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林桔剛開始並不覺得自己會和梁與談這麼久,因此,從未想過“結婚”這麼遙遠的事。

但現在細細數來,他們在一起也已經五年有餘,林桔也已經從授薪律師轉為了獨立執業律師。

而梁與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後,沒有經紀公司管著了,自由度更高,社交媒體上更懶得營業了。

幾乎每次發微博什麼的,都是林桔上網看見粉絲在催他出來,她轉告給他然後他露面的。

梁與剛開始還會發一些近況,但久而久之,他也漸漸喪失了耐心,有時候甚至只是發一張不明所以的圖片應付了事。

梁與的粉絲似乎也漸漸發現,他發的微博好像隱隱約約有種被“逼迫”的感覺。排除莫須有的經紀人外,唯一的答案便是他女朋友林桔了。

因此,他們好似摸到了什麼門道似的,每當梁與又不知道去哪裡的時候,他們會紛紛在林桔的賬號下留言,希望她能多督促下樑與。

林桔看著他們的評論,也覺得好玩。她有時也會點進評論區的人的主頁去檢視。多數人和梁與年紀相仿,估計是從他出道的時候就粉上的,也有一小部分年紀稍微小點,可能和她差不多。

甚至,有一些粉絲,看主頁還在發什麼“中考加油”、“高考加油”之類的話。每次看到這些,林桔都會有一些奇怪的恍惚感。

——原來自己已經畢業這麼多年了。

細細數來,林桔來A市也六年了,其中有五年多的時間是和梁與一起度過的。

談了這麼久,她也開始思考他們的未來了。梁與其實在這些年裡也旁敲側擊過她的態度,但都被林桔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搪塞了過去。

林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者,無論理想和夢境多美好,她都會毫不猶豫地從實際的角度出發去考慮。至於結婚這種大事,她更是慎重又慎重地思考了很久。

她也不是憑空思索。林桔先是細細研讀了一遍婚姻法的相關內容與各種解釋,一邊讀一邊感嘆,自從自己畢業後,已經很久沒有這麼認真地鑽研過法條了。

畢竟她現在的主要執業領域是娛樂法和智慧財產權法,很少和婚姻家事法打交道。

看完之後,林桔的心情卻是逐漸凝重了起來。她原先以為,若是細細研讀下來,說不定自己不願意結婚的觀念可以得到改善。

現在看來,不婚的念頭卻是更加得到了堅定。

而且,她自詡並不是一個多麼長情專一的人,若是想要用婚姻的枷鎖捆住她,幾乎是不可能的。

她綜合分析了很長一段時間,得出一個結論:她不能和梁與結婚。

但是林桔沒有著急,沒有馬上告訴梁與這個訊息。畢竟,說直白些,她也不確定梁與是否有和她結婚的念頭。若是直愣愣地和他說一大通不願結婚的宣言,二人的關係可能還會下滑到一個尷尬的境地。

林桔也不清楚梁與的態度,他的頻繁試探只讓她覺得越來越雲裡霧裡。

直到有一天週末,兩人在家裡吃晚飯,正準備把碗放洗碗機裡時,梁與叫住了林桔的動作。

“等一下,你先坐會。”

“怎麼了?”林桔覺得有些奇怪,但五年來的相處讓他對梁與極盡信任,自然地坐了回去。

“我們聊些正事吧。”梁與認真地開口。

林桔坐直身子,看著他深不見底的眼眸,心裡面好像隱隱約約預感到了些什麼。

她沒有說話,只是點點頭,示意梁與繼續說下去。

“你有沒有和我結婚的打算?”梁與直截了當地開口,但並沒有用那些“我們結婚吧”“嫁給我吧”這樣類似通知的話。相反,他選擇面對面和林桔進行溝通。

說實在的,他自己心裡也沒底。按理來說,一個女生在和男朋友談了這麼久的戀愛,早就開始催著結婚的事了。

可林桔非但從來沒問過,甚至隱隱約約還透露出了點不願意結婚的意思。這讓他有些捉摸不透。

她到底是真的這麼認為,還是隻是變相地催他主動?

林桔早就料到他要說這個。她思考了一會,還是直接開口了:“我其實沒有結婚的打算。”

“那我們就這樣一直生活著嗎?”梁與聽到林桔的回答,皺了皺眉。在他的觀念裡,這樣“沒名沒分”的生活是很奇怪的。

或許林桔沒那麼愛他?

腦海中突然閃過這一種想法,他慌忙強行壓下。

林桔捕捉到了他那一瞬間的慌亂。

她嘆了口氣,繼續說道:“這麼和你說吧,這件事情我也想了很久。畢竟在大家看來,談戀愛、結婚、生小孩是順理成章的一條龍。但我前些日子一直在看法律層面的東西,最後發現,我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現行的婚姻制度。

甚至可以這麼和你說,我認為…這種制度的落後性大於其進步性。”

很“大逆不道”的話,但梁與聽完後卻好似醍醐灌頂。

他不是專業人士,當然不關心那些有的沒的。他只是慶幸,原來林桔不是不夠愛他,而是不夠信任其他的事情。

“那就好。”

現在反輪到林桔意外了。什麼叫“那就好”?梁與這是認可他的說法了?

在她疑惑的時候,梁與已經起身,自己把碗筷放進了洗碗機。

“我記得你說過你想回G城執業,如果這句話還算數的話,我…可以和你一起走。”

林桔更加震驚了。

什麼叫“和她一起走”?可是梁與的事業和夥伴都在A市啊。林桔更偏向於認為他是隨口說的。

沒成想,梁與好像是知道林桔在想什麼似的,從臥室的櫃子裡拿出一封信,遞給了林桔。牛皮信封正面只寫了“梁與收”三個字,寄信人的地址應該在背面。

林桔狐疑,但還是接過開啟。

裡面是幾張信紙,上面密密麻麻寫了很多字。紙摸上去手感有點脆,看來也有些年頭了。

信的內容大致好像是有人邀請梁與去G城音樂學院當老師?

林桔有些不太相信,況且這封信應該不是最近寄來的,可能早就不算數了。

況且,現在這個年頭,還有多少人在堅持寫信?

梁與看出了林桔的疑惑,開口解釋道。

“這是G城音樂學院的副院長給我寄來的。他老人家年紀大了,用不慣智慧手機,平常來往都是用信件。這封信確實是好早以前寄給我的,我一直沒扔。我原先也以為他早就忘了這回事,但他上個星期又給我寄了一封信過來。”

梁與說著,拿出了一封嶄新的信。

這封信就能清楚看到信封正面寫的:“G城音樂學院 陳忠明寄”

“老人家過兩年就要退休了,因此又寫了一封信過來問問我的意見。”

他拆開信,把裡面的紙遞給林桔。

老人家的字仍然蒼勁有力,與上一封信相比還多了幾分歲月的沉澱。

透過這封信,可以看出陳院長言而有信的為人。

“那你現在是在問我的意見嗎?”林桔看完信的內容後,抬頭問道。

“嗯。”梁與淡淡地說了一句,“你之前說過,你…準備回南方。所以我這兩天也準備給他回信了。如果沒什麼其他的事的話,我們今年就可以動身。”

林桔心一顫,梁與的意思是,放棄在A市的一切隨她回南方嗎?

這犧牲未免太大了。

“那你的工作室呢?”林桔沒有直接點頭同意梁與的想法,反而皺著眉頭提出了一些關於他的現實問題。

“當初和他們籤的勞務合同就是五年的。現在也要期滿了,不會有什麼違約責任出現。況且,大學老師根本用不上工作室。”

“那你的樂隊呢?”

“我之前就問過他們的意見了。他們也不是我的專職樂手,自然有更多更好的去處等著他們。”

梁與沒有說錯,他的樂隊成員在圈子裡都算頂級的了,只是和他感情深,才沒有離開他的樂隊。

五年前那場演唱會算是林桔作為梁與和聲的曇花一現。她有自己的事業,也有自己的樂隊,剛好過了一段時間,李樂也回來了,梁與的樂隊便恢復了原班人馬。

到現在,人還是十五年前出道時的人。好像只是中間出了一些小插曲,但主旋律未曾改變。

林桔呼吸一滯。

她沒想到,梁與竟可以為了她做到這種地步。她知道梁與的性子,甚至她也清楚,娛樂圈的頂級音樂人去當大學老師,是一種大材小用。

“不會覺得屈才嗎?”林桔忽然伸手抱住梁與,埋在他的肩膀處,悶悶地問了一句。

“人的一生有那麼幾個高光時刻就夠了。很多美好更適合活在回憶裡。”梁與伸出雙臂,回應了林桔的擁抱。

“況且…這並不代表著我會停止創作。”

但想要從A市搬到G城生活,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林桔只是口頭上表示出了想去G城執業的意願,但是否能真正去,還要看宏越律所的安排。

宏越律所主所在A市,只在B城和S市設立的分所,G城的分所似乎還在籌備中,但具體進度,她也不知道。

當林桔決定就先把這件事情暫時擱置一下的時候,宏越那邊傳來訊息了。

G城分所已經建好,現在正在散甲醛,明年年中就可以開始營業。

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從A市主辦公室裡派人南下。因為A市離G城幾乎橫跨了整個中國,正常人根本不會願意這麼跋山涉水。

程主任的意思是,如果有意願的可以先主動請纓。但他也清楚,這麼遠的地方,在A市生活習慣了的人,沒人會無緣無故過去。

正當他以為沒人,準備抽籤的時候,林桔主動找了他。

“程主任,我可以去G城。”林桔敲響了程主任辦公室的門,走了進去,直接和他說了自己的想法。

“你?那…”林桔和梁與的戀情他也是知道的。剛開始,得知林桔和這個曾經的當事人、還是個藝人的男人在一起後,他不是沒擔心過她。

但五年過去了,他們的感情仍然不減當年,甚至還時不時能看到梁與來律所接她下班,程主任便不再多說什麼。

他知道林桔是G城人,她主動請纓回家鄉也無可厚非。只是…他不由自主地懷疑,是不是她和梁與的感情出了什麼問題。

“您說梁與嗎?他和我一起走。”林桔看出了程主任的疑慮,笑了笑直接開口了。

“這個您就不用擔心了。”

程主任見林桔表現得不像分手的樣子,於是便點點頭,算是默許了她的申請。

過了一月有餘,梁與突然釋出微博宣佈退圈。

眾人譁然。

他現在三十五歲左右,當年《時刻》這張專輯釋出後,引起圈內外一致好評,紅極一時。

明明正值音樂人的鼎盛期,他卻在當紅時宣佈退圈。

不過,為了不引起歧義,他有特意表明:只是退出娛樂圈,但不代表不會繼續創作。

他的音樂不會停止。

梁與的粉絲雖很捨不得,但他們也瞭解自己喜歡的歌手固執的性子,他做出的決定,幾乎沒有人可以改變。

況且,梁與的音樂不會消失。

只是,他們忍不住開始討論起來,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梁與毅然決然退圈。

雖然說,自從楊帆遠把梁與的版權歸還後,他靠著版權收益完全可以隨時退圈。

但現在畢竟處於爆火階段,突然宣佈退圈還是有些奇怪。

半年後,梁與微博的ip地址又突然變成了G城。剛開始粉絲還以為他只是去旅遊,但直到有G城音樂學院的學生出來發帖,說自己這學期的編曲課老師居然是梁與。

那天,“梁與 G城音樂學院”的詞條在熱搜上掛了一整天。

神通廣大的網友自是扒出,林桔現在在宏越律師事務所的G城分所上班。

一瞬間,網上各式各樣言論可謂是眾說紛紜。

學藝術的同學思維都很跳脫大膽。在梁與的某一節課上,有一位同學直接問起了他退圈和來G城的原因。

“梁老師,是因為你女朋友嗎?”

梁與聞言,不置可否。但第一排的同學確是清楚看到了他嘴角的一抹淺淺的笑。

答案不言而喻。

在A市的時候,林桔和梁與已經就結婚這件事情達成了一致。

“非必要不結婚。”林桔笑著說道。

梁與挑眉。聽上去很不負責任,但只有他們知道,這是他們討論很久得出的最佳答案。

既然二人來了G城,見林桔的父母也漸漸成為一個逃避不了的環節。

梁與在從A市來G城前,已經和自己的父母溝通好了。梁與的父母一直清楚,自己兒子是一個做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因此也沒有多加阻攔。

只說,去了南方,也要常回家看看。

他們也不是沒催過樑與結婚的事情。

“不要耽誤人家女孩子了。”這是他們的原話。在他們知道梁與的女朋友比他小這麼多,他們第一反應就是把他罵了一頓,甚至揚言要把他趕出家門。

在他們看來,除非自己兒子用了什麼齷齪手段,否則這麼年輕又優秀的女孩子,是斷不會看上他的。

林桔只好親自出面和二老解釋了一番,梁與下次回家的時候才沒有被父母白眼。

梁與不是沒想過把父母接來南方,但被他們拒絕了。

在凜冽北風裡生活了一輩子的人,再去溫暖如春的南方,是會生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