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這一路受罪了,躺下歇會兒,也不知道今日可要聚餐,要是不舉辦,老奴交代小廚房給娘娘做點清淡爽口的吃食。”

“行,照你的意思辦。”靜妃抬手揉了揉額角,一臉疲憊的模樣。

看著轉身離開的靜妃跟良嬤嬤,蘇嬤嬤差點把老牙咬碎,陰沉著臉被小丫鬟扶著離開了。

而這一切,都被暗衛報給了安王,安王手指敲著桌面,微垂著眸子,面上的面具取了下來,露出一張令人神魂顛倒的俊美容顏。

“繼續盯著。”

“是主子。”

“王妃在做什麼?”

“回主子,王妃在參觀永安宮。”

“參觀?”

“是。”

“其他東西可搬來朝暮殿了?”

“並無。”看王妃那模樣,對永安宮那是相當滿意,估計是想住永安宮裡頭,所有的嫁妝已經風風火火在往永安宮庫房搬,真沒有發現,王妃的嫁妝如此壯觀,不愧為十里紅妝,估計比十里多出來好幾十裡吧,那裝嫁妝的箱子都比平時見過的要大一倍有餘。

“府中產業呢?”

“王妃交給了福伯。”王妃自己手中產業加上嫁妝那是相當龐大,又是千嬌百寵養大的,自然是隻想做個甩手掌櫃,怎麼舒服怎麼來。

別問他咋知道,問就是他有眼睛看的清楚。

同樣是吃五穀雜糧,看看王妃,從小就機靈,會撿人,每一個都是那麼的有良心,那是連綿不絕的人才啊。

識文斷字,武功兵法一個不落,關鍵那從小到大都特別用心啊。

說實在,王妃的慈幼院中的人過的日子可比一般小戶人家過的都好。

以前入不敷出,隨著人家的小生意追平,現在都有餘額了。

暗衛別看是在暗處,他們的關係網挺大,瞭解的各處情報自然是最全的。

安王暗中咬牙,起身在殿中轉來轉去,真是一不盯著她就想跑。

住朝暮殿不好嗎?

“等王妃參觀完後,讓人把王妃的東西搬過來。”

“主子,府中沒有丫鬟,在京城買的幾人已經是王妃的人了,無人可使喚。”侍衛倒是可以使喚,可王爺肯定不會同意侍衛動王妃的東西的。

“下去吧。”安王打發了暗衛好重新坐在輪椅上,抬手戴上面具,遮住那張神顏,自己轉動輪子往外走。

身邊的青雲青玄去安排各處守衛去了,大家都忙忙碌碌,只有他一個閒人。

看著偌大的王府。

“來人。”

“主子。”另外一個暗衛出現。

“去找青玄。”

不大會兒,青玄擦了汗水趕了過來:“主子,您找屬下?”

“去永安宮。”

“是主子。”

“安排的如何了?”

“剩下的青雲就能安排好,半個時辰王府就可以運轉,福伯已經接待了趕過來的幾位掌櫃跟管事,會細雨潤無聲的把產業開在金城跟周邊幾個城池。”這次關門過來的,都是在明面上安王府的產業掌櫃,暗處或者無人知道的,還是就在京城。

安王點了好頭,他對自己人一向信任,又是用慣的老人,不需要他盯著,就能把事兒做的乾淨利落。

“今日事兒安排妥當後,去周邊找個易守難攻的地界而,可以容納幾萬人的場所。”安王的聲音低而沉,要不是青玄就在身後,恐怕都聽不見。

青玄瞬間眼睛一亮,驚喜又震驚,這還是他們那有點古板,又認死理的主子嗎?

青玄眼睛一紅,要是他們主子早點想通,也不至於被廢了雙腿,要不是王妃,這時候,主子也不知道還在不在他們身邊。

“不要多想。”那只是給小丫頭的。

“主子?”

“可以多找幾個。”

“是。”青玄激動了。

安王勾起一抹笑,看到踱步而來的那個小身影,他好心情的放鬆身軀,緩緩靠在椅背上。

“怎麼樣,可滿意?”

“自然滿意,非常不錯,裡面有琉璃花房,也有大花園,人工湖,最關鍵的是有一架鞦韆,坐在上面,甩起來時可以看到王府外面的大街,在這裡,居然有湯泉,真是難得呢。”引在洗浴池那邊,一邊是溫泉,一邊正常洗浴,殿名取“湯泉宮”

“朝暮殿也有。”你可以住在朝暮殿。

“真的嗎?那你想用湯泉都不需要跑我那邊去了,完全可以在自己殿中泡,完了直接回寢宮休息。”真不容易,這府邸肯定用了不少心血,蕭暮白肯定早就找人安排好了一切。

“我們是夫妻。”

“然後呢?”

“咳咳,不需要分開,有各自的宮殿那是規矩,並不是一定要分開。”

“是這樣嗎?”

“只有感情不好的才會住一起一晚上湊合湊合,我們感情還不錯呢。”就沒有必要分開了吧。

“那不就浪費了嗎?”

“不至於,以後有手帕交,閨中密友時,你可以帶過去吃個下午茶,辦個賞花宴什麼的,自然,舉辦宴會的地方多的時,你也不用只去你的宮殿。”

“那行,我讓人把東西搬回來吧。”洛婧瑤點頭,反正也沒什麼,兩口子就是應該住一起。

魏嬤嬤跟蘭姑兩人相視一看,抿唇笑著退了下去安排事務。

主子們感情好,是他們最樂意見到的。

而蘭姑更怕的是在這邊,有人見縫插針,破壞了她家小姐的婚姻,他們國公府就沒有納妾這一項,就怕有哪些不要臉的上趕著送上門來。

“走,去看看我們得院子。”安王拉過洛婧瑤的小手捏在手中,抬頭看著洛婧瑤瑩白如玉的臉頰道。

洛婧瑤嘴角一抽,那是院子嗎?明明是宮殿:“跟京城的有什麼不同嗎?”

“有改變,不多。”

“我跟你商量件事兒。”

“你說。”

“我想在這邊,在其他封地,在周邊,開慈幼院。”

“可行,你喜歡就好。”

“挺喜歡的。”幫助了別人,他們也回報了她。

京城的慈幼院可算是得用了,去年收留資助了一些落榜學子,裡面的幾歲到十幾歲的孩子各有各的能耐,學文準備科考的分為一批,武學從戎的一批,學武的她分了兩批,一批走武舉,等這一批落榜的,就跟另外一批,想辦法進其他軍隊。<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