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酌一番,這裡的一切都以科學為基,以學術為榮,以發明為傲。
可是就在這麼宏偉的領域之中,總有那些愛慕虛榮的人,他們以裝瘋賣傻為基,以坑蒙拐騙為榮,以金銀財寶為傲。
這一切還要從二十世紀末期,人類正式進入科技軌道的時期說起。
人類可以說是地球萬物之中最為傲慢之物,同時也是擁有最強貪圖慾望的物種。
從半導體被建立的那一刻,人類的科技在不斷飛躍的進步著,同時也在增長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貪婪與私慾。
電腦、網際網路、社交聯絡,三者可謂是創造新世界的三原素。
初期,在人們還未擁有量子計算機時,晶片處理器以及虛擬記憶體難以維持一個新的世界。
但是透過不同的手段,一個個虛擬的世界誕生在人們的手中。
無數的玩家都在體驗著從未存在過的世界,潛移默化間產生了迷戀與感情。
從二進位制中的0與1之間,居然蘊藏著如此強大的能力,讓人廢寢忘食只為了能夠更改虛擬世界中的資料,只為了能夠再多獲得一件裝備。
二十一世紀初期,在科技一步步登高的同時,一個個虛擬的世界變得沒有那麼虛擬了,人們開始認為在這0與1之間存在著未知的空間。
不少人利用人工智慧AI的崛起來嘗試突破虛擬的世界,一款款的MMO大型聯網遊戲、一個個模擬戀愛機器人,數不清的少男少女被這些0與1給控制住了。
一直到二十一世紀中末期時,一名叫做曾建華的博士生改變了科技的方向。
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有什麼不同?
那就是虛擬世界沒有感官的存在,沒有生命的氣息,沒有現實世界的未知性。
曾建華設計的一頁程式碼伴隨著量子計算機與AI的功能,實現了模擬地球生物的功能。
無論你在模擬器中做什麼,都會有相應對照的回應,就像現實世界中一般,因果未定。
可是就在一夜成名之時,他卻消失不見了。
不少相信陰謀論的人認為他被世界權貴給暗殺了,因為他知道的太多了。
也有人認為他是單純的科學家,不喜歡社會輿論與人際關係。
還有人說他獻身自已去那模擬地球的軟體之內,無人能找。
不過這一切的一切終究會展現出來,就像這些在二十一世紀年代末和二十二世紀憑空而出的大迷宮和進化論的世界。
人們為了能夠找到屬於自已的理想世界,自已的烏托邦,拼盡了一切。
可是到頭來,我們又如何知道自已不是曾建華博士設計的模擬地球中的人呢?
這世間一切的因果關係倘若真的是從0與1之間誕生的,那麼奮鬥這麼多年,養育兒女這麼多年,意義何在?
這時可能會有人說,即便這世間一切都是假的,虛擬的。
只有我現在快樂,我能感覺到愛與恨,這世間萬物便值得我去付出。
就像百年前人們對虛擬世界中人物所產生感情一般,倘若虛擬的一切如同顯示一般,那麼又有誰能辨別真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