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射程之內皆真理
重生水滸當皇帝,造出坦克平天下 陸拾億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雖然其寬度頗為離譜,可早已作了準備的大宋兵士們,僅僅只靠幾張木質梯子便可紛紛越過。
待數萬大宋軍士,紛紛從被那枚導彈炸出來的城牆缺口處,湧入睦州城的時候。
卻發現,睦州城裡面的守軍百姓們,卻早已被那般導彈嚇得魂飛天外了。
這時候莫說抵抗了,即便是龜縮不出的都沒有。
一個個的,都好似徹底瘋了一般,向著遠處便狂奔而去。
這也就使得陡然衝入睦州城來的大宋兵士們,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便將整個城池接收了。
至於城內殘存的些許抵抗勢力呢?
在看到了如虎似狼一般的宋朝軍馬時,所做出來的抵抗舉動也十分有限。
沒過一會兒工夫,便紛紛舉手投降了。
至此,方臘大軍手中所掌握的最後一座堅城,便也隨著睦州城牆的轟然坍塌,而徹底脫離了方臘那斯的掌控。
原本,种師中等將領還以為,在實戰當中,定然可將賊首方臘一舉擒獲呢。
可當搜遍城內之後方才發現,莫說方臘本人了,即便是方臘那廝的龍袍都未找到一件。
可有句老話說得好,天無絕人之路。
正當种師道、种師中等大宋將領,心中感覺極其無奈的同時。
卻也在幾名方臘將領的口中,得知了如下訊息:
方臘那賊,就擔心睦州城守不住。
故而,早就帶領許多精英兵將,向著清溪縣幫源洞而去。
而那處,方才是方臘本人的老巢。
當种師道、种師中二人得到這般訊息之後。
僅僅只在睦州城內勉強休息一晚,便帶領麾下的七十萬軍馬,朝著清溪縣而去。
待從當地人口中得知,那幫源洞所在之處後,更是率領著麾下的所有人馬,將整個幫源洞都給圍了起來。
原本种師道、种師中兩位領軍統帥是想,率領著麾下的軍馬強攻的。
可是,在吳用、朱武二位軍師的建議下,卻立馬放棄了這般舉動。
而是採取圍困斷糧的方式,逼方臘等人自覺從洞內出來。
因為以吳用等人的看法來說那就是,方臘那廝,既然在此地經營多年。
那便也能從側面說明了,幫源洞內,必然是機關重重的一種狀態。
如果此時強攻的話,便必定會造成諸多傷亡的。
而眼下,既然方臘已然失去了所有的立足之地,那當下這般戰鬥,也就無需著急了。
只要與對方拖下去,便可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
卻還別說,吳用的這般招法還當真好使。
僅僅只與對方拖了十數日,便逼得方臘一眾人等在洞內挺不住了。
最終便決定紛紛殺出洞來,與种師道等人決一死戰。
可种師道等人,卻也在吳用的算計之下,於此處設下了多重陷阱。
這也就使得從幫源洞內衝出來的方臘人馬,不是意外陷入了陷阱當中生死不明,就是被數之不盡的箭雨,紛紛射死在洞外。
僅僅只過了數日時間,便將方臘等一眾賊人,或斬殺於此地,或生擒活捉在洞口。
如此一來,盤踞於大宋境內的最後一股勢力方臘所部,也徹底宣告消亡了。
當方臘覆滅的訊息,陡然傳到京城當中的時候。
趙吉的心裡,也覺得挺詫異的。
畢竟在趙吉的印象裡面,那方臘麾下大將的數量,可是不少呢。
而且在水滸原著當中,宋江大軍征討方臘過後,可是足足損兵折將數十員的。
卻沒曾想,此次征討方臘,僅依靠著自己在此之前,所設計出來的那些武器裝備,只用瞭如此之短的時間,如此這般的傷亡代價,便將之一舉剿滅了。
這可是趙吉在此之前,也萬萬沒料到的存在。
心中欣喜的同時,卻也向著兀顏光、耶律南仙那裡,去了一道聖旨。
讓他們繼續堅守在那處,待种師道一眾兵馬回京述職後,再領一支隊伍去支援他們。
待兩支軍馬重新集結,再一舉平定金國那處的禍患。
當兀顏光、耶律南仙那裡,收到來自於京城方面的聖旨之後。
心中,卻也興奮異常。
莫看兀顏光、耶律南仙麾下的這支大宋軍馬,已經在此地駐紮一月有餘了。
可是在這段時間以來,除非金國那裡主動挑釁,主動派兵過來攻打兀顏光、耶律南仙等人所駐紮的城池。
若是不然的話,他們這處,可是都不會派兵主動出擊的。
這可著實把國仇家恨加身的兀顏光、耶律南仙等人急得,心中焦躁異常。
可是當下呢?
既然另外一路軍馬,如此輕易的就把方臘一夥平定了。
那麼接下來,他們這處,也將擁有大宋朝方面的更多戰爭資源。
到了那時候,他們二人也定然能率領著更多的大宋軍馬,攜帶更多的大宋裝備,一舉踏平金國境內的所有城池。
這可是在此之前,兀顏光、耶律南仙等將領在心中,百般掛念的存在。
眼看著這般幻想,馬上就要成為現實了。
又怎能不讓這二人心中,喜出望外呢?
終於,僅僅只過了大半個月的時間,趙吉便把從方臘那處撤回來的兵將,一大半都派到了兀顏光、耶律南仙那裡。
至於坦克戰車呢?
更是一輛不留地,全都派了過去。
如此一來,兀顏光、耶律南仙手中所掌握的大宋軍馬,便已經達到了極其恐怖的八十萬。
至於那坦克戰車呢?
更是百輛有餘。
不僅如此,更是連大宋朝壓箱底的裝備列車炮,也一併派了過去。
如此軍器裝備加身,這便使得兀顏光、耶律南仙那裡的戰意,一下子就比之以前膨脹了數倍不止。
接下來在與金軍的對戰當中,凡是那金軍城池未在城池跟前挖下壕溝陷阱的。
兀顏光、耶律南仙二位領軍統帥,便會直接將麾下的所有坦克戰車,一輛不留地派將過去。
上百輛坦克戰車,齊頭並進駛將過去時。
那般場面,就好似整個大地都在跟著顫抖一樣。
而上百輛坦克戰車,一同發炮時的情景呢?
更是煙塵片片,炮彈紛飛。
往往僅一輪彈雨過去,敵軍城池便立馬被炸得瓦礫遍地屍橫遍野。
而後,便是宋軍方面的集團軍衝鋒。
以數十萬大軍,橫掃敵軍的十餘萬鐵騎。
那,都是平常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