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桐已經在這個公司7年了,每每回想起這個專案,都還是記憶猶新,她在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想不明白為什麼當時薛尚詡要在會上故意刁難她,對,當時可能覺得沒有那麼明顯,但事後想來,就是刁難。畢竟,按照薛尚詡的行事作風,一個體面的人,一般不會在公開場合故意為難一個小同事,那麼當時應該就是故意刁難了。在接下來的大概半年時間,曉桐想明白了,當時的環境對於薛尚詡來說,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他需要在這個階段,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不能默默的展現,要公開地展現,所以,要說是針對曉桐不太準確,只是波及到了。】
曉桐去找薛尚詡,“薛總,按照您會上的建議,我修改了報告,發到您郵箱了,您看還有什麼修改意見嗎?”
“嗯,我看了,我沒有意見了。”
“好的,謝謝薛總。”曉桐想繼續問,但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還有什麼事嗎?”薛總看曉桐有點猶猶豫豫,欲說還休的樣子。
“嗯,沒什麼,就是想跟您多聊兩句。”
“你說。”
“其實,這個專案是我第一次做股權報告,之前也跟林博士和季元愷老師都請教過這類專案怎麼審查,報告也是在他們的指導下修改的,之前改了大概有……有7稿了應該,但沒想到到了會上還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曉桐把不滿的情緒夾雜在對自己的內疚當中。
“這個沒事,你辛苦,大家是看得見的,每天幾乎都是最晚一個走的,很努力。第一次寫這類專案的報告,寫到這個程度已經很不錯了。”薛尚詡面無表情地說著。
“但是我還是耽誤了事情,覺得因為自己報告沒寫好,導致這個專案差點就過不了,專案投資也推了好幾天,這些都是因為我沒寫好報告,如果我寫好了,那可能過會就會很順利,也不會有現在的這些麻煩。”
“這是兩回事。你寫報告是一回事,專案通不透過是另一回事,不要把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薛總說。
“嗯,雖然您寬慰我,但是我還是以後不能再出現這種情況了,以後我寫完報告就發給您也稽核一下,您給提提意見,看有什麼需要調整修改的,我會前就可以及時調整,而不用再等到會上,這樣也不會耽誤時間。”
“行。”
曉桐覺得很奇怪,其實公司運轉一直都是這樣子的,報告是提前2天就發給了各位評委,當時薛總並沒有對這個專案提出來意見,曉桐甚至還在看到薛總的時候提醒過薛尚詡,如果寫的不好的,可以隨時告訴她,她隨時調整隨時修改。但都沒有,一直到上了會,才開始暴露出來這麼多問題。曉桐剛開始覺得面子上掛不住而已,自己一向做工作都認真負責,從沒有受過這樣的打擊,好像她寫的報告一文不值、狗屁不通。而且,透過剛剛的聊天,曉桐更加覺得說不通了。如果是兩回事,報告寫得如何不影響投票和投資,為什麼不能會後再找曉桐私下說報告應該怎麼寫,怎麼改,非要在會上說。
好在最終達成一致,以後這類專案的報告,曉桐都提前發給薛尚詡,請閱提意見。但實際上,這是不符合流程的,薛尚詡並不是曉桐的直屬領導。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
大概過了1個禮拜,所有的部門總開了一個高層管理會議,老闆發話:“按照我司目前投資的規模以及放款的速度,我司近幾年的業務會快速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建立一套對專案規範嚴格的管理模式,先從自查開始,查所有專案的合同,看是否存在各種問題,並制定以後的專案合同模版;然後再逐漸規範以後的投資,投資要模板化。這個事情,請薛尚詡牽頭負責。”
各部門總連頭都沒有抬起來,CRO更是一邊點頭一邊記筆記,這是作為領導的基本修養,無論聽到什麼,都能夠保持足夠的客觀冷靜,喜怒不形於色。說起來,這件事情的安排是有一定問題的,首先是越級了,越過了CRO;其次是,法律部門有自己的部門總,而這件事情是合同的事情,理應由法律合規部負責統籌,但現在安排給薛尚詡,不知是何深意。
會後,薛尚詡便開始著手準備這件事情了,但這件事情跟曉桐基本上無關。後來,在這件事情基本完成之後,曉桐才大概瞭解了前因後果。曉桐這時候才恍然大悟,時間點那麼巧,就在他會上刁難曉桐之後的1個禮拜。
薛尚詡是南方人,擁有著南方人的精明,或者可以說是算計。這跟他表面看上去完全不是一個體系。他總是穿著各種各樣藍色的襯衣,如同曉桐之前看到的那樣,換著固定搭配的袖口,外面是一件西裝外套,說話總是溫文爾雅,語速不急不慢,聲音不高不低,雖然沒有季元愷的那種廣播音,但是聲音也很好聽。
薛尚詡最聰明的一點在於,他能夠迅速捕捉到對方說話的情緒、狀態,並能夠內化,實際就是共情力很強,這種能力讓他說話的時候會充分照顧到別人的感受,迅速拉近別人與他的距離。就像,就像之前,曉桐也沒有想到,薛尚詡會忽然給她打電話。
這次,拿了“尚方寶劍”,薛尚詡開始把合同的事情一查到底。其實,這並不是他的專長,甚至他也絲毫沒有學過法律。但就是這麼詭異,他就是負責了這件事情。所以,“你真的有沒有才華不重要,甚至事情做到什麼程度也不重要,你分析地深不深、專不專業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站了誰的隊、你是誰的人。當你成為了某個隊伍的人,就算說1+1=3,也有人會給你找理由。”
這句話不是曉桐自己想出來的,而是蘇琴說的。那天,曉桐和關玲、蘇琴一起吃飯,蘇琴說,“你們知道,現在在檢查所有專案的合同嗎?”
“我大概聽說了一點,反正是說要我把專案的合同都找出來,我也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關玲說。
“我不曉得。”曉桐搖搖頭。
“這是要搞掉現在的法律合規部總,所以才拿這件事開刀。”蘇琴壓低了聲音,生怕被鄰桌的人聽見。
“為啥啊?”
“其實也不完全是針對那個部門總,主要還是針對所有的業務部門了,因為所有的合同都要查。”
“這是什麼情況?那為啥要讓薛總弄?”
“要在業務上立一把刀,燒個火,然後拿法律合規部做雞,業務部門就是猴,薛就是刀。”
“薛有什麼關係?”
“老闆的人啊,這你都不知道麼?”
“哦哦~”關玲和曉桐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繼續吃飯,沒想到這件事情背後這麼複雜。
薛尚詡開始梳理所有專案的資產,沒日沒夜地翻看著所有專案的合同,雖然聘請了外部律師,但是對於一個沒有學習過法律的人來說,字都看得懂,但是組合在一起就未必了。
法律是一整套體系,或者說,法律是一個世界,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明確各個詞的清晰定義,並建立規矩,搭建每個詞語與現實世界的勾稽關係,用自己世界裡的詞語來解讀現實世界的所有行為。這是法律。但是薛尚詡最多是靠著超強的理解力和基本常識,來判斷和理解法律條款,這讓他忽然陷入了一種孤立無援、四面楚歌的境地。
薛尚詡約了法律合規部的李總,中午一起吃飯。
“這次這個事,您有什麼想法嗎?”薛尚詡直接問。
“你說的是合同檢查是吧?我沒有什麼意見,公司怎麼安排,我就怎麼做。”
“其實,領導讓我在牽頭這件事情,這就是個幌子,最主要的還是要靠您啊,您是法律專家,對條款也瞭解,其實我能做的也有限,所以您要多支援支援,我就是跟著您學習的。”
“我覺得這個事是個好事,其實以前我們也只是關注法律條款上的解釋,對於商業的判斷,其實也沒那麼專業,所以,這次是個好事,我們可以整體梳理一下合同,看看有沒有問題。”
“是,其實管理層也是這個目的,重點是為了以後的合同條款打好模版和基礎,下午您這邊方便嗎?咱們可以一起連同部門同事開個會,把細節的方面商量明確一下,然後分一下工,咱們就開始執行了。”
“好,下午我應該有時間,我給部門也通知一下,2點怎麼樣?2點咱們一起開會過一下。”
“好的。”
2點,人都到齊了。“好,大家好,今天下午叫各位同事來開會主要是討論一下關於合同梳理的事情。關於合同梳理,目前我司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要求,我這邊根據工作要求草擬了一份本次工作方案,從我的角度來草擬的,可能其中有些執行的點不是太合適,也請李總和各位同事看看。”薛尚詡說著,就直接開啟了自己做的工作方案。
雖然不是法律專業人士,但從這個工作方案來看,也確實是花了很大的心思,而且針對具體執行的要求,所要達到的目標,都有非常清晰的把控。但同時,這件事情的工作量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方案介紹了大概半個小時,才說完,一時間,李恆和法律合規部的各個同事都沉默了,看到這麼大的工作量,一下子覺得像是烏雲壓頂。
“我知道這個工作量有點大,而且相對於要求的時間期限,可能也比較緊張,而且咱們法律部門本來工作事情就比較多,還要支援各個部門的工作,所以,我覺得可以透過聘請專業法律團隊來對這塊業務進行支援,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我們內部的工作。”薛尚詡接著說。
“嗯,我覺得薛總這個方案做得很細緻,這次合同檢查對我們也是一次提升,好好把合同的事情落實下來,看是否存在合同上的遺漏。但就像薛總剛剛講的,我們這個人手確實不足,所以也的確是需要外部支援。我這邊對這個方案沒有意見,你們幾個同事看看,在執行上有什麼難度或者不清楚的嗎?”李恆接著薛尚詡的話說,這意思就是,任務就是要做,這沒得商量,怎麼做可以商量。
其他幾個同事也都悶不作聲,低著頭,或者搖搖頭。薛尚詡看大家也都沒什麼意見,就只好跟李恆說,“那如果大家都沒有意見,那咱們就開始幹?有什麼問題,你們幾個小同事隨時都可以來找我,多交流,好吧李總?”
“沒問題,感謝薛總對我們法律部門工作的幫助和指導,我們肯定完成好這次工作。”
“哎呀,我沒什麼可指導的,都是班門弄斧,大家一起幹,有問題一起商量解決,都是為公司做事情。”
幾句客套話說完,會議結束。
很快,法律合規部發起了草擬了郵件,請業務部門配合,要求提供相關資料,附了一個清單,這個清單內容之龐大,關玲、蘇琴,甚至是楊雪和季元愷全都頭大了。但他們大概都知道或者聽說了這件事情的背景,所以,也只能無奈的一點點找。
“曹婷,這個合同梳理的事情,辛苦你配合一下。”季元愷說。
“這麼多事,我一個人弄不過來,而且我手裡還有這個剛上完會的這個專案的後續事項,時間也很緊張,讓柳少弄唄。”
“他最近在跑專案,每天都在外面見客戶。”季元愷本來是想這麼說的,但想了一下,覺得不太好,換成:“嗯,你們兩個分一下,一起弄吧。”
曹婷沒再說什麼。
“誒,你看看現在跟咱們找的事情,本來手裡事情就已經更多了,每週還要弄研究,還要找專案,現在連條款也要我們弄了,我們都幹完了,中臺幹啥呢?”關玲沒好氣地抱怨。
“說的就是啊,而且,合同在投之前,法律合規部不就審過麼?那現在是想看什麼呢?不就是找茬嗎?”蘇琴也一起附和著。
曉桐沒說話,默默聽著,也需要配合業務部門提供各種專案資料。
一個禮拜的時間,該提供的資料基本上都齊全了,但是法律合規部的同事入司時間比較短,對以前的專案情況並不瞭解,所以資料看起來很慢,很多情況也都需要跟投資經理再核實,以免對專案的理解產生偏差。薛尚詡也沒有閒著,每天也都被資料掩埋。
時間在加班的時候是過得最快,每天晚上熬到11點才出公司,也沒辦法保證在很短的時間內看完所有材料。好在他是挑重點看,並且是對同事已經檢查過的專案二次複核,基本上一個晚上看一個專案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