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物,那無比珍貴的唐代王爺寶藏,安靜地躺在兩人面前。光線溫柔地灑下,透過寶物的縫隙,對映出神秘的光芒。悠久的歷史就像被穿越時間的魔法困在了這些寶物之中,蔣誠和陳正都被這種神秘的力量深深吸引。
在緊張刺激的探墓過程中,他們險些喪命,但最終還是靠著智勇和對彼此的深厚友誼,一路過關斬將,成功拿到了這些寶物。寶物附著的塵土,見證了他們從生到死的磨礪。
現在問題來了,這些寶物究竟應該如何處理。陳正和蔣誠兩人都對歷史有著深厚的敬畏,但他們也明白,這些寶物在他們手中,將會引起無數的紛爭,甚至引來殺身之禍。
蔣誠先開口,大笑著給陳正說,“您看,說到底我們還是窮得叮噹響,一個大活人,不就是為了吃穿住行嘛。這些寶物,不就是我們的救命稻草麼?”說完,他還讓陳正想想看,他們有了這些寶物,就能幫助陳正的父母醫治病疾,不再過著窘迫的生活。
陳正聽著蔣誠的話,沉默了良久。他知道蔣誠說的沒錯,他們確實需要錢,但是他也知道,他們如果將這些寶物變賣,那就等於是在破壞歷史。
陳正提醒蔣誠,這些寶物不僅僅是金銀珠寶,更是歷史的見證、文化的遺產。他情緒激昂地說,我們不能再重蹈盜墓者的覆轍,我們必須要尊重歷史,保護這些寶物。
蔣誠聽了,抿了抿嘴巴,他要說的話在喉嚨裡打轉,好久才擠出幾個字,“那我們窮死算了?”此時的他,面對著滿眼的金銀珠寶,眼神裡透露出的貪婪和焦慮猶如難以抵擋的磁場。
陳正望著蔣誠,心裡很是矛盾。他深知蔣誠口中的難處,也明白蔣誠的心思。他握緊了拳頭,不願意去面對這個問題,但他知道,逃避不能解決問題。他們需要找到一個滿足雙方,同時又能保護這些寶物的解決辦法。
正當兩人陷入沉默時,陳正忽然想起之前在閱讀的書中看到的文字:“人之所以能勝過其他生物,是因為我們擁有道德和責任。”他細細咀嚼這句話,醍醐灌頂般的領悟瞬間湧上心頭。他們需要一種方法,既能解決他們目前的困境,也能保護這無價的歷史寶物。
然而這個方法是什麼呢?他們能否找到這個方法,還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呢?在撲朔迷離的混沌中,陳正和蔣誠需要找到他們所追求的答案,這也必將成為他們的生活新的轉折點。破曉時分,陳正和蔣誠兩人一邊吃著陽泉的特色小吃,一邊討論著寶物該如何處理。陳正仍然堅持將寶物安全地送還給政府,儘管他也知道這將意味著他們可能會一無所獲。蔣誠雖然對陳正的崇高道德標準表示敬佩,但他卻堅決地反對,他認為,倘若將寶物交給政府,他們的生活將依然窮困潦倒,陳正的父母的病疾也將無法得到醫治。
此刻,他們面前的桌子上,堆滿了空碗和筷子,幾隻擠滿麻辣豆腐的小瓶,瓶子邊上還有半塊陳正沒有嚼完的饊子。此刻的他們,飽食一頓後,反而更加清醒,更加深入地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這些寶物送給政府,那我們這一趟就白費了。”蔣誠眯著眼睛說,眼睛裡透露出的是貪婪與迷茫。
“我們這一趟的目的就是為了金銀財寶嗎?”陳正反問,口氣裡充滿了責問與責難。
他們圍繞這個問題爭論了起來,陳正堅決地表示,儘管他們需要錢,但他們不能以犧牲歷史為代價。蔣誠則反駁說,如果他們死在這裡,他們不僅什麼都得不到,還有可能將這些寶物暴露給更沒有道德底線的人。
爭論了許久,陳正突然停下了,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看著蔣誠說:“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貧窮,就去破壞歷史。這些珍貴的寶物,是歷史的見證,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一部分,我們應該讓它們安靜地躺在歷史的長河中,而不是為了一時之貪,被我們這些凡人攪亂。”
聽到這個,蔣誠罕見地沒有反駁,而是仔細地思考了起來。他知道,陳正是個真正的實誠人,他講的每一句話都是發自內心的,儘管他可能因此失去一切,但他卻仍然堅守著他的信念。
然而,這個困擾他們的問題並沒有因為陳正的一番話而解決,反而更加困擾了他們。他們都知道,這一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因為他們不能一輩子都在這個問題上糾結。
陳正和蔣誠再一次陷入了沉默,他們都知道這是一個難題,他們必須得找到一個解決辦法。在兩個人的眼中,可以看到他們同一個問題的焦慮和彷徨。然而,艱難的決定必須要做。
陳正和蔣誠態度堅決,雖有爭執,但都明白,他們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如何處理這些寶物。而現在,他們必須做出一個決定——一個能夠保護這些寶物,同時又能解決他們生活困境的決定。
在一片沉默中,陳正突然眼睛一亮,他看著蔣誠,露出了一個得意的微笑。“我有個辦法。”他說。
蔣誠看著他,眼中滿是疑惑。他等待著陳正說出他的解決辦法,同時他也知道,無論陳正提出什麼辦法,這都將是他們生活的一個新起點。
然而,陳正沒有立即說出他的辦法,而是保留了懸念,給蔣誠留下了貪婪和好奇的空間,