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上一男子如同旋風一般跑過來。

“恭喜娘喜得貴子”

“去你的,這詞是這麼用的嗎?”

季如煙瞪了他一眼,只覺得心口那塊大石頭,消失無蹤。

整個人都喘得過氣了。

眾人仔細一看。

居然兩人一模一樣。

不同的是湯圓腦袋圓圓,雲鵬腦袋扁扁。

五官,身形都是差不多的。

周圍的人看到這一幕,都驚訝得合不攏嘴。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相似的兩個孩子,彷彿是同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雲鵬則好奇地戳了戳弟弟的小臉,逗得他咯咯直笑。

湯圓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就是他全身上下都是癢癢肉。

顯然,這個秘密被他哥哥發現了。

“這兩個孩子長得真是太像了”

秦老太有些尷尬,剛剛還說人家拍花子呢。

隆大也不好意思:“對不住啊兄弟,我還以為……我也沒想到……”

這誰想得到。

秦老四也有些尷尬:“沒事,沒事”

季如煙微笑解釋道:“當年我生下我兒時,正處於戰亂,兩個孩子本是一母同胞,卻不想因為這……生生晚了十二年才見到。”

這也一直是她心裡的痛。

好在,上天垂憐……

季如煙看著眼前的兩個孩子,眼中滿是慈愛。她輕輕地撫摸著湯圓的頭髮,感嘆道:“如今你們兄弟團聚,也算是圓了我一樁心願。”

雲鵬聽了,拉起湯圓的小手,認真地說道:“弟弟,以後我會保護你的,誰也不能欺負你!”

湯圓還有點懵圈。

不是……

他就陪夫人外出一趟,就找到自已親孃了?

而且……他娘沒有不要他,而是戰亂不小心丟了他。

湯圓苦澀的笑了笑:“娘,如今我已經是唐府的一個小廝了,唐夫人的大恩大德我不能不報,你就當沒生過我吧!”

唐鶴康翻了個白眼:“你快拉倒吧,家裡缺你啊。

趕緊跟著你娘走吧!”

不管季如煙咋說,湯圓都誓死效忠唐鶴康,不肯跟著他們走。

最後不知怎麼的。

所有人又坐到了秦家的鋪子裡。

陶金花看著滿臉淚水的季如煙,不知所措。

秦老太在一旁解釋道:“還以為對方是拍花子,誰知道兩個孩子是雙生子。對方也認錯了人!”

唐鶴康猛吞三杯水,勸解的話在嘴邊最後嘆了口氣。

說半天了,這湯圓就是不聽。

到了午時,秦老三才從騾車上下來。

“金花,給我倒杯水,渴死我了!”

這書廝掌櫃的倔的跟頭驢一樣,好說歹說,就是不同意再讓一分利。

一進門,三張不熟悉的臉。

秦老三退到門外,沒錯呀,是他婆娘的店。

秦老太給他解釋一通,秦老三才明白。

不由自主的抽了抽嘴角,他家這啥命,什麼事都能碰上。

轉頭一看閨女跟兩個一模一樣的哥哥玩的不亦樂乎。

秦老三抱了起來,用鬍子蹭她臉:“陶陶想爹沒?”

陶陶點點頭,眼睛還往一旁一模一樣的兩人身上瞅著。

酸的秦老三捂住她的眼睛:“哎呀,天黑咯”

【壞爹爹,壞爹爹】

小手緊緊抓著秦老三的手,兩腮鼓 鼓的。

看的季如煙心都化了。

眼巴巴看著陶金花:“讓我抱抱?”

陶金花連忙點頭,抱吧抱吧,不哭了就成。

她從未見過這麼能哭的女子。

懷裡抱著胖娃娃,季如煙眼眶酸澀。

她家老二這麼大的時候,都沒有人抱……

嚇得陶陶手忙腳亂的給她擦眼淚。

【不哭不哭,不哭了奧!】

陶陶雖然沒生過崽子,但是她也知道那些母獸丟了崽子大多數都瘋了。

特別能體會季如煙的感覺。

“瞧我,倒是讓個孩子哄我了!”

不管咋的。好歹兒子活生生站在她面前。

不就是不回去嗎?

怕什麼!

他們可以跟著兒子走!

陶陶也嘆了口氣,報答的方式有很多。

不一定要做小廝。

看季如煙家境不差,若以後唐府落難,便是能幫一把的人家。

她還是希望湯圓回去認祖歸宗,這樣以後能幫的,絕對比現在要多的多。

在咋說,那個唐鶴康也給她帶了半個月的好玩意……

聽到她的心聲。

秦家目標一致對外,最終勸說半個時辰。

終於勸的湯圓回家了。

臨走時,季如煙含淚拉著秦老太的手:“有事一定要去雲府尋我,能幫的我絕不推辭。”

這家人太好了!

不僅護著她兒子,還幫她勸說兒子回家,

一家都是好心眼的!

秦老太尬笑不已。

她家沒少拿唐府銀子,可陶陶說了唐府會落難,就肯定會。

到時候自家不一定能幫的上什麼。

他們這也是……為唐鶴康而已。

再怎麼樣,那孩子叫了她半個多月奶奶。

把人都打發走了,秦老三才一吐為快。

“那書廝掌櫃的軟硬不吃,我實在沒法子了!”

收一本書一兩銀子,書廝賣一兩二,他就想要一兩一拿貨而已。

那掌櫃的就是不同意!

秦老四嘿嘿一笑:“那不廢話,全城裡就兩家書廝,就算一家一半學子,那也賺的盆滿缽滿。

現在你要搶人家一半錢。憑啥呀!”

是啊……

書廝最不缺學子。

哪怕再遠,都有人去。

秦老三今日去的是城東郊的那家。不如明日再去另一家看看。

一家人吃了飯,唐鶴康也離開了。

他來就是為了吃飯來的,誰知道碰上個認親。

倒是耽誤了不少功夫。

下午時,陶金花就嚯餡包包子了。

今日人手多,她也就弄了好幾個餡料。

肉都是每日現買的,現剁,在弄翠生的韭菜葉洗乾淨,切的碎碎的,

韭菜肉的,白菜肉的。茴香肉的。醬肉,蘿蔔肉。

個個皮薄餡大。掰開香味撲鼻。

陶金花也捨得放肉,主打一個薄利多銷。

主要她這手,調餡兒賊香。

就算是大米粥,她熬出來的就是比別人香。

晚上又是一售而空,最後十四個包子陶金花沒賣,都留給自家人吃了,省得在做一頓。

心疼的秦老太連說:“這日子不是這麼過得,哪能頓頓都吃肉啊!”

就連陶陶都分了一小口的餡兒嚐嚐滋味。

“啊!我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