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未來的打算
穿書七零:小祖宗的奶奶是花木蘭 朱門一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場的幾人都沉默了,特別是暖暖媽,眼睛微紅,有欣慰也有憤怒。
隨即又翻閱了和她的檔案放在一起的其他檔案,發現放在這一個櫃子裡面的檔案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上面的人成績都很不錯,沒有一個下過450的。
就是不知道這疊檔案放在這裡到底有什麼用。
沒一會兒,花姐帶著其他人從辦公室回來,同樣找到了疑似證據的東西。
這是一個記錄本。
上面記載了各種人際關係,以及此次考試學生的名字,無一例外都是成績很差到家世很好的人。
而暖暖媽的名字和成績就在一個叫姚玉煙的女人名下。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人的名字和分數。
這代表著什麼意思,一目瞭然。
大家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頓時就明白了後面的打算。
於是第二天,京城教育局局長上班,剛坐到自己辦公室就看到了一大疊印著川省招生辦的標識的檔案。
等他仔細翻看這裡面居然全是各種黑幕和資料,上面還有貼心標註好了主導人的名字。
這局長可是一個愛才又剛正不阿的人,知道了真相這還得了,當即召開了會議,將不少人罵得狗血淋頭。
最後還將這事上報中央,中央得知此事後很是重視。
最後的結果嘛,自然是中央派出人到各個地區進行調查此次考試的後續問題,特別是關於學生頂替好學生成績的情況。
該停職停職,該處理處理。
一天的時間就整理出了上千個被頂替的考生名額,同時也下了一批權力不小的人物。
沒多久,暖暖媽的成績重新更新,總成績502,川省的高考狀元。
而暖暖家幾個都是川省前十名。
公社的人得知這個訊息,全體譁然。
對於他們對之前暖暖家其他人考了490的情況雖然很佩服,但在瞭解到暖暖媽這種全省排名第一的分數,才知道原來之前自己還是太小看人家了。
不過同一個大隊的人還是挺有榮譽感的,到底是自己一個大隊的,看看,公社其他大隊哪裡有這種優秀的人才?
自從暖暖家出了一個高考狀元,最近來家裡的人那是一個絡繹不絕,要麼想要大家的學習資料,要麼想讓幾人好好輔導自家孩子。
可以說,什麼人都有。
對於那些禮貌求學的,大家也很包容,分享了不少學習技巧,至於那種想攀交情的蹬鼻子上臉的,大家自然也不慣著他們。
後面再得知自己佔不到便宜,同時明白自己拿捏不了暖暖一家人後,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離開。
這段時間因為成績的公佈,暖暖媽的成績成功回到她名下,全國各地高校都想著辦法吸引暖暖媽去自己的學校。
公社的唯一的電話都快被那些學校老師打爆了,更有甚者特別誠心的人直接找到了暖暖家裡來,許下了獎學金,推薦工作等等別人羨慕得口水直流的待遇。
當然除了暖暖媽,暖暖爸和暖暖二叔二嬸同樣收到了不少學校的邀請,同樣許下了各種好處。
暖暖一家雖然很感動,但是目的很明確,暖暖媽目標是京大,暖暖爸自然婦唱夫隨一起去咯。
而暖暖二叔二嬸兩人,人家本家就對機械物理方面更感興趣,所以自然就去了隔離清木。
至於楚白雪和吳勝男,兩人最後想了想還是決定跟著去北大,第一她倆總感覺花姐最放不下的是暖暖,要是都去了京城,那花姐肯定是更願意照顧暖暖。
第二嘛,她倆多多少少其實是有點偏科的,相比於嚴謹和理工著稱的清木,她們還是想去京大,和暖暖爸媽一起學習。
大家的選擇讓遠道而來的京城和清木招生老師神色一怔。
很明顯,京大的老師臉都要笑爛了,雖然有些遺憾沒有將另外兩個好苗子爭取過來,但是相比於清木,這次京大也算是略勝一籌。
至於清木的老師,雖然臉上不是滋味,不過心裡到底也算是滿意的,他剛剛看了葉紅軍和姚玉蘭對那些農具的改造成果。
有些方面的改動和奇思妙想很有創造力,是兩個絕好的科研苗子!
至於另外四個,人家有自己的目標,他就是想要強求人家也不會改變主意的。
清木的招生老師心裡跟明鏡似的,和兩人談好了條件,一切學雜費通通減免,同時每個月學校給30塊的補貼,第一年學校會發一千的獎學金。
至於後面有沒有,那就看自己在學校的後續表現了。
至於作為高考狀元的暖暖媽,京大的老師特意給了兩千的獎學金,免除一切在學校的各種費用。
而暖暖爸和楚白雪、吳勝男三人都是一千獎學金,每個月有20的飯票補貼。
……
暖暖家的日子可是越來越有光彩,可另外一個人就沒有這麼好過了。
姚玉煙看著自己的成績,又想到爸爸給她的警告,看著外面鎖好的心裡滿是苦澀。
她哪裡錯了?
她這麼做不也是希望自己家人能夠高興嗎?
而且這麼好的成績,要是她去了學校,以後絕對會前途無量,可是她爸爸只會說她!
這一切都怪那個姚玉桃!
如今她媽也不幫她了。
不對,難道他們已經發現了什麼?
姚玉煙心裡滿是驚恐,不行,這事兒絕對不能讓他們知道。
本來現在都這樣子了,以後還有她的好日子過嗎?
都怪姚玉桃,她的存在就是個錯誤!
看來,她必須得想個好辦法。
……
等到一家人將招生老師送走後,暖暖一家關上門開始了一個小型家庭會議。
一個是關於全家人未來的打算,第二個是是否在京城定居?
其實如果是按照暖暖爸媽上一輩子的想法來說,自然是老家最好,他們已經習慣了這裡平淡的生活。
然而隨著他們這段時間越來越好,越來越優秀,大家的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們現在已經有足夠的實力,也能夠靠自己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如今大家都去了京城,既然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和花姐留在老家。
於是大夥兒一合計,嗯,還是買房子吧。
大家都有上輩子的記憶,自然知道這個時候的房地產最低價,同時也是潛力最高的。
之前北京這麼多款爺,也不都是靠著老家拆遷才得了這麼套房子和養老金的嗎?
如今他們有了機會,為什麼不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