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混賬!!李恪逆子!!!”

李世民狂躁不已,將手中的書信直接撕吧了個粉碎。

信上的內容不多,只有一條。

楊妃、蕭尋雙被李恪擄走!

看的出這是加急密報,內容不敢多寫,而且為了追求速度,應該是倉促寫成,一刻不停的送了回來。

李世民真的是怕什麼來什麼,自己最擔心楊如意會跟著李恪走,所以各種防備,結果可倒好,任憑李世民怎麼做,還是改變不了楊如意被李恪帶走的命運。

這下真的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李恪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按理來說,自己命人嚴防死守,楊如意不可能踏出大唐國境半步。

難道是李恪率部打過來了?

如果是這樣,那就證明了李恪的確是有謀反之心,而且奚族的事情的確都是他搞出來的。

看似真相浮出了水面,可新的問題又來了。

李恪是怎麼做到的?

自從李恪失蹤以來,邊境地區傳回來的訊息那是一條比一條詭異,這讓李世民有一種所有人都在矇騙自己的感覺。

不過他知道這不可能,興許其中會有誇大的成分在內,但絕對不可能全都是假的。

一時間,李世民頭疼不已,但又沒有一個好的對策。

思來想去,他只能先暫時把李恪的事放到一邊,優先處理好李佑造反的這件事再說。

……

李恪這邊,經過一段時間的偵查,他基本摸清楚了檀州的情況。

檀州現在有兵力約三千人,雖然這裡也是邊關要塞,可算不上非常重要的要塞。

最重要的還是營州一帶,可以說,營州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唐東北邊境的國門,所以主要兵力都集中在營州。

再加上營州自古以來便是軍事重鎮,所以相較偏遠的檀州而言,營州明顯更受大唐帝國的重視。

瞭解到這個情況後,李恪非常果斷,直接下令進關!

一路挺進臨逾關,只用了半天的時間。

過了臨逾關,也就意味著已經過了長城,進入了大唐領土。

檀州守將任春風在檀州城牆上,得知李恪率領十萬大軍來襲,嚇的腿都軟了。

他只有三千大軍,李恪有十萬大軍,而且軍事強大,如果他要進攻檀州,那自己能堅守一日都算是老天爺賞活路。

看著城外黑壓壓的大軍如潮水般湧來,生性懦弱的任春風做了個一個決定。

叛國吧!

所以任春風當即率領三千將士,開城迎接李恪,向他大表忠心。

本來李恪的確是打算攻打檀州,畢竟如果不拿下檀州貿然進攻平州的話,那就等於是自己把自己的退路切斷了,這可是兵家大忌。

然而他進攻的命令還沒下,任春風就先自己跑出來磕頭叫爸爸了。

沒說的,李恪當即收編了任春風的三千人馬,並且派了一名手下的高階將領率領兩萬人馬,接管了檀州城。

拿下檀州後,李恪果斷在任春風的身上用了一張英魂卡。

就這樣,他輕而易舉的拿下了檀州。

隨後李恪在檀州城外休整了一夜,翌日一早,又浩浩蕩蕩的向平州進發。

八萬人馬齊頭並進,氣勢洶洶的兵臨平州城下。

平州刺史劉俊義倒是蠻有氣節,率領五千之眾打算拼死抵抗。

但他擺好架勢等李恪來襲,李恪卻又不跟他打了。

李恪本來就不是很熱衷於戰爭,尤其是對漢人作戰,雖然他不反對作戰,但能避免戰爭的情況,儘量避免。

畢竟打仗就要死人,李恪現在急缺人口,這些人與其戰死,不如為自己所用。

如果實在沒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捷徑,再打也不遲。

所以李恪讓八萬大軍駐紮在平州城外十里的地方按兵不動,而他自己則率領燕雲十八騎,大搖大擺的來到了城下。

城牆上的守軍正高度戒備著呢,突然看到遠處來了十幾個人,頓時緊張萬分,連忙拉起弓箭對準了李恪等人,同時派人向刺史劉俊義彙報。

劉俊義得到訊息也是不敢怠慢,火急火燎的趕到城牆上一探究竟。

很快,李恪一行人來到距離城牆下不足五十米的地方,遙望著城牆上的劉俊義。

“城牆上可是劉刺史?”

李恪用手擋在頭頂,遮住部分刺眼的陽光,大聲詢問道。

聽到這聲音,劉俊義愣了愣,猶豫片刻,還是大著膽子探出頭去:“正是在下,敢問來者何人?”

“來者李恪,是來與劉刺史談和的,請開啟城門放我進去吧,放心,我身後一馬平川,你又站在高處,我有沒有帶兵馬過來,完全是一目瞭然的。”

李恪笑呵呵的說道。

劉俊義不是傻子,他得知李恪兵不血刃拿下檀州的時候,立刻派出了大量的偵察兵去刺探軍情。

李恪距離平州城五十里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了,所以李恪有沒有帶兵過來,他不用看也知道。

更不要說李恪的大軍駐紮在十里之外,這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

如果自己開啟城門放李恪進來,再迅速關上,就算是對方計程車兵有神行太保麥鐵杖日行五百里的速度也趕不過來。

所以劉俊義陷入了沉思,要不要放李恪進來?

他懷疑李恪有陰謀,但又不想錯過抓捕他的大好機會。

畢竟李恪的確是只帶了十幾個人,如果他敢進城的話,自己想要拿下他,豈不是輕而易舉?

就在劉俊義糾結的時候,長史張暉勸道:“刺史大人,無需糾結,吳王殿下恐怕是想將您招安,既然如此,我們何不順他心意,讓他進城,假裝臣服?一旦吳王殿下放鬆警惕,我們隨時可以將他拿下!”

“可若是吳王有陰謀怎麼辦?”

劉俊義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他現在吃不準李恪的心思,所以不敢輕易做決定。

“想來不會!”

張暉自信滿滿的搖了搖頭,說道:“您想,吳王殿下自傳出謀反之禍的言論後,捷報頻頻,連挫尉遲將軍和程咬金數次,如此一來,他怎能不自負?他現在恐怕在想,他現在這麼厲害,你巴不得和任春風那等貨色一般,對他叩首膜拜,怎麼會想到您其實是一個堅毅剛烈,忠心護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