誠見他病情穩定,這幾天高燒也退了,於是回家幫忙做飯去了)。
由於他跟原主聶楓記憶融合了,只要他想,記憶馬上就在他腦海中一幕幕如電影般閃現出來了……
原來原主聶楓,他父親叫聶榮,聶榮有一妹聶風排行第二遠嫁長安縣的一個村子。三弟自然是聶遠,聶遠有個四兒分別是:大兒聶磊、二女聶青、三兒聶誠、四女聶苑,老大老二已成婚,聶誠過完今年十五歲未婚,么女聶苑九歲……
他父親聶榮,生於聶家村,由於不甘心種田,早期是個賣貨郎,踏實勤奮拼搏若干年後,在萬年縣城開了個雜貨鋪,晚婚晚育,定居於縣城……妻子黃梅,雖不是大家閨秀,但也算是秀外慧中……
由於聶榮晚婚晚育,老來得子,所以聶楓今年才十三歲,比聶誠還小兩歲,但輩分比聶誠高。聶榮的雜貨鋪早期經營的還可以,但後來得了一場大病後,就長期臥床了,生意從此一落千丈。黃梅又要顧家又要顧生意,丈夫長期患病,再加上那時候朝廷局勢動盪也,是心力交瘁,入不敷出……沒過幾年家底就見底了。到最後還是要變賣家產,養病還債……帶著一家三口回到聶家村生活了。誰知道回村沒夠半年,聶榮就病逝,黃梅也在一年多後去逝,那年聶楓才九歲……黃梅在最後的日子,將聶楓託付於聶遠,由於聶楓早些年讀過兩年私塾的,交待一定將苦養成才,不要放棄讀書考功名。
誰不知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聶遠也沒敢不從大哥大嫂的心願的,拋開親情不說,大哥風光的時候也沒少幫助過自己,修屋買田買地,兒女婚嫁酒席等等。但無奈讀書費用實高得很,雖然黃梅交到聶遠手中有些銀兩及田產屋契的,但也實在支撐不起讀書的費用啊……聶遠也是賣田賣地苦苦堅持了兩年多,聶楓隨著年紀大了思想也成熟了,感覺到自己實在沒有讀書的天份,沒必要堅持爹孃遺願。於是找了個晚上跟聶遠商量,以自己沒天份加上爹孃去逝,實在沒心讀書為理由,棄了考取功名這條路線。聶遠說不過聶楓,最後還是同意了。
那天晚上,聶遠也跟聶楓交了心底話,說到叔一直視你為己出,這些年同住同吃同喝的,你娘走的時候確實有銀子及田地交給我管理,但這兩你讀書花費也大,現在我手中田地還有十多畝,屋契就剩下現在這間以及村尾那間了,村尾那間我打算留給你成婚時候用的,你別看那屋破爛,其實地契面積也跟這間差不多大的。聶遠頓了頓,又繼續說到:如果你實在不願意住那舊屋,到時候我們搬過去,你住這間,等這兩年地裡收成好些再兩邊修葺一下好等你成婚,然後田產兩家對半分。聽到這裡,聶楓已經接不上話了,因為他也感覺到自從自己父母親不在後那些日子,以當年自己那年紀,沒有三叔的照顧,肯定是活不下來的……
聶遠看見聶楓沒說話,然後又道:這些年來,村子裡的閒言閒語也多,說三叔吞併了你家財產,其實三叔沒有能力幫你爹孃守那份家業,已經內疚不已。長兄如父,三叔沒有服侍好你爹孃,讓其早早仙逝,我更加心如刀絞。如今你停止學業,沒有完成你爹孃遺願,我……此時的聶遠已經老淚縱橫,說不出話來了。聶楓見到此情此景,也沒忍住眼淚直下,然後說一了句,侄兒明白,侄兒明白叔的用心良苦,叔你什麼也別說了,你做的一切侄兒都明白的……聶楓不是愛哭之人,爹孃去世後都沒有哭過幾次,如今卻流下了男兒淚,也許聶楓是真的明白了!
兩叔侄哭過了之後,又商好過幾天聶楓先搬過去舊屋住,以堵住村子裡那些爛舌婦的嘴,至於分屋煮吃分田地那些,等聶楓娶妻之時再說。聶楓不怕別人閒言閒語傷害自己,是怕傷到他叔。因為他知道,大人肯定不當著他及三叔家人面說的,但那些小孩子會,小孩子為什麼會說這些話呢?還不是聽多了自然會說。
於是在溺水前幾個月就搬了過去住,也就是現聶楓現在趟著那間屋。
後來一直相安無事,正到聶楓溺水後面發生的事情了。
聶楓想到這裡,長長的唉了一口氣,他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又舉起了自己的一雙手,在面前反覆看了幾下,然後又用雙手支撐著坐了起來,再次看了看自己的身體,捏了捏面珠肉……痛的,然後無言以對了,只隨心而發了兩個字"握草"了。一句握草勝過千言萬語。
他支愣起來下了床,此時他這副身體架還是比較虛弱,吃力的站了起來,走到桌子旁邊摸了摸,走到牆身摸了摸……又走到木箱子那裡開啟了箱子蓋,他知道箱子裡有什麼東西,但他實在不敢相信他真的穿越了,他想找到證據證明一切是假的。但他失望了,箱子裡的東西一件沒少,連擺放位置都跟記憶中的一樣,幾件舊衣服,幾本書一些紙筆墨硯,以及他爹孃一些遺物……拿起了一本書,翻了翻,他笑了,他苦笑了幾下,放下了書本。然後回到床邊坐著,因為躺了病床幾天的他,口乾舌燥,肚也飢餓,多站一刻鐘的氣力都力都沒有了。那該死的飢餓感令他心憂,這種感覺是他昏迷時不曾有的過感覺,他切切底底的相信這一切是真的了。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屋外院子裡傳來了腳步聲,聶楓望著門外,那人推開了半掩著的門,來人正是聶誠,他回家拿食物過來了,是碗熱氣騰騰的小米粥。
聶誠驚訝的看聶楓,停住了腳步,他激動的半晌說不出話來,他似乎忘了他要來幹嘛事情了一樣。
"十一,你醒了,你終於醒了"聶誠激動的說著。
十一是聶楓的小名,他娘起的小名。其實村子裡的人都叫他十一,聶楓是他大名,也叫書名。
"嗯,誠哥,我醒了"聶楓平淡的回答著。
聶誠聽到後,急急腳的走了過來,走到桌子旁邊突然停了下來,下意識的放下那碗粥,然後才又走到了聶楓的身前,抱住了床前坐著的聶楓。
"我還以為你醒不過來了,嚇死我了"聶誠帶著哭腔激動的說著。
聶誠是個老實人,不善於語言表達。
片刻後聶楓拍了拍,聶誠的背脊。然後說"沒事了,我不是醒過來了嗎,好了好了誠哥,我口渴了"
聶誠放開了聶楓,然後扶起了聶楓,示意他先坐到桌子那邊先。
"是我太心急了,我再去打水給你喝"
聶楓微笑了一下表示同意,待聶楓坐好後,急急腳的跑去隔壁廚房拿水去了,不一會兒就帶著一碗水回來了。
聶楓接過了碗,喝了幾口停了下然後又繼續喝,一碗水喝水光。
"十一啊,你慢著喝,別嗆著了,不夠我再去打"
"夠了夠了,誠哥你坐呀,別站著說話,這段時間麻煩你照顧我了"
聶楓這幾天雖然昏迷,但他能感覺到有個人在照顧他的。昏迷時間長短其實他不清楚,由於他那段時間記憶在融合,混沌不清,感覺上比三年五載還要久,所以他那一聲感謝是發自內心的。
聶誠此刻心情極好,沒有了之前那幾天的憂鬱及自責的心態,自然而的坐了下來回了句"你跟我說這個,還當我是兄弟嗎"
聶楓沒有回答,聶誠本來就是他堂兄,而已在年齡相近,關係是要好的,幾乎無話不無所不談的。
聶楓看看了桌面上的粥"我餓了,先吃口再跟你說"
"嗯,你吃,我回去再給你打一碗來,順便告訴爹孃大哥大嫂他知道,你醒了"聶誠邊說邊向門外走。出到院裡就跑起來,實在他家也不遠就幾十米路,但他高興呀,他心急呀。
聶楓笑著搖了搖頭,吃起粥來了。小米粥很淡,幾乎沒味道,但勝在夠香,煮的也夠綿。這時候的鹽貴,普通家庭一般不捨得多放的。
這時聶誠己經跑回家了,大家還在吃飯,一進門就氣呼呼的說"爹,娘,大哥,大嫂"口乖乖的叫了一輪,想停頓下說下半句。
誰知道,聶遠先開口了"幹嘛,幹嘛,你這臭小子,都到娶媳婦的年紀了,能不能穩妥點"他以為聶楓那邊出事情了,剛出門不久就這樣子跑的回來。
"十一他醒過來了,他說他餓了,所以我回來再打一碗過去"聶誠無奈的說著。
一家人到這麼說,就放下了心頭大石。
"好,好,好,十一終於醒過來了"聶遠也激動的說著。"你們先吃吧,我過去看看十一"
"爹,我也去"聶磊放下了筷子說道。
聶遠見到大家都放下了筷子,於是說"那麼大家一起過去吧"
"你們先行一步,我打碗粥再過去"聶城說
於是聶遠一家人出門而去了,沒走多遠,聶磊的小女兒就撒嬌說著"爹爹,抱我,我累"。聶磊也有兩個小孩了,大兒聶寅五歲,小女兒聶蕊三歲。所以知道聶楓為什麼要搬出去了吧,因為三叔家人多呀。^_^
到了聶楓家,聶楓一見面就逐個問候了一遍"三叔好,三嬸好,大哥好、大嫂好、誠哥好、苑兒好、寅兒好、蕊兒好"
小孩子也回了一句"十一叔好"苑兒不叫叔,叫十一哥好"
聶遠這時看見聶楓的小米粥還未吃完就說"十一,你先吃完碗裡的粥再說話,你剛醒過來,再餓肚子對身體不好"
聶楓"嗯"了一聲就繼續吃了,吃完後大家又閒聊起來了。
氣氛差不多了,聶遠就入主題了,問起了十一當為什麼會溺水,又不是不懂水性,古人還是比較迷信的,雖然已經聽聶誠講過了,還是想聽一下聶楓的版本。
聶楓組織了一下詞彙,說道"那天在地裡忙碌完後,就跟誠哥回村,在村口碰到同村幾個少年人,說要去同心湖游泳解暑,於是我們覺得主意不錯就上了……""玩著玩著,我就想潛到水底到摸幾塊石頭上來玩玩,誰知道摸到了石頭,我用腳蹬地藉助彈力返回水面的時候,發覺有什麼東西拖住了我的腳,我越是掙扎越是纏的緊,到最後力竭了,也喝了很多很多湖水,然後沒知覺了""後面的事也不記得了"
"是水草,我潛下去幫你拔了出來,然後帶上岸,幾個人揹你回村的"聶誠解釋道。
其實現在的聶楓以他的見識,結合原主最後那點記憶是知道水草的,至於其它人信不信,他不好說,也沒法改變古人迷信的想。
眾人聽後沒有說什麼,三嬸蘇氏,大嫂陳氏藉機教育了幾個小孩子一番,說小孩子不能隨便去玩水,玩水危險。連聶誠也再次被狠狠的教育了一頓。
又過了一會兒,三嬸蘇氏對著聶楓神神叨叨的說道"十一呀,最近發生了這麼多事情,要不我們家去請祈福寺裡的大師來我們家,做場法事剎一剎災星呀,聽說祈福寺大師可靈驗的""我們別不捨得錢財哦,破財免災省不了的,你看你訝,白天溺水,晚上又遇雷劈房頂哦"然後指了指,屋頂那個被雷劈的窟窿,雖然已經被聶磊修葺好了,但是痕跡依然清晰可見。
這時候到聶楓迷惘,不知所措了。他知道這個可能與他有關,因為前世的他那個晚上,打了同樣的一個雷,然後他就到這裡了……但他一時三刻也證實不了,也不好說出來。所想了個藉口說道"三嬸呀,我現在不是好的嗎,我們自己殺雞還神就好了,沒必要鬧那麼大動作了,一切自有上天安排"最後一句是真心話,嗯這都是上天的安排 ^_^。
再一番議論後就定下來了,後天黃道吉日殺雞還神。
聊著聊著就到戌時了,聶遠見差不多了,然後就互相告別,回家去了。聶誠被安排留下來繼續陪一下聶楓。
聶誠這時候才發覺,自己還沒吃晚飯。於是指著桌面上那碗小米粥,傻傻的笑著說"十一呀,你快點把這碗粥吃,然後我拿碗回去再打一碗回來,俺還沒吃飯呢"
"呀,誠哥你還沒吃唷,其實我夠飽了,我剛恢復過來,不而吃太多的,會漲壞肚子的,你趕快吃"聶楓認真的話。
"真的嗎,你真不吃"
"真的,騙你幹嘛"聶楓把碗推到了他前
"那我就不客氣啦"說完就拿起碗,三口就吃完了,然後拍了拍肚子,給了個滿足的表情。
十一看見了,都覺得好笑,心情一下子就好了不少。聶誠屬於憨厚老實這類人,用21世紀的詞彙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_^這是褒義詞哦,無慾無求。
聶誠接著打了個哈欠說"十一你不睡嗎,已經很晚了"
"你先上床睡吧,我這段時間睡的夠飽了,現在沒睡意"
"那我就先睡了,我感覺好累呀,你也不太晚上床"
"嗯,你趕緊睡"聶楓也不會覺的突兀,因為以前他們倆就是一起睡的,之前屋子人多房間少。
不一會兒,聶楓就聽到打呼嚕的聲音了。
聶楓這時候終於可以靜下來,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了。
這時候他已經感覺到身體有些力氣了,不像剛醒來時那麼虛弱了。他並不是大病,只是暈迷幾天沒進食導致的原因。
他漫步到到院子,圍牆也是夯土圍牆,與肩齊高,院子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美的是這個時代的天空,繁星點點,一輪明月當空,偶爾飄過幾片雲朵,美不勝收。他作為21世紀的大齡剩男,肚子裡墨水也不多。只能諗出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聶楓坐在了一塊大石頭上,深呼吸了一口氣,馬上覺得神清氣爽,不錯空氣是甜的。
他藉著記憶思考起來了:現在是貞觀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剛發動玄武門之變不久後,又遭遇了渭之盟約,雖然是李世民的恥辱之約,但也是他的轉節點,為他開啟貞觀之治、盛世唐朝打下良好的基礎。
初唐雖然內部平穩,外部動盪。內部一片和諧,但民生問題不少、天災禍害也不少。外部自然是東、西突厥,吐谷渾,吐蕃,高句麗等幾個國家了,唐朝武將能人背岀,解決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
然後到他個人問題了,想回去21世紀,暫時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現在家裡有十幾畝地,雖然產出量比較低,扣除賦稅後就所剩無幾了,而且家裡人口眾多,出點意外就要捱餓,沒辦法,無權無勢的普通人就是這樣的。
他雖然沒有系統、金手指什麼的,但他有21世紀華夏文明的頭腦呀!隨隨便便搗鼓點什麼東西出來,就是開掛一般的存在。想到這裡他的心態就寬鬆多了……
何不學習一下其穿越者那樣,既來之則安之,在世盛躺平不舒服嗎?21世界的我嚐盡了996加班的辛酸、大齡光棍屌絲男的苦。今世就做攤平的鹹魚吧……
想想著他自己都傻笑起來了,有什麼事明天再想,於是他大步向屋內走了進去。吹熄了油燈就上床而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