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看到大家都來了,就把工作都交給他們。急忙去把臉清洗了一下,就帶著林一和王林一起來到一個小會議室。

“我準備讓你們二個負責與英國使團的談判。今天他們神神秘秘的向我提出要與我們帝國建交的請求。”

林一問:“陛下,英國佬的目的是什麼?不會是簡單的建交吧。之前我們還發生過兩次戰爭。他們怕是有什麼陰謀吧。”

林東道:“英國人此次來的目的也很明確,他們已經向我交底,英國目前正在準備與荷蘭作戰,不想我們的誤會繼續加深。他們戰勝荷蘭是有十足的把握的,就是怕西班牙從後面向他們捅刀子,雖然英國與西班牙於去年四月,在英國的威斯特明斯特簽署了一份和約,他們還是擔心西班牙人,希望我們能夠出手牽制西班牙。”

林一問:“我們不是也跟西班牙籤署了和約嗎,我們怎樣牽制西班牙?”

林東道:“目前西班牙的國力雖然日見衰落,但西班牙擁有的海軍還是很龐大的,他們肯坐下來與我們簽署和約,是因為我們是以用守護呂宋島華裔的藉口,還有開展貿易等各方面原因才與我們簽訂的條約。

西班牙的總督並不是出於自願,而我們與西班牙所簽署的那份和約,也不是我所滿意的,我希望西班牙全部撤出南洋,現在西班牙人霸佔著呂宋島等地,殘害和欺壓華人。這是我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我們與西班牙早晚必定還是要開戰的。英國人讓我們牽制西班牙,這個條件我們是可以接受的,打擊西班牙對我們來說非常有利。”

林一道:“這麼來說,我們倒是可以跟英國人坐下來談判。就是不知道他們準備為和談付出什麼代價。”

林東道:“對。問題就是我們要向英國人開出什麼樣的條件。”

王林問:“請問陛下,我們的底線是什麼?”

“根據我們帝國的軍事實力和人口,我們與英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我們的全國所有的人口加奴隸還不到二百萬人。這是先進武器也無法彌補的硬傷。

我們要與英國進行合作,希望你們這次和談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從地理位置來說,英國本土與我們帝國距離比較遠,古人還知道遠交近攻呢。我們兩國進行合作也是利大於弊的。

這次談判的底線就我們必須獲得南洋的貿易經營權,如果英國打敗荷蘭的話。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必須完全撒出,由我們未取代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最低限度是,讓我們在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入股,並讓新明帝國負責滿清帝國的貿易。”

林一道:“我聽說,英國在南洋的東印度公司發展勢頭也很快。”

林東笑道:“他們能不能發展的快,還要看這次與我們談判的誠意,現在我們的三大主力艦隊已經組建完畢,完全可以控制新明帝國到滿清帝國的航線,只要我們的艦隊出動,就可以封鎖進出南洋和滿清帝國的航線。到那個時候,我看他還怎麼發展?”

王林道:“要是我們封鎖航線,那我們會不會與英國再次發生戰爭呢?”

林東道:“只要英國不損害我們的利益,我們還是可以與英國和平共處的。”

此時,金蘭過來告訴林東,食材都準備好了,林東問家屬都來齊沒有。原來建國後金蘭就被林東提拔為皇宮的總管了。

“各家的家屬都來了,因為怕打擾皇上開會,所以他們都在皇后那裡候著呢。”

“快、快去叫她們去花園,我們要去烤肉。今天中午宴會我都沒怎麼吃好,餓死我了。"

說著林東就率先跑向了花園的篝火。

這時,張寧兒領看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們也來到花園裡,跟在張寧兒後面的有各位官員的夫人。因為大部分官員娶的都是克隆人,但張寧兒不知道這些夫人裡有很多都是克隆人。

大家一起動手,烤肉的、倒酒的,各自忙乎起來。

林東降臨澳洲以來一直都是克隆人陪伴在他身旁,一場歡樂的篝火晚會讓大家都放下了往日的拘束,一起開心的吃著烤肉,大口喝著帝國釀造的美酒。一會談著建立帝國的心酸往事,一會又開始暢想帝國的未來。開始張寧兒見到這些官員還放不下架子,就在林東的身邊一邊給林東倒酒一邊聽著他們的談話。再聽到他們爽朗的笑聲,這才發現什麼威嚴啊什麼儀態啊,在這裡什麼都不重要了。慢慢的她也融入到這個氣氛當中,想說就說想唱就唱。身心全部都放鬆下來了。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月亮高高掛起的時候,篝火晚會也結束了,在大家紛紛離去的時候。大聚餐在歡樂的氣氛中延續了好久。歡歌笑語聲陣陣飄起。直到月亮高掛聚餐才結束,林東又回到小會議室。王林是外交部長,自然要留下來與林東商量一下談判時需要注意的細節,張寧兒和金蘭去了花園的涼亭說女人之間的事去了。

林東和王林在會議室裡喝茶消食。王林喝過一杯茶之後,問林東:“陛下,您打算什麼時候收復呂宋島?”

林東道:“呂宋島是個好地方呀!南洋的中心,是我們進入亞洲的重要跳板。但現在卻不是一個好時機,我們一定要師出有名。不能給別的國家留下話柄。”

林東與王林商談到了深夜才結束。

第二天王林與英國人的談判進展的非常順利,之所以這麼順利,是因為英國方面急需要新明帝國在戰略上的支援。

在談判進行的時候,林東接到了軍事情報機構傳回的報告,英國的海軍方面目前遇到了很多的問題,他們的艦隊在還沒有做好出徵印度的準備工作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艦隊官兵開始鬧事。英國方面在這次出征荷蘭的軍事行動中,首先在徵募艦隊士兵上就不是那麼的順利。英國與荷蘭在經歷兩次戰爭後,國庫資金非常緊張。英國艦隊士兵出現大量的傷亡,英國海軍方面,無法滿足艦隊所有犧牲士兵的撫卹金髮放,現在英國海軍基本上很難再徵募到士兵了。

他們新招募的艦隊士兵,在出發前要求一定要提前預支一年的軍餉,就是這麼一個要求,大英帝國也沒有辦法滿足他們。不僅是軍餉問題使艦隊士兵們憂心忡忡,而且還有瘟疫的問題。關於印度有瘟疫的謠言,已經在大英帝國的海軍官兵中漫延開,傳說艦隊這回出征的目標就是印度群島。那裡是各種瘟疫的溫床,艦隊官兵們都很害怕進攻印度群島,甚至有人寧願退役,也不願意出征。

林東獲知了這些情報之後,指示王林在與英國人談判時提高條件,最終在元初一年5月18日(也就是1772年),在新明帝國首都新京市的外交部,新明帝國與英國簽署了《新京條約》。

一,新明帝國和大英帝國在雙方首都互設使館;

二,新明帝國和大英帝國雙方建立鞏固永久的軍事聯盟,並確立以荷蘭、西班牙、奧斯曼、為主要的敵國;

三,英國支援新明帝國在東南亞的一切軍事行動,英國在東南亞的所有船隻,接受新明帝國海軍艦隊的檢查與保護;

四,英國的東印度公司,轉讓百分之二十一的股權給新明帝國,作為大英帝國繼續在亞洲從事貿易的條件。

五,允許英國商人到炎黃城、自由城進行貿易活動;

六,允許新明帝國的商人到弗利克斯託、南安普頓、倫敦、曼徹斯特、伊普斯威奇、普利茅斷、泰晤士港、貝爾法斯特、利物浦進行貿易活動;

《新京條約》由雙方的外交大臣簽署。條約簽署之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將百分之二十一的股權,轉讓給新明帝國。股權生效之日為條約的生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