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出了知青點的大門,就見村子裡的人都在往公社的露天電影場那裡走,看來大家都得到了要放電影的訊息,不願錯過這難得的娛樂。
苦縣只有縣城和一部分公社通了電,大部分村子是沒有電的,村裡誰家有個收音機都是個稀罕事,晚上家裡能圍一屋子人守在收音機前聽廣播、聽評書。
遇上放電影這種盛事,那幾乎是全村出動的。
大家手裡拿著各自的板凳,一路說說笑笑,小孩子在大人中間歡快的追逐打鬧,又心急的催促大人快點走,好佔個前面的位置。
知青點一行人和村裡的人一起到達放映場的時候天已經黑透了。
放映員已經架好了了放映機和幕布,並且幕布前已經擠擠挨挨的滿是人了。
一個大燈泡掛在放映機旁邊的杆子上,照的四周恍如白晝。
說是放映場,其實不過是大點的平整空地,公社開大會,批鬥會都是在這裡。
現下得到訊息的村子幾乎都來了人,並且還在陸續有人到達。前幾排都幾乎沒有空地了。
男知青們把帶來的兩張條凳挨著村裡的人放下了,一張長凳坐三個人,剛好夠坐。
張默然看見前一排還有點空位,問為什麼不往前頭去,張建設解釋:放電影的時候人多,各個村子的人都有,經常有打架鬧事的,咱們這有三個女孩子在,還是跟自己村子的人坐在一起安全,凡事有個照應。
電影還沒開場,周圍人頭攢動,三個女孩子坐一起閒聊,“這個時候要是有點瓜子磕就好了。”吳彩玉遺憾的說。
陳露聞言四處張望了一下,悄聲說:“別急,一會可能有人賣瓜子和糖。”
吳彩玉聞言驚喜不已,立刻也開始處瞅,似乎是想找出賣瓜子的那個人來。
“賣東西的人要等電影開始了燈滅了才會出來。”陳露笑道。
對的,現在私人賣東西都是偷偷摸摸,不然會被定為“投機倒把”,當然要避著點人。
很快,大燈泡突然滅了,四周立刻陷入黑暗,與此同時,白色的大幕布亮了起來,電影開場了,四周鬨鬧的人群說話的聲音突然小了下來,安靜了許多。
先放映的是《地道戰》,這個影片上映十幾年了,其實大家都看過了,但開場後仍然極受歡迎,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
這時,有人悄悄的離開座位,過一會功夫再回來時手裡就多了個紙包,開始小聲的嗑著瓜子。吳彩玉按捺不住要拉上林慧去買,陳露不放心,乾脆三人一起去了。
三人在放映場邊上一棵大樹旁邊找到了賣家,一個子挺高的男的,戴著草帽,帽簷壓的很低,基本看不見臉。
他也不主動招呼,等三人問起了他才報價,似乎是卡著嗓子在說話:“瓜子一分錢一包,糖一分錢三顆。”
吳彩玉看不上那沒有包裝的硬糖,林慧也不想吃,三人就一人買了一包瓜子,商量了一下,又每人出一分錢給三個男知青也一人買了一包,畢竟光他們自己嗑讓人幹看著也不好,再說他們來的路上扛著條凳走了一路也蠻辛苦的。
等到兩部電影都放完時間已經九點多了,不少孩子已經睡著了,只能由大人或抱或揹著帶回家,幾個男知青見隊裡的張大哥夫妻倆孩子都睡著了,兩口子一人懷裡抱一個孩子,就接過他們手裡的板凳幫著帶回去。
回到知青院大傢伙都簡單洗洗上床睡了,林慧等吳彩玉發出均勻的呼吸聲就起身進了空間。
最近這些玉米長勢越發喜人,空間裡沒有風,也不知道是怎實現授粉的,居然也都順當的結出了小玉米,從種上到現在也就才二十天的功夫,玉米棒子已經能吃了。林慧再也忍不住了,掰下幾穗玉米剝掉外皮就在空間的廚房裡煮了起來。
這個廚房說起來也很是神奇,水缸裡的水和廚房裡的柴火好像永遠不會少,這次用了多少,下次進空間居然又自動補上了。
木屋前的泉水也是,泉水從沒停止過往外冒,好像永不停歇,但那個水窪還原來的大小,也沒往外溢過,裡面的水林慧澆玉米用了不少,卻好似從來用不空;
還有就是空間的保鮮功能,某次林慧做飯的時候多做了幾個餅子用油紙包著放在了空間,準備以作不時之需,隔天再進來時林慧看到那幾個餅子仍舊像是是剛出鍋的樣子都要驚呆了。
煮玉米的香味漸漸逸散開來,剛扒皮的玉米粒粒飽滿,吃起來清甜鮮嫩,林慧連著啃了三個才罷手。
照這樣的長勢,再過個兩三天估計這些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到時候要想辦法收穫了。
關於收穫玉米的工具,林慧早就有了打算。
隊部放農具的倉庫管理並不嚴格,而且這些收玉米的農具隊裡暫時用不到,就堆在角落裡,到時候趁管理員不注意順進來,用完再悄悄放回去。
兩天後的深夜,林慧進了空間。
地裡的玉米已經完全成熟了,玉米杆子已經變得枯黃,林慧逐個把玉米棒掰下來,在地上堆成了一個大堆。
全部掰完之後就開始動手剝去玉米外皮,露出裡面金黃飽滿的玉米粒,每個都長的個頭勻實,玉米粒填滿了棒尖。
林慧忙活了大半夜才把所有的玉米皮剝完,累的第二天早上險些起不來。
下工的時候林慧趁大家都去還農具倉房人多雜亂,把角落裡的钁頭和玉米脫粒機收進了空間。
晚上林慧一進空間,卻被看到的景象嚇了一跳:地裡的玉米杆子統統都不見了!整塊地又恢復到了初見的樣子。
林慧搞不清楚是咋回事:難道是空間知道有用的果實已經被收穫,就把沒用的杆子處理了?
疑惑歸疑惑,不過玉米杆子消失了了對林慧來講是好事,省得拿钁頭砍了,還方便下次播種!
玉米脫粒機是鐵製的,結構很簡單,上面是玉米棒進口,中間裡面安裝著一個圓形輪子,輪子表面凹凸不平,輪子外表安裝一個篦子形的東西。
將玉米棒放進上面鬥內,手搖搖把,玉米棒就被輪子和篦子夾在中間摩擦,玉米粒就被脫下來了。
這樣的脫粒機生產隊有三臺,還是前年跟上邊申請的,在此之前都是社員用穿子一行行的給玉米脫粒的,那才是純手工。
儘管有了脫粒機,林慧也還是花了大半夜的時間才把所有玉米脫粒完成。
雖然接下來還要想辦法把玉米磨成玉米麵才能吃或者換成別的物資,但是現在看著這滿地的金黃色的玉米粒,林慧還是油然而生一種自豪和幸福感!
出了空間,林慧幾乎是秒睡。
這也難怪,白天一整天都要上工,晚上在空間裡還要再幹上大半夜的活,也實在是累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