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在大都市裡落下帷幕,北京的前門大街燈火通明,像是白天一般繁華。陳正帶著蔣誠晃悠悠地走出前門大街一家小飯館,兩人肚子裡裝滿了烤肉和餡餅,飯後站在二環路邊,難得的清風拂過,給老北京的夏天帶來一絲絲涼意。

"陳正,你說我們這研究專案能開展嗎?"蔣誠擔憂地問。

陳正看了他一眼,"別人都說我行,你倒好,一天到晚拉個臉,我這是為了更高的目標,咱不能只盯著眼前的小利,要有遠見,明白嗎?"

蔣誠把菸頭隨手扔了,"那你說啊,怎麼開展這歷史研究專案?在哪找學術機構,上哪搜資料,一切未知都是風險啊!"

陳正爽朗地笑了,"你這小子,心懷鬼胎是吧?怕被人佔了便宜?放心吧,有我在呢。你記住,唐代那王爺的奇遇,咱們手裡的寶物才是最有力的證據,對付學術機構,這可是咱們的王牌,怕什麼?"

陳正帶著蔣誠繼續往古墓所在的山西陽泉趕去,整個晚上他的心裡就一直在琢磨這個研究專案。他和蔣誠一起從北京出發,趕往山西,一路上他都在思考研究專案的實施方案。

到了山西陽泉,他們調查古墓,收集材料,鼓足勇氣寫信給全國各大學術機構,解釋他們的研究意圖,並附上他們手上的證據。

"陳正,我覺得咱們是不是也應該找些專門的歷史學者來幫忙啊?這樣咱們的研究成果才能更有力度,也更能打動那些學術機構,"蔣誠這次變得積極,開始為這個研究專案出謀劃策。

陳正贊同地點點頭,"你說得對,前幾天在潘家園某雜貨攤上看到一位,頗有學問的樣子,咱們找他去試試,好好利用一下潘家園的人脈資源。"

他們兩人幾經周折,終於聯絡到了多家學術機構和多位學者,並得到了他們的積極回應。於是,在那個風和日麗的午後,一個有望重寫歷史的研究專案,就在陳正和蔣誠的帶領下,正式啟動了。

這個研究專案既是他們為了達到更高目的的探索,也是他們想借此機會,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揭示他們所知道的,那個被塵封在歷史深處的秘密。

然而,隨著研究專案的深入,更多未知的歷史謎團開始逐漸揭開面紗。陳正和蔣誠雖然歡欣鼓舞,但同時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研究工作的難度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他們能否戰勝眼前的一切困難,向世人揭示真相,這一切都是未知的。進入古墓的那一刻,世界就像一個巨大的鐘,悄悄開始了新的倒計時。鐘聲引發的震動,啟動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歷史研究之旅……——後半部分

陳正和蔣誠的研究團隊漸漸壯大起來。古文學專家、歷史學者、考古學家,甚至還有幾個潘家園混跡多年的古董鑑賞家。每個人都是資質過硬、熱愛學問,雖然大家的性格和背景各異,但是共同的目標讓他們精神飽滿,友情也日漸深厚。

一日,陳正正在給一堆陳舊的手稿照相,這些手稿是他的研究物件,透過它們,他希望能找到更多關於古墓的線索。蔣誠則負責在一旁幫忙編目,一邊嘟囔著數著照片,一邊用帶有狐臭味的黑色醋筆在照片背後認真地記下相關資料。

就在這時,一個捲髮的女孩闖入了他們的辦公室,她一進門就打斷了蔣誠的數學,一臉驚喜地叫道:“陳正,蔣誠,重大發現!”

兩人一聽就知道有好事,連忙放下手頭的工作,圍上前去。女孩叫陳霞,是他們的研究團隊裡最年輕也最為活躍的一員,主修歷史,對古墓有著近乎狂熱的熱情。看到他們過來,陳霞快速地拿出一張地圖,上面用紅線連起了一些處在山西陽泉一帶的地方。

“看,這是我們之前的研究成果,我昨天晚上突然想到,這些地點是不是會有什麼關係?於是我用紅線把它們連起來看,結果它們的位置如果連在一起,竟然形成了一個巨大的——”

“臥佛!”陳正叫出了聲。

蔣誠也愣在了那裡,愣住的臉因為驚訝而微微變了顏色,他瞪大了眼睛,看著那張幾乎連成了臥佛形狀的地圖,他的嘴巴張的老大,像是吃了蒼蠅一樣,“那唐代的王爺,不會是……”

陳霞趁熱打鐵,把他們的驚愕引向另一項重大發現,“對!我們猜測的沒錯,這位王爺一定有什麼大秘密,而那個秘密,必然與這些地點有關。”

陳正和蔣誠看著陳霞滿臉的興奮,他們心裡的震驚和激動無以復加。他們知道,這一次,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開啟歷史之門的鑰匙。

就在研究團隊為這場突破性的發現欣喜若狂的時候,有人突然拍了拍陳正的肩膀,“兄弟,有一封特殊信件,你要看看。”信上赫然寫著,來自全國最大的學術機構——北京大學歷史系,他們對陳正和蔣誠的研究專案表示出了高度興趣。

陳正的心頭一陣熱血沸騰,他知道,這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那一步。他開啟信,掃了一眼,“北京大學的專家團隊願意對我們的研究進行審查,並且對我們的研究結果表示高度關注。”他拿著信函,對蔣誠說道,“兄弟,是時候讓一切看清楚,真相已經揭示的大半,我們不能再等了。”

蔣誠看著陳正,他知道,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要面對的,不再僅僅是他們自己的研究,而是全世界的目光,他們要揭示的,也將是那個曾經被塵封在歷史深處的秘密。

從這一天起,他們的歷史研究專案載入了新的歷史任務,他們要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探索那個臥佛形狀的地點背後的秘密。

於是,在北京的這個夜晚,陳正和蔣誠的研究室裡,那盞永不熄滅的燈,再次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